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的同心圓結構探論

      2021-12-07 09:35:55鄒艷輝楊林香
      福建工程學院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圈層中國共產黨紅色

      鄒艷輝,楊林香

      (1. 福建工程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8;2.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2488;3. 福建師范大學 協(xié)和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7)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精神標識,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精神底色。中國共產黨數(shù)量從成立初期的50多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9 000多萬人,從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國家,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逐漸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紅色基因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砥礪奮進的力量源泉,始終是中國共產黨永葆初心使命的精神根基。

      借用生物遺傳學關于基因的概念來隱喻中國共產黨區(qū)別其他政黨的本質屬性,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成長的核心功能單元,承載著中國共產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密碼信息,是中國共產黨政黨本色的集中體現(xiàn)。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中,紅色基因形成了以堅定理想信念為核心圈層,以彰顯精神面貌為主體圈層,以推進改革創(chuàng)新為拓展圈層的開放、立體的同心圓結構。紅色基因同心圓以“理想信念”為圓心,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精神面貌”為半徑,將政治本色銘刻心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圓環(huán),讓使命擔當扛在肩上。因此,深入研究紅色基因同心圓結構可為我們深刻理解黨的性質、宗旨和使命提供全景式圖景,為探尋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奧秘提供線索,為詮釋黨保持昂揚的奮進姿態(tài)提供視角,與此同時,對新時代更好繼承和發(fā)揚紅色基因,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一、以堅定理想信念為價值追求的核心圈層

      理想信念是紅色基因的內核,決定中國共產黨的前途命運和發(fā)展方向。黨的性質、宗旨和使命是構筑紅色基因核心圈層的三個關鍵支點。三個支點從不同視角詮釋理想信念的磅礴偉力,相互映襯、同向發(fā)力,使理想信念迸發(fā)出具有持久向心力和引領力的正能量,是不斷取得成功的穩(wěn)定器。

      (一)深刻認識黨的性質是堅定理想信念的邏輯起點

      中國共產黨對自身性質的認識是一個逐漸深化的歷史過程,也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處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在“以俄為吾師”的學習熱潮下,一些有識之士和先進分子開始覺醒,意識到沒有先進的思想理論是不可能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現(xiàn)狀,紛紛創(chuàng)辦報刊、創(chuàng)建社團,學習、宣傳和傳播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后,中國無產階級作為一只獨立的政治力量走向歷史舞臺,努力探索一條實現(xiàn)符合中國實際的人民解放、民族獨立之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紀元,掀開了新篇章,從此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毛澤東稱之為“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黨旗上,把建立共產主義作為終身奮斗目標。

      黨的一大提出“我黨采取蘇維埃的形式”[1],黨的二大明確指出,共產黨是為無產階級的利益而奮斗的政黨,是革命運動的“急先鋒”。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一概述從黨誕生之初就被確定,由于黨內對走什么樣的革命道路、如何正確認識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理論和如何發(fā)展無產階級政黨等系列問題認識不夠充分,研究不夠深入,尤其是對黨由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組成這一原則產生了教條主義思想、機械套用原則,忽視當時工人階級數(shù)量少的事實,造成農民階級出身的積極分子無法加入黨組織,其結果嚴重影響黨的發(fā)展,阻礙革命力量的壯大?!豆盘飼h決議》提出了思想建黨原則,改變了過去對黨員成分的曲解,隨著土地革命的深入以及對兩種錯誤思想路線的斗爭和糾正,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解決了黨的政治路線問題,明確了黨的性質要和政治路線緊密結合起來,提高了對思想建黨原則的認識。此后,黨的七大進一步深化對黨的性質的認識,旗幟鮮明地指出決定黨的性質的是黨的政治路線而不是黨員成分,這是黨對革命實踐深刻認識的結果,進一步發(fā)展了黨的基本理論,豐富了黨的理論認識?!爸袊伯a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盵2]黨的十二大進一步指出了黨在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中的地位和作用。黨的十六大在十二大的基礎上重新界定了黨的性質,增加了“三個代表”的重要表述,其中“一個核心”“兩個先鋒隊”“三個代表”從本質上揭示我們黨的階級性、先進性和人民性等根本屬性。黨的十九大對黨章做出的修正案決議中強調,中國共產黨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宏偉目標”[3]104。“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3]107體現(xiàn)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對其性質的新認識。黨在不同時期對自身性質的不同表述說明,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沒有變,馬克思主義屬性沒有變,對“為了誰”根本問題的回答沒有變。紅色基因的形成從正確認識黨的自身性質起始,時刻銘記“我是誰”,在對身份反復自我確認中堅守馬克思主義陣地,篤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換句話說,深刻認識黨的性質是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堅守社會主義信念的邏輯起點。

