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姣
(天津大學外國語言與文學學院,天津 300350)
鮑勃·迪倫于1941 年出生于美國,是美國搖滾樂、民謠男歌手、詞曲創(chuàng)作人、作家,于2016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作詞家。他成名于1960 年代,共發(fā)表超過四十張專輯,創(chuàng)作出傳唱數代人的經典歌曲,并首次將歌詞帶入經典文學的殿堂。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認為:“鮑勃·迪倫與布萊克、蘭波、惠特曼和莎士比亞比肩而立,在美式歌謠的傳統(tǒng)下,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詩意的表達?!?/p>
本文的分析文本是鮑勃·迪倫最為出名的兩張專輯?!盾壍郎系难肥撬牡谑鍙垖]嫞彩亲顣充N的專輯之一,這張專輯與他的個人生活有關?!堵囬_來》是他的第十九張專輯,于1979 年發(fā)行。
譯本《鮑勃·迪倫詩歌集 (1961-2012)》全書一共9 冊,是我國第一套收錄鮑勃·迪倫全部詩歌及譯本的詩歌集。該書收錄的中文譯本由多個譯者完成,包括西川、陳黎、奚密、冷霜等數位中國詩人和譯者。
鮑勃·迪倫將詩意融入歌詞,他筆下的歌詞不僅具有詩歌的韻律美、文字的詩意美以及采用文化意象的內涵之美,還具有歌曲的音律節(jié)奏之美。
譯者在翻譯時,從韻律、節(jié)奏、文采和文化內涵各個方面考慮,努力做到不僅準確傳達原詩的意思,還保留詩歌和歌詞的特點。在翻譯策略上,譯者主要采用異化來處理文化負載詞,針對某些文化色彩較重的意象,譯者通過腳注幫助讀者理解。在翻譯方法上,譯者靈活地將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綜合考慮譯詩的韻律、字數、音律節(jié)奏以及語言文采等方面,讓譯詩不僅僅依附于原詩而存在,單獨品讀也是語言優(yōu)美、節(jié)奏韻律得當且富有深刻內涵的詩歌。下一節(jié)中將結合典例從韻律、音樂節(jié)奏、文字詩意以及文化內涵四個方面深入分析。
1.韻律
在韻律上,迪倫創(chuàng)作的原文歌詞具有可媲美詩歌的優(yōu)美音韻,尤其注重尾韻,出現最多的韻式為aabb和abab,此外還有abba、aabccb、aabbcc等,這些韻式在漢譯時是傳達歌詞音韻美的重點,譯者冷霜發(fā)揮其優(yōu)秀的語言文字功底,竭力再創(chuàng)造韻腳,讓譯文也表現出韻律美,體現其音樂性。
例1:
Life is sad
Life is a bust
All ya can do is do what you must(Bob Dylan,1975)
人生很悲哀
人生是一場失敗
你所能做的就是做你必須做的(冷霜譯)
例1中的原文 “bust”和“must”押韻,而譯文在第一二句的結尾處“哀”和“敗”押韻,押韻的位置不同,且譯者在翻譯“sad”一詞時未采用“難過”等意,目的就是押韻,體現韻律美,使譯文語言同樣詩化。
例2:
Early one mornin’ the sun was shinin’
I was layin’ in bed
Wond’rin if she’d changed at all(Bob Dylan,1975)
一天清晨陽光燦爛
我躺在床上
懷疑她是否已經徹底變了(冷霜譯)
例2 節(jié)選的歌詞是Tangled Up in Blue 的開頭部分,歌曲開頭曲調較舒緩,節(jié)奏較慢,迪倫采用4 個押-in’韻的單詞,不僅體現韻律之美,還能拖長尾音,適合舒緩悠長的曲調,給聽者一種娓娓道來的感覺。但在譯文中,這一絕妙之處并未體現,譯文僅能做到忠實于原文的意思,但在韻律和節(jié)奏美上和原文的效果相差甚遠,因此此譯文只適合作為英文歌曲的輔助理解,不適合直接演唱,也不能體現詩意。
2.音律節(jié)奏
歌曲的音律節(jié)奏主要體現在音節(jié),曲子和歌詞要達到高度契合,歌詞中的每一個音節(jié)都要和曲調中的音符相對應,這給歌詞翻譯帶來極大困難,譯文要每個字對應原文一個音節(jié),且斷句處也要與原文保持一致。
例3:
They sat together in the park(8)
As the evening sky grew dark(8)
She looked at him and he felt a spark tingle to his bones(14)
’Twas then he felt alone and wished that he’d gone straight(12)
And watched out for a simple twist of fate(10)(Bob Dylan,1975)
他們一起坐在公園里(9)
黃昏的天空逐漸變暗(9)
她看著他,他覺得有顆火星刺痛了骨頭(16)
那一刻他感到孤單,多希望還能重新開始(17)
并提防命運的簡單轉折(10)(冷霜譯)
如例3,在第1、2、3、5 句中,譯文每句話字數基本遵循和原文音節(jié)數一致的原則,斷句處也基本和原文保持一致,以中文演唱能恰當地配合原曲的節(jié)奏和韻律;但也存在譯文字數與原文音節(jié)數不匹配的情況,第4 句原文“Twas then he felt alone and wished that he’d gone straight”一共為12 個音節(jié)數,但其譯文共為17 個字,中間還出現一個停頓的逗號,導致用中文歌詞演唱時,原本較為舒緩的節(jié)奏變得急促,不僅會影響節(jié)奏美和音樂性,還會影響歌詞意思的傳達。
3.文字詩意
《軌道上的血》從迪倫的真實經歷出發(fā),將個人的情感和作詞才華完美結合,歌詞語言文采水平很高,極富詩意。而此專輯的譯者冷霜也是國內文學造詣很高的一名現代詩人、文學家,所以在處理譯文情感方面也十分細膩,以一種再創(chuàng)造的方式讓譯文語言富有文采。
例4:
