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冷戰(zhàn)格局下美國政府對西藏和平解放 談判及協(xié)議簽署過程的干擾與阻撓*

      2021-11-26 02:27:18
      社會科學(xué) 2021年3期
      關(guān)鍵詞:達賴喇嘛亞東印度政府

      張 皓

      西藏和平解放談判和“十七條協(xié)議”的簽訂,是中華民族團結(jié)和統(tǒng)一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在冷戰(zhàn)思維下,美國政府認為“共產(chǎn)黨人打算占領(lǐng)全藏,以之作為在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中進攻印度和中東的基地”(1)“Chinese Communists Motives in Invasions of Tibet”, November 16, 1950, CIA-RDP82-00457R006300270010-6.,于是竭力阻擾西藏和平解放談判,反對“十七條協(xié)議”。雖然有學(xué)者曾探討過“十七條協(xié)議”簽訂前后美國策劃達賴喇嘛出逃的基本情況(2)程早霞:《“十七條協(xié)議”簽訂前后美國秘密策動達賴出逃歷史探析》,《中共黨史研究》2007年第1期。和1947年以來美國中央情報局援助噶廈中分裂分子的策略與手段(3)Paulsalopak, “The CIA’s Secret War in Tibet”,China’s Tibet, 2,1997;郭永虎、李曄:《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中國西藏的準軍事行動新探(1949~1969)》,《當(dāng)代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5期。,但是,美國政府對西藏和平解放談判和“十七條協(xié)議”簽署過程的阻擾,尚未有學(xué)者進行研究。因此,本文將以時間為線、以事件演變?yōu)樗?,對此加以分析探討?/p>

      一、改變談判地點:企圖影響西藏和平解放談判之舉行

      《人民日報》1949年9月6日專欄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定要解放全中國,包括臺灣、西藏在內(nèi),絕不容許任何外國侵略者霸占我國的一寸領(lǐng)土”(4)《人民解放軍一定要解放臺灣西藏 我國輿論警告侵略者 世界和平人民繼續(xù)團聚力量向戰(zhàn)爭挑撥者舉行強大示威》,《人民日報》1949年9月6日第3版。。美國政府注意到這一宣布,開始關(guān)注新的中國政府如何解放西藏。

      1950年2月,噶廈派出以夏格巴為首的代表團離開拉薩,準備取道印度赴京表示“獨立”。中共中央注意到此點,于2月25日指示西南局并西北局:“說服達賴集團脫離英美帝國主義,回到祖國”,“可采用一切方法與達賴集團進行談判”(5)《中央同意派志清法師說服達賴集團同中央?yún)f(xié)商和平解決西藏問題的電報》(1950年2月25日),載《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534頁。。3月15日,噶廈改變赴京態(tài)度,提出在香港談判。噶廈中的分裂分子向美國政府透露了赴京路線、談判地點、談判內(nèi)容等信息。4月19日,艾奇遜指示美國駐印度大使館:夏格巴來函稱“他被指派到香港,從香港到北平同中國共產(chǎn)黨就西藏問題進行談判”,這一情況極為重要,大使館如果有什么行動建議盡管提出,不要使分裂分子對美國喪失信心(6)793B.00/4-1950:Telegram.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April 19, 1950,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6.p.331.。對此,韓德遜于4月24日作了回復(fù):其一,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人民政府的談判地點與內(nèi)容。由于英國不準許夏格巴經(jīng)由新加坡或香港赴京,他“受命前往中國之外某地同中國共產(chǎn)黨接洽”,“由于他不愿意冒險到中國而使自己招致共產(chǎn)黨的敵意,他非常愿意到莫斯科”。不過,印度官員認為夏格巴“不敢踏入中國共產(chǎn)黨控制的領(lǐng)土,更不敢冒險到莫斯科”。在談判中,夏格巴“希望說服中國共產(chǎn)黨,如果賦予西藏自治,不干涉西藏內(nèi)部事務(wù),西藏則同反對國際共產(chǎn)主義的列強斷絕關(guān)系”。其二,夏格巴與新的中國駐印大使袁仲賢見面及美國的態(tài)度。印度“雖然先前因為擔(dān)心中國共產(chǎn)黨指責(zé)它與藏人合謀而反對夏格巴到新德里”,但認為“如果夏格巴及其代表團到新德里的主要目的是同兩周后到任的中國新大使交談,則不反對”。如果夏格巴來到新德里,美國要抓住機會把美國的“關(guān)心”和“同情”告訴他;如果不來,則在加爾各答與之“全面討論西藏所面臨的局勢和美國要采取的態(tài)度”。(7)793B.00/4-2450: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April 24, 1950,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p.332-333.

      韓德遜一方面認為夏格巴不可能到香港,一方面提出要表明支持分裂分子的態(tài)度。6月9日,他同駐印代辦斯蒂爾(Steere)、大使館一等秘書吉爾莫(Gilmore)、二等秘書福曼(Forman)在新德里同夏格巴、土登結(jié)保面談。夏格巴稱“希望到香港同北平政府代表討論與西藏的未來關(guān)系”,亦就是“希望談判使中國共產(chǎn)黨承認維持西藏自由”,但英國駐印度高級專員公署不準許持“西藏護照”前往,詢問美國認為應(yīng)該在德里、香港還是北平談判。韓德遜回答:“如果北平政府同意,德里是最有利的談判地點,因為德里的氣氛比北平或香港更友好,同拉薩的聯(lián)系更方便。”但夏格巴等人不同意且“懷疑英國和印度對西藏的友誼”。就英國來說,“主要是因為不愿意承認西藏護照”。就印度政府來說,“因為尼赫魯幾個月前宣布印度承認中國對西藏的宗主權(quán)”,夏格巴指責(zé)“印度政府看來準備將西藏交給中國”。韓德遜認為“這樣解釋尼赫魯所說并不準確;承認中國宗主權(quán)并不一定意味著印度同意西藏失去其自治而合并進中央集權(quán)的共產(chǎn)黨國家”。由此,美國提出:談判地點為德里,談判內(nèi)容為西藏“自治”。韓德遜聲稱:“北平通過電臺廣播賦予西藏自治,但是西藏并不想自治而是想維持現(xiàn)狀。在共產(chǎn)黨國家那里,自治的觀念不同于其他形式政府所講的自治。如果中國共產(chǎn)黨踏入西藏大門,就會全面控制西藏。”(8)793B.00 /6-950: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9,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p.361-362.

      美國政府希望英國支持其態(tài)度,駐英大使道格拉斯(Douglas)在征詢英國政府的意見后于6月20日報告艾奇遜:“英國一直準備承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quán)(sovereignty),但是這只是建立在確認西藏是自治的基礎(chǔ)之上”;英國“并不反對西藏與中國的談判”,但是“反對在香港談判”,“希望在印度舉行”(9)793B.00 /6-2050: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the United Kingdom (Douglas)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London, June 20,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p.365-366.。就前者來說,美國認為英國改變了中國對西藏擁有宗主權(quán)而非主權(quán)的態(tài)度,但是仍然承認西藏“自治”。就后者來說,美英兩國均希望談判在印度舉行。

      為了使夏格巴在同袁仲賢的會面中能持強硬的態(tài)度,韓德遜于7月15日對艾奇遜提出:對分裂分子表明美國的援助立場(10)793B.00 /7-1550: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ly 15,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377.。7月16日,斯蒂爾同夏格巴在美國大使館討論美國的援助,這是美國官員在夏格巴等人同袁仲賢見面之前專門進行的會談。7月22日,艾奇遜強調(diào):“在藏人同北京政府的代表在新德里舉行會談之前,你們同他們討論美國的援助是有利的?!?11)793B.00 /7-2550:Telegram.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July 22,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386.韓德遜報告:夏格巴所說“西藏僧俗大會決定西藏?zé)o條件承認中國的宗主權(quán)”,是噶廈“一直采取的拖延策略”,是“他們?yōu)槭裁匆较愀鄣脑颉?。實際上,夏格巴不愿意到香港,暗示“非常歡迎英國拒絕簽證”,“他們等待中國共產(chǎn)黨大使抵達印度,設(shè)法同他聯(lián)系”(12)793B.00 /8-750: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August 7,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426.。

      如果在德里或新德里舉行會談,美國政府便有機會掌握會談的性質(zhì)。8月24日,韓德遜詢問印度外交部秘書長巴杰帕伊(Bajpai)。巴杰帕伊回答:新中國政府告訴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Panikkar)“中國必須維持對西藏的主權(quán),并不想發(fā)生武裝沖突,因此指示駐印大使在抵達德里后不久就同西藏代表舉行預(yù)備會談,前提是最后的會談必須在北京舉行”(13)793B.00 /8-2550: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August 25,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449.。9月上旬,韓德遜從夏格巴處了解到,中國駐印大使館參贊申健對其強調(diào)了“涉及西藏地位的任何會談只能在北京舉行”,兩人的交談并未“涉及到實質(zhì)性問題”。申健強調(diào)了西藏代表“必須赴京”,“雖然英國拒絕了前往香港的簽證,但是如果重新提出申請,可以得到簽證”(14)793B.00 /9-1050: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September 10,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494.。

      不過,美國政府認識到自己對西藏的影響不如印度,唆使分裂分子向印度政府提出援助要求。韓德遜報告美國政府:“印度政府渴望西藏與中國之間的分歧以和平方式解決,一直要求北平政府談判?!毕母癜驮儐柮绹膽B(tài)度,韓德遜回答:“如果噶廈要求軍援或沖突發(fā)生,不知印度政府到底提供什么程度的援助,噶廈首先要同印度政府商討弄清這一問題。”(15)793B.00 /9-1050: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September 10,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495.9月15日,代理國務(wù)卿韋伯電示韓德遜:“幫助西藏的責(zé)任主要由印度來承擔(dān)?!?16)693.93B/9-1550:Telegram.The Acting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September 15,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503.

