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貝里·布雷澤爾頓 喬舒亞·D.斯帕羅譯/嚴藝家
對不同的孩子,管教方式會是相同的嗎?并不總是那樣。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公平嗎?其實他們并不會覺得公平,并且會格外留心這些。但有可能這其實是公平的,因為他們是如此不同。管教的差異取決于年齡、能力、敏感度及氣質方面的差異。兄弟姐妹們會責備父母:“你們對她總是比對我寬松多了?!蔽医ㄗh父母公開解釋他們的理由,以使管教方式上的差異看上去并不是偏心:“你真的覺得用相同的方式對待你公平嗎?你要大三歲呢?!?/p>
父母們也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管教男孩與女孩的方式是不同的,或者他們可能會無意識地那么做。很多人在和女孩說話時天然會柔和一些,而對男孩則更強硬一些。男孩子們會覺得這樣不公平嗎?也許會。父母們需要停下并思考一下他們對男孩女孩的不同回應方式是否真的適合孩子,還是僅僅基于性別的刻板印象。
公平的管教并不等于對所有孩子采取絕對相同的管教方式。如果不同孩子的確需要通過不同的管教方式來實現(xiàn)被接納與吸取教訓的目標,那么他們都會需要成年人的幫助來理解和接受這一點。
當兩個或者更多的孩子聯(lián)合起來制造了你必須制止的混亂,并且需要管教他們時該怎么做?年齡較大的孩子可能會讓年齡較小的孩子“背黑鍋”,因為他知道弟弟更有可能“被放過”。有時候,父母可能會意識到這種混亂局面并不是一個較小的孩子有能力造成的,但有時候他們則不會意識到這一點。那你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需要自控。
然后,讓兩個孩子共同面對這個情況。趁此機會他們將意識到他們是作為家庭的一分子參與到當下的。
接著,對兩個孩子分別進行個體管教——私下進行。
最后,讓兩個孩子再次回到一起,提醒他們都需要對彼此負責,即使有錯的只是一方。然后,計劃一個共度的家庭時間——一頓飯、共同閱讀、散步,或任何溫馨的、能讓所有人重新感覺到親密的活動。
在進行管教時,把孩子們分開可以起到讓他們好好接受教育的目的,降低他們聯(lián)手戲弄父母的可能性。這也會讓他們意識到他們彼此多么希望待在一起,無論在一起的時候是多么令人焦躁不安。
當孩子反復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要么他們并沒有從你的管教中吸取教訓,要么他們行為不端的動機更強烈?;镜囊稽c是要幫助孩子們看見他們彼此的動機以適應彼此,并且遵守家庭的規(guī)則與期待。然后他們才會更自律。如果這樣的情形并沒有發(fā)生,兄弟姐妹們可能會覺得聯(lián)合起來抵制父母是更有趣的,并且會彼此勾結,不斷試探父母的耐心與決心。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把這些責任交給他們,使得行為不端成為他們需要面對的問題,而不是由你來面對的問題。
另外一種可能性是你的反應前后不一致。如果你在一些場合回應,而在另一些場合無動于衷,孩子們一定會不斷試探,他們需要了解你下一次是否會做出反應。如果你是認真的,那么每次都要向他們展示相同的回應方式。但也不要過度反應,不然孩子們會覺得那些不合適的行為充滿了刺激感和誘惑。
首先,需要“罪罰一致”。
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耗費大量時間管教吵鬧和競爭中的孩子,不妨停下來想想能否讓他們自己處理這些沖突。當你不再那么嘮叨的時候,他們更有可能會聽到你所說的。
平衡積極與負面的表現(xiàn)。當孩子們安靜地相處或者自己玩的時候,可以通過語言表揚給他們驚喜。
當問題行為發(fā)生太過頻繁,詢問孩子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守規(guī)矩,讓他們共同計劃解決方案。
不要把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做比較。
不要在其他孩子面前談論某一個孩子。
不要在其他孩子面前羞辱某一個孩子。
當管教在私下進行時才可以被孩子較好地消化吸收。但很多時候,兩個或更多孩子同時需要管教,這時你可以把他們作為一個共同的整體來告知規(guī)則以及相應的后果,而不是把某一個孩子單獨挑出來數落。
管教是一門藝術。欲要更好地管教孩子,父母需要了解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發(fā)展階段、學習方式以及閾值。觀察他的面部表情及身體動作,那會透露出你的管教有效與否的信息。
在必要的管教之后,確保你能找到一些積極的話語或活動來緩和氣氛。
(摘自《讀懂二孩心理》,化學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