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劍媛 于書妮
摘要: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更是將來公益事業(yè)的中流砥柱。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決定了他們逐漸從關注自身的外部變化轉向更多的關注自我的內部發(fā)展。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參與公益活動是建立在有利于自我發(fā)展的基礎上的奉獻。青少年在參與公益活動的過程中,個性得到了成長,自我得到了發(fā)展,則有助于他們志愿服務行為的延續(xù);。因此,分析公益活動對青少年發(fā)展的影響,使青少年加深對公益的認知,從而帶動更多的年輕人積極投身于公益,對社會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公益事業(yè) 青少年 價值觀
習總書記曾說,公益事業(yè)要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行。公益事業(yè)是中國社會主義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我們廣大中國人民奉獻愛心的重要渠道。在與黨同行,與中國共進的新時代里,沐浴著我們這一批即將擔負起責任的新青年。公益事業(yè)如潮如浪一般興起,在中國的每一片土地上;這一股推動社會進步的新生力量在不斷壯大,吸引了千千萬青年將自己的熱愛與堅持都獻身于公益事業(yè)中。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更是將來公益事業(yè)的中流砥柱。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決定了他們逐漸從關注自身的外部變化轉向更多的關注自我的內部發(fā)展。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參與公益活動是建立在有利于自我發(fā)展的基礎,上的奉獻。青少年在參與公益活動的過程中,個性得到了成長,自我得到了發(fā)展,則有助于他們志愿服務行為的延續(xù);反之,如果青少年參與的公益活動與他們自身的發(fā)展相矛盾,則會抑制他們繼續(xù)服務的動機,從而減少進一步參 與公益的可能。因此,分析公益活動對青少年發(fā)展的影響,使青少年加深對公益的認知,從而帶動更多的年輕人積極投身于公益,對社會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而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青年公益事業(yè)中,為當代青年指明了行動方向,首先,能夠引領社會風清氣正,弘揚文化傳統(tǒng),充分體現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平等友愛和互助奉獻精神,反映出我國傳統(tǒng)的“義利觀”。其次,能夠形成社會共識,凝聚民族精神,最后,能夠完善價值標準,緊隨主流思潮。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青年公益實踐活動中,為當代青年指明了行動方向。通過開展公益活動引導青年學習理解傳統(tǒng)公益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公益理念同根同源,它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期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系統(tǒng)化提煉總結。開展當代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既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道德風尚的現實需要,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利他”精神的折射與體現,如“與人為善”“扶貧濟困”等理念。這些公益理念延續(xù)到今天,還擁有強大的生命力,體現了原始而樸素的道德精神。其在青年志愿者服務思想中,就體現為“奉獻”意識公益理念。在當代青年的公益實踐活動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當代青年對外開展公益活動提供了指導思想。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形,能夠引導當代青年更好地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公益精神理念。
國之強大 予新青年之力量。在大事面前,我們國人絲毫沒有畏懼,選擇挺身而出,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身后有祖國,我們的保障有中國共產黨。在2021年何以與兇猛的新冠疫情之中取勝,脫離不開民族的團結,人民的力量;離不開國家對每個人民的不放棄,更離不開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志愿者們,和那些默默奉獻,堅守在崗位的可敬的國人。大家都常說,這一年,新冠病毒兇險,我們怕;可我們的心連在一起,有國家,我們不怕。對于我們而言。這不只是一場嘔心瀝血的奮戰(zhàn),這是一堂愛國教育課,它把國和家的概念與公益心一并融入了我們每個人的心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雄于世界則國立于世界”。為什么說要將核心價值觀和青少年緊密連接起來呢,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是青少年行為的標桿,那么在公益事業(yè)中,青少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核心價值觀從,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一取向來,對公益事業(yè)的行為做一個約束準則;而公益事業(yè),完全是出于一個公益心,并不是,強制性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參與到其中,參與到其中的人可能是,因為愛國也好,責任也好,同理心同情心,這樣自發(fā)性的參與到公益活動中,圍繞著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一方面展開,從而營造富強民主構造文明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原是,對中國未來美好的構想與愿望,但在物質生活上升,達到一個穩(wěn)定狀態(tài):國家和平,能夠有效控制自然災害,疾病災害的背景下,中國人民已經自主的聯合起來進行扶持,手拉手舍小家為大家,我們在青年志愿者的身上,可以看見奉獻服務的精神概念;就社會責任而言,我們每個人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竇玉沛老師曾說過:“一滴水能映照太陽的光輝,無數顆愛心便能溫暖世界。”公益在字面上看來是為了公民的利益;公益活動是指一定的組織或是個人,不求回報,不顧利益的對某一事業(yè)進行贊助,扶持的公共關系活動;是一種樂于分享的無償活動,不但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更能促進整個社會團體的進步。
參加公益活動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有助于從多個方面來進行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可以說是有效的促進了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影響。近幾年來學校多次開展公益活動:公益分享課 無償獻血 公益講座 師生助力殘奧會 戰(zhàn)役志愿者 學伴+等公益活動;都讓師生在公益事業(yè)這條道路上有所成長。
公益活動使青少年志愿者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啟示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持之以恒,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公益活動如此,學習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認定目標,腳踏實地,才能“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我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發(fā)揚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正視一切挫折,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公益活動培養(yǎng)了青少年志愿者的社會實踐能力,它使青少年志愿者認識到:課本知識是不夠的,應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經風雨,見世面,豐富人生閱歷,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心得體會。公益活動還培養(yǎng)了青少年志愿者的責任心,使我們樹立了要回報社會,回報人民的人生觀。即使我們處于公益事業(yè)的起步階段,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是我們可以用這份偉大的愛去做一些小事兒來盡所能的幫助到身邊的人們。
結語:
所以在當下的時代,怎樣依照現有的時代背景進一步的鼓舞青年人群投入到公益事業(yè)中,是我們每個建筑人都應該深思熟慮的。也是我們一定要直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核心價值觀如何融入青年公益活動》臺春玲
2.《核心價值觀如何融入青年公益活動》
作者簡介:
謝劍媛(1988.05-)女,漢,吉林長春,碩士研究生,吉林建筑科技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于書妮,(2001.11-)女,漢,遼寧營口,本科在讀,吉林建筑科技學院,研究方向:建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