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大興南校區(qū) 張靜雯
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初中語文教育的重要方向,這就要求我國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措施并付諸實踐,促進語文學科的功能最大化,為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在具體的教學期間,需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以更符合當代初中生心理需求和學習特點的方式來傳遞知識,以此激發(fā)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合理運用情境教學等新型的教育手段,促使語文課堂重煥生機與活力,提升教學效率,真正達成有效教育、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目標。
新課標明確指出,課堂教學要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核心設計教學方案。但目前來看,大部分教師都未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一是在思想上未進行及時的轉(zhuǎn)變,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式,并未考慮到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二是未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無法為學生提供足夠開闊和輕松的自主學習空間,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三是教師缺乏對學生的有力引導,更強調(diào)自身在課堂的絕對地位,導致學生在學習期間存在的一些問題無法及時地發(fā)現(xiàn),且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果較差。
大部分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都會抱著一本學習資料,以達到應對教師提問的目的。語文學習是一個強調(diào)思維、語言、情感相一致的過程,若照本宣科地念出資料中的標準答案,學生的各項能力必然無法得到有效的鍛煉,這也導致語文教學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不僅如此,學生若長時間依賴于學習資料,極有可能產(chǎn)生懈怠、懶惰的不良心理及習慣,不具備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將會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和發(fā)展產(chǎn)生嚴重的負面影響。針對這一點,值得引起我國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并嘗試從多個角度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新課改要求教師以學生更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授課,以快速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在語文課堂上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他們在各項課堂活動中的自主參與度,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但目前來看,“填鴨式”“滿堂灌”的現(xiàn)象并未完全根除,很多教師仍在沿用這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未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去設計教學。在課堂上,教師更側(cè)重于說教式的方式向?qū)W生傳遞知識,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也很難體會到語文的博大精深。對于語文這一門學科而言,學習難度看似不高,但卻對學生語言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都有極高的要求,尤其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及內(nèi)涵,這是學生無法直接讀取的內(nèi)容。基于這一特征,若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不當,必然無法達到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目的,致使課堂教學效果甚微。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對學生能否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起到?jīng)Q定性作用,更關系到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結(jié)合上文所述,課堂效果差、教學與新課標要求不符,這都與教師本身無法脫離關系,故而要想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要從改進思想、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方面入手。新課改下,要及時落實“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等現(xiàn)代教育理念,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提供給學生足夠的展現(xiàn)自我能力的空間,使他們?nèi)硇牡赝度氲秸Z文學習中。與此同時,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的語文知識體系,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以便給予學生更科學的學習指導。此外,學校要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并鼓勵教師之間時常密切溝通與交流,促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以此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為促進語文教學的效率最大化,教師要善于應用多元化且富有趣味的教學方法。例如:小組合作學習、情境教學、提問式教學、分層教學等都是新課標大力推行的教學手段,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增加課堂活動有極大的幫助。以情境教學為例,該方法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如角色扮演、游戲、視頻動畫等。若涉及角色豐富、語言價值高的文章,即可鼓勵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演繹文章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若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不高,這時教師可引入一些游戲元素,創(chuàng)設趣味十足的游戲式教學情境,更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積極踴躍地參與課堂活動。
對于語文學習而言,只有當學生形成強烈的興趣,才能更積極地參與到各項課堂活動中,并主動開展個性化學習,提高學習質(zhì)量。針對這一點,教師必須及時轉(zhuǎn)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將“以生為本”的思想落實到整個教學的規(guī)劃和設計之中,盡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解決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例如:教學《背影》這一課的時候,可借助文章的文字來引導學生回憶現(xiàn)實生活的點點滴滴,將語文學習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在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有效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文中“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這段描寫父親買橘子的畫面,教師可據(jù)此向?qū)W生發(fā)起提問:“作者為什么如此細致的描述這一部分內(nèi)容?你是否與作者一樣細致地觀察過自己的父親?你有什么想要對父親說的話?”通過這樣的問題引領學生投入激烈、深入的探討當中,喚起他們對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由被動化為主動,從而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根據(jù)以往的教學可以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在課堂上會出現(xiàn)倦怠、昏昏欲睡等情況,面對教師的提問少有人主動回答。另外,閱讀作為語文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教學的整體效果有著巨大的影響,而目前這方面的教育在資源、時間、精力上的消耗不容小覷,但卻并未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新課標要求語文教育需要高度重視對學生情感與態(tài)度的培養(yǎng),除了學習動機、動力和熱情,也強調(diào)內(nèi)心的體驗和精神世界的豐富。根據(jù)這一思路,教師需要嘗試帶給學生更獨特且深刻的感悟,使初中語文課堂蕩起情感的浪花,以此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以《沁園春·雪》這篇詩詞為例,先由教師向?qū)W生介紹寫作背景,再指導學生采用恰當?shù)睦首x方式進行閱讀。如:針對“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一句,教師要聲情并茂地進行示范朗讀,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詩詞所呈現(xiàn)的豪情境界。在此基礎上,通過為詩詞配以恰當?shù)囊魳贰⒁曨l等能夠起到良好的烘托氣氛的作用,進一步強化語文教學的節(jié)奏感、氛圍感,使學生真正學懂詩歌,并從中總結(jié)更多的表現(xiàn)方式、表達技巧,在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逐步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完成新課標賦予初中語文教學的多項要求。
在語文教學中,教學活動的反饋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教學目標的完成程度,更是影響課堂效率的關鍵因素。關于教學反饋的實際落實,需要注意以下兩點內(nèi)容:一是反饋的實效性,也就是反饋必須及時。關于任何一節(jié)課程的目標、實施流程、課堂效果等,均需進行反饋,同時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和缺點做出及時的指導,并幫助他們找到錯誤的產(chǎn)生原因,使學生逐漸掌握正確且高效的學習方法,鞏固重要內(nèi)容,以增強他們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真正做到舉一反三。二是反饋的多元化,也就是反饋形式應盡量多樣靈活。舉例來說,針對課文所涉及的重點、難點,先由教師做出耐心且細致的講解,然后鼓勵學生進行復述,包括其中的主要情節(jié)、重要情感等,再帶領學生加強練習。與此同時,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來設置難度、數(shù)量適當?shù)膯栴},并采用考試檢測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學生從語文課堂獲得更多的知識,最大程度強化語文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尋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立足點,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形式及方法做出及時、合理的調(diào)整,可以充分展現(xiàn)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增強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