      排除外國勢力的干擾,和平解放西藏的談判必須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的堅定立場。9月17日袁仲賢接見夏格巴等人,要求其務(wù)必于9月20日前赴京。9月23日,又再次催促其赴京,指出“由于期限已過,人民解放軍將按照計劃行動”(17)西藏自治區(qū)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西藏軍區(qū)黨史資料征集領(lǐng)導(dǎo)小組編:《和平解放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頁。。對此,美國派遣曾擔(dān)任噶廈無線電員的??怂?Reginald Fox)于9月28日在噶倫堡宣稱,西藏“并不存在所謂英美勢力和陰謀”(18)“Tibetan Loyalty to Dalai Lama”,The Times, Sep.29, 1950.。由于夏格巴等人遲遲不赴京,人民解放軍于10月7日發(fā)起昌都戰(zhàn)役。戰(zhàn)役的發(fā)起,促使噶廈改變態(tài)度。韓德遜抱怨夏格巴等人本來計劃與其再次會面討論援助問題,但卻突然于10月25日離開新德里(19)793B.00 /10-2650: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October 10,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540.。韓德遜擔(dān)心他們赴京,10月27日詢問巴杰帕伊,巴杰帕伊回答夏格巴等人到噶倫堡“等候拉薩的最后指示”(20)793B.00/10-3150: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October 31,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549.。美國政府當(dāng)即指示韓德遜對印度強調(diào)“西藏的命運同印度直接相關(guān)”,如果印度援助分裂分子,美國也要“盡力幫助”(21)793B.00/10-2750:Telegram.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October 27,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545.。于是,10月31日噶廈指示夏格巴取消赴京計劃,夏格巴透露:“作出這種突然變動的真正原因,是西藏政府已決定向美國求援,西藏當(dāng)局不希望在美國正在考慮西藏的求援的同時,讓自己的代表團呆在北京?!?22)[美]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杜永彬譯,第729頁。不過按照韓德遜的報告,印度政府建議噶廈:鑒于昌都戰(zhàn)役發(fā)起后的新情況,“命令夏格巴代表團不要赴京,因為談判之進行顯然處于威脅之下”(23)693.93B/10-3150: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October 31,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546.。

      10月30日、11月2日韓德遜數(shù)次拜見尼赫魯,要求印度乘機反對西藏和平解放談判,支持美國在聯(lián)合國制造西藏問題,但企圖落空。尼赫魯雖然批評人民解放軍發(fā)起昌都戰(zhàn)役,但是“相信中印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有利于亞洲和世界和平”。他要求美國“不要發(fā)表一系列譴責(zé)中國或支持西藏的聲明,使中國有大量理由指責(zé)大國對西藏的陰謀,利用這些聲明譴責(zé)印度的西藏政策受到影響”。他反對美國利用聯(lián)合國制造西藏問題:“看到報告中國國民政府要將西藏問題提交聯(lián)合國。美國應(yīng)該同印度一樣,反對國民政府這樣做。在這方面,臺灣的動機值得懷疑。此外,北京指責(zé)中國國民黨在西藏的活躍,臺灣對西藏問題的表態(tài)會使北京得到新的證據(jù)?!表n德遜意識到“不宜說些什么,致使印度誤會美國在印中之間制造更深的矛盾”,但是強調(diào)“由于地理上和歷史上的因素,西藏問題的主要責(zé)任在印度身上,美國不想說些什么也不想做些什么加重印度的責(zé)任;相反,我們希望盡力提供幫助”(24)793B.00/11-350: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November 3,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551.。

      由上可見,美國政府從一開始就十分關(guān)注西藏和平解放談判在何地舉行。它同英國一樣,反對到香港進行談判,更反對到北京談判。因此,它支持印度在新德里舉行談判的主張,以便于其操縱和施加影響。中國人民解放軍發(fā)起昌都戰(zhàn)役后,它要求印度政府一起反對和平談判。它還唆使薩爾瓦多向聯(lián)合國提出指責(zé)中國“侵略”西藏的議案,但聯(lián)合國總務(wù)委員會11月24日決議推遲考慮西藏問題,“因為印度建議委員會仍然有和平解決的希望”(25)793B.00/11-2550:Telegram.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November 28,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p.583.。1951年1月上旬,噶廈正式?jīng)Q定同中央人民政府談判(26)“Departure of Dalai Lama From Lhasa”,The Times, Jan.16, 1951.,達賴喇嘛派遣阿沛·阿旺晉美為全權(quán)代表率團“好好赴北京和談”(27)《中央關(guān)于進軍西藏的電報》(1951年3月27日),載《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3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頁。。反對美國干涉西藏和平解放的一些國家贊同這一決定,《紐約時報》駐噶倫堡通訊員指出,噶廈派遣代表赴京談判,“使聯(lián)合國少去了一個頭痛的問題”(28)《西藏已對匪屈膝》,《中央日報》1951年3月8日第3版。。美國學(xué)者認識到:正當(dāng)美國政府設(shè)法在聯(lián)合國“著手給予西藏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支持”之時,“西藏人正決定放棄其向聯(lián)合國提交議案的動議權(quán),同北京的中國當(dāng)局舉行真正的談判”(29)[美]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杜永彬譯,第786頁。。

      二、破壞和談:阻擾和平解放談判與“十七條協(xié)議”的簽署

      在噶廈正式派遣代表團赴京談判期間,美國政府的注意力轉(zhuǎn)到阻擾談判的舉行上來。

      阿沛·阿旺晉美、土登列門和桑頗·登增頓珠三位代表于3月27日從昌都出發(fā),4月22日到京。凱墨·索安旺堆、土丹旦達于3月8日離開亞東,3月24日抵達新德里,4月26日到京。韓德遜在3月29日給艾奇遜的報告中稱:因為“身邊的一些喇嘛堅持認為應(yīng)同北京達成協(xié)議并加以實施”,所以達賴喇嘛才“極不情愿地派遣代表團到北京”,他“擔(dān)心即使其姐夫作為代表團成員,代表團亦會向壓力低頭”,因而“未給予代表團任何全權(quán)”(30)New Delhi Post Files: Lot 58 F 95.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South Asian Affairs (Mathews), New Delhi, March 29,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612.。于是,美國政府在西藏地方代表團出發(fā)赴京時就強調(diào)該團無權(quán)簽訂協(xié)議,因此任何協(xié)議都是無效的。

      韓德遜在向艾奇遜發(fā)出報告的同時還致函達賴喇嘛,聲稱“同共產(chǎn)黨談判有危險”,雖然“你的一些顧問或許認為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可以同他們談判”,但是“他們并不了解共產(chǎn)主義或其領(lǐng)袖的情況”(31)793B.00/7-1151: Telegram.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ly 1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44.,并列出了以下三點:“1.北平共產(chǎn)黨政權(quán)決心完全控制西藏,圣座對該政權(quán)的任何讓步均不能改變此點。中國共產(chǎn)黨選擇以陰謀而非武力控制西藏。因此,他們渴望說服圣座達成協(xié)議,準許他們在拉薩派駐代表。2.北平共產(chǎn)黨政權(quán)在拉薩派駐代表,其目的僅僅是加速中國共產(chǎn)黨全面控制西藏。3.在世界局勢發(fā)生變化之前,中國共產(chǎn)黨難以奪取西藏?!泵芎绰淇?,只署“同情西藏、對圣座事業(yè)及人民極為關(guān)注的”“高級外國官員”對“圣座”提出“誠摯的建議”(32)New Delhi Post Files: Lot 58 F 95.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South Asian Affairs (Mathews), New Delhi, March 29,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611-1612.。本來韓德遜希望達賴喇嘛能盡早收到這封密函,他指示駐新德里副領(lǐng)事拉特什(Frederick W.Latrash)接觸西藏“商務(wù)代表團”的兩名“代表”土登桑杰和多杰堅贊,通過他們遞交。但直至5月13日,美國駐印大使館一等秘書威爾金斯(Wilkins)在噶倫堡與噶廈“外交局局長”柳霞會談時才遞交了密函。此時談判早已開始,韓德遜以一紙密函阻擾談判的企圖落空。

      談判開始后,美國駐印使領(lǐng)館力圖從兩方面掌握談判的進展情況。一方面,從印度政府入手。但是,巴杰帕伊告訴斯蒂爾:“潘尼迦在談判期間得不到任何消息”,“代表團要求印度政府在談判中給予外交支持;印度政府承諾盡其所能,但是迄今為止西藏代表從未靠近印度駐華大使館”(33)693.93B/5-3151: 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May 3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692.。另一方面,通過回到亞東的夏格巴與亞東噶廈聯(lián)系,同時派遣官員到噶倫堡與柳霞接觸(34)611.93B/5-2451.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May 24,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682-1683.。柳霞對威爾金斯聲稱“西藏代表團并無全權(quán),所有重要問題都不得不轉(zhuǎn)報告給亞東”(35)793B.00/5-2951.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May 29,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688-1690.。

