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靜 楊訓訪
(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陜西 西安 710600)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加強制度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引導全黨全社會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和優(yōu)越性,堅定制度自信。[1]在制度建設對社會發(fā)展和進步日益重要的今天,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明確加強對公民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宣傳的意義,分析當前制度宣傳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探討如何加強對公民的制度宣傳具有重要的意義。
宣傳工作具有教育、感召、鼓舞民眾,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社會功能。加強對公民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宣傳教育,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
宣傳是普及的重要途徑,有力、有效的制度宣傳可以增進人民群眾對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了解和理解,調動人民群眾關心政治、參與政治的熱情和積極性。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宣傳,培養(yǎng)公民關心和參與政治生活的主人翁意識,提高公民參與政治的能力和水平,激發(fā)公民時刻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愛國情懷,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養(yǎng)。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人們的思想觀念日趨多元的背景下,必須大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深入持久地開展對公民的制度宣傳教育,從而增強民眾的制度意識和制度信仰,在全社會營造了解制度、理解制度、認可制度、擁護制度的良好風尚,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務,也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
當制度自信得到廣泛的了解和認同,才能具有足夠的說服力。加強對公民的制度宣傳,使民眾了解制度內容、領會制度精神、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和優(yōu)越性,認識到當代中國的一切發(fā)展進步都離不開制度的根本保障?!拔覀兊闹贫葘⒁惶焯焱晟破饋恚鼘⑽瘴覀兛梢詮氖澜绺鲊盏倪M步因素,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盵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會在不斷的改革發(fā)展中日臻完善。通過制度宣傳,增強人民群眾對國家制度的認知和認同,是堅定制度自信的必要舉措。
我們必須看到,制度宣傳工作在取得長足發(fā)展的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面臨著很多新挑戰(zhàn)。制度宣傳的內容、形式、效果等與制度宣傳工作的需要,以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實際需求之間有一定的差距。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制度宣傳工作的發(fā)展和突破。我們必須深入分析問題成因,正確認識當前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首先,宣傳內容有待充實。宣傳內容必須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就制度宣傳而言,言之有物是要為人民群眾呈現(xiàn)鮮活的制度實踐故事,讓人民群眾可以容易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所體會和領悟;言之有理不僅能嚴肅認真講理論,而且要從蘊藏著豐富的制度理論故事、案例中揭示、升華出制度主題?!拔铩笔恰袄怼钡幕A,言之有物是基本的要求,言之有理是更高層次的追求,二者缺一不可。在實際的制度宣傳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xiàn)象。由于缺乏具體的生動的故事和案例,人民群眾難以切實地去感受制度與他們日常生活的緊密關聯(lián),宣傳工作者也無從借“物”揭“理”,宣傳工作者在講理論的過程中,存在講不懂、講不透的問題。不能做到言之有物與言之有理的有機結合,制度宣傳內容就很難滿足群眾的實際需求。
其次,宣傳形式有待豐富。真實準確的制度內容需要豐富有效的呈現(xiàn)形式,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地呈現(xiàn)給人民群眾,就需要努力探索豐富有效的宣傳形式。追求形式的創(chuàng)新必須本著科學有效的原則,否則就會淪為形式主義。在當前的制度宣傳工作中,一方面,制度宣傳的形式不夠豐富多樣,一些宣傳工作者尤其是較年長的工作者囿于其駕輕就熟的舊方法,缺乏對新形式的探索,在一些地區(qū)還單純依靠宣傳標語、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傳統(tǒng)的形式開展宣傳工作,缺乏新形式的配合和補充。另一方面,很多宣傳的新方法、新手段流于形式,會出現(xiàn)重視貫徹新形式而忽視產生實效用的情況,人民群眾并沒有從中獲取更多的制度內涵,新的宣傳形式并沒有發(fā)揮出實際效果。
最后,宣傳效果有待提升。宣傳效果是檢驗宣傳工作合格、有效與否的重要標準。就制度宣傳而言,人民群眾參與學習制度的積極性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知和認同就是制度宣傳效果的直接體現(xiàn)。當前的制度宣傳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宣傳工作者與人民群眾之間有距離感,人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與熱情不高。二是工作過程中存在重形式輕效果的問題,很多宣傳的新方法、新手段流于形式。三是由于某些傳播平臺錯誤言論的引導,民眾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思想認識偏差,而錯誤的認識很可能無法得到及時糾正,以致民眾對制度的認知不夠充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
第一,宣傳工作認識不到位。不同主體對制度宣傳的不到位認識都會影響和制約制度宣傳的實踐。首先,一些基層領導認為,宣傳工作在政績考核中難以量化,不必落到實處。即使上級做出指示,出臺相應的政策,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措施依然得不到實施,或者實施力度不夠。其次,宣傳工作者在具體工作中容易出現(xiàn)只完成工作不關注實效的思想,對于宣傳內容缺乏充分的深入的挖掘,對于宣傳形式缺乏探索和創(chuàng)新,制度宣傳的內容和形式又必然會影響到宣傳效果。最后,部分民眾漠視了解制度、學習制度的意義,認為制度無關生活,傾注時間、精力于此,不能帶來實際的利益,因此,缺乏參與的積極性。
