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清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新媒體這一概念最早出現(xiàn)于1967年,與傳統(tǒng)媒體概念相對,指的是“在傳統(tǒng)的新聞傳播方式的基礎之上,立足于互聯(lián)網(wǎng)渠道,將資訊信息與現(xiàn)代的網(wǎng)絡技術相結(jié)合,通過手機、數(shù)字電視、網(wǎng)絡媒體、數(shù)字報刊、電腦等設備進行信息的分散傳播,以此來滿足人們對于新聞的強烈需求的”新聞傳播方式[1]。這一時代的新聞具有即時性特點,即受眾隨時利用碎片時間獲取即時信息,無須在固定時間通過觀看電視節(jié)目、閱讀報紙等方式獲取訊息。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新聞獲取方式,手機新聞軟件成為近年來閱讀新聞的重要途徑,其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的排版方式,使媒體更加注重對標題的加工處理。白春仁曾指出:“報紙語言最少保守性,報紙語言對語言的發(fā)展變化反映最迅速,及時?!盵2]現(xiàn)今,報紙在線上新聞的擠壓下日漸式微,但報刊政論語體是俄語的標準中心區(qū),總能迅速適應時代要求,緊跟政治環(huán)境、價值觀念和社會風尚的變化調(diào)整語言內(nèi)容、使用手段和交際方式。進入手機新聞閱讀時代,俄羅斯新聞標題也展現(xiàn)出新的語言特點。本文將選取俄羅斯主流媒體在App Store上架的新聞閱讀軟件中的語料,基于俄羅斯報刊政論語體的理論成果,從詞匯、句法角度分析新媒體時代俄語新聞標題的語言特點。
新聞標題語言詞匯與國家的政治思想、社會制度、經(jīng)濟發(fā)展及文化等有密切關系。同時與人的某種表達和接受心理也是分不開的[3]。蘇聯(lián)解體后的報刊語言擺脫了以往濃重的書面語色彩,出現(xiàn)語言自由化趨勢,而新媒體時代的手機新聞媒體將這種趨勢繼續(xù)向前推動。手機新聞軟件受眾群體年齡普遍不高,主力軍為“80后”“90后”,處于求新求異、心理開放的階段。讀者快速閱讀信息的需求讓手機新聞標題更為簡明,同時也讓詞匯更為簡單親民。此外,蘇聯(lián)解體后,美國文化的強勢傳播也讓英語被更多的人,尤其是這一群體廣泛接受。
與嚴格限制版面的傳統(tǒng)報刊媒體相比,手機新聞軟件中的文章標題字數(shù)限制較為寬泛,常以句子形式出現(xiàn),并以最簡要的語言概括出整篇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因此手機新聞軟件文章標題中常使用縮略詞??s略詞的普遍使用也與俄語本身特點有關,由于俄文單詞多音節(jié)詞較多,所以在俄語中縮寫詞的運用很普遍[4]。標題中使用的縮略詞大多為國家、政黨、團體、機關、組織名稱、科學術語、人名等專有名詞,按結(jié)構(gòu)可分為字母縮略詞(詞語首字母大寫,是最常見的縮略方式)、詞段縮略詞(由兩個分別取前三個字母的詞組成,較字母縮略詞理解起來更快)、部分縮略詞(由全稱詞組的一部分縮略成字母或詞段,加上單詞構(gòu)成)、混合縮略詞(由全程詞組中一部分詞的詞首字母和另一部分的此段連綴混合構(gòu)成)和以拼讀形式加后綴構(gòu)成的縮略詞。例如:
(1)Газпром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й комитет газов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отыгрался на соседях за потери в Европе (Lenta.Ru 2019)/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用鄰國彌補在歐洲的損失(混合縮略詞)。
(2)СК (Следственный комитет) выпустил спецрепортаж (специальный репортаж) о протестах в Москве (РИА Новости 2019)/偵查委員會發(fā)布了有關莫斯科抗議活動的特別報告(字母縮略詞+部分縮略詞)。
