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云,陸雪林※,袁紅艷,吳昊旻,張春華,雷勝輝,周瑾,邢磊
(1.上海市動物疫病預(yù)防控制中心,上海201103;2.上海欣灝珍禽育種有限公司上海201408;3.上海市松江區(qū)動物疫病預(yù)防控制中心,上海201611)
申鴻七彩雉是根據(jù)國內(nèi)雉雞產(chǎn)業(yè)和市場需求,主要利用常規(guī)育種及分子育種技術(shù)培育而成,2019年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新品種審定,具有馴化程度高、適應(yīng)性強、抗病力高、生長快及產(chǎn)蛋高等特點,籠養(yǎng)、舍內(nèi)平養(yǎng)和散養(yǎng)均適宜,均能表現(xiàn)出穩(wěn)定、良好的生產(chǎn)性能。
血液生化指標可以反映機體的代謝、健康狀況,當其保持相對穩(wěn)定時,機體才能正常進行代謝活動,從而獲得良好的生產(chǎn)性能[1]。血液生化指標也可以反映出動物的品種、年齡、性別和生理特性,并為品種選育、疾病診療提供依據(jù)[2]。有研究報道了14周齡陽山雞[3]、14周齡貴妃雞[4]、成年藏雞[5]、56日齡青腳麻雞[6]、成年暗腹雪雞[7]、40周齡徐海雞[8]、成年綠尾虹雉[9]和成年鹽津烏骨雞[10]血液生化指標含量,但以上研究僅限于某一時間點或階段,沒有檢測其他時間點或階段。肌內(nèi)脂肪(IMF)不僅與體重、腹脂率呈表型正相關(guān)[11],而且與血液脂類代謝存在一定關(guān)系,當脂肪沉積較多時,血液中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等會較低[1]。多種血液生化指標間均存在相關(guān)性,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與谷草轉(zhuǎn)氨酶(AST)、ALT與白蛋白(ALB)、ALT與TC、ALT與乳酸脫氫酶(LDH)、AST與LDH、堿性磷酸酶(ALP)與TC、ALB與TC之間存在著極顯著正相關(guān);ALP與TC、總蛋白(TP)與ALB之間存在著顯著正相關(guān)[12]。谷丙轉(zhuǎn)氨酶與谷草轉(zhuǎn)氨酶、甘油三酯與膽固醇和谷丙轉(zhuǎn)氨酶、膽固醇與堿性磷酸酶、堿性磷酸酶與谷丙轉(zhuǎn)氨酶和谷草轉(zhuǎn)氨酶、血糖與甘油三酯、膽固醇、堿性磷酸酶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血糖與總蛋白和白蛋白、總蛋白與白蛋白、堿性磷酸酶與血鈣之間均呈顯著正相關(guān)[13],但其與IMF的相關(guān)性研究較少。
目前有關(guān)申鴻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標和肌內(nèi)脂肪含量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測定了申鴻七彩公、母雉20周齡、24周齡、28周齡、30周齡和56周齡血液生化指標和IMF含量,并分析了各指標的相關(guān)性,以期建立申鴻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標和肌內(nèi)脂肪的正常參考值,進而為申鴻七彩雉的選種選育、疾病診斷和飼養(yǎng)管理等研究提供參考。
血液生化指標含量測定儀器和耗材:ARKRAY SPOTCHEM EZ SP-443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購自上海順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RKRAY TC試紙(批號:EC0J08)、TG試紙(批號:FJ0B87)、ALB試紙(批號:EJ9D57)、AST試紙(批號:FQ9D84)、LDH試紙(批號:GA9B39)、六項常規(guī)復(fù)合[TP、尿素氮(BUN)、血糖(GLU)、肌酐(CRE)、ALT、ALP]試紙(批號:PL9F65)均購自上海順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IMF含量測定儀器:Antaris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分析儀購自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健康、體型相似的20周齡、24周齡、28周齡、30周齡和56周齡申鴻七彩雉各30羽(公、母各半),來自上海欣灝珍禽育種有限公司。采用育雛期籠養(yǎng),育成期網(wǎng)上平養(yǎng),成年期籠養(yǎng),正常免疫,自由采食、飲水。各階段飼糧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飼糧組成和營養(yǎng)水平Table1 Formula and nutrient levels of basal diets
采血前實驗動物禁食12 h,采集翅靜脈血2 mL注入含有肝素鋰的離心管內(nèi);輕輕混勻,放入ARKRAY SPOTCHEM EZ SP-443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液生化指標含量;按照《豬品質(zhì)測定技術(shù)規(guī)程》(NY/T821-2019)測定胸肌肌內(nèi)脂肪(IMF)含量。
先通過Excel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再使用SPSS20.0的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方差分析;用Duncan法進行多重比較,用雙變量法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用“平均值±標準誤”表示。
公雉20~56不同周齡血液生化指標和IMF含量測定結(jié)果見表2。BUN含量為0.40~2.30 mmol/L,20周齡顯著低于24周齡、28周齡、30周齡和56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GLU含量為14.70~24.50mmol/L,20周齡、28周齡顯著均低于24周齡、56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ALP含量為15.00~1 561.00 IU/L,20周齡、28周齡、30周齡和56周齡顯著低于24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TP含量為4.99~45.00g/L,各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ALT含量為1.00~47.00IU/L,20周齡、24周齡、28周齡和30周齡均顯著低于56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CRE含量為1.00~171.00mol/L,各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ALB含量為8.00~18.00 g/L,28周齡顯著低于56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TC含量為2.06~4.99 mmol/L,各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AST含量為262.00~906.00 IU/L,各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LDH含量為375.00~8 425.00 IU/L,20周齡、24周齡、28周齡和30周齡顯著低于56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TG含量為0.28~1.05mmol/L,20周齡顯著低于其余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IMF含量為0.85%~2.81%,20周齡和24周齡顯著低于30周齡、28周齡和56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