第二,宣傳力度不夠。雖然人民群眾對制度的認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但與制度的宣傳工作也密切相關。長期有力的制度宣傳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使人民群眾的制度意識和認知有所提高。當前的制度宣傳在內容、形式、效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宣傳的力度不夠。一方面,由于經費的缺乏,一些地區(qū)無法正常開展制度宣傳活動,或者限制了對宣傳內容的挖掘和對宣傳新形式的運用,這都會影響制度宣傳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宣傳力度不夠,一些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特別是貧困農村地區(qū)居民接受的制度宣傳教育遠遠落后于經濟較發(fā)達地區(qū),這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制度意識和素養(yǎng),也會妨礙制度宣傳總體水平的提高。
第三,宣傳隊伍建設相對滯后。一支專業(yè)的高素質宣傳隊伍對于制度宣傳工作至關重要。當前,宣傳隊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經濟相對落后地區(qū)及大部分農村地區(qū)缺乏具有良好的號召力和組織力的宣傳骨干和隊伍。在隊伍培養(yǎng)上,宣傳隊伍缺乏必要的成長培訓和交流,培訓機制不完善,限制了宣傳工作者專業(yè)技能的持續(xù)提升。由于考核評價體系的不完善,部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只做工作不問效果,缺乏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的內在動力??傊?,宣傳隊伍建設的滯后是制度宣傳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
第四,宣傳合力不強,目前尚未形成“大宣傳”工作格局。制度宣傳工作不是一項孤立的工作,它需要各方力量的配合與協(xié)同。當前的制度宣傳工作中,宣傳合力還不夠強大。由于理論宣傳、新聞宣傳、文藝宣傳三種主要宣傳形式缺乏合作,人民群眾受到的制度宣傳教育不連貫。由于部分傳播平臺的管理不夠嚴格,一些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錯誤思想及言論在一定范圍內傳播開來,這種錯誤的引導會使民眾產生不同程度的思想認識偏差。由于宣傳經費的不足或不能嚴格投入使用,一系列制度宣傳活動無法正常開展,宣傳工作者缺少必要的職業(yè)培訓機會,這都會影響到制度宣傳的實效性。
制度宣傳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如何讓制度宣傳工作更好更實在地起到教育、引導、號召人民群眾的作用,如何開創(chuàng)制度宣傳工作新局面,需要我們不懈的探索和持續(xù)的努力。
制度宣傳內容必須做到“言之有物”與“言之有理”的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才能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為此,宣傳工作者必須不斷掌握新知識、開拓新視野,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搜集鮮活的民眾故事,捕捉先進的實踐典型,讓人民群眾可以在具體的生活事件中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我國行動速度之快、規(guī)模之大展現(xiàn)出中國速度、中國規(guī)模、中國效率,人民群眾能從抗擊疫情的點滴中,深刻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把人民群眾想聽的融入宣傳工作想講的,把故事與道理內涵相互融合,把制度宣傳工作做得更加具體實在、入情入理,做到既有高度又有溫度。
網絡媒體的大發(fā)展為宣傳工作的發(fā)展帶來新的契機,同時對宣傳的形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我們必須不斷探索新的有效的宣傳形式,推動制度宣傳工作與時俱進。一方面,利用大眾媒體接受率高、普及面廣的優(yōu)勢,充分利用短視頻官方賬號、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平臺推出主題視頻、直播、新聞等,還可以制作和播放電視專題片、廣告、對領導和學者的訪談節(jié)目等對人民群眾進行制度的宣傳。另一方面,營造良好的制度宣傳氛圍,開辟宣傳專欄、制作宣傳標語、發(fā)送宣傳短信、發(fā)放宣傳資料,舉辦制度宣傳活動,如知識講座、知識競賽、圖片展等,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知。在融媒體時代,我們要積極推動傳統(tǒng)宣傳形式與新形式的互相融合,提高制度宣傳的吸引力。另外,我們需要認真研究不同宣傳對象的不同特點,采取適合他們年齡、行業(yè)、文化程度的宣傳形式,方便他們的理解和接受。
加強對人民群眾進行制度宣傳,必須加強宣傳隊伍的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chuàng)新的宣傳隊伍,健全隊伍選用、培養(yǎng)和考評的體制機制。在選用上,嚴格選用標準,選出真正有本領、干實事的有用人才,還可以把基層中熱心于宣傳工作、有一定理論功底和組織能力的群眾及群眾團體吸納到當?shù)匦麄麝犖橹?,壯大宣傳隊伍力量。在培養(yǎng)上,要健全培訓機制,加強宣傳隊伍的交流、培訓和學習,在持續(xù)的學習中不斷優(yōu)化宣傳工作者的知識結構,使其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定制度自信,提高宣傳隊伍的素質。在考評上,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確立、完善隊伍考核獎懲條例,對宣傳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做出客觀、準確的評價,調動宣傳隊伍的工作積極性,使其認真傾聽人民群眾的心聲,拉近與人民群眾的距離,及時糾正民眾的錯誤認識,與人民群眾共同成長。
制度宣傳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齊抓共管,需要凝聚制度宣傳合力,形成“大宣傳”工作格局。為此,理論宣傳、新聞宣傳、文藝宣傳要統(tǒng)一思想,明確共同目標,向人民群眾普及制度知識,三方協(xié)同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一方的工作不足。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對各類傳播平臺的管理,對錯誤的思想言論要敢于亮劍,堅決、徹底地予以清理,對發(fā)布者給以教育和懲處,形成風清氣正的傳播陣地。在經費保障與投入使用方面,設立宣傳專項資金,加大宣傳經費投入,實實在在用于制度宣傳,保障制度宣傳工作高質量開展。鼓勵社會力量支持和參與制度宣傳,壯大宣傳力量,把制度宣傳工作做得深入人心。
《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指出,宣傳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勝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3]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我們應繼續(xù)弘揚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宣傳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開展制度宣傳工作,為制度建設提供思想保證、輿論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增強全黨全社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知度和認同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奠定廣泛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