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斌,胡祖堯,王曉雷
基于WSR方法論分析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核心要素研究
尹 斌1,胡祖堯1,王曉雷2
1.吉林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130022;2.東北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130024。
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對“2017年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進行系列研究,探究目前學校體育工作督導存在的問題,用WSR系統(tǒng)方法論進行分析,研究認為,從W(物理)方面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從統(tǒng)籌管理、教育教學、條件保障、評價考試、體質(zhì)健康等5個方面進行一級指標督導,包含12個二級指標,34個三級指標;從S(事理)方面主要從目前學校體育督導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學校體育督導指標評價不合理、學校體育資源配備不平衡、督導工作落實不到位、督導的方法單一并缺乏科學性,職能分工不明確、學校體育工作督導與督學結(jié)合不足,體育督導理論不足;從R(人理)方面認為,應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工作督導法律,明確各個部門體育督導職能分工、定期不定時進行學校體育工作督導、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督導理論研究、將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體育課程的選擇與開發(fā),體育知識,體育課,體育教師職業(yè)素質(zhì)加入學校體育工作督導條例中、將“學校負責人”,“條件保障”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督導核心督導要素。
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核心要素;WSR方法論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學生體質(zhì)不斷的下降,這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目前國家已出臺很多政策用于對我國中小學體育工作的督導,改革開放后,自1979年頒布《中小學體育工作暫行規(guī)定(試行草案)》開始,學校體育工作進入制度化管理。其后制定了許多相關(guān)政策用于評價中小學體育工作,在2002年時,教育部印發(fā)了《關(guān)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將中小學評價拉開了序幕;在2008年時,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試行)》構(gòu)建了學校體育工作評價的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在2017年時,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依據(jù)《教育督導條例》又進一步制定了《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督導評估辦法》來加強對體育督導工作的指導,這對于中小學體育評價機制和問責機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fā)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在政策保障中第五條明確提出推進體育領域和行業(yè)作風建設,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修訂,加快體育領域相關(guān)文件立改廢釋工作。在政策兜底指引下,目前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的如火如荼,但對于開展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的核心要素研究不足,目前還沒有關(guān)于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的核心要素分析。
“WSR系統(tǒng)方法論”是具有東方文化傳統(tǒng)的系統(tǒng)方法論,由1995年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系統(tǒng)科學研究所顧基發(fā)研究員和英國赫爾大學華裔學者朱志昌博士提出。WSR系統(tǒng)方法論認為,在分析復雜問題時,既需要慮對象系統(tǒng)的物的方面(物理),又要考慮如何更好的使用這些物的方面,即事的方面(事理),還要考慮由于認識問題、處理問題、實施管理與決策都離不開人的方面(人理)。把這三個方面結(jié)合起來,利用人的理性思維和形象思維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去組織時間活動,以產(chǎn)生最大的效率和效益,見表1[1]。
表1 WSR系統(tǒng)方法論
從W(物理)視角來看,相比較于2008年、2014年中小學校體育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在2017年,國務院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了進一步細化設計,督導評估主要圍繞統(tǒng)籌管理、教育教學、條件保障、評價考試、體質(zhì)健康等方面進行,主要包括5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34個三級指標。
從S(事理)視角來看,目前,已有學者對于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進行了分析。王琪(2009)認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ān)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文件有利于提高學校體育工作的督導,有利于督導人才的培養(yǎng)[2]。李秋菊(2013)從中國的督導工作進行分析,其研究主要從學校督導理論研究不足、學校體育督導的發(fā)展視學進程、提出了“一體兩翼”模式以及4個維度協(xié)同的改進策略、我國體育督導體系框架等方面進行研究[3]。鄭荔英(2014)對學校工作督導進行了分析,其研究認為學校體育工作督導可以從領導制度、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場地設施建設和器材配置等方面進行評估[4]。劉捷(2015)分析認為,目前學校體育督導指標不健全,有些指標不能夠很好反應學校體育的開展情況,應繼續(xù)加強對《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試行)》體系的研究,其認為可以把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體育課程的選擇與開發(fā)、制定專門的學校體育法律、學校體育督導理論研究放入學校體育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中[5]。