      (二)準確把握黨的宗旨是堅定理想信念的落腳點

      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人民”二字凸顯了在中國共產黨人心中的分量。紅色基因根植于黨與人民血肉聯(lián)系之中,正是得益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黨才能建立并夯實如此牢固的群眾基礎,才能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1945年4月24日,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強調:“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4]誠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指出的:“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shù)人的或者為少數(shù)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大多數(shù)人的、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5]歷史和實踐證明,共產黨人除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外,沒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并且旗幟鮮明地向世界宣示自己是為人民謀利益的無產階級政黨,人民性是共產黨人顯著的階級特征。

      中國共產黨來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對人民始終保持赤子之心。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5年的歷程,但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盵6]紅色基因來源于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源自于滿腔的人民情懷,矢志不渝為人類全面自由發(fā)展而奮斗的堅定信仰。紅色基因體現(xiàn)了黨性與人民性的有機統(tǒng)一,生動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告誡全黨:“我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7]人民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的力量,是其為之不懈奮斗的動力。中國共產黨是具有馬克思主義屬性的無產階級政黨,是以馬列主義建黨理論為基礎,結合中國實際建立起來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歷經血雨腥風取得的寶貴歷史經驗,是戰(zhàn)勝困難、擺脫危機的思想法寶,已深深沉浸于黨的血脈,熔鑄為黨的根魂。

      (三)時刻銘記黨的使命是堅定理想信念的奮進基點

      黨的使命由黨的內容和目標所決定,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歷史任務。早在黨的一大時就提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隨后,黨開展了以土地革命為主要內容的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時期,黨團結和聯(lián)合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抵抗外來侵略,建立抗戰(zhàn)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實現(xiàn)了抗戰(zhàn)的最后勝利。在新民主主義時期,為了實現(xiàn)反帝反封建、建立新中國的目標,黨進行了堅持不懈、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圍繞著一化三改和社會主義建設探索的主題而展開。改革開放以后,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xù)開拓創(chuàng)新,譜寫了一曲曲波瀾壯闊的時代凱歌,奏響了一首首奮發(fā)勇為的時代強音。紅色基因是黨在完成不同階段歷史任務的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凝結了黨的無窮智慧。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盵8]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我們現(xiàn)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xiàn)這個目標?!靶邪倮镎甙刖攀保绞墙咏繕?,越是一刻都不能放松。在新的長征路上,國內外環(huán)境復雜多變,“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仍然是我們黨必須面對的問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依然是要妥善解決的問題。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就是要準確把握新時代的歷史任務和要求,把紅色基因貫穿于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中,融入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中,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超越,充分發(fā)揮紅色基因改造精神世界,轉化為物質力量的巨大動力引擎作用。

      二、以彰顯精神面貌為根本旨歸的主體圈層

      中國共產黨的精神面貌是在踐行黨的性質宗旨、實現(xiàn)黨的奮斗目標實踐中展現(xiàn)出來的總體精神狀態(tài)。紅色基因的主體圈層展現(xiàn)了黨的精神面貌,具有豐富的內涵,在核心圈層的引領下,形成了獨特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易于被外界感知和辨識。紅色基因主體圈層內蘊的嚴明的紀律、革命精神、艱苦奮斗作風是實現(xiàn)黨內團結統(tǒng)一,展現(xiàn)黨的精神面貌的投射器。

      (一)嚴明的紀律是實現(xiàn)黨內團結統(tǒng)一的制度保障

      我們黨之所以能保持強大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其原因在于紀律嚴明,在于堅定理想信念和高度政治覺悟之上的政治自覺,在于鐵的紀律的嚴格貫徹執(zhí)行。強化紀律意識、規(guī)矩意識是我們黨能夠經受各種戰(zhàn)爭考驗、風險挑戰(zhàn)的政治保證;嚴明的紀律是維護黨內團結統(tǒng)一的制度保障。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提出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大大樹立了黨的權威,鞏固了軍民關系,生動展現(xiàn)了紅軍的光輝形象。延安整風運動中,黨中央在黨內開展集中教育時,把紀律建設作為整風的主要內容之一,嚴明的紀律凈化了黨內思想、強化了黨員紀律觀念,為取得新民主主義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新中國成立初期,黨設立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以規(guī)范黨的紀律建設;改革開放后,為了適應新形勢和新發(fā)展,提升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自我治理能力,黨出臺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制度,以確保維護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從推動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偉大中國夢的全局出發(fā),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責任感,全面從嚴治黨管黨,將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紀律規(guī)矩挺在前面、執(zhí)行到底,充分顯現(xiàn)了紀律對權力的制約、監(jiān)督作用,形成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塑造了黨的良好形象。

