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利英
江蘇省啟東市中醫(yī)院婦產科,江蘇啟東 226200
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是一種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的常見病,其發(fā)病因素主要包括子宮和宮腔局部因素,全身出血凝血功能的異常和生殖內分泌軸功能的異常[1]。卵巢功能性失調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是圍絕經期婦女較常見的生殖內分泌疾病,其主要因卵巢功能退化而導致腺激素反應低下引,當單一雌激素刺激患者子宮內膜,則會引發(fā)突破性出血,其是以月經不規(guī)律、經量減少或增多、月經間隔時間變短等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的[2-3]?;颊叱鲅獣r間過頻繁或者過長而引發(fā)嚴重貧血,嚴重者會出現(xiàn)休克,嚴重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4-5]。臨床治療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可采用藥物或手術兩種不同治療,但手術治療易給患者帶來創(chuàng)傷,術后康復時間長,且存在并發(fā)癥。所以多數患者會傾向選擇藥物治療。為探討曼月樂在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治療中的療效,該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該院門診收治的80例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分別給予曼月樂及地屈孕酮治療,探討臨床療效差異,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門診收治的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80例實施分組,接受地屈孕酮片治療患者為對照組(40例),接受曼月樂治療患者為觀察組(40例)。對照組:年齡46~56歲,平均年齡(50.36±3.25)歲;病程0.5~3年,平均病程(18.69±1.96)個月;按貧血程度分,輕度貧血14例、中度貧血16例、重度貧血10例。觀察組:年齡47~55歲,平均年齡(51.35±2.01)歲;病程1~3.5年,平均病程(19.23±2.13)個月;按貧血程度分,輕度貧血16例、中度貧血15例、重度貧血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呔谥委熐傲私庵委熯^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及治療后的收益,從而降低終止率。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
納入標準:患者符合圍絕經期診斷;無生育要求、治療配合度高患者。排除標準:患有生殖器官腫瘤、血液系統(tǒng)、妊娠相關出血疾病患者;存在嚴重心、肝、腎臟器合并癥狀、甲狀腺疾病患者。
80例患者治療前均接受診刮術,術畢經病理檢查確診為不伴不典型子宮內膜增生。對照組患者刮宮后第15天口服地屈孕酮片(國藥準字H20130110,規(guī)格:10 mg),10 mg/次,2次/d,服用10 d后停止用藥,子宮撤退性出血后開始下個周期進行治療,連續(xù)服用3個療程。觀察組患者刮宮后第5天接受曼月樂治療,將曼月樂(國藥準字J20140088)置于患者子宮腔內,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患者治療期間是否存在不適,待其體內激素已達絕經水平時,可取出曼月樂。
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囑咐患者來院復查,治療3個月后,接受性激素雌二醇、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監(jiān)測,查看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是否變薄,觀察患者血紅蛋白水平是否升高,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兩種指標差異。治療前后,以放射免疫測定法及配套試劑盒對患者月經來潮后3 d的血液標本進行監(jiān)測,主要檢測患者雌二醇(E2)、黃體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等性激素水平。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前,患者子宮內膜厚度(10.53±2.64)mm、血紅蛋白水平(83.64±17.33)g/L,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81、0.060,P>0.05);觀察組經治療,患者子宮內膜厚度(3.72±0.41)mm、血紅蛋白水平(110.96±10.38)g/L,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6.052、7.374,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與血紅蛋白水平對比(±s)
