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祥豐
(福建省將樂縣安仁鄉(xiāng)農業(yè)技術推廣站,福建將樂353309)
玉米位居糧食作物第3位,又是畜牧養(yǎng)殖業(yè)飼料和輕化工業(yè)的原料,營養(yǎng)價值較高。近年來倍受廣大人民喜愛,需求量逐漸增長。將樂縣安仁鄉(xiāng)積極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鼓勵返鄉(xiāng)青年創(chuàng)業(yè),增加經濟收入;引導新型農業(yè)農民經營體,開展多品種綠色經濟規(guī)?;洜I;合作社經營體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利益共贏的局面;采用公司+合作社+新型農民的訂單購銷模式。閩玉糯3號系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以自交系0523為母本、自交系0562為父本組配雜交育成的糯性玉米新品種,2011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審玉2011004)[1];2019—2020年引進將樂縣安仁鄉(xiāng)伍宿村、福山村、余坑村、澤坊村進行水稻制種后茬種植示范推廣,示范面積17.4 hm2,結果每667m2平均鮮產量(帶衣)1 097 kg。介紹了將樂縣安仁鄉(xiāng)在4個村前茬制種后茬種植閩玉糯3號玉米的綠色、高產、豐產栽培技術要點。
2019—2020 年在伍宿村、福山村、余坑村、澤坊村等進行推廣種植閩玉糯3號17.4 hm2;每667m2平均鮮產量(帶衣)1 097 kg。頭季水稻制種每667m2收益是900元左右,后茬鮮玉米(帶衣)當地市場售價3~4元/kg,按3元/kg計,平均每667m2收益3 291元左右,兩季每667m2合計總收益4 191元左右;比單純種植水稻每667m2多收益1 500多元。
2019—2020 年引進閩玉糯3號在安仁鄉(xiāng)示范推廣種植,從播種出苗至青苞鮮穗采收平均生育期83 d;其中,2019年在余坑村、澤坊村推廣種植10.3 hm2,7月14日直播種從出苗到采青苞鮮穗收獲日數84.5 d左右;2020年在伍宿村、福山村推廣種植7.1 hm2,8月7日直播種從出苗到采青苞鮮穗收獲日數81.5 d左右。
閩玉糯3號株型一般,穗型長錐,株高220 cm左右,平均穗長17.9 cm,棒粒白色,凸尖較小;具有嫩香、口感好、皮中等、適合鮮穗蒸煮食用;每667m2平均鮮穗重1 097 kg左右。
抗倒性強,抗大小斑病。2019年種植在余坑村發(fā)生草地貪夜蛾危害玉米,玉米螟蟲在澤坊種植發(fā)生較輕,經過綜合施藥防治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在福山村種植,由于后期天氣較干旱,零星田塊發(fā)現蚜蟲較重。
選擇田地。根據玉米喜溫、怕澇,田地宜選擇背風向陽、交通便利、pH值6~8、土質疏松,肥力中等以上、土質深厚、排灌良好、富含有機質及保水保肥的田塊。
清除雜草,疏通溝渠。雜交水稻制種抽穗灌漿結實后,適時開溝排水烤田;水稻種子機械收割后,及時清除田間雜草、稻樁稻草,開好排灌溝。
起壟整畦,施足底肥。使用起壟機按照畦壟寬65~70 cm、溝寬25~30 cm,畦高18~25cm,犁好田地。壟面開出條溝,每667m2施有機肥800~1 000 kg,復合肥(N-P2O5-K2O=15-15-15)40~50 kg、硫酸鋅1.5 kg;進行條溝施足基肥,覆土8~10 cm,整碎畦面土塊待栽。
根據玉米發(fā)芽、生長最適溫度28~35℃的生長習性,一般應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種,避免后期天氣寒冷侵襲,影響玉米穗棒生長,降低玉米品質與產量。播前曬種2 d,剔除霉變、破碎、空癟種粒和雜質,溫水浸種1~1.5 h,利于殺菌、酶活性提高,發(fā)芽好,出苗早,增產增收。根據玉米品種生育期的長短和寒流霜降時間,倒推算播種期。
畦面除草1次,選擇晴天或陰天,用40%仲靈·異噁松乳油100~150 mL,加20%蟲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劑5~10 mL對水60 kg進行田間噴霧,既可除草又可防蟲。采用直播法每畦種植2行,株距30~35 cm,開好穴。每穴投放飽滿、無蟲害的包衣玉米種子2~3粒,蓋上漚制過的營養(yǎng)土,厚度為2~5 cm,再用噴壺淋濕畦面表土,保證足夠水分供應玉米種子吸收,利于提高玉米種子發(fā)芽出苗率。