      夏格巴對斯蒂爾聲稱:到5月13日談判“幾乎走進死胡同”,因為差距很大,“共產(chǎn)黨中國想擁有‘直至喜馬拉雅山’的整個西藏的宗主權(quán),包括控制西藏的防務(wù)和對外事務(wù),但是達賴喇嘛和西藏政府希望擁有外藏(Outer Tibet)內(nèi)部事務(wù)的自治,管理自己的防務(wù)”,“堅決拒絕將西藏的防務(wù)權(quán)讓給共產(chǎn)黨中國”。夏格巴自稱作為“達賴喇嘛的個人代表”,詢問斯蒂爾如果“與共產(chǎn)黨中國的談判破裂,西藏怎么辦”。斯蒂爾回答:“美國相信西藏會再次向聯(lián)合國提出先前的申訴。在這次申訴中,西藏會闡明新情況,努力通過北平談判達成協(xié)議,規(guī)定西藏和共產(chǎn)黨的實質(zhì)地位。”(36)793B.00/5-2951.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May 29,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688-1689.這表明美國認為,即使可以達成協(xié)議,也只能是如威爾金斯對柳霞所說的“西藏自治地位的維持和延續(xù)”(37)[美]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杜永彬譯,第805頁。。然而,就在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guān)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即“十七條協(xié)議”簽訂。5月28日,《人民日報》登載了協(xié)議全文。

      “十七條協(xié)議”公布之時,美國政府顯得有些慌亂。5月27日,美國政府收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關(guān)于“5月23日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guān)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的廣播(38)793B.00/5-2951.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May 29,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691.。5月28日,斯蒂爾收到來自北京、香港、倫敦和加德滿都關(guān)于當(dāng)日報紙以顯著標題報道“十七條協(xié)議”簽訂的報告。他一方面認為雖然“在北平的西藏代表團接受了協(xié)議”,但是協(xié)議“尚需達賴喇嘛和亞東噶廈批準”;另一方面,他擔(dān)心“加德滿都報紙報道了拉薩成立新的西藏政府,很有可能已經(jīng)成立了同情共產(chǎn)黨中國的新的西藏政府,由它來批準協(xié)議,而非由達賴喇嘛和亞東噶廈”(39)793B.00/5-2951.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May 29,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688-1690.。5月29日,艾奇遜指示駐印大使館立即同柳霞聯(lián)系,“確認這樣的協(xié)議是否達成;如果達成,負責(zé)的西藏當(dāng)局會采取什么措施加以接受和實施”,將所得結(jié)果立即匯報(40)793B.00/5-2951.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May 29,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691.。中國政府注意到了美國的反應(yīng),《人民日報》6月4日登載了波蘭《自由論壇報》所載《西藏的新時代》一文,指出:“西藏的和平解放消滅了帝國主義的另一個陰謀活動的基地,因而加強了保衛(wèi)和平的力量。華盛頓和倫敦方面在接到協(xié)議的消息時所表現(xiàn)的失望,顯示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如何嚴重地打擊了戰(zhàn)爭販子的陰謀?!?41)《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獲得協(xié)議是美英帝國主義的又一失敗》,《人民日報》1951年6月4日第4版。

      有美國學(xué)者從西藏地方代表為何簽署的角度分析了“十七條協(xié)議”,核心包括:其一,西藏在中國的法律地位。協(xié)議第1條規(guī)定,“西藏人民團結(jié)起來,驅(qū)逐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祖國大家庭中來”;第2條規(guī)定,“西藏地方政府積極協(xié)助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鞏固國防”(42)《和平解放西藏問題取得協(xié)議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雙方全權(quán)代表隆重舉行簽字儀式》,《人民日報》1951年5月28日第1版。。前條明確了中國領(lǐng)土與主權(quán)的完整,西藏代表“承認這一點,這就意味著他們承認了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后條“沒有進行過多的商討”(43)[美]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杜永彬譯,第794頁。。其二,西藏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協(xié)議第3條規(guī)定,“根據(jù)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lǐng)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統(tǒng)一領(lǐng)導(dǎo)之下,西藏人民有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權(quán)利”;第4條規(guī)定,“對于西藏的現(xiàn)行政治制度,中央不予變更。達賴喇嘛的固有地位及職權(quán),中央亦不予變更。各級官員照常供職”(44)《和平解放西藏問題取得協(xié)議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雙方全權(quán)代表隆重舉行簽字儀式》,《人民日報》1951年5月28日第1版。。對于前條,西藏地方代表認為“整個協(xié)議已經(jīng)確定,西藏的內(nèi)部事務(wù)將完全留給西藏人自己掌管”;對于后條,他們認為這是協(xié)議“最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西藏基本的傳統(tǒng)制度得以延續(xù)”,“這是他們盡了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所取得的最好結(jié)果”(45)[美]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杜永彬譯,第794、796、800頁。。其三,協(xié)議具有合法性。協(xié)議第17條規(guī)定,“本協(xié)議于簽字蓋章后立即生效”,落款為“中央人民政府全權(quán)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全權(quán)代表”(46)《和平解放西藏問題取得協(xié)議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雙方全權(quán)代表隆重舉行簽字儀式》,《人民日報》1951年5月28日第1版。。這點“很重要,因為它意味著西藏代表已擁有締結(jié)并簽署一項條約的全權(quán)。在談判剛一開始時,中共代表就曾專門詢問阿沛是否擁有簽署一項協(xié)議的權(quán)力,阿沛答稱不具有這種權(quán)力。隨后中共代表又問他是否具有寫上‘阿沛·阿旺晉美為全權(quán)代表’的權(quán)利,阿沛說有這樣的權(quán)利。談判結(jié)束時,中共代表又問阿沛是否準備簽字,他回答說已經(jīng)作好了簽字的準備”(47)[美]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杜永彬譯,第798頁。。該學(xué)者認為“十七條協(xié)議”的簽署具有對外戰(zhàn)略的考慮,尤其是針對美國?!笆邨l協(xié)議”的簽訂,使中國政府不但“避免了重新進行軍事進攻可能招致的國際社會的非常消極的批評和譴責(zé)”,“還排除了一旦重啟戰(zhàn)端會遭到美國這樣的反共國家的干涉的可能性”(48)[美]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杜永彬譯,第800-801頁。。這一看法有一定根據(jù),因為達賴喇嘛的大哥土登諾布跑到美國達成了四點協(xié)議:(1)“華盛頓將負責(zé)安排達賴喇嘛和他的120名隨行人員去他們選中的任何一個國家”;(2)“華盛頓將同意在聯(lián)合國提出西藏問題”;(3)“華盛頓將提供經(jīng)費支持反對中國人的軍事行動”;(4)“華盛頓將考慮提供其它軍事援助”。有學(xué)者指出,“美國承擔(dān)所有這些義務(wù)的前提條件是達賴喇嘛要離開西藏,公開譴責(zé)十七條協(xié)議。因此,美國政府默認了這個協(xié)議是一個有效的法律文件”(49)[加拿大]譚·戈倫夫:《現(xiàn)代西藏的誕生》,伍昆明、王寶玉譯,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1990年版,第164頁。。

      從上可見,美國政府在噶廈正式派出代表團赴京談判后,以談判會使西藏喪失“自治”為由,反對進行談判。談判開始后,它竭力從分裂分子、印度政府那里了解談判進展,希望談判陷入僵局,反對簽署任何協(xié)議,反復(fù)宣稱要維護西藏“自治”。當(dāng)“十七條協(xié)議”簽署后,它顯得有些慌亂,又期望協(xié)議不會生效。

      三、組建反華陣線:勸說印英兩國一道反對“十七條協(xié)議”

      “十七條協(xié)議”簽署后,美國政府又將精力轉(zhuǎn)移到弄清噶廈對“十七條協(xié)議”的態(tài)度上來,企圖使協(xié)議被宣布為無效。為此,美方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慫恿印度政府和英國政府反對“十七條協(xié)議”。

      5月31日,韓德遜、斯蒂爾詢問印度政府對“十七條協(xié)議”的態(tài)度,慫恿印反對,但企圖落空。其一,“十七條協(xié)議”對印度的影響。巴杰帕伊強調(diào)潘尼迦發(fā)回的報告“非常簡略地強調(diào)協(xié)議規(guī)定了與鄰國的貿(mào)易和友好關(guān)系”,斯蒂爾詢問巴杰帕伊:“協(xié)議的簽訂,是否會影響印度在尼泊爾、不丹、緬甸和朝鮮這些國家的地位?”巴杰帕伊回答:“會影響,但是印度政府尚無時機考慮這些問題?!逼涠?,印度政府是否因“十七條協(xié)議”而改變其對華戰(zhàn)略。韓德遜聲稱:“印度繼承了英國的政策,設(shè)法使西藏成為針對俄國和中國的緩沖國,印度政府卻并不想這樣做。”斯蒂爾強調(diào):“印度政府所說與英國的態(tài)度相同,是指承認西藏享有自治的中國宗主權(quán),印度政府在西藏首府派駐代表?!卑徒芘烈粱卮穑骸岸鄠€世紀以來中國對西藏的影響和控制隨著其政權(quán)力量的變化而變化。軟弱的中國政府幾乎失去整個影響,強大的中國政府在重新恢復(fù)。現(xiàn)在的中國政府重新控制西藏,這是不可避免的,印度政府無能為力?!逼淙鞑氐胤酱硎欠裼泻炇稹笆邨l協(xié)議”的全權(quán)。巴杰帕伊確定地指出,“從經(jīng)由新德里到北京的西藏代表的談話中得到印象,西藏代表團擁有全權(quán)”。斯蒂爾詢問巴杰帕伊,“如果達賴喇嘛拒絕接受協(xié)議,印度政府采取什么態(tài)度”。巴杰帕伊對此詢問“感到吃驚”,說“那時印度政府才考慮采取什么態(tài)度”。(50)693.93B/5-3151: 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May 3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692.