趙一明(2016)為南京市陽光體育專項督導進行了分組、分工及劃分責任片區(qū)等前期準備工作,同時依據(jù)教育部《中小學體育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制定出一套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看、聽、測、查、問和反饋”的工作程序與要求[6]。胡子美(2016)對我國學校體育教育督導評估制度進行了研究,其研究認為目前學校體育教育督導的重視程度較低、各部門職能分工不健全、評估標準不科學、督導與督學結(jié)合不足、督導法律不健全等方面,并給出相應建議[7]。劉新民(2017)分析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體育評價工作,認為目前中小學體育工作主體以從一元向多元的發(fā)展,評價方法以從定性分析到量化評價的升級[8]。于永光(2017)認為政府對高等體育職業(yè)教育缺乏法律依據(jù),督導方法單一,督導水平層次不齊等[9]?;糗姡?017)主要從體育教育實習督導評估實施方面給出了建議,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認為“校內(nèi)見習與校外實習緊密對接,督查教育實習管理體制,制定相互約束的責任和義務,定期開展專項巡查,科學評估監(jiān)測實習效果,探尋教育實習的多種路徑”[10]??傮w來看,目前學者從體育工作督導的內(nèi)容、體育工作督導存在的問題以及不同階段督導內(nèi)容不同等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從學者觀點來看,目前體育工作督導應從督導法律法規(guī)、評價內(nèi)容科學性、職能分工方等面進行研究。
查閱相關(guān)文獻,在1990年我國頒布了《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后來就沒有關(guān)于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制定,在我國法律體系中,與體育相關(guān)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但從這些法律條紋來看,其一我國尚未制定專門的學校體育法律,這些法律只是對學校體育工作進行了一些指導性意見[11],對學校體育工作督導法律敘述較少。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1)如果沒有一部明確的法律條紋進行指導和約束,那么勢必會對中小學體育督導工作大打折扣,會缺乏相應的懲戒,好的政策得不到落實,缺少法律制度保障。(2)是政府應加大對中小學體育督導人才的培養(yǎng),目前對于督導人才培養(yǎng)不完善,很多政府督導人員不是學體育的,沒有了解體育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這勢必會對中小學體育督導產(chǎn)生不利影響。(3)是應繼續(xù)加強對學校負責人業(yè)績考核進行督導,把學校負責人作為中小體育督導制度核心要素之一,學校負責人對學校體育工作開展起到了核心作用,學校體育工作開展依賴于領導部門的重視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學校體育的開展好壞與學校負責人重視程度密切相關(guān),在今后的督導中應重視對學校負責人督導。
在“條件保障”方面,目前的中小學體育督導主要從師資配備與培訓、體育設施設備、完善經(jīng)費投入機制方面進行督導,這為學校體育的開展提供前提。體育教學系統(tǒng)構(gòu)成要素主要是體育教師、學生和體育教材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沒有體育教師的教,充其量只能是學生自學自練,所以體育教師應該是體育教學過程中指導者和組織者[12]。因此,這對于體育教師自身素質(zhì)提出更高的要求,(1)是要完善體育教師在學校的資源配比。(2)是要求體育教師要經(jīng)常參加培訓,時代在進步,體育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故步自封,滿足于現(xiàn)有知識水平,而是要對每一個具體的教學活動做到胸有成竹,不斷提高自身認知能力。(3)體育設備建立健全體現(xiàn)了學校的硬件水平,對于體育活動的開展大有裨益。因此,體育設施設備也需要成為中小學體育督導核心要素之一;經(jīng)費的投入有利于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在運動隊、興趣班、俱樂部上投入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保證專項體育經(jīng)費投入也應成為中小學體育督導核心要素之一。
3.3.1 體育課督導評價 體育課程是學校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體育課的好壞是衡量體育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12]。從2017年的督導評估指標來看,在“體育教學”指標中,只是對體育課的開發(fā)率、學校對在校學生培訓和安全教育培訓、家庭體育作業(yè)制度、運動項目教學,訓練等方面進行督導,目前關(guān)于體育課內(nèi)在的督導少,沒有對中小學體育課進行細致的督導,有些督導條例與學校體育督導工作相關(guān)性不大,如衛(wèi)生工作等,因此,在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督導評估中,體育課的督導顯得額外的重要。對體育課的督導能夠直接反映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給學生教授的體育教學內(nèi)容。在體育課的督導中,應著重督導學生的運動能力、學習態(tài)度、終身體育意識等,這就需要督導組進入學校后,查閱學校體育課程的計劃,對學校的不同年齡段學生所學的體育教學內(nèi)容進行審核,在此基礎上,隨機抽調(diào)不同班級學生進行詢問,并按照其規(guī)定的體育教學內(nèi)容詢問學生并讓其示范體育動作。督導組對于不能反應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學校,應限期整改,并組織回頭看,使學校制定的體育教學內(nèi)容能夠通過體育教師傳授給學生。因此,在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中,其核心要素應是對體育課的督導。
