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紅
摘要:新課程教學理念,提倡“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本”。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重方法,要求教師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提倡交流與合作的學習,關(guān)注體驗性教學。強調(diào)教師是文化的傳播者,潛力的開發(fā)者,學習的促進者,成長的陪伴者。強調(diào)尊重、贊賞學生,幫助、引導學生,強調(diào)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合作,提倡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新目標英語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如愛好、職業(yè)、家庭、學校、朋友、運動、飲食、動物、交通等話題,有利于教師把教學內(nèi)容滲透到活動中,擺脫枯燥的重復訓練,將學生引向生活的舞臺,在較真實的語境中交流,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diào)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我們英語老師作為實施新課程的主體,要改變現(xiàn)狀,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學會學習英語,提高學習效率。
一、曉之以“理”,使學生“愿”學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杰羅姆·布魯納說過,“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認識到,想讓學生學好英語,只憑教師單方努力不行,強行灌輸或強化訓練也行不通。新時代的學生,很多都有自己的想法。常聽到孩子們問這樣的問題:“老師,學英語有什么好呀?我怎么感覺不到呀?”“老師,為什么硬要我們中國人學英語,而不是要所有外國人都學漢語呢?”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都得耐心地給孩子們解釋。告訴他們,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lǐng)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jīng)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孩子們?nèi)裟軐W好英語,就能幫他們打開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學習之門。許多國家在基礎(chǔ)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為培養(yǎng)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英語在我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學英語是為了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現(xiàn)代化國家公民。
二、動之以“情”,使學生“愛”學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在《教學與發(fā)展》一書中提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lǐng)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積極健康的情感,能夠有效地強化人的智力活動,使學生精力充沛、意志旺盛,思維敏捷深刻,想象豐富活躍,記憶力增強,學生的心理潛能會得到高效發(fā)揮。反之,消極不健康的情感,會使其智力活動受到抑制,降低學習效果。所以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實施情感課堂教學,營造寬松教學氛圍。教師上課前,可以問一些拉近學生距離的問題,比如說“Did you sleep well”、“Did you have a good dream last night”、“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 ”、“Do you like it/them”等等。教師上課時應充滿激情,熱愛學生,多給予學生肯定、贊揚和鼓勵。因此,學生正確回答完畢問題之后給予“Good!Excellent!Great”之類的肯定。在做游戲時,讓他們登臺做簡單的表演,在其緊張的時候,不失時機地對他們說:“Itdoesn’t matter.Think it over.”在其答錯的時候,微笑著對他們說:“Be careful,you will do?it?better?.”或“Never?mind,?I?am?sure?you?can?do?better?next?time.”英語老師還得優(yōu)化課堂教學教法,激發(fā)學生情感興趣。注重師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諧友愛關(guān)系??傊?,教師應對學生充滿愛心。
三、授之以“漁”,使學生“會”學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師一定要告訴孩子們,練好基本功是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沒有扎實的基礎(chǔ),就談不上繼續(xù)學習,更談不上有所成就。要想基本功扎實,必須全神貫注地認真聽講,上好每一節(jié)課,提高課堂效率,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做到以下“五到”:
1.“心到”。在課堂上應聚精會神,一刻也不能懈怠,大腦要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思維要活躍、思路要開闊,心隨老師走,聽懂每一句話,抓住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理解每一個知識點,多聯(lián)想、多思考,做到心領(lǐng)神會。
2.“手到”。學英語,一定要記課堂筆記。因為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都過目不忘,記憶本身就是不斷與遺忘作斗爭的過程。常言說,“好腦筋不如爛筆頭”。老師講的知識可能在課堂上記住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忘記,所以,做好筆記很有必要。英語知識也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對于重要的和難懂的要標記。這對以后復習鞏固都是非常方便的。
3.“耳到”。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要專心聽老師對知識的講解,而且要認真聽老師說英語的語音、語調(diào)、重音、連讀、失去爆破、斷句等發(fā)音要領(lǐng),以便培養(yǎng)自己純正地道的英語口語。聽懂老師傳授的每一個知識點,在頭腦里形成反饋以幫助記憶;理解領(lǐng)會老師提出的問題,以便迅速作答;對比同學對問題的回答,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4.“眼到”。在認真聽講的同時,還要雙眼緊隨老師觀察老師的動作、口形、表情、板書、繪圖、課件展示等。大腦里形成的視覺信息和聽覺信息相結(jié)合,印象就會更加深刻。
5.“口到”。學習語言,不張嘴不動口是學不好的。所以,要讓學生充分利用早晨頭腦清醒的時間,大聲朗讀;課堂上要踴躍回答老師提問、積極參與同學間的討論和辯論,課下對不清楚的問題及時提出,克服害羞心理,不恥多問。對學過的課文要多讀,可以跟錄音機讀,竭力模仿其語音語調(diào)以糾正發(fā)音,要讀得抑揚頓挫,朗朗上口,一些經(jīng)典文章像新目標里每個單元3a部分的文章,最好能背得滾瓜爛熟。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練習英語口語,比如與同學進行對話、講英語故事、唱英文歌曲、演英語短劇、進行詩歌朗誦、觀看英語電影等。除了對課本中的范文要細讀精讀之外,還要多看些適合中學生的課外讀物,既可增長知識,又可開闊視野,還能提高閱讀水平。
總之,我們只有把英語課堂教學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chǔ)上,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才能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zhì),才能使英語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在完成英語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享受”英語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張江海:淺析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J];校園英語;2018(4).
[2]宋瑞軍:淺析新課程下對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5(8):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