Sundown,yellow moon,I replay the past(Bob Dylan,1975)
夕陽落下,黃月升起,我重溫往事(冷霜譯)
例4 中,sundown 和yellow moon 本是兩個名詞性表達,但在譯文中增譯了兩個動詞“落下”和“升起”,使名詞變動詞,使原來靜態(tài)的畫面變動態(tài),讓讀者和聽眾在看到聽到之時,腦海中能浮現出“夕陽慢慢落下,一輪黃月悄悄升起,一位惆悵之人一邊觀景一邊回憶往事”的畫面,增強歌詞的故事性。
例5:
Buckets of rain
4.3.1 學生層面(1)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文化選修課的開設,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了解本民族數學傳統(tǒng)的機會,還有助于學生認識數學發(fā)生、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了解人類從數學角度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培養(yǎng)求知、求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體會數學的系統(tǒng)性、嚴謹性、應用性和廣泛性。這樣,學生必然會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真正喜歡數學,并認真學習數學。
Buckets of tears
Got all them buckets comin’ out of my tears
Buckets of moonbeams in my hand(Bob Dylan,1975)
大雨傾盆
淚水傾盆
這雨水和淚水綿綿無盡
在我的手中月光盈盈(冷霜譯)
例5 譯文沒有對原文進行字對字直譯,而是用了兩個很美的四字詞語“綿綿無盡”和“月光盈盈”,恰到好處地表達出原文的意思,此情此景烘托出作者傷心的情緒,營造出凄美的氛圍,讓語言的美感和可讀性大大提高。此外,譯文還使用比喻,將雨水和淚水比作月光,將原文的內涵意思顯化,幫助讀者和聽眾理解。
4.文化內涵
鮑勃·迪倫在1979 年將態(tài)度融入音樂,《軌道上的血》這一專輯發(fā)表于1975 年,在這張專輯的歌詞語言中已經融入了一些文化特點因素。由于中外文化交流頻繁,一些英語的文化為大部分中國人所了解,所以譯者在翻譯這樣的內容時,直接采用異化策略。
例6:
Yes,I walked all night long
Listenin’ to them church bells tone
Either someone needing mercy
Or maybe something I’ve done wrong(Bob Dylan,1975)
是的,我走了整整一夜
聽著教堂的鐘聲
這不是有人需要寬恕
就是有些事我也許做錯了(冷霜譯)
例6 非常典型,在西方文化中,做錯了事要去教堂懺悔以求寬恕,這一文化內涵已經為大部分中國讀者所熟知,所以譯者直接采取異化策略,保留“教堂”“鐘聲”以及“寬恕”這些表達,既能保留原作的風格,也不影響讀者和聽眾的理解。
此外,原詩中也有一些內容涉及的文化色彩較重,為大部分漢語讀者所不能理解,譯者在翻譯這些表達時,在譯詩中采用異化策略,并加腳注解釋其文化內涵,這樣既能保證行文的流暢性,也能有助于讀者理解詩歌背后的內涵意義。
例7:
We heard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and I knew it was too complex(Bob Dylan,1975)
我們都聽過登山寶訓,我知道它極其復雜
例7 中涉及文化負載詞,譯者采用的是異化加腳注的翻譯策略,“登山寶訓”在《新約·馬太福音》中指的是耶穌在山上傳道所說的話,其最著名的是“八種福氣”,這一段話被認為是西方言行準則。
筆者認同對于歌詞中這些文化負載詞的翻譯方法,由于這些詞語在漢語中沒有對等的表達,所以歸化的翻譯策略行不通,采用異化加腳注的辦法有利于漢語讀者對于英語文化的理解,也不會破壞詩歌的節(jié)奏。
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認為,“詩歌是不可譯的?!庇捎谥形魑幕骶咛攸c,漢語和英語分屬不同的語系,在發(fā)音表意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別,詩歌作為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結合體,詩歌翻譯對于語言和文化來說都是一大難題。
在鮑勃·迪倫的歌詞翻譯上,兩位譯者綜合考慮了影響詩歌質量的韻律美、節(jié)奏美、語言美、文化內涵美等方面。韻律上,譯者沒有拘泥于原詩的韻律,而是積極發(fā)揮譯者的主體性努力再創(chuàng)造韻腳。節(jié)奏上,譯本努力做到每句話的字數和原詩的音節(jié)數相近且每個斷句處也一一對應,以保證該詩歌在演唱時能做到符合曲調,不改變原歌曲的節(jié)奏美感。語言文采上,詩人翻譯時不拘泥于原文,積極地使用內涵凝練的表達及多種修辭手法等,使行文流暢且有深度,耐人尋味。文化內涵上,譯者在翻譯時基本采用了異化策略來處理文化負載詞,對于漢語中沒有的典故或詞匯,譯者采用腳注幫助讀者理解,是較為得當的處理方式。
整體來看,詩歌翻譯的難度高,對譯者的要求也很高,冷霜、胡桑兩位譯者語言文字功底深厚,譯詩在內容上忠實準確有深度,在韻律節(jié)奏上努力保持詩歌的美感,文字也十分富有美感,引人深思。但在文化內涵的處理上有一些瑕疵,在韻律節(jié)奏的處理上也不能做到盡善盡美,這些問題不能算錯誤,而屬于不完美的翻譯,文中的分析和修改建議是筆者個人的觀點,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還有待繼續(xù)研究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