3.3.2 課外體育工作開展 從2017年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來看,在“教育教學”方面,目前督導的內(nèi)容只是從“體育教學”,“課外鍛煉”兩個二級指標入手,從“課外鍛煉”看出,目前體育督導只是從建立學校體育運動會制度、學校組間的運動隊、代表隊、俱樂部等方面入手進行督導,這些督導條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課外鍛煉的開展,但從課外體育工作深層次來看,可能會缺失對課外體育工作的督導,建立學校體育運動會制度,組間運動隊有時不能很好的反映課外體育工作,畢竟,在學校運動會、運動隊,代表隊只是少數(shù)學生,不能夠代表整個課外體育工作開展的好,因此,在未來的中小學校督導評估指標體系中,課外體育工作的開展也應成為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督導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對課外體育工作督導中,(1)首先應著重從學校是否建立課外體育工作小組,是否在全校范圍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在這方面,督導組應深入檢查學校的年度競賽日程計劃以及競賽規(guī)程;(2)從全校學生體育參與度進行督導,只有全校學生達到了一個相對的參與比率,才能說明其課外體育工作開展的好;(3)是檢查每個班級參與體育項目的人數(shù),是否建立班隊以及班級啦啦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是否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拓展,如帶領學生觀看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足球聯(lián)賽等,使學生建立體育項目的感性認知。
3.3.3 校本教材的開發(fā)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能夠反應學校的教研能力,其內(nèi)涵是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研究,達到教育學生為目的課本。在2017年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中,還沒有把校本教材作為評定依據(jù),校本教材是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主要由本校或校際之間的體育教師通過對本校學生需求進行評估,充分利用當?shù)厣鐓^(qū)和學校的課程資源,根據(jù)學校的辦學思想而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12]。對校本教材的開發(fā)與研制有利于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以及結(jié)合地方特色體育項目,校本教材開發(fā)能夠有效的指導體育教師進行教學工作,就好比“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學知識,也需要不同教學方法,那衡量學生們是否有收獲,就需要用規(guī)范化的教學內(nèi)容引導,其課本教材就顯得特別重要。在對其“校本教材”評定中,則需要督導組能夠了解其學校校本教材的內(nèi)容,思考其是否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教學內(nèi)容,是否符合不同階段孩子進行學習,是否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特點,由此可知,校本教材也可以成為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核心要素之一。
3.3.4 體育知識的督導 在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評價指標中,目前還沒有關(guān)于體育知識的督導,這顯然對于體育督導的核心要素是不全面的,體育知識包括基本體育知識和專業(yè)體育知識[13],從傳統(tǒng)的思維來看,學體育被譽為“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象征詞,但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新時代體育賦予新內(nèi)涵,體育,是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能夠使我們學會珍惜時間,搶抓機遇,助力自己成長成才,能夠?qū)€人發(fā)展與國家民族命運發(fā)展緊密連接,與時代賦予我們使命緊密結(jié)合?,F(xiàn)今體育,不僅僅體育項目技能的學習,而是通過體育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zhì),心理健康,社交能力,做一個有知識,有理想的社會主義新青年,正如國際學校體育聯(lián)合會主席蘭姆斯說過,教育狹義目的是傳授知識,延生的目的在于技術(shù)的傳授、能力提高和社會生活價值觀念提升[12]。因此,體育知識也是中小學體育督導核心要素之一,體育知識的督導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一方面教育部門要制定不同年齡階段的體育基本知識庫,通過知識題庫對每一階段學生的體育基本知識進行考核,另一方面教育部門要加強對體育理論課的督導,體育教師上體育理論課能夠使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體育理論知識點,使學生明白什么是心率、血壓、肺活量、體育項目規(guī)則,運動后會出現(xiàn)的生理反應等,基本的體育理論知識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在專業(yè)體育知識方面,體育教師需要向?qū)W生闡述如何進行科學的訓練,包括一些專業(yè)體育知識點的講解,如什么是有氧能力、無氧能力、體育項目的進攻和防守戰(zhàn)術(shù),如何閱讀比賽等,專業(yè)體育知識有利于學生認識體育項目的基本規(guī)律,科學運動,從而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運用WSR系統(tǒng)方法論分析可知,從W(物理)方面,目前我國已出臺了相應的學校體育工作督導的制度;從S(事理)方面來看目前學校體育工作督導的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學校體育督導指標評價不合理、學校體育資源配備不平衡、督導工作落實不到位、督導的方法單一并缺乏科學性,職能分工不明確、學校體育工作督導與督學結(jié)合不足,體育督導理論不足;從R(人理)方面認為,應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工作督導法律,明確各個部門體育督導職能分工、定期不定時進行學校體育工作督導、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督導理論研究、將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體育課程的選擇與開發(fā),體育知識,體育課,體育教師職業(yè)素質(zhì)加入學校體育工作督導條例中、將“學校負責人”,“條件保障”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督導核心督導要素。
[1] 譚躍進.定量分析方法[M].2012:19~23.
[2] 王 琪,張學忠.《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的特點與實施辦法[J].體育學刊,2009,16(03):48~51.
[3] 李秋菊. 中國學校體育督導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1~69.
[4] 鄭荔英,吳榕貴.對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督導評估的分析與對策[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05):110~112.
