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婕
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挑選院內(nèi)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療的脊柱骨折病患10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劃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50例。其中予以參照組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此前提下予以健康教育,對比兩組疾病知識情況。結(jié)果 研究組的疾病知識掌握率為92.00%,參照組的疾病知識掌握率為76.00%,兩組對比,研究組疾病知識掌握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通過將健康教育應用在脊柱骨折病患中,可以使得病患的疾病掌握率明顯提升,有利于改善預后。
關(guān)鍵詞:健康教育? 脊柱骨折? 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1--01
前言:脊椎骨折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在骨折病患當中占據(jù)較高的比例,大概有5%至6%左右,及發(fā)病機制繁瑣,和暴力性損傷相關(guān),并且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快等特征,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致使病患殘疾,具備較大的危害性?,F(xiàn)階段,在治療脊柱骨折時,手術(shù)是常用的一種措施,可是病患由于匱乏病癥知識,其配合度通常不高,不單單影響治療效果,還對術(shù)后恢復沒有幫助。所以,論文研究了健康教育使用在脊柱骨折病患當中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挑選院內(nèi)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療的脊柱骨折病患10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劃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50例。參照組50例病患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紀35-70歲,平均年紀(51.70±13.21)歲,受傷類型:10例為機械性損傷、9例為高空墜落傷、31例為車禍傷。研究組50例病患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紀34-69歲,平均年紀(51.77±13.31)歲,受傷類型:11例為機械性損傷、29例為車禍傷、高空墜落傷為10例。兩組病患性別、年紀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開展觀察比較。
1.2方法
參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囊括術(shù)前檢查,術(shù)后對病患的生命體征展開監(jiān)測,并且對病患展開用藥指導、病房護理等等。研究組再應用健康教育,詳細如下:①病癥知識。應用簡單明了的語言,給病患與其親屬講述病癥知識,囊括發(fā)生機制、臨床表現(xiàn)與并發(fā)癥等等,使病患對辯證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與了解,并且把治療措施告訴病患,多給病患舉例一些成功的病例,使病患看到治療的希望,加強戰(zhàn)勝病癥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②疼痛教育。疼痛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癥狀,不單單給病患帶來了身體痛苦,還會遞增心理負擔。護理工作人員要耐心安慰與鼓勵病患,指導病患掌握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措施例如放松、聽音樂與看電視等等,使機體痛閥值提升,針對無法忍受者,需要按照醫(yī)囑要求,給予病患藥物治療,減輕機體疼痛值。③臥位指導。由于病患臥床時間較久,容易產(chǎn)生壓瘡、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要告訴親屬每兩小時幫助病患改變一次體位,適當按摩局部皮膚,推動血液循環(huán),并且告知病患平臥硬板床的意義與目標。④飲食指導。按照病患的飲食習慣,再和實際病情相結(jié)合,囑咐病患科學安排日常飲食,以富含營養(yǎng)、清淡的食物為主,特別是粗纖維食物,例如韭菜、芹菜等等,防止產(chǎn)生便秘,減少甜食、牛奶的攝入,預防腹脹。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病患的疾病知識掌握狀況開展觀察比較,分為臥位知識、骨折損傷部位、疼痛知識與醫(yī)治方式等多個方面,一共六類。其中了解0-2項為不了解。3-5分為部分了解。6項為徹底了解。總掌握率=(徹底了解+部分了解)/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5.0進行統(tǒng)計剖析,計量資料以()呈現(xiàn),借助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X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兩組病患掌握疾病知識狀況對比
研究組的疾病知識掌握率為92.00%,參照組的疾病知識掌握率為76.00%,兩組對比,研究組疾病知識掌握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在脊柱骨折病患的臨床護理當中,健康教育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組成部位,通過具體講述病癥知識,能夠使病患正視自身病情,防止過度緊張或者焦慮,使自我保健意識加強。在健康教育中,按照病患的實際病情,給予休息與飲食方面指導,可以滿足機體營養(yǎng)所需,改善機體營養(yǎng)狀態(tài),而且病患需要多注意休息,定時改變體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防壓瘡、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與此同時,對病患展開疼痛護理,能夠改善病患的不良情緒,降低機體應激反應,并且告訴病患功能恢復鍛煉的重要性,有利于病患盡早進行功能鍛煉,使腰背肌疼痛程度減輕,使肌肉廢用性萎縮減少,進而推動病患恢復。
此次研究成果表明,研究組的疾病知識掌握率為92.00%,參照組的疾病知識掌握率為76.00%,兩組對比,研究組疾病知識掌握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依上,在脊柱骨折病患的臨床治療當中,通過應用健康教育,不單單能夠使病患正確認識病癥,提升治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可以拉近護患關(guān)系,創(chuàng)建和諧的護患關(guān)系,進而加強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廣泛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歐肇蘭.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跌倒危險因素分析.現(xiàn)代臨床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13):984-988.
[2]方蘅英.Effects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Based Nurse-led Transitional Care on Clinical Outcome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ian Nursing Research, 2019,13(2):107-114.
[3]胡細玲.規(guī)范康復訓練對呼吸衰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護理學雜志,2016,(17):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