組別子宮內膜厚度(mm)治療前 治療后血紅蛋白水平(g/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10.58±2.86 10.53±2.64 0.081 0.936 7.52±1.44 3.72±0.41 16.052<0.001 83.87±16.95 83.64±17.33 0.060 0.952 93.62±10.65 110.96±10.38 7.374<0.001
觀察組經治療,患者雌二醇(227.36±25.67)pmol/L、黃體生成素(9.72±1.03)U/L、卵泡刺激素(9.92±0.09)U/L,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466、2.718、13.519,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性激素指標對比(±s)
組別 時間 雌二醇(pmol/L)黃體生成素(U/L)卵泡刺激素(U/L)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治療前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后493.97±43.29 491.09±38.31 0.315 0.754 304.96±34.25 227.36±25.67 11.466<0.001 12.11±1.35 11.98±1.29 0.440 0.661 10.46±1.38 9.72±1.03 2.718 0.008 13.89±1.35 13.42±1.37 1.546 0.126 12.13±1.03 9.92±0.09 13.519<0.001
作為女性生育功能日漸衰退的必經過程,圍絕經期的產生是由于卵巢功能不斷衰退,雌激素分泌量銳減引起的。多數患者在此期間,會出現(xiàn)月經紊亂、子宮異常出血等問題[6]。臨床治療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以止血、調整月經周期,減少出血量,防止子宮內膜病變?yōu)橹鱗7]。臨床常用的止血方式主要包括氨甲環(huán)酸、性激素止血及診斷性刮宮等,但防止子宮內膜病變采取的治療原理相同,通過不同途徑補充孕激素,促進子宮內膜轉化,具體方法主要包括左炔諾酮宮內緩釋系統(tǒng)和口服低劑量孕激素,而規(guī)范持續(xù)的藥物干預是有效治療子宮內膜增生,進而預防病變復發(fā)或惡變的必要措施[8]。
地屈孕酮作為一種口服天然孕激素,可促使子宮內膜進入完全分泌相,不僅對雌激素刺激引起的子宮內膜癌變具有預防效果,還對子宮內膜增生問題起到預防作用[9]。將地屈孕酮片應用于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可有效調理患者內源性孕激素不足問題,抗雌激素作用的情況下,有效抑制患者子宮內膜增生問題,且不影響其脂代謝改善作用,對于圍絕經期婦女較為適宜。但圍絕經期婦女由于年齡較大、身體素質相對較差,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易出現(xiàn)心血管疾病等臨床癥狀。地屈孕酮治療作為保守治療的一種傳統(tǒng)常規(guī)手段,效果值得肯定,但療效仍無法達到臨床滿意。
曼月樂作為一種宮內節(jié)育器,其是以左炔諾孕酮為主要成分的,在子宮腔內的釋放速率20 ug/d,其療效一般可維持5年。曼月樂置于患者宮腔,其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可明顯增加子宮內膜局部孕激素濃度[10]。當子宮內膜局部孕激素濃度達到較高水平,引發(fā)間質蛻膜化,使子宮內膜出現(xiàn)萎縮現(xiàn)象,減少了患者的月經量[11]。曼月樂所含有的左炔諾孕酮,可抑制患者子宮內膜發(fā)育,不僅能有效控制子宮內膜雌激素受體合成,還可有效降低子宮內膜對患者雌二醇的敏感性,進而引起子宮內膜退化[12]。它有別于口服藥物,主要作用于子宮局部而發(fā)揮治療作用,有子宮首過效應,不經過肝臟代謝,無肝首過效應,且對卵巢幾乎無影響。同時放置曼月樂患者依從性較口服制劑好,副作用問題由于局部釋放而非全身釋放變得更小,因此更為有利。
結果顯示,觀察組經治療,患者子宮內膜厚度(3.72±0.41)mm、血紅蛋白水平(110.96±10.38)g/L,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6.052、7.374,P<0.05)。這說明將曼月樂用于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治療中,其通過發(fā)揮藥效,可誘導子宮內膜釋放調節(jié)蛋白,對子宮環(huán)境具有改變作用,以降低性激素的方式,使子宮內膜增生組織與子宮內膜局部血管分別發(fā)生萎縮與退行性變化,從而降低患者子宮內膜厚度。觀察組經治療,患者雌二醇(227.36±25.67)pmol/L、黃體生成素(9.72±1.03)U/L、卵泡刺激素(9.92±0.09)U/L,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466、2.718、13.519,P<0.05)。這與馬青華[13]“經治療,觀察組雌二醇(227.25±28.56)pmol/L、黃體生成素(9.77±1.06)U/L及卵泡刺激素(9.98±1.05)U/L均少于對照組(P<0.05)”相符合。
綜上所述,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給予曼月樂治療,對患者血紅蛋白水平與子宮內膜厚度及調節(jié)性激素水平具有良好改善作用,對有需求的患者來說是一種簡單、有效、可逆的長效治療方案,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