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猴嘴中學 董 瑞
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無法實現現代教育目標,過去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筆者在本文通過對初中地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運用策略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小組合作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合作學習來達成既定的學習目標和教學目標。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教師根據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表現、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等將學生分組,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便于學生之間能夠真正做到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另外,小組合作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衡量標準的變化。小組合作學習的衡量標準為小組的進步情況,過去個體之間的競爭弱化為不同小組之間的學習對抗,以小組的共同進步作為衡量標準。
在初中地理課堂上,教師為了能夠切實推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要對全班同學的地理學習情況進行深入了解,按照優(yōu)、中、差的原則劃分學習小組,讓各個小組之間的綜合學習情況起點相似,真正讓小組內部成員之間可以做到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當然,除了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性格有足夠的了解,以免學習小組內部由于性格不合而影響學習。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尤其是在班級內的合作學習小組剛成立的時候,要幫助學生適應學習小組的氛圍和節(jié)奏,真正讓學生之間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介紹地形結構對天氣的影響時,教師可以深入學習小組內部,引領小組同學針對一些地形結構相同的城市進行天氣情況的查詢和整理。總而言之,教師要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進行切實的監(jiān)督和引導,真正發(fā)揮學習小組的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一般是完成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布置的任務。在布置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任務本身的難易程度與學生的學習水平相匹配。另外,小組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討論是重要的方式。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習小組在遇到問題時的討論,讓每個同學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
例如,在介紹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植物特征時,可以利用不同地區(qū)的植物圖片激發(fā)小組內同學進行討論,根據圖片歸納總結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植物特征,比如,熱帶植物為了能夠進行更多的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其葉子面積偏大,而寒帶植物的葉子則更細。
在小組合作學習推進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各個小組內部進行觀察,對于小組成員的合作情況進行點評,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及時指出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等,這些都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切實提升學習效率。
在小組合作學習推進的過程中,小組成員要從過去單獨學習的模式轉變?yōu)楹献鲗W習的模式,這需要成員擁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并且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尊重小組內的其他同學,學會傾聽別人的建議和看法,尊重別人分析問題的角度。學習小組之間的討論是為了溝通想法和意見,并不是單純地為了得出一個正確答案。討論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成員思維方式進行碰撞的過程,不同想法交流的過程。因此,在初中地理課程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傾聽,避免出現自我意識過強甚至在討論中出現人身攻擊的現象??偠灾?,教師在小組學習過程中要把握大方向,促進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正常進行。
以初中地理課程為切入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現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之一,教師要注意采取合理的分組方式,深入小組內部進行指導,通過合適的學習任務來促進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小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