      政治紀律位于黨的紀律建設的首要位置,是黨最根本的紀律,成為全黨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步調一致的政治基礎??v觀中國共產黨百年發(fā)展史,不難發(fā)現(xiàn),鐵的紀律已成為紅色基因的鮮明特征,在長期執(zhí)政環(huán)境中凸顯出了紀律的權威,也蘊藏著推進自我革命的信念勇氣,飽含了將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的政治擔當。嚴明的紀律是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既是黨在戰(zhàn)爭年代取得勝利的力量源泉,同時也是和平環(huán)境中防腐拒變的歷史明鏡,更是保證紅色基因不變質不褪色、世代相承的壓艙石。

      (二)革命精神是興黨強黨的精神之源

      黨在長期的偉大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氣壯山河的革命精神。從建黨時期的紅船精神,開辟新路的井岡山精神,不畏艱難、敢于克服困難的長征精神,再到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正是革命精神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一往無前,義無反顧。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鍛造的“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改革開放后涌現(xiàn)出來的“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這些具體的革命精神形態(tài)是在一定的歷史實踐中形成,具有特定的歷史意義。盡管時代條件、歷史任務發(fā)生了變化,但從整體性上講,黨的性質和宗旨沒有變,根本任務沒有變,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沒有變。不同時間和地域塑造的革命精神已匯聚成中國共產黨獨特的革命精神族譜,融入到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珍貴的精神遺產和文化成果。

      偉大的實踐孕育形成了偉大精神。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僵化,永不過時,在中國共產黨百年進程中薪火相傳,激勵并照耀著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后繼、奮勇前進,成為興黨強黨的活水源泉,成為戰(zhàn)勝艱難險阻、永不衰竭的精神支柱。紅色基因流淌于革命精神中,蘊含著黨對理想的堅定信仰、飽含著黨對人民的熾熱情懷,銘刻著黨對理論與實踐探索的光輝歷程。

      (三)艱苦奮斗是永葆黨政治本色的必然要求

      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歷代領導人治國安邦的經驗總結,是團結和鞏固全國人民的思想基礎,是黨長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把密鑰。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人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傳承和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成為凝聚黨心民心的“傳家寶”。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9],用“兩個務必”警醒和告誡全黨要克服貪圖享樂思想,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講話上,毛澤東又強調:“現(xiàn)在部隊的伙食改善了,已經比專吃酸菜有所不同了。但根本的是我們要提倡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是我們的政治本色?!盵10]無論時代條件和環(huán)境如何變化,艱苦奮斗精神始終是黨發(fā)展壯大的重要支持。在戰(zhàn)火紛飛的革命年代,艱苦奮斗表現(xiàn)為一種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不畏困難、為民奉獻的精神,在奮發(fā)進取的和平年代,艱苦奮斗更多表現(xiàn)為一種攻堅克難、真抓實干、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

      回顧黨的百年歷程,實質就是一部艱苦奮斗史,從建黨初期的艱難起步,到革命根據(jù)地艱辛創(chuàng)建;從紅軍長征的戰(zhàn)略大轉移,到爭取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抗日;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窮二白,到戰(zhàn)勝三年自然災害;從改革開放的大膽探索,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新階段,艱苦奮斗的作風始終沒有改變,也不能改變。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tài),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既是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底色的必然要求。

      三、以推進改革創(chuàng)新為基本向度的拓展圈層

      紅色基因同心圓結構的拓展圈層以持續(xù)地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和方法創(chuàng)新為基礎,在核心圈層的向心力引領下,圍繞展現(xiàn)黨的精神面貌的主體圈層積極向外延展,吸收時代元素和精華,形成開放的、與時俱進的多維生態(tài)系統(tǒng),成為黨改革創(chuàng)新的探測器。紅色基因的拓展圈層體現(xiàn)了時代特點和發(fā)展要求,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