      6月3日,韓德遜又向艾奇遜報告“十七條協(xié)議”對印度的影響及印度政府的態(tài)度。協(xié)議的“條件嚴厲”,印度政府雖然“不但吃驚而且有些震驚”,卻“傾向于采取鎮(zhèn)靜的態(tài)度”,“傾向于維持印中之間理性的、在歷史上和目前的友誼”,認為協(xié)議“并未對印度的安全造成不利影響”(51)793B.00/6-351: 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3,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695-1696.。韓德遜總結(jié)地說:巴杰帕伊“企圖掩飾印度政府對西藏未能獲得較好條件而感到失望的事實,準確地指出印度政府在這一變化面前感到無望,似乎不抗議中國就接受”(52)693.93B/5-3151: 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May 3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692.。

      6月5日,韓德遜就印度政府對于“十七條協(xié)議”的態(tài)度同巴杰帕伊爭論。他報告艾奇遜:

      巴杰帕伊說:“印度政府仍未得到拉薩或達賴喇嘛對北平宣布簽署協(xié)議的態(tài)度。在北平的西藏代表團從未與潘尼迦聯(lián)系,北平的印度大使館得不到任何關(guān)于協(xié)議的消息,除了來自共產(chǎn)黨中國之外?!表n德遜詢問:“如果達賴喇嘛拒絕協(xié)議,堅持認為協(xié)議是在高壓下達成的,西藏代表團無權(quán)簽署這樣的協(xié)議,印度政府采取什么態(tài)度?”巴杰帕伊回答:“印度政府一直認為達賴喇嘛會接受所能獲得的最好條款的協(xié)議”,“問題在于達賴喇嘛和北平之間,如果達賴喇嘛拒絕接受協(xié)議,印度政府會發(fā)現(xiàn)難以認為協(xié)議是非法文件。如果達賴喇嘛在拒絕協(xié)議后請求到印度流亡,印度政府不好拒絕?!表n德遜威脅:“如果接受協(xié)議,意味著西藏自治的終結(jié),共產(chǎn)黨中國挺進印度邊界,難以想象印度會以平和心態(tài)看待此點。如果達賴喇嘛拒絕接受協(xié)議,有利于亞洲?!卑徒芘烈粱卮穑骸坝《日鲇谂c共產(chǎn)黨中國的正確關(guān)系,不能對達賴喇嘛施加任何影響。印度政府雖然繼續(xù)支持西藏自治,但是不能在這個問題上比西藏自己走得更遠?!?53)693.93B/6-551: 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5,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701-1702.

      可見,韓德遜要求印度政府表態(tài)反對“十七條協(xié)議”,強調(diào)協(xié)議是西藏地方代表被迫簽訂的,對印度也有影響,亞東噶廈和達賴喇嘛會拒絕。巴杰帕伊指出:在未得到達賴喇嘛和亞東噶廈的明確態(tài)度之前,印度政府不能表態(tài);協(xié)議是達賴喇嘛能夠接受的最好條款,印度政府不能否認。撒奇爾批評“印度政府或許認為西藏政府并不反對北平宣布的協(xié)議條款”,指責(zé)“西藏政府之所以未公開否認協(xié)議,原因就在于印度的態(tài)度”(54)793B.00/6-25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ne 25,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17.。這使美國政府惱怒萬分,美國政府于6月16日對英國政府宣稱:為了反共,不能容忍印度政府的行為,美國“甘愿忍受同那個國家的關(guān)系惡化之苦”。這遭到英國政府的批評,英國外交部官員斯考特于6月19日告誡美國必須尊重印度的意見:“支持和鼓勵西藏人廢除漢藏《協(xié)議》的結(jié)果,只會向美國的政論家提供某些宣傳鼓動的熱點,而不能有效地援助西藏人?!?月25日,英國駐美大使對美稱:印度政府“反對可能惡化同共產(chǎn)黨中國的關(guān)系的任何行動”,“并不樂意看到美國插手西藏事務(wù)”(55)[美]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杜永彬譯,第815、820、821頁。。

      美國要求英國與美國一致對印度強調(diào)使達賴喇嘛拒絕“十七條協(xié)議”對印度國家利益有利(56)793B.00/6-2751: Telegram.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27,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719-1720.。斯蒂爾慫恿英國駐印高級專員萊伊(Archibald Nye)反對協(xié)議,聲稱這“再一次證明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侵略目的”,“危害了美國承認的西藏自治”,宣稱“美國的責(zé)任義不容辭”。他強調(diào):“如果達賴喇嘛和西藏政府不久接受協(xié)議,那么西藏自治就永遠得不到了”;“如果達賴喇嘛拒絕協(xié)議,那么美國不僅要對藏人表示同情和支持,還要在世界面前發(fā)表聲明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聲明之“措辭與時間主要依據(jù)于西藏的聲明”,在“西藏發(fā)表聲明后就發(fā)表”。萊伊反對說:他在協(xié)議宣布后就向英國政府報告“印度政府事實上會接受協(xié)議,不會采取有害于它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關(guān)系的行動”,建議“承認印度在西藏的相當(dāng)利益,并就此與印度政府采取一致的立場”,而“美國聲明的態(tài)度與印度的不同,因此會使印度難堪,印度政府會認為,如果美國政府發(fā)表這樣的聲明,事先未同它協(xié)商或者未征求它的意見,是對印度的冒犯,甚至不友好”,英國在此問題上支持印度而非美國(57)793B.00/6-2751: Telegram.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27,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719-1720.。

      斯蒂爾見此轉(zhuǎn)變口氣,將西藏“自治”改為中國宗主權(quán)下的西藏“自治”:“美國的聲明如果發(fā)表,會依據(jù)于美國和英國長久以來維持的對西藏地位的態(tài)度,即承認西藏在中國宗主權(quán)下的自治?!彼麖娬{(diào)這是印度主張的,印度應(yīng)該贊成:“印度僅僅在幾個月前確認了相同的態(tài)度。我們建議維持這一地位,并不承認中國共產(chǎn)黨以手段造成的既成事實。印度政府改變其我們并不希望改變的態(tài)度,我們看不出它有什么根據(jù)反對美國政府維持態(tài)度的聲明?!睂Υ耍R伊未明確回答,只是提議英美兩國外交部門可以研究一下“十七條協(xié)議”對西藏“自治”的影響(58)793B.00/6-2751: Telegram.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27,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20.。

      如何正確理解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相互關(guān)系?這是當(dāng)前黨史研究的一個新課題。馬克思指出:“要了解一個限定的歷史時期,必須跳出它的局限,把它與其他歷史時期進行比較?!盵2]287“極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歷史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結(jié)果。如果把這些發(fā)展過程中的每一個都分別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們加以比較,我們就會很容易地找到理解這種現(xiàn)象的鑰匙?!盵3]131本文試圖從兩者的重大區(qū)別、共同特征和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三個方面,對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進行比較分析。

      美國政府之所以急切地要印英兩國與其一道宣布反對“十七條協(xié)議”,是因為中央駐藏代表張經(jīng)武即將取道印度到亞東會見達賴喇嘛并要求其返回拉薩。無論是西藏“自治”還是中國宗主權(quán)下的西藏“自治”,美國企圖達賴喇嘛在張經(jīng)武抵達亞東之前發(fā)表聲明拒絕協(xié)議,美國接著聲明支持。斯蒂爾同萊伊討論了張經(jīng)武的行程,萊伊認為張經(jīng)武到印度和亞東并不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不過“最終接受了美國大使館關(guān)于西藏聲明要在中國代表團到達之前發(fā)表的主張”(59)793B.00/6-2751: Telegram.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27,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20.。

      英國政府反對萊伊接受斯蒂爾的主張,于6月27日對其發(fā)出指示:“如果達賴喇嘛要在印度尋求避難,那么有可能要印度政府同意鼓勵達賴喇嘛公開聲明反對中藏協(xié)議。但是,要指出他的國人(countrymen)很軟弱,難以抵抗中國的‘侵略’,要求他們抵抗是不正確的;不過,他可以拒絕留在他的國家的方式表明反對協(xié)議。”反對協(xié)議的兩種理由是:“協(xié)議是威脅的結(jié)果”;“代表越權(quán)簽署”。但是,“達賴喇嘛如果得不到足夠的建議,所發(fā)表的聲明沒有什么效果”(60)793B.00/6-2951: 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the United Kingdom (Gifford)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London, June 29,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22.。同美國、印度一樣,英國也將昌都戰(zhàn)役的發(fā)起視為對西藏的“侵略”,并同美國一樣認為協(xié)議是西藏地方代表“被迫”“越權(quán)”簽署的。不過,英國認為發(fā)表聲明不起作用。英國外交部官員斯考特指出,之所以持此態(tài)度,在于:“十七條協(xié)議”“是西藏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界碑。如果達賴喇嘛在美國人的慫恿下拒絕接受北京《協(xié)議》,那么美國當(dāng)局就將承擔(dān)重要的責(zé)任,我們至少應(yīng)當(dāng)設(shè)法讓達賴喇嘛自愿流亡印度,而不是讓他在沒有得到印度的支持的情況下,發(fā)動一場毫無作用和益處的抵抗運動”(61)[美]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杜永彬譯,第821頁。。達賴喇嘛“得不到足夠的建議”即是指此。