(3)Москвичи вернулись в торгцентры(торговые центры) (Коммерсантъ 2019)/莫斯科人回歸購物中心(部分縮略詞)。
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速發(fā)展拉近了世界各國間的文化距離,隨著許多外來概念進入俄羅斯社會,大量外來詞語也隨之涌入,這一點在新聞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新聞反映社會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外來詞匯也涉及各個領域,如社會政治領域、經(jīng)濟領域、文化生活領域、科技計算機信息領域等。新聞標題中的外來詞常常使用音譯的辦法,或在音譯的方法上按照俄語構(gòu)詞法組成新詞,當然還有不少外來詞直接使用外語原詞。隨著英語普及率的提升,這些外語原詞多為英語。外來詞多為眾所周知的人名、大型企業(yè)名稱、知名軟件名稱等,如:
(4)Умер основатель Tetra Pak (Lenta.Ru 2019)/利樂創(chuàng)始人去世(英語企業(yè)名)。
(5)Билли Айлиш возмутило появление её голой фотографии с лысой головой (Lenta.Ru 2019)/比莉·艾利什因光頭照流出憤怒(俄文英譯人名)。
外來詞以其獨特的拼寫方式、字母形態(tài)、變化規(guī)則凸顯于俄語新聞標題中,吸引著讀者的目光。這些外來詞有些是有理據(jù)引入的外來詞,另一些外來詞的引入則缺乏理據(jù),屬外來詞濫用。有理據(jù)引入的外來詞多為新興概念,俄語中并沒有類似的概念,如:холдинг(控股)、маркетинг(市場營銷)、ток-шоу(脫口秀)、хакер(黑客)、блогер(博客使用者);或有類似概念,但表述起來較為煩瑣,如:саммит(高層會晤)、смол ток(非正式會晤)、уикэнд(周末)等。無理據(jù)引入的外來詞則多為在俄語中有對應詞匯的外來詞。且因崇洋媚外的心態(tài),這些外來詞匯往往獲得了較俄語本土詞匯意義更為特殊的意義,如шоп(shop)發(fā)展為高端商店(дорогой магазин),киллер(killer)在俄語中特指職業(yè)殺手(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ая убийца)。此外,標題中還頻繁出現(xiàn)一些外來構(gòu)詞前綴,如:
(6)Экс-депудат оказался невидимкой (Коммерсантъ 2019)/前議員是隱形人。
報刊政論語體的一大特征就是內(nèi)容和語言的大眾化,該語體汲取了口語的一系列特征,深受口語語體的影響[5]。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報刊語言的口俗語化趨勢更加明顯,手機新聞媒體的標題同樣體現(xiàn)了這一趨勢,如:
(7)путеец(<口>鐵路工人)опаснее экстремиста (Коммерсантъ 2019)/鐵路工比極端主義者還要危險;
(8)Мировые цены на сахар ушли в штопор(<俚>尋釁鬧事)(Lenta.Ru 2019)/世界糖價開始挑事
口俗語詞生動親切,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口俗語詞出現(xiàn)在新聞標題中,使報紙語言更加通俗,富有親和力,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增強了報道的被接受程度。口俗語詞往往自帶評價和感情意義,讓新聞工作者的觀點更加鮮明,更有說服力。
新聞標題的主要功能是報道功能、吸引功能和感染評價功能。新媒體時代,手機新聞軟件中往往采取折疊報道內(nèi)容、只顯示報道標題的排版方式,這對文章標題提出更高要求,不得不注重標題的吸引功能。碎片化新聞閱讀時代,讀者希望能夠在最短時間內(nèi)通過標題獲取有用訊息。這一需求使手機新聞軟件中的新聞標題更加趨向于一句話新聞報道,采用最簡單普遍的N1-Vf單句模式,放棄名詞詞組形式,力求在標題中將主要訊息交代清楚,加快讀者信息獲取速度,避免讀者因需要繼續(xù)點擊而失去瀏覽的興趣,如:
(9)Три самолёта совершили срочную посадку в Волгограде (Газета.ru 2019)/三架飛機緊急降落在伏爾加格勒。
(10)Ураган Дориан усилился до четвертой степени из пяти возможныых (ТАСС 2019)/多里安颶風加劇至四級。
(11)Украина пострадала из-за сильной гривны(Lenta.Ru 2019)/烏克蘭苦于格里夫納匯率的走高。
有時,為增強標題對讀者的吸引力,手機新聞軟件中往往使用多種標點符號,如冒號、感嘆號、問號,強調(diào)標題中更具吸引力的部分,并擴充這一部分標題的信息量,同時加強與讀者間的互動。如:
(12)Белый или поганка? Проверьте,какой из вас грибник (РИА Новости 2019)/ 白菇還是毒菌?請檢查一下誰是采蘑菇的人。
(13)“Прости нас,Юра”:в России у хранителей мечты отняли будущее ради выгоды (РИА Новости 2019)/“原諒我們,尤拉”:在俄羅斯,收藏者們的夢想被利益剝奪了未來。
從以上例子中可以明顯看出新聞標題中冒號結(jié)構(gòu)的頻繁出現(xiàn)。冒號前的標題部分極短,可以是人名、話語或詞組,往往用于吸引讀者注意力,點明當事人,報道論題,表達態(tài)度。冒號后是對冒號前的標題的補充說明,交代主要內(nèi)容,并以獨特的句式,簡潔有趣的引用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
此外,新聞標題還會采用較為工整且簡短的復句句式或成語性結(jié)構(gòu),但常常改變個別單詞以使標題應文。這種標題朗朗上口,有口語體色彩。標題中的復句結(jié)構(gòu)較N1-Vf模式的單句而言,更注重標題的吸引功能,但此類主標題后往往跟隨字體稍小、色號稍淺的副標題,以完成標題的報道功能。如:
(14)Сначала торжества,потом протесты/какие мероприятия пройдут в москве в этот уикенд.(Коммерсантъ 2019)/先慶祝,后抗議/莫斯科這周末會有哪些活動。
報刊政論語體總是隨著社會文化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變化。隨著網(wǎng)絡信號覆蓋區(qū)域的擴大及智能手機的普及,以手機新聞軟件為媒介的新聞傳播方式正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近年來,俄羅斯主流報刊新聞媒體紛紛在軟件商店里推出了自己的App,中國也希望利用手機新聞軟件這一便捷平臺,讓中國的聲音走進俄語國家。相較于類似紙質(zhì)報刊掃描版的電子報刊,手機新聞軟件將紙質(zhì)報刊上占據(jù)巨大篇幅的文章內(nèi)容進行折疊,把文章標題按時間或內(nèi)容分類排列顯示,大大增強了電子版報刊的可讀性。在報紙新聞閱讀時代,報刊標題是整個新聞報道的一部分,具有從屬性,依托于整篇報道,起到高度概括事件、凸顯新聞價值的報道功能,以及將媒體態(tài)度傳達給讀者的評價、吸引功能。如今,人們利用碎片時間快速閱讀資訊,獲取大量即時信息,表達自身見解,這種變化讓手機新聞軟件更加注重新聞標題的報道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俄語新聞標題的撰寫方式,使手機新聞軟件中出現(xiàn)大量標題即新聞的一句話新聞。塔斯社甚至為此采用了卡片劃動式新聞標題閱讀方式,是俄羅斯幾大主流手機新聞軟件中較傳統(tǒng)報刊標題閱讀方式而言改變最大的軟件。新媒體時代的俄羅斯手機新聞標題詞匯延續(xù)了蘇聯(lián)解體后報刊語言詞匯口語化、自由化的趨勢;句法方面主要采用N1-Vf單句模式,幫助讀者快速獲取新聞信息;使用標點符號,對可能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部分進行強調(diào),借用先例文本,達到娛樂或評價效果。使用俄語撰寫中國新聞的新聞工作者可以參照這些特點撰寫新聞標題,以適應俄羅斯手機新聞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