3.3.1 及時查苗補種,保證基本苗架 播種后根據時令季節(jié)的變化,晴天少雨時2~3 d澆1次水,陰天或田間畦面濕潤時5~7 d澆1次水,促進玉米吸濕發(fā)芽。勤查出苗狀況,有缺株爛種的,要及時重新補播。種子破土長到2~3片葉展開后,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間苗,去弱留強,一般每穴留一株健壯苗,把多余的健壯苗移栽到其他田集中管理,供后補缺株使用。每667m2大田保證種植3 200~3 500株。
3.3.2 適時中耕松土,清除田間棵邊雜草 一般從玉米出苗到收獲,中耕松土除草2~3次[2],避免爭奪肥水。玉米田間雜草主要有稗草、馬唐狗尾草、鴨跖草、田旋花等,雜草多,不僅與玉米爭光爭水爭肥,還容易傳播病蟲害,導致玉米產量和品質降低。第1次在種子破土至2~3片葉展開后進行淺耕松土,玉米苗棵邊的雜草需用手拔除,避免傷到幼苗;畦邊和溝間雜草每667m2用85%二甲四氯鈉鹽可溶粉劑40~60 g對水40 kg噴霧;第2次在玉米拔節(jié)至抽雄期中耕除草清溝培土,促進上位節(jié)生根,吸收養(yǎng)分,防止倒伏;第3次在抽雄至大喇叭口期淺耕除草,或每667m2用50%乙草胺150~200 mL,或40%異丙草莠200~250 g對水60 kg進行噴霧,減少病蟲宿主,提高成穗率。注意藥液不能傷到玉米葉。
3.3.3 科學施肥,合理灌溉 玉米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需要有足夠的養(yǎng)分和水分供應其吸收,才能獲得高產。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強化肥水管理,做到早施壯苗肥,重施穗肥,巧施粒肥,合理地根外噴施氮、磷、鉀、硼肥,促進雌雄穗發(fā)育,防止后期早衰。第1次追肥在玉米長出2~3片葉時,每667m2薄澆施以2∶1混合碳酸氫銨和過磷酸鈣25 kg或復合肥8~10 kg,促苗提壯,積累養(yǎng)分。天氣干旱土粒發(fā)白,可以多些水稀釋肥料,陰雨天土粒濕潤,則少些水濃度大些,注意避免傷到玉米葉。第2次追肥在玉米拔節(jié)至抽雄期,這時要重施肥料,以促進形成大穗,每667m2施25%復合肥25~30 kg加氯化鉀8 kg。拔節(jié)后水分供應適時適量,每隔3~5 d澆1次水,保證充足的水分,防止穗小癟粒。第3次追肥在抽雄至大喇叭口期,看玉米長勢巧施肥料,增加苞穗保綠度,玉米長得濃綠的少施,長得弱黃的多施,每667m2施25%復合肥10~20 kg加氯化鉀6~8 kg,防止后期落黃,營養(yǎng)不足,造成玉米苞短小籽粒不飽滿,無商品價值。精量澆水,防止水分過多,沖刷畦面土,根系不牢,玉米易倒伏。小喇叭口期每667m2用0.25%磷酸二輕鉀加1%尿素加0.1%硼肥水溶液對水60 kg噴霧,每隔10~15 d根外噴施1次。
3.3.4 病蟲預測預報,精準病蟲防治 玉米主要病害有苗枯病、銹病、細菌性莖腐病等;蟲害主要有草地貪食夜蛾、玉米螟、粘蟲、蚜蟲、螻蛄、地老虎、蠐螬等。立足早期預防,物理化學綜合防控,綠色高質高效分類施藥。防治苗枯病、銹病、細菌性莖腐病等病害,每667m2可用72%代森錳鋅霜脲氰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8%代森錳鋅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400倍液,或33%春雷喹啉銅懸浮劑800倍液噴施。防治草地貪夜蛾、玉米螟、蚜蟲、地老虎等蟲害,每667m2可用12%甲維鹽蟲螨腈50~100 g,或2.5%氯氟氰菊酯12~20 mL,或25%氯蟲笨甲酰胺·啶蟲脒分散油懸浮劑50 mL,或25%蘇云金桿菌75~100 g,或10%蚍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 mL等農藥噴施。
一般玉米應在吐絲授粉后22 d左右,即玉米乳熟期,過早收玉米籽粒淀粉糖未成熟,過遲收玉米籽粒較硬,不鮮脆,口感差,影響銷售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