      美國政府見此,要求分裂分子直接爭取印英兩國的支持。威爾遜抱怨,雖然分裂分子接受美國的建議而“已要求西藏政府早日采取措施,告訴印度政府對北平協(xié)議不滿,西藏有可能尋求印度政府和其他國家的幫助”,但亞東噶廈“并未就此采取行動”(62)793B.00/7-10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ly 10,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36.。之所以如此,在于印英兩國認為,是否拒絕接受協(xié)議取決于亞東噶廈自己。7月11日,美國國務(wù)院南亞事務(wù)辦公室代理主任肯尼迪(Kennedy)致函助理國務(wù)卿麥克高希(McGhee)分析說:印度政府還未表態(tài)贊同美國支持達賴喇嘛否認協(xié)議的立場,亦未表態(tài)支持達賴喇嘛避難,認為美國此時“應(yīng)等待亞東的情況變化”,深深擔(dān)心“美國壓力過大會引起消極性反應(yīng)”。英國政府認為“如果印度反對,那么英國難以追隨美國”,但是,“如果藏人通告廢除中藏協(xié)議,英國和印度就發(fā)表聲明支持;并已指示駐新德里高級專員,一旦藏人宣布廢除,就與印度接洽計劃采取某些行動”(63)McGhee Files: Lot 53 D 468.The Acting 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South Asian Affairs (Kennedy) to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Near Eastern, South Asian and African Affairs (McGhee), Washington, July 1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746-1747.。如此看來,美國政府認為印英兩國合作之關(guān)鍵在于亞東噶廈自己對協(xié)議的態(tài)度。因此,艾奇遜于7月13日指示駐印大使館對亞東噶廈強調(diào):“達賴喇嘛宣布否認中國協(xié)議(Chi agreement),應(yīng)在他同印度政府接洽并制定計劃之后。美國取得英國和印度政府的合作,其條件顯然是達賴喇嘛公開強調(diào)談判是在威脅下進行的。”(64)793B.00/7-1251: Telegram.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July 13,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749-1750.

      7月16日張經(jīng)武在亞東會見達賴喇嘛并勸說其返回拉薩之后,美國政府更為著急,要求印度政府采取行動。7月19日,艾奇遜電示駐印大使館“緊急告知印度政府高級官員,美國擁有可靠消息證明中國共產(chǎn)黨在談判中威脅西藏代表,達賴喇嘛并無完全自由以決定是否接受協(xié)議”,“我們相信達賴喇嘛應(yīng)確保擁有機會作出這樣的決定”(65)793B.00/7-1951: Telegram.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July 19,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58.。韓德遜當(dāng)即于7月20日“找機會”要求印度外交部秘書杜特(Ssubimal Dutt)“邀請”達賴喇嘛訪印。杜特回答:印度政府幾次表明“堅定看法,認為任何這樣的訪問首先要由藏人提出”,“印度政府不能采取任何行動,被認為是企圖影響達賴喇嘛或西藏政府決定與共產(chǎn)黨中國的關(guān)系”。韓德遜提出:“華盛頓相信西藏代表在北京受到威脅,達賴喇嘛可能并無行動自由以決定是否接受中藏協(xié)議。對于那些能夠?qū)で缶S持獨立的國家,美國政府的政策是同情和援助,我們認為達賴喇嘛應(yīng)該自由作出決定”,美國必須找出“某種途徑,給予達賴喇嘛這樣的機會”。杜特委婉拒絕,僅說“印度政府愿意提供達賴喇嘛避難”,并暗示“已通過印度駐亞東商務(wù)代表向達賴喇嘛傳遞態(tài)度”,卻又說駐亞東商務(wù)代表“同達賴喇嘛并無直接聯(lián)系”。韓德遜意識到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被視為對印度施壓,并認識到“英國駐印度高級專員公署并不支持我們的行動”(66)793B.00/7-2151: 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ly 2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59.。

      綜上,在“十七條協(xié)議”宣布后,在張經(jīng)武會面達賴喇嘛前,美國政府設(shè)法爭取印英兩國與其一同反對該協(xié)議。它聲稱“十七條協(xié)議”對印度的安全會產(chǎn)生重大影響,但印度政府認識到中國的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且中印關(guān)系極其重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干涉的態(tài)度。雖然英國駐印度高級專員萊伊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美國的要求,但英國政府更支持印度政府的立場。張經(jīng)武會面達賴喇嘛之后,美國要求印度政府“邀請”達賴喇嘛訪印,但未果。

      四、竭力阻擾中國統(tǒng)一:唆使噶廈聲明拒絕接受協(xié)議

      在勸說印英兩國一道反對“十七條協(xié)議”之時,美國政府也在唆使噶廈聲明拒絕“十七條協(xié)議”。

      6月2日,艾奇遜致電駐印大使館,強調(diào)美國的立場是:其一,反對“十七條協(xié)議”。要注意新華社所說西藏地方代表團具有簽署協(xié)議的全權(quán),要弄清楚“西藏代表是否認為北平談判實際上破裂,新華社所報告的協(xié)議是否通過對拉薩代表的人生威脅而獲得,是否北平政權(quán)武斷單方面宣布的”,要公開宣傳“如果西藏政府不接受北平的條件,北平就會對西藏采取政治和軍事的雙重壓力”。其二,支持西藏“自治”?!拔鞑厝嗣駪?yīng)該享有一定的自治權(quán)力,西藏自辛亥革命以來就維持一定的自治”;“如果這一立場能獲得普遍支持,有利于世界和平”,因此“美國自己要以各種可行的政治和經(jīng)濟方法,表明其利益”?;谶@兩點,艾奇遜指示建議亞東噶廈:第一,向聯(lián)合國再次申訴。如果能取得關(guān)注西藏的國家如英國、印度、巴基斯坦、法國和蘇聯(lián)的支持,“就會產(chǎn)生有利于聯(lián)合國考慮的政治條件”。第二,美國援助的前提是噶廈否認協(xié)議并抵抗?!爸挥性谖鞑氐恼闻c軍事力量愿意并能抵抗時,美國才能給予有效的援助”,指出“達賴喇嘛自己不要處于北平的控制之下很重要。美國同情西藏的地位,將盡一切可能提供幫助,但是只有在藏人自己采取堅定的立場之情況下才能進行幫助”。(67)793B.00/5-2951.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June 2,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693-1694,1694-1695.

      接到這一指示后,韓德遜于6月3日回電稱:雖然“的確很有可能達賴喇嘛在未得到美國的答復(fù)之前不會決定對協(xié)議的態(tài)度”,但是在不清楚其態(tài)度之前,美國不好表態(tài)反對協(xié)議。他提出:“無論是達賴喇嘛還是西藏政府任何負責(zé)任的官員或者代表,均未表明要接受或同意已宣布的協(xié)議;美國相信達賴喇嘛及其顧問仍然不清楚到底是否應(yīng)該同意”,“如果西藏政府一直沉默,美國難以宣布協(xié)議之本質(zhì)是試圖通過施壓和武力威脅剝奪西藏的自治”。盡管如此,他建議美國可以準備好反對協(xié)議的聲明:“如果西藏政府宣布拒絕協(xié)議,美國應(yīng)準備措辭嚴厲的聲明,譴責(zé)北平當(dāng)局威脅西藏放棄其長久以來享有的自治權(quán)”,“聲明語氣當(dāng)然不要質(zhì)疑中國對西藏的主權(quán),以免不必要地冒犯非共產(chǎn)黨中國”即臺灣當(dāng)局;同時,“負責(zé)回答質(zhì)疑的發(fā)言人在記者會上說明國務(wù)院并不準備對所宣布的共產(chǎn)黨中國與西藏之間的協(xié)議發(fā)表評論,因為協(xié)議的簽署消息僅僅來自中國共產(chǎn)黨,決不能斷定自治的西藏政府會同意協(xié)議”。這里有幾個要點:其一,美國不能在亞東噶廈未聲明拒絕“十七條協(xié)議”之前就聲明反對,這等于承認了協(xié)議的法律性;其二,美國的態(tài)度是矛盾的,它一面宣稱維護西藏“自治”,一面又提出不要質(zhì)疑中國對西藏的主權(quán)。(68)793B.00/6-351: 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3,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696.

      可見,美國官員和分裂分子一面宣稱協(xié)議是被迫簽署的,一面強調(diào)西藏地方代表并無簽署全權(quán)。他們對何時宣布反對協(xié)議有分歧,美國的態(tài)度使夏格巴等少數(shù)分裂分子“感到這意味著西藏政府不能接受《十七條協(xié)議》”(70)[美]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杜永彬譯,第812頁。,然而,韓德遜認識到“包括柳霞在內(nèi)的其他西藏官員”,“對反對協(xié)議并不積極”(71)793B.00/6-1151: 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1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10.。這樣,美國政府要求亞東噶廈在“十七條協(xié)議”簽署后就公開否認的企圖落空。夏格巴對威爾金斯解釋說:“共產(chǎn)黨中國派出的10人代表于6月5日離開北平,經(jīng)由印度到亞東祝賀達賴喇嘛簽署協(xié)議,一些西藏代表或許隨行。在所有西藏代表離開中國之前,還不能宣告中藏協(xié)議不可接受;否則他們的人身安全就陷于危險境地?!?72)793B.00/6-1151: 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1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08.

