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宏亮
遼寧省喀左縣自然資源局 遼寧喀左 122300
這幾年我國在古生物化石的管理和保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也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實際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化石保護方式單一和開發(fā)利用率低是目前存在的比較顯著的問題。國內很多地方在進行化石保護中僅僅是通過建立地質公園的方式進行管理和保護,而且在管理中真正進入地質公園管理范疇的化石地非常有限。比如,我國安徽省的“巢湖魚龍動物群”和“藍田生物群”等在國際上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的古生物化石也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甚至面臨被破壞風險[1]。我國很多地區(qū)的古生物化石開發(fā)利用的水平非常低,大多數(shù)的古生物化石標本只發(fā)揮了其收藏和展示的功能,并沒有對其進行相關的科學研究。對古生物化石在科普以及化石研究和化石衍生品方面的開發(fā)利用都非常少。
在古生物化石保護管理的相關條例正式實施之前,古生物化石的標本大多都被當作文物進行收藏與管理。在相關條例實施以來,我國在古生物化石的保護與管理方面開始采取了利用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為主導,實施分級管理的方式。但是實際狀況是大部分的古生物化石都存放在文物管理部門中,因此,在當前的管理中需要文物部門和國土資源部門共同實施對古生物化石的保護和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出現(xiàn)的局面就是沒有統(tǒng)一的管理標準和制度,管理方面容易出現(xiàn)多重管理的現(xiàn)象。涉及相關部門間協(xié)調配合,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古生物化石在管理中不能合理開發(fā)和保護,存在導致管理體系不完善的情況。
古生物化石的保護和管理專業(yè)性強,相關部門在對古生物化石保護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加大體系建設,對優(yōu)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ǎng)的機制,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很多相關的管理部門對古生物化石的保護和管理并不重視,人才方面更是匱乏,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數(shù)量嚴重不足,甚至在很多地方為了降低成本并沒有專業(yè)人員實施相關的保護和管理。相關的經費不足,專業(yè)人員的缺乏讓古生物化石的保護和管理工作變得異常艱難。
我國有著非常豐富的古生物化石資源,在進行保護和開發(fā)利用中除了建立地質公園這種保護措施外,還可以建立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qū)、特殊地質遺跡保護區(qū),對于一些比較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區(qū)域甚至可以申報國家級的重點化石產地的方法對古生物化石的原產地進行有效保護。另外,還可以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建立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對古生物化石的標本實施收藏和保護研究,通過研究發(fā)覺古生物化石的科學價值并加以利用[2]。另外在古生物化石的開發(fā)利用方面還可以通過制作4D科普電影、出版相關的科普圖書的方式不斷挖掘古生物化石的社會經濟效益,使人們充分了解古生物化石并加強對古生物化石資源的保護。
古生物化石的保護是我國各級自然資源管理部門進行主導的,在管理中需要不斷加強對古生物化石的保護工作,建立健全各個管理機構,要明確不同機構的責任,狠抓落實,通過制度建設實行統(tǒng)一標準化的管理。另外,還需要不斷加強對重點古生物化石的保護和收藏工作,通過體系制度督促他們相關單位切實履行好責任加強對重點化石的保護工作。同時還需要引導各級文物管理部門能夠將古生物化石資源轉入到國家的自然資源管理部門進行統(tǒng)一的保護和管理。除此之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加強對化石產地的管理,特別是對已經建立了地質公園的化石原產地,需要設立專門的崗位,專人負責化石資源的保護。
針對于各個地方的古生物化石管理工作,各級政府應該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再結合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guī)加強對古生物化石管理工作的資金、技術、人員投資和支持力度,在管理中設置專項的古生物化石保護經費,用于相應的保護和科普宣傳工作。另外,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必須加強對不同區(qū)域古生物化石資源的調查,提供作為古生物化石研究的相關經費的支持。除此之外,還必須加強對專業(yè)人才的引進[3]。加強制度建設,使優(yōu)秀人才能留得住,脫穎而出。古生物化石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是一項專業(yè)性比較強的工作,必須由專業(yè)的人員實施相關的工作才能最大化保護古生物化石的不受到損毀。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對于專業(yè)人才的引進,并加強對相關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讓人員能夠掌握專業(yè)的關于古生物化石的相關知識,并通過專業(yè)的手段加強對古生物化石的保護,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古生物化石的科研價值,使古生物化石真正對人類的發(fā)展和進步做出貢獻。
古生物化石資源作為國家非常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對人類研究地球的發(fā)展和人類的起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通過古生物化石還有非常高的收藏和科研價值,是奇缺資源。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古生物化石的保護和管理,通過建立健全古生物化石的保護體系,完善管理機制,加大投資力度,重視專業(yè)人才的引進和培訓等舉措使古生物化石得到有效保護。通過對其進行科學合理開發(fā)利用,發(fā)揮其更大經濟價值,在造血、補血等雙重機制作用下,使古生物化石不單能為人類科考研究提供依據(jù),還能為人類欣賞鑒別精神追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