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茹
(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qū)留村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很多學校已經在逐漸開展誦讀經典的專門課程,也不斷提高了古詩詞在日常教學中的比重。經典不僅包括古詩詞,還包括戲文、名著等各種文學作品,但對于小學生而言,詩詞是他們接觸最多、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一種形式,所以本文的經典誦讀主要以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展開討論。
經典誦讀在小學開展的必要性體現在古詩文相對于日常的白話文難理解,這樣由淺入深地學習詩詞等作品能夠逐漸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聯想能力等。同時,教師在對古詩詞進行教學和講解時,還會穿插相應的作者簡介、寫作背景以及涉及的典故和成語等,所以古詩詞涵蓋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這對從小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是十分有益處的。小學生的各種能力還在啟蒙和待培養(yǎng)階段,此時開展經典誦讀,是讓小學生在最佳時期接觸到最正統的文化和內容,相較于其他課外書來說,經典誦讀更易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德智體美勞,如《千字文》《三字經》等,簡單易懂、朗朗上口,就特別適合推薦給學生們去學習和實踐。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很多小學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增加了國文閱讀課程,也在語文課上加重了古詩詞課時的比例,但是由于小學生對于古詩詞的接受程度相對于其他課文來說比較低,有的教師為了避免麻煩,直接讓學生對古詩文進行死記硬背,導致很多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出現學生會背的古詩詞很多,卻不知道詩詞所表達的意思、詩人寫這首詩詞的意義等現象,這樣的經典誦讀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是毫無意義的。除了教師對于經典誦讀教學的問題,學生對于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也不是特別濃厚。由于古詩詞在新課標語文課本中全部都是要求背誦的,且古詩詞的語言極盡簡潔,與平時學習的白話文相比更難于理解,學生在背誦方面有一些抵觸情緒。此外,古詩詞在學習時會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包括詩詞作者、詩的類別等,學生對龐大的知識體系不太能夠接受。
首先,教師不能夠正確理解并貫徹落實好新課標的要求。雖然在政策的要求下,學校和教師能夠提高古詩經典的學習時長和重視程度,但有一些教師仍舊沒有很重視這一要求,并不能夠深入理解課改這樣要求的目的和意義,所以才出現了讓學生死記硬背古詩詞的現象。這不僅不能夠正確引導學生熱愛傳統文化,喜歡經典詩詞,還會讓學生對詩詞產生抵觸心理和厭倦情緒。其次,由于教師教學方法的錯誤,學生不能正確地看待詩詞經典,于是產生了厭學心理,由此引發(fā)了惡性循環(huán),造成學生對詩詞的學習興趣降低。
只有教師自身重視小學語文的經典誦讀環(huán)節(jié),才能夠引起學生對這方面的重視。所謂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自身要積極主動地去接觸經典、品味經典,從經典的詩詞歌賦中體會到其包含的精髓,領悟其所表達的意思之后,再結合自身的經驗體會,不斷領悟,才能夠教授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態(tài)度不僅能夠讓學生便于理解和接受,對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是一個很大的提升與進步。
小學語文教學最講究教學方法,正確的教學方法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和對語文課堂的興趣。講授法是最基礎的教學方法,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運用提問法、談論法和探究法等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形式,將難于理解的詩詞轉化為學生容易懂得的日常話語。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能夠理解詩詞所表達的意思,也能夠靈活運用詩詞,那么背誦的要求也就輕而易舉了。例如,學生在誦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時,理解不了“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景象,教師便可以利用PPT 放映一些照片,讓學生直觀地去感受這樣一幅畫面,帶著畫面再去描繪場景時,學生就會很容易理解了。
此外,教師還應認識到,經典誦讀不是一日之功,所以教師在開始對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時,就應該考慮到長遠的教學和發(fā)展。學生學習經典詩詞要循序漸進,逐漸深入,要根據他們的年齡和接受程度選擇適合他們學的詩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把學生對于誦讀經典詩詞的興趣提起來,才能夠提高學生在經典誦讀方面的學習效率。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給學生營造一種國學經典的校園環(huán)境和氛圍。例如,在每天上學前和放學后,學校在校園內播放古詩歌曲,讓學生形成聽經典詩詞的習慣。教師還可以在教室設置圖書角,鼓勵學生將名著或是與詩詞相關的書籍帶來與其他學生一起分享閱讀。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舉辦線上的古詩詞誦讀比賽,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多誦讀古詩詞,家校配合,家長監(jiān)督,并上傳誦讀視頻到班級群。這樣的活動和比賽能夠激起小學生的好勝心,會為了贏得教師和家長的認可主動地去學習和誦讀。這種活動的效果不僅能夠達到學生誦讀古詩詞,還能夠增強家長和學生之間在學習上的交流和互動,讓家長了解學生學習的動態(tài),同時也很好地利用了課余時間。例如,在學習《贈汪倫》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尋找描寫友情的詩詞,或者讓學生尋找李白的其他詩詞,找出其中最喜歡的五首,并上傳誦讀視頻。這樣的課后作業(yè)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性,也符合了新課標對教師的要求。
經典誦讀是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一直貫穿整個學習生涯的事情,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對經典誦讀足夠重視。中華文化流傳了幾千年,讓學生去學習古人流傳下來的智慧和經驗對他們的成長有積極的影響。祖國的花朵要想茁壯成長,就必須接受優(yōu)秀文化的洗禮和熏陶,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出他們優(yōu)秀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