      既然夏格巴提出在西藏地方代表離開中國內(nèi)地后再發(fā)聲明否認,美駐印官員就只好另尋亞東噶廈發(fā)表聲明的新時機。6月15日,美國駐加爾各答總領(lǐng)事館官員撒奇爾(Thacher)對夏格巴強調(diào)了“達賴喇嘛在中國和西藏代表抵達加爾各答之前聲明否認協(xié)議的重要性”,夏格巴“渴求了解抵達加爾各答的時間”(73)793B.00/6-25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ne 25,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17.。美國駐香港總領(lǐng)事館電告斯蒂爾,“中國代表可能于 6 月 20 日乘機離開香港經(jīng)由印度到亞東”,斯蒂爾據(jù)此要求亞東噶廈“應(yīng)在中國代表團可能最早于6月22日抵達印度之前公開宣布其態(tài)度”(74)793B.00/5-1551.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15,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10.。如此看來,斯蒂爾同夏格巴就聲明發(fā)表的時機達成了一致。

      斯蒂爾對美國政府提出,如果亞東噶廈發(fā)表聲明否認“十七條協(xié)議”,那么美國政府就接著發(fā)表聲明支持。由于夏格巴提出“西藏希望向聯(lián)合國提出新的申訴”,斯蒂爾建議美國政府“在西藏發(fā)出聲明之后和向聯(lián)合國提出新的申訴之前,立即發(fā)表聲明”,并事先告知亞東噶廈“使其態(tài)度更加堅定”。聲明包含下列各點,以“清楚地表明對紅色中國‘侵略’西藏的態(tài)度”,并“對其他聯(lián)合國成員國尤其是印度起到表率的作用”:

      其一,“十七條協(xié)議”是單方面宣布的?!?951年6月,西藏代表告訴美國政府拒絕同意協(xié)議,這個協(xié)議是紅色中國和西藏代表在北平達成的,北平電臺先前公布的?!?/p>

      其二,“十七條協(xié)議”終結(jié)了西藏“自治”,是被迫簽署的,不能接受?!?950年10月未經(jīng)警告,紅色中國軍隊侵略東藏(eastern Tibet);1950年11月和12月,西藏向聯(lián)合國提出申訴;1951年4月,西藏派出代表到紅色中國設(shè)法達成和平協(xié)議,以從西藏撤走紅色中國的軍隊;1951年5月,紅色中國宣布紅色中國和西藏之間達成了協(xié)議;這一協(xié)議通過紅色中國以軍事占領(lǐng)全藏和政治上控制的方式,終結(jié)了西藏‘自治’;1951年5月,西藏‘自治國元首’達賴喇嘛和他的西藏政府拒絕接受協(xié)議,因為協(xié)議是在威脅下達成的?!?/p>

      其三,“十七條協(xié)議”是中國全盤戰(zhàn)略中的重要一環(huán)。“回想起北韓在1950年6月開始進攻韓國,紅色中國在1950年10月侵略韓國。紅色中國軍隊侵略西藏和以威脅締結(jié)協(xié)議,進一步證明了紅色中國對其和平鄰居的侵略企圖?!?/p>

      其四,美國要在聯(lián)合國制造西藏問題?!懊绹槲鞑卣腿嗣竦奶幘场OM鞑貙⑺惺聦嵦峤唤o聯(lián)合國,引起聯(lián)合國的注意。聯(lián)合國將盡早聽取西藏的申訴”,“美國政府準備支持審議西藏的申訴,繼續(xù)同聯(lián)合國合作抵抗侵略,幫助在全球恢復(fù)和平?!?75)793B.00/5-1551.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15,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710-1711.

      美國政府同意實施斯蒂爾的建議,艾奇遜認為“自北平宣布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達成協(xié)議以來,達賴喇嘛一直保持沉默,這說明他拒絕接受條款”(76)793B.00/6-2251: Telegram.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June 22,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14.。他竭力唆使達賴喇嘛不要“一直保持沉默”。6月16日,他指示韓德遜:“如果在你認為有必要時,你可告訴藏人否認中藏協(xié)議的行為會得到美國的同情,美國發(fā)表聲明的措辭和時間取決于西藏聲明的情況。在西藏向聯(lián)合國申訴之前,美國不可能公開向聯(lián)合國提出西藏問題。”(77)793B.00/5-1551.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15,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11.依此,撒奇爾6月19日對夏格巴提出:“如果達賴喇嘛聲明否認協(xié)議,美國就接著準備聲明支持并支持西藏向聯(lián)合國申訴。”夏格巴表示會立即轉(zhuǎn)達亞東噶廈(78)793B.00/6-25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ne 25,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17.。美國駐加爾各答總領(lǐng)事威爾遜(Wilson)將此情況報告了艾奇遜,6月22日他通告韓德遜:“美國已同西藏代表聯(lián)系,告訴他們美國非常同情維持西藏自治,準備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達賴喇嘛拒絕協(xié)議,美國會正式聲明同情西藏自治,聲明的措辭和時間依據(jù)于西藏宣布拒絕的情況?!薄叭绻鞑貨Q定提出申訴,美國會支持聯(lián)合國討論。”(79)793B.00/6-1851: Telegram.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June 22,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14,1715.他致電美國駐泰國大使館而非駐印度大使館,提出由自由亞洲委員會(Comite for a Free Asia)出面發(fā)表聲明(80)793B.00/6-2251: Telegram.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June 22,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14.。至此,美國政府的態(tài)度有兩點非常清楚:其一,首先由亞東噶廈聲明拒絕接受“十七條協(xié)議”,接著美國發(fā)表維持西藏“自治”的聲明,并提供援助。其二,美國的聲明不由美國政府出面發(fā)表,而由所謂自由亞洲委員會發(fā)表,這說明美國政府不敢太過分。

      但是,美國政府意識到亞東噶廈對否認“十七條協(xié)議”猶豫不決,因為直至6月25日夏格巴“并未得到亞東的進一步指示”(81)793B.00/6-25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ne 25,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17.。于是,威爾遜、斯蒂爾等人連續(xù)兩日唆使分裂分子詢問為何還不反對協(xié)議。土登諾布解釋:“西藏政府反對中藏協(xié)議,達賴喇嘛‘當(dāng)然’也反對”,“在中國和西藏代表抵達印度之前,達賴喇嘛會聲明否認協(xié)議”(82)793B.00/6-26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ne 26,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18.。夏格巴反問“如果西藏政府宣布拒絕接受中藏協(xié)議,美國是否給予援助”(83)793B.00/7-251: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ly 2,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26.。這說明他們一方面聲稱“達賴喇嘛傾向于拒絕中藏協(xié)議,因為其條款難以接受,西藏代表越權(quán)簽署了協(xié)議”,一方面又懷疑“美國對西藏地位和協(xié)議的態(tài)度”。斯蒂爾重申“中藏協(xié)議條款對于我們長久以來所承認的西藏自治是毀滅性的。如果西藏拒絕協(xié)議,我們就必須公開表明維持我們的態(tài)度”(84)793B.00/6-2751: Telegram.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ne 27,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720-1721.。由此看來,亞東噶廈其實并未打算宣布拒絕“十七條協(xié)議”,因而夏格巴等分裂分子把握不定而用了“當(dāng)然”“傾向于”這樣的字眼,提出是否拒絕協(xié)議取決于美國是否援助,將責(zé)任推給美國政府。

      由于張經(jīng)武即將抵達加爾各答前往亞東,美國使領(lǐng)館更為著急。6月28日,威爾遜對土登諾布強調(diào):在張經(jīng)武抵達加爾各答的情況下,亞東噶廈必須立即宣布拒絕“十七條協(xié)議”。7月1日,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官員聲稱:“西藏代表是被迫在中國的條款上簽字的,他們沒有機會請示達賴喇嘛,他們被威脅要么簽署要么‘開戰(zhàn)’?!?85)793B.00/7-3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ly 3,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29.7月2日,威爾遜又催促土登諾布促使達賴喇嘛盡快拒絕協(xié)議。土登諾布回答:已“要求達賴喇嘛立刻離藏”并“公開否認中藏協(xié)議”,達賴喇嘛則來電要他不要赴美,他本人“決心赴美而不管達賴喇嘛的要求”,因為達賴喇嘛決定在亞東會面張經(jīng)武,這表明亞東噶廈不會宣布拒絕協(xié)議。撒奇爾也獲悉:達賴喇嘛計劃在發(fā)表拒絕接受“十七條協(xié)議”聲明或流亡印度之前在亞東會面張經(jīng)武,張經(jīng)武會得到“友好的接待”(86)793B.00/7-3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ly 3,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28.。7月3日,艾奇遜指示駐印大使館唆使亞東噶廈:“如果拒絕中藏協(xié)議,對于在向聯(lián)合國提出申訴之前等待中國共產(chǎn)黨的反應(yīng)來說有用,也有必要。”(87)793B.00/7-1551: Telegram.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July 3,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29.根據(jù)此指示,韓德遜再次致函達賴喇嘛,宣稱:

      自從上一封信發(fā)出后,我們從報紙上得知你的代表團到北平同中國共產(chǎn)黨簽署了協(xié)議。我們相信代表團未得到你的準許但是不得不簽署。然而,世界開始認為你不反對協(xié)議,因為你并未聲明反對。我們認為你應(yīng)盡快發(fā)表聲明,因為中國共產(chǎn)黨派遣的代表將經(jīng)由印度到亞東。如果在他們抵達印度之前發(fā)表聲明,中國代表團就難以到達西藏。如果你不發(fā)表這樣的聲明,我們認為西藏自治將永遠消失。

      現(xiàn)在我們自己愿意幫助西藏。此時我們要做下列之事:1.在你聲明否認你的代表團在北平同中國共產(chǎn)黨簽署的協(xié)議之后,我們就公開聲明支持你的立場。2.如果你決定再次向聯(lián)合國提出申訴,我們會在聯(lián)合國進行支持。(88)793B.00/7-1151: Telegram.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ly 1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44.

