?周晨杰
要給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注入活力,提高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引領學生創(chuàng)作出高質量的美術作品,就需要側重對學生的線條學習指導,為學生補充必要的線條知識,同時還要指導學生掌握線條的技法,為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打好基礎。以往在線條教學當中,教師常常會借助美術教材為學生補充和線條有關的知識,導致學生對線條的理解比較片面,更影響到學生對線條的利用。而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可以從極具代表性的美術藝術形式當中找尋線條教學的素材,當學生在真實的美術作品當中把握線條造型。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就給美術課堂教學增添了活力,尤其是其線條造型能夠為教師巧妙設計線條教學提供必要保證。
線條是繪畫當中至關重要的造型因素,同時線條也是美術教學的基礎和重點。增強學生對線條技巧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可以讓學生在藝術表達當中提高針對性,提高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質量和學習熱情。以往在線條教學當中,教師因為過度關注相關理論的灌輸,而沒有讓學生真正理解線條的意義以及線條在整個作品創(chuàng)作當中占據(jù)的地位,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也阻礙了學生美術技能的發(fā)展。所以在今后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思路,改進方法,先引導學生鑒賞優(yōu)秀作品當中的線條,讓學生理解線條在這些作品當中的突出作用。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的線條具備簡練、流暢、粗獷、對比有力的明顯特征,將這一美術形式的藝術和工藝美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只是從線條上就可以評價其為一幅極美的作品。于是教師可以在線條教學指導當中引入具備代表性的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作品,如《屈子行吟圖》《水滸葉子》《九歌圖》等。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這些作品所描繪的人物和事物進行多角度觀察,分析線條走向和動勢,把握用筆上的輕重深淺,通過蘋果多樣化的造型來理解線條,在塑造人物和事物形象方面的突出作用。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這些作品了解到線條和內容與主題表達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有把握了線條的裝飾性以及形式之美,才能夠讓藝術精髓得到最大化體現(xiàn)。
通過引導學生鑒賞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的線條,能夠讓學生在線條表現(xiàn)力、運筆行線等方面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以及審美能力。但是只是要求學生鑒賞美術作品,而不讓學生親身實踐的話,會導致教學形式流于表面,影響學生對線條的理解和實踐表達。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改革單一乏味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對這些優(yōu)秀作品進行模仿借鑒,也就是在讓學生鑒賞完這些作品之后,通過模仿創(chuàng)作的方式獲得實踐體驗,學會對線條進行恰當?shù)脑O計與安排,讓客體精神和主體情感都通過線條表現(xiàn)出來。例如,在引導學生欣賞完陳老蓮所繪制的經(jīng)典桃花塢木刻年畫作品《窺簡》后,不少學生都關注到了這幅作品當中的屏風。作者用大量筆墨描繪屏風上的裝飾,有飛舞的蝴蝶、竊語的喜鵲和站立枝頭的小鳥,面的造型更是非常獨特。于是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其進行模仿,要求學生對線條進行靈活準確的應用,吸收作品在線條運用當中的技巧和方法。
小學生具備可塑性強的特點,引導學生對經(jīng)典作品進行模仿,可以讓學生初步學習并積累美術學習和實踐經(jīng)驗,讓學生逐步分析創(chuàng)新性的美術造型方法與造型思維。但是如果在美術教學當中,只是停留在模仿層次,那么學生所學習到的只能是表面的形式,而無法學得其中的精髓,也不能夠對所學理論和技巧進行靈活恰當?shù)剡\用。對此,在線條教學當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技巧,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極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迎合學生表現(xiàn)欲強的特點,為學生設計主題,讓學生通過巧妙的線條描繪藝術造型,體現(xiàn)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力。在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完作品之后,教師可以組織作品展覽和評價活動,讓學生在互相點評當中認識到各自在創(chuàng)作當中存在的優(yōu)勢和不足,正確把握線條的審美價值。
線條是繪畫當中至關重要的造型要素,只有對線條進行靈活恰當?shù)膽?,才能夠在塑造美好形體的同時有效傳達藝術情感,彰顯美術藝術的獨特魅力。這也是在小學美術這一基礎教學階段,關注對學生進行線條學習指導的重要原因。再加上美術新課標特別關注線條在美術教學當中的應用,讓更多的教師和學生投入到線條教學研究當中,積極思考優(yōu)化線條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帶領學生深入分析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中的線條,品味線條風格以及藝術表達,可以增強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也能夠增加教學活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