[5] 劉 捷.我國學校體育督導制度的回顧與審思[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03):19~21+30.
[6] 趙一明.南京市建立學校陽光體育工作隨機督導機制取得預期實效[J].中國學校體育,2016(02):9.
[7] 胡子美. 學校體育教育督導評估制度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20~36.
[8] 劉新民,鄭小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校體育評價工作的演進[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7,32(06):1~5+37~38.
[9] 于永光,武立海.高等體育職業(yè)教育發(fā)展中的政府督導體系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7,33(06):93~95.
[10] 霍 軍.體育教育實習督導評估實施、問題及策略[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7,35(06):36~40.
[11] 劉 捷.我國學校體育督導制度的回顧與審思[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03):19~21+30.
[12] 范海榮,任繼祖. 學校體育學[M]. 2009:61~326.
[13] 田 霆.瑞典學校體育質(zhì)量督導研究及啟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9,53(09):95~100.
[14] 張 楠,孫占峰.基于項目化運作的體育理論課程建設改革實踐研究[J].體育科技,2019,40(02):144~145.
Research on the Core Elem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upervision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Based on WSR Methodology
YIN Bin1, HU Zuyao1, WANG Xiaolei2
1.Jin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chun Jilin, 130022,China;2.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China.
A series of studies were conducted on the “2017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orts work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s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data method and logical reasoning method to explor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urrent school sports work supervision and analysis using WSR system methodology. (Physical) At present, China has initially established in practice the supervision of primary indicators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overall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dition guarantee, evaluation and examination, and physical health, including 12 secondary indicators and 34 tertiary indica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 (principles), the curr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school sports supervision are incomplete, the evaluation of school sports supervision indicators is unreasonable, the school sports resources are not balanced, the supervision work is not in place, the supervision method is single and scientific, and the division of functions is not Clarity, insufficient combination of school sports work supervision and supervision, and insufficient sports supervision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 (personal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school sports work supervision laws, clarify the division of labor supervision functions of various departments, and regularly conduct school sports work supervision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school sports work Research, add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s, sel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hys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upervision regulations, and include “school principals” and “condition guarantees” as physical education supervision of schools Core supervision elements.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Physical education; Work supervision; Core elements; WSR methodology
G807.2
A
1007―6891(2021)06―0136―04
10.13932/j.cnki.sctykx.2021.06.30
2020-01-02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