      這樣,美國政府再次“告訴達賴喇嘛,美國同情維持西藏的自治,并為此準備盡一切可能幫助西藏;如果達賴喇嘛公開否認北平協(xié)議,美國亦發(fā)表同情聲明,其措辭和時間根據(jù)西藏的聲明而定”(89)McGhee Files: Lot 53 D 468.The Acting 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South Asian Affairs (Kennedy) to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Near Eastern, South Asian and African Affairs (McGhee), Washington, July 1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745-1746.。但是,美國政府的希望又一次落空,各級官員均認識到不可能使達賴喇嘛即刻宣布否認“十七條協(xié)議”。威爾遜報告:達賴喇嘛和亞東噶廈不會采取什么行動,因為達賴喇嘛身邊都是“共產(chǎn)黨的同情者和代理人”(90)793B.00/7-9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ly 9,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34.。斯蒂爾報告:雖然“達賴喇嘛現(xiàn)在認識到美國的態(tài)度,但是其態(tài)度沒有實際上的改變”,亞東噶廈目前“采取暫時政策,包括接待中國代表,進一步討論和可能推遲實施協(xié)議,希望其他諸如朝鮮戰(zhàn)爭這樣的國際局勢變化,從而防止中國吸收西藏。主張推行這種政策的人為西藏貴族和喇嘛,他們認為抵抗會導(dǎo)致在印度的財富損失,妥協(xié)則能保持或保存財富;許多西藏官員準備緩和與共產(chǎn)黨中國的關(guān)系”(91)793B.00/7-851: Telegram.The Chargé in India (Steer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July 8,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33.。美國國務(wù)院認為:“達賴喇嘛還未決定表態(tài)北平協(xié)議,還在亞東等待中國和西藏的代表到來。最近所得情報表明,他心亂,不知所措。”(92)McGhee Files: Lot 53 D 468.The Acting 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South Asian Affairs (Kennedy) to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Near Eastern, South Asian and African Affairs (McGhee), Washington, July 1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46.可見,亞東噶廈許多官員和三大寺均主張維護中華民族的團結(jié)統(tǒng)一,反對分裂。

      夏格巴勸說美國使領(lǐng)館官員不要失望,稱“西藏代表團要說服達賴喇嘛接受協(xié)議,沒有什么機會”(93)793B.00/7-10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ly 10,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35.。但很快夏格巴自己卻失望了,張經(jīng)武和隨行的西藏地方代表凱墨于7月11日離開噶倫堡前往亞東。正是在這天,夏格巴收到亞東噶廈的來信,稱“達賴喇嘛在10天內(nèi)會面中國代表并返回拉薩”。夏格巴無可奈何地對林恩聲稱,盡管“設(shè)法安排達賴喇嘛到印度”,但是達賴喇嘛“不能”到印度,所有在印度的西藏官員被召集到亞東表明了此點(94)793B.00/7-12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ly 12,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47.。得到張經(jīng)武與達賴喇嘛要見面的報告后,艾奇遜于7月12日緊急指示駐印大使館:“美國相信西藏不應(yīng)因威脅而不得不拋棄自治;多年來,西藏是自治的,西藏人民享有自決權(quán)。這一直是美國的態(tài)度?!?95)793B.00/7-1251: Telegram.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July 12,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48.但是,林恩于7月13日自噶倫堡報告:達賴喇嘛以“擔(dān)心中國報復(fù)”為由,表示“不愿意接受美國政府的支持,不愿意否認協(xié)議”(96)793B.00/7-14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ly 14,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51.。7月16日,張經(jīng)武在亞東東嘎寺與達賴喇嘛會面。這樣,美國政府使亞東噶廈在張經(jīng)武會見達賴喇嘛之前否認協(xié)議的企圖落空。

      美國政府在一份備忘錄中指責(zé)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十七條協(xié)議”宣布后“以極快速度向西藏和印度挺進”(97)793.00/8-151.Memorandum by 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Chinese Affairs (Perkins) to the 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ar Eastern Affairs (Merchant), Washington, August 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65.。噶倫堡的噶廈官員饒噶廈(Ragashar)對林恩解釋:“達賴喇嘛回到拉薩后,噶廈要同中國代表協(xié)商中藏協(xié)議”,“如果中國堅持派遣大批軍隊入藏,特別是派駐印度邊界,噶廈會拒絕,并要求達賴喇嘛到印度。這樣,達賴喇嘛會得到所有各派的支持,而這一支持是他在亞東時并未獲得的。藏人相信中國并無足夠部隊派駐西藏東部和西部強加執(zhí)行協(xié)議”(98)793B.00/8-13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August 13,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77.。

      達賴喇嘛于7月21日離開亞東,8月18日回到拉薩。美國政府仍然不甘心,唆使達賴喇嘛出走印度并否認“十七條協(xié)議”。林恩先前建議美國政府:“達賴喇嘛只要還在亞東,就不會聲明否認協(xié)議”,如要否認協(xié)議,就必須把他“弄到印度來”(99)793B.00/7-14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July 14,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51.。艾奇遜采納此建議,8月4日指示駐印大使館將下列信息傳遞給達賴喇嘛:“美國政府理解和同情導(dǎo)致你此時留在西藏的原因和背景。然而,美國政府希望重復(fù)其信心,在你抵達安全的避難所后,你能以誠摯的機會否認與共產(chǎn)黨中國的協(xié)議,避免共產(chǎn)黨的控制,從而最好地服務(wù)于你的人民和‘國家’。”(100)793B.00/8-151: Telegram.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India, Washington, August 4,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69.8月13日,威爾遜提出:“由于這周達賴喇嘛一行回到西藏,情況變得很急迫”,需要再次送給達賴喇嘛一封信函。他相信:“達賴喇嘛仍然渴望到印度,西藏在討論之后會否認協(xié)議。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發(fā)表聲明以表明態(tài)度會是個決定性因素?!?101)793B.00/8-13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August 13,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78.8月14日,接替斯蒂爾出任駐印代辦的霍爾姆斯(Holmes)致電艾奇遜,建議:“為了說服西藏官員否認中藏協(xié)議并勸說達賴喇嘛離藏”,應(yīng)將“由美國官員簽名、帶有美國抬頭的信函,發(fā)給西藏防長”。但是,大使館又擔(dān)心信函落入新中國政府之手,成為“美帝國主義干涉西藏事務(wù)的證據(jù)”(102)793B.00/8-1451: Telegram.The Chargé in India (Holmes)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August 14,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86.。

      達賴喇嘛回到拉薩前后,威爾遜于8月13日報告美國政府分析了達賴喇嘛拒絕“十七條協(xié)議”的可能性:“噶廈打算在拉薩同中國代表談判”,“如果漢人堅持將更多部隊派駐入藏”,“那么達賴喇嘛仍然‘很有希望’會離藏并否認協(xié)議”(103)793B.00/8-16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August 16,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91.。9月1日,韓德遜也致電艾奇遜認為:“達賴喇嘛已經(jīng)抵達拉薩,西藏官員不久就同共產(chǎn)黨中國的官員就中藏協(xié)議作進一步的商談。雖然許多官員特別是包括達賴喇嘛在內(nèi),會反對共產(chǎn)黨中國擴大控制西藏,但是大使館認為他們對共產(chǎn)黨中國會繼續(xù)妥協(xié),希望朝鮮戰(zhàn)爭的發(fā)展使共產(chǎn)黨中國難以推行諸如將中國共產(chǎn)黨軍隊派駐西藏這樣的協(xié)議條款?!比绱?,韓德遜幻想中國因致力于抗美援朝而無力推行“十七條協(xié)議”。他提出繼續(xù)援助分裂分子,否則分裂分子會認為“美國不再關(guān)注西藏,甚至敵對西藏”(104)793B.00/9-151: 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September 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795.。

      9月6日,美國國務(wù)院中國事務(wù)司副主任裴金斯(Perkins)向負責(zé)遠東事務(wù)的副助理國務(wù)卿莫錢特(Merchant)提交了美國政府對于“十七條協(xié)議”態(tài)度的備忘錄,其中宣稱:

      1.可用報告并不表明到北平的西藏代表團擁有足夠的權(quán)力,代表西藏當(dāng)局簽署協(xié)議,負有法律責(zé)任。最有價值的情報表明,高層次政策的決定權(quán)習(xí)慣上在西藏噶廈手中,由其批準,然后由達賴喇嘛正式批準。2.雖然渴望西藏聲明否認協(xié)議但是不可能。3.美國政府關(guān)于西藏自治的任何聲明,要依據(jù)歷史上的事實自治,而非美國關(guān)于西姆拉會議的態(tài)度。4.有幾個政治選擇對美國有用:(a)如果西藏聲明否認其與中國的協(xié)議,美國政府立即發(fā)表聲明同情和支持西藏政府;(b)如果西藏既不否認也不承認明顯在中國壓力下達成的協(xié)議,那么有幾種可能性:(1)美國能夠發(fā)表單方面的聲明,強調(diào)美國決定不承認中藏協(xié)議。(2)美國與英國聯(lián)合發(fā)表聲明,其內(nèi)容類似于前者所說。(3)美國將西藏問題正式帶入聯(lián)合國。(4)美國避免采取任何公開的行動,但是間接在外交上鼓勵印度政府或英國政府抗議西藏當(dāng)局或北平政權(quán)實施中藏協(xié)議,協(xié)議違反了西姆拉會議的貿(mào)易條款(規(guī)定給予英國在西藏貿(mào)易的最惠國待遇,印度繼承這一特權(quán))。5.協(xié)議最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西藏不情愿認識到的。預(yù)計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建議采取下列行動:(1)將美國合法觀點的副本交給駐印度大使館,以便大使館有基礎(chǔ)同英國駐印度高級專員、印度政府進行非正式討論。(2)美國應(yīng)該等待和觀察事態(tài)的發(fā)展,兩三個月后發(fā)表單方面的聲明,表明美國決定不同意中藏協(xié)議,協(xié)議很明顯是西藏代表在中國的威脅下達成的,因為西藏處于中國共產(chǎn)黨政權(quán)軍力侵略行動之下,喪失接受或反對的自由。(3)在外交上,美國應(yīng)竭力利用西藏作為提醒印度的工具,企圖討好任何共產(chǎn)黨政府都是危險的,特別是要利用西藏使印度負起責(zé)任,自愿實施在南亞和東亞堅定地抵抗中國共產(chǎn)黨壓力的政策。(105)693.93B/9-651.Memorandum by 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Chinese Affairs (Perkins) to the 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ar Eastern Affairs, Washington, September 6,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p.1800-1801.

