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效莉 何雯娟
1.咸陽市中心醫(yī)院門診醫(yī)技辦,陜西 咸陽 712000;2.西安市第五醫(yī)院婦產科,陜西 西安 710082)
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是婦科腹腔鏡手術后常見并發(fā)癥類型,有報道[1]稱婦科盆腔術后下肢DVT發(fā)生率為0.13%~6.78%。DVT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靜脈壁、血液流速、血凝狀態(tài)等,腹腔鏡手術會對機體造成創(chuàng)傷,創(chuàng)傷后會釋放組織代謝產物,激活凝血系統(tǒng),導致血液高凝狀態(tài),而麻醉藥物、方式均可能影響血液成分與凝血活性,誘發(fā)DVT[2]。本文旨在分析循證護理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DVT、預防知識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10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4例。觀察組年齡31~65歲,平均(50.2±4.2)歲;手術類型:子宮肌瘤18例,子宮腺肌癥14例,宮頸癌12例,卵巢癌10例;手術時間30~120 min,平均(80.2 ±20.1)min。對照組年齡30~66歲,平均(51.0±4.0)歲;手術類型:子宮肌瘤17例,子宮腺肌癥13例,宮頸癌13例,卵巢癌11例;手術時間30~120 min,平均(81.0±20.0)min。納入標準:知曉本次研究內容;簽署知情同意書;均自愿接受手術治療;認知能力正常;符合腹腔鏡手術適應證。排除標準:排除心、肺、腦血管疾病者;排除嚴重高血壓者;排除血栓形成者;排除肢體運動障礙者;排除精神異常者;排除無法正常溝通者。本研究已上報本單位倫理委員會并獲得批準,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循證護理:(1)制定循證護理方案前在維普、知網、萬方等數(shù)據(jù)平臺上搜集婦科腹腔鏡手術后DVT形成的相關文獻,請教年資長、經驗豐富的醫(yī)護人員,全方位列舉出DVT形成的各項高危因素,在循證醫(yī)學理念指導下先分析問題、再制定措施。(2)循證分析:術前對患者進行DVT發(fā)生風險評估,將患者進行危險程度分級,劃分為低危、中危、高危3個級別,重點針對中危、高危的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樹立正確面對DVT風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3)生理護理:術前2 h指導患者穿著高彈力襪,改善因術中體位、麻醉方法導致下肢靜脈過度擴張、血液淤滯現(xiàn)象,促進下肢血液流動速度;教會患者正確鍛煉深呼吸運動,可適量增加橫膈運動,降低胸腔壓力,加速血液回流速度;術后待麻醉完全清醒后協(xié)助患者做下肢運動,鼓勵患者早期離床活動,按摩腓腸肌與比目魚肌,2次/d,15 min/次。(4)飲食護理:指導家屬圍術期為患者提供高蛋白、粗纖維、低脂食物,指導患者多飲水,術后1 h左右即可少量飲用溫水,6 h后可大量飲水;重點監(jiān)測足背搏動情況,觀察下肢皮膚顏色、溫度、動脈充盈情況,重點關注患者主訴,了解有無疼痛感,警惕皮膚腫脹表現(xiàn)。(5)術后遵醫(yī)囑預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預防血栓,1次/d,控制在0.4 mL/次,術后減少不必要的靜脈穿刺,嚴格控制輸液時間,<2 h為宜。
1.3觀察指標 術后10 d使用多普勒超聲掃查患者下肢,評估DVT發(fā)生情況;對患者下肢進行掃查,記錄DVT發(fā)生率??剖易灾旗o脈血栓預防知識調查問卷,觀察項目包括DVT的發(fā)生原因、臨床癥狀、危險因素、預防措施、自我監(jiān)測5項,得分高表示患者DVT預防知識掌握程度越好。采用我院護理部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DVT預防過程、預防結果、術后恢復效果、臨床癥狀改善效果。
2.1評價預防知識評分 觀察組患者對DVT預防知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觀察組患者術后靜脈血栓發(fā)生率1例(1.85%),低于對照組5例(9.26%)(χ2=5.233,P<0.05)。
表1 兩組各項預防知識評分比較分,n=54]
2.2評價焦慮情緒 干預后觀察組輕度、中度焦慮占比高于對照組(χ2=17.953、10.387,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情緒比較[n(%)]
2.3評價滿意度 觀察組非常滿意40例、一般12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6.30%;對照組非常滿意17例、一般26例、不滿意11例,滿意度為79.63%。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13.125,P<0.05)。
有研究[3]提出婦科腹腔鏡手術后患者是DVT發(fā)生的高危人群,原因與盆腔分布密集靜脈、靜脈壁薄弱、缺乏筋膜外鞘關系密切。循證分析結果顯示[4]影響婦科腹腔鏡手術后DVT形成的高危因素與手術體位肥胖、高齡、麻醉、建立氣腹等關系密切;術前進食、灌腸可能導致血壓濃縮、脫水,臥床時間長、運動量減少等均可能增加DVT風險。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DVT的發(fā)生原因、臨床癥狀、危險因素、預防措施、自我監(jiān)測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靜脈血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輕度中度焦慮占比高、滿意度高(P<0.05)。分析原因發(fā)現(xiàn),觀察組給予循證護理干預,護士依據(jù)患者存在的實際問題,收集相關資料信息,獲得循證支持,列出最佳護理證據(jù),制定護理方案,首先了解婦科腹腔鏡手術后DVT高危因素,在文獻數(shù)據(jù)庫中尋找證據(jù),獲得相關信息,確定護理計劃,護士從生理、心理、飲食、病理等方面加強干預,如術前指導患者穿著彈力襪,促進血液循環(huán),術前評估患者DVT危險分級,強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認知水平,提高患者預防知識認知水平[5],術后積極為患者按摩下肢,指導早期活動,促進下肢血液回流,預防性使用藥物可降低DVT發(fā)生風險,配合飲食護理干預進一步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消除DVT形成的病理條件,有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評價[6]。
綜上所述,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應用循證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術后DVT發(fā)生,提高患者預防知識認知水平與護理滿意度評價,改善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