      (一)理論創(chuàng)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持續(xù)推進的生動體現(xiàn)

      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理論,是指導人類認識和實踐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地位,自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中國實踐,創(chuàng)造性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列寧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盵11]理論是革命的先導,中國共產黨結合實際不斷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推動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發(fā)展走向新高度。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科學分析了中國各階級各階層的現(xiàn)狀和基本特征,運用階級斗爭方法,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領導和組織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性任務,建立了新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準確把握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采取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以驚人的膽識和非凡的魄力擘畫了改革開放的宏偉藍圖,闖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立了適合中國實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進行了深刻回答,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jù)國內外復雜多變的形勢,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建設理論,深刻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根本問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發(fā)展時期,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問題,形成了科學發(fā)展觀。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圍繞“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問題進行深入探索,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的新境界,成為新時代指導中國實踐的科學理論和行動指南。

      理論創(chuàng)新是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中重要的遺傳因子,已扎根于紅色基因印記中,熔鑄在中國共產黨人血脈里。歷史啟迪我們,來自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越深刻,就越符合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其指導實踐的作用就越明顯,理論的說服力就越充分,越能體現(xiàn)中國共產黨人旺盛的活力和生機。中國共產黨用生動的理論創(chuàng)新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用豐富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證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闡釋力和對實踐的引領力,表現(xiàn)出馬克思主義持久的生命力。

      (二)方法創(chuàng)新是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靈活應用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方法。中國共產黨結合中國的國情、黨情和民情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指導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科學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這些方法論成為攻堅克難、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重要依據(jù),成為紅色基因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成功推進黨的各項事業(yè)取得新突破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共產黨非常重視工作方法對革命實踐的指導作用。1930年5月,毛澤東在才溪鄉(xiāng)調查中就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從實際出發(fā),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全面地、準確地了解當時革命狀況,并在《反對本本主義》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fā)言權”[12]109的科學論斷。針對黨內出現(xiàn)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錯誤思想,毛澤東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矛盾分析法,通過生動的現(xiàn)實案例深入淺出地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糾正并肅清了當時黨內的主觀主義思想,為革命實踐走出低谷、統(tǒng)一思想認識扎牢基礎。毛澤東用“橋或船”來比喻工作方法的重要性,指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12]139科學的工作方法為我們黨正確制定方針、路線、政策提供了重要保障。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和工作方法,是對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靈活應用,是黨應對困難和挑戰(zhàn)、取得勝利的斗爭利劍。面對新時代從未遭遇的新矛盾、新問題,中國共產黨堅持戰(zhàn)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底線思維,始終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指導實踐,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膽識從容應對危機和挑戰(zhàn),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越走越寬廣。

      四、結語

      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同心圓結構是由核心圈層、主體圈層和拓展圈層構建的立體、開放生態(tài)系統(tǒng),各圈層間并非封閉割裂,而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從整體上說,紅色基因同心圓結構的外在形式和樣態(tài)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環(huán)境和時代的變化而改變,需要汲取時代養(yǎng)分、時代精神,適時調整以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呈現(xiàn)紅色基因的開放性和適應性特征。紅色基因同心圓結構核心圈層中理想信念等內核要素會隨時代的變遷得以固化,生成亙古不變的精神動力源泉。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同心圓結構是在變與不變的辯證邏輯中向前發(fā)展,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邏輯中推進黨的各項事業(yè)取得新的突破。

      猜你喜歡
      圈層中國共產黨紅色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紅色是什么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No.4 圈層用戶不斷拓展,圈層經濟價值釋放
      B站沖破圈層
      出版人(2020年2期)2020-04-07 12:38:00
      紅色在哪里?
      年輕人“圈層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讓圈內新聞飛出圈層——“振興杯”宣傳的一點思考
      傳媒評論(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10
      常山县| 龙里县| 洛南县| 墨脱县| 翁牛特旗| 怀化市| 长丰县| 鄂温| 许昌县| 济源市| 垣曲县| 衡东县| 驻马店市| 邵阳县| 龙井市| 平遥县| 黄浦区| 白城市| 湖南省| 江北区| 聂荣县| 保山市| 隆德县| 绥中县| 莱芜市| 酒泉市| 界首市| 饶河县| 长治市| 永寿县| 岐山县| 和政县| 威远县| 昭苏县| 洛南县| 正定县| 清镇市| 湟源县| 随州市| 黎平县|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