      備忘錄的基本點在于:再次聲稱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并無簽署“十七條協(xié)議”的全權(quán),協(xié)議是在壓力下達成的,盡管如此西藏地方政府仍可能批準協(xié)議。無論西藏地方政府的態(tài)度怎樣,美國都要反對協(xié)議,并要求印英兩國抗議中國實施協(xié)議,挑動印度反對中國。這說明,美國政府認為“十七條協(xié)議”的簽署和實施標志著中國大陸的統(tǒng)一,這對美國在全球的霸權(quán)產(chǎn)生了嚴重的威脅,因而它千方百計地反對這一協(xié)議。這份備忘錄出臺后,美國政府通過分裂分子竭力要求達賴喇嘛宣布否認協(xié)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宣傳部長樂于泓9月15日的日記對此作了記載:

      反對派認為執(zhí)行了協(xié)議,達賴喇嘛即名存實亡;誰對協(xié)議提意見,或提出不同意某些問題,就會有性命危險,再就騙他到內(nèi)地去,即無影無蹤。英美帝國主義曾用一百萬美元收買索康與夏蘇,任務(wù)是破壞協(xié)議與組織達賴喇嘛赴美,翻譯是車仁(錫金王子之侄)的妻子擔(dān)任。至于堯西色(達賴姐夫,即黃國禎,藏名平措扎西)與洛桑三旦(達賴的三哥)主要是他們聽信黨才(達賴的大哥,現(xiàn)在美國,常去臺灣)的宣傳,認為“中共不會信任達賴的”。相信美帝造的謠言“三次世界大戰(zhàn)一爆發(fā),美帝馬上進藏趕走中共,那時候內(nèi)地發(fā)生騷亂,中共政權(quán)就不穩(wěn)固”。因此,他們對《十七條協(xié)議》是否能執(zhí)行,是否能永久執(zhí)行下去顧慮很大。(106)阿樂(樂于泓):《進藏日記摘抄(一)》,載西藏自治區(qū)政協(xié)文史資料編輯部編《西藏文史資料選輯》I,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506頁。

      可見,分裂分子在美國政府的收買和唆使下極為囂張。美國駐印使領(lǐng)館官員竭力掌握討論情況,威爾遜親自到噶倫堡,10月10日左右從夏格巴、索拉姆(Sonam,印度駐亞東的商務(wù)代表)口中得知:西藏僧俗大會仍在考慮“十七條協(xié)議”,達賴喇嘛還要征詢主要寺廟、高級官員的意見,這大致還需要兩周時間(107)793B.00/10-11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October 11,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831.。這說明爭論激烈,但結(jié)果令美國失望。10月24日,達賴喇嘛致電擁護“十七條協(xié)議”,電文如下:

      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今年西藏地方政府,特派全權(quán)代表噶倫阿沛等五人,于一九五一年四月底抵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指定的全權(quán)代表進行和談。雙方代表在友好基礎(chǔ)上,已于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三日簽訂了關(guān)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西藏地方政府及藏族僧、俗人民一致?lián)碜o,并在毛主席及中央人民政府領(lǐng)導(dǎo)下,積極協(xié)助人民解放軍進藏部隊,鞏固國防,驅(qū)逐帝國主義勢力出西藏,保護祖國領(lǐng)土主權(quán)的統(tǒng)一,謹電奉聞。西藏地方政府達賴喇嘛(108)《擁護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 達賴喇嘛致電毛主席》,《人民日報》1951年10月27日第1版。

      這一通電,可以說正是針對美國的備忘錄而來:其一,到北京進行和平談判的西藏地方代表擁有簽署“十七條協(xié)議”的全權(quán),協(xié)議的簽署不存在被脅迫的問題。其二,驅(qū)逐帝國主義勢力出西藏,維護中國領(lǐng)土主權(quán)的完整和中華民族的團結(jié)和統(tǒng)一,是西藏地方政府的職責(zé)。通電于10月27日在《人民日報》登載出來,美國政府竭力唆使達賴喇嘛否認“十七條協(xié)議”的企圖落空。

      可見,為了尋找反對“十七條協(xié)議”的“理由”,美國政府總是宣稱西藏地方代表并無簽署“十七條協(xié)議”的全權(quán),協(xié)議是被迫簽署的。它抓住了幾個時間點,要求噶廈發(fā)表聲明否認協(xié)議:協(xié)議宣布時、張經(jīng)武抵達印度前和與達賴喇嘛會面前。達賴喇嘛回到拉薩后,美國政府還在竭力唆使。只有在達賴喇嘛擁護“十七條協(xié)議”的通電登載出來之后,美國政府才逐漸放棄了幻想。11月上旬,分裂分子要求派飛機接走達賴喇嘛,美國駐加爾各答總領(lǐng)事館回答:“實施任何計劃的前提,是達賴喇嘛保證離藏,否認中藏協(xié)議,繼續(xù)與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斗。”(109)793B.00/11-1451: 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Calcutta (Wil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Calcutta, November 14,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847.11月15日,接任駐印度大使的鮑爾斯(Bowles)對艾奇遜提出:“雖然達賴喇嘛7月離開亞東回到拉薩,但是其個人仍然愿意離藏”;“雖然印度政府確認了近來關(guān)于西藏批準協(xié)議的報告,但是達賴喇嘛個人仍然反對中藏協(xié)議”。然而無論是否如此,“我們沒有理由相信達賴喇嘛改變了態(tài)度,特別是關(guān)于協(xié)議的解釋表明達賴喇嘛和他的政府不再是自由的政府代表,逐漸屈服于中國共產(chǎn)黨軍隊入駐拉薩和其他地方所帶來的壓力”(110)793B.00/11-1551: 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Bowles)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November 15, 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Volume VII, Part 2, Korea and China, p.1848.。美國政府逐漸認識到中國的統(tǒng)一是大勢所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藏保衛(wèi)喜馬拉雅山邊防,給美國政府的企圖畫上了句號。

      美國政府在冷戰(zhàn)思維影響下,竭力阻擾西藏的和平解放,反對“十七條協(xié)議”的簽署和實施。在噶廈派出夏格巴代表團時,美國政府反對到香港、北京談判,主張在新德里舉行,以便于其進行操縱和影響。噶廈派出阿沛·阿旺晉美代表團赴京談判后,美國政府以談判會使西藏喪失“自治”為由,阻擾談判。談判開始后,它宣稱維護西藏“自治”,期望談判陷入僵局?!笆邨l協(xié)議”簽署后,它顯得有些慌亂,一方面勸說印英兩國與其一道反對協(xié)議,一方面反復(fù)宣稱西藏地方代表并無全權(quán),協(xié)議是被迫簽署的,竭力通過分裂分子唆使噶廈、達賴喇嘛發(fā)表聲明否認協(xié)議。但是,西藏的和平解放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任何分裂中國的企圖最終都必然化作泡影。

      猜你喜歡
      達賴喇嘛亞東印度政府
      科技公司聯(lián)合致信印度政府 稱其“專利費”調(diào)查恐制造寒蟬效應(yīng)
      消費電子(2022年5期)2022-08-15 08:21:02
      汪孟鄒與亞東圖書館
      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 07:12:50
      論五世達賴喇嘛對西藏繪畫發(fā)展的影響①
      BLOW-UP PHENOMENA FOR A CLASS OF GENERALIZED DOUBLE DISPERSION EQUATIONS?
      拉藏汗新立六世達賴喇嘛背后的政治因素(英文)
      點擊反證法
      從歷代《達賴喇嘛傳》看活佛轉(zhuǎn)世定制
      西藏研究(2016年5期)2016-06-15 12:56:38
      印度借15億美元修建廁所
      西紅柿
      新密市| 福贡县| 始兴县| 汝阳县| 蒲江县| 房产| 通渭县| 江华| 清水县| 临猗县| 夏津县| 化州市| 原平市| 高雄市| 新绛县| 连云港市| 廉江市| 泰兴市| 龙口市| 西平县| 襄樊市| 鹿邑县| 许昌县| 昔阳县| 化州市| 喜德县| 衢州市| 巍山| 凤城市| 郯城县| 玉溪市| 那曲县| 文成县| 沧州市| 仁布县| 新乡县| 铜川市| 新沂市| 巩义市| 兴和县|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