表2 公雉20~56周齡血液生化指標和IMF含量測定結(jié)果Table 2 Determination of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IMF content in male pheasants at 20~56 weeks
母雉20~56不同周齡血液生化指標和IMF含量測定結(jié)果見表3。BUN含量為0.50~2.30 mmol/L,20周齡、28周齡和30周齡顯著低于24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GLU含量為7.20~24.10 mmol/L,30周齡顯著低于20周齡、24周齡和56周齡,28周齡顯著低于20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ALP含量為218.00~1 571.00 IU/L,24周齡、28周齡、30周齡和56周齡顯著低于20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TP含量為27.00~87.00g/L,20周齡顯著低于30周齡和56周齡,24周齡和28周齡顯著低于56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ALT含量為1.00~149.00 IU/L,20周齡、24周齡和30周齡顯著低于28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CRE含量為0.00~117.00mol/L,30周齡和56周齡顯著低于20周齡和24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ALB含量為9.00~21.00 g/L,20周齡顯著低于24周齡、28周齡、30周齡和56周齡,28周齡顯著低于24周齡、30周齡和56周齡,24周齡和30周齡顯著低于56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TC含量為1.99~38.00 mmol/L,各周齡差異均不顯著;AST含量為187.00~963.00 IU/L,20周齡顯著低于24周齡、28周齡和56周齡,56周齡顯著低于24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LDH含量為622.00~8 730.00 IU/L,20周齡和24周齡顯著低于28周齡、30周齡和56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TG含量為0.34~4.99 mmol/L,20周齡、24周齡、28周齡和30周齡顯著低于56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IMF含量為0.90%~4.67%,24周齡顯著低于28周齡、30周齡和56周齡,20周齡、30周齡和56周齡顯著低于28周齡,其余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
表3 母雉20~56周齡血液生化指標和IMF含量測定結(jié)果Table 3 Determination of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IMF content in famale pheasants at 20~56 weeks
公、母雉血液生化指標和IMF含量的比較結(jié)果見表4。20周齡,母雉AST含量極顯著低于公雉,而GLU、IMF含量顯著高于公雉,BUN、ALP和TG含量極顯著高于公雉,其余各指標間差異均不顯著;24周齡,母雉GLU、TG顯著低于公雉,ALP極顯著低于公雉,而BUN、TP、ALB和AST含量極顯著高于公雉,其余各指標間差異均不顯著;28周齡,母雉GLU含量顯著低于公雉,而ALB含量顯著高于公雉,AST、LDH和IMF含量極顯著高于公雉,其余各指標間差異均不顯著;30周齡,母雉GLU極顯著低于公雉,而TP含量顯著高于公雉,ALB、TC含量極顯著高于公雉,其余各指標間差異均不顯著;56周齡,母雉GLU、CRE含量顯著低于公雉,而TC含量顯著高于公雉,TP、ALB和TG含量極顯著高于公雉,其余各指標間差異均不顯著。
表4 公、母雉血液生化指標和IMF含量的比較結(jié)果Table 4 Comparison of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IMF conten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heasants
血液生化指標和IMF含量的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見表5。BUN與周齡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ALP與GLU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與周齡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TP與周齡、BUN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與GLU、ALP均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ALT與TP呈顯著正相關(guān),與周齡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CRE與GLU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ALB與ALT呈顯著正相關(guān),與周齡、BUN和TP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與GLU、ALP和CRE均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TC與TP、ALB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與GLU呈顯著負相關(guān);AST與ALT、ALB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與ALP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LDH與周齡、TP、ALT、ALB和AST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與ALP呈顯著負相關(guān),與CRE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TG與TC、LDH呈顯著正相關(guān),與周齡、TP和ALB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與CRE呈顯著負相關(guān);IMF與周齡、TP均呈顯著正相關(guān),與ALT、LDH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其余各指標間無顯著相關(guān)。
表5 申鴻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標和IMF含量相關(guān)分析Table 5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IMF content of Shenhong pheasants
血液中存在各種離子、糖類、脂類、蛋白質(zhì)以及各種酶、激素和機體的多種代謝產(chǎn)物,它們參與機體的新陳代謝,通過檢測這些指標的含量,可以反映機體物質(zhì)代謝情況,進而評判機體狀況。
TP和ALB是反映蛋白質(zhì)合成代謝的重要指標,TP和ALB含量增加表明蛋白質(zhì)合成代謝旺盛[14,15]。BUN是蛋白質(zhì)代謝的主要終末產(chǎn)物,是反映蛋白質(zhì)分解代謝的重要指標,當體內(nèi)蛋白質(zhì)分解旺盛時可導(dǎo)致尿素氮含量升高[16]。本試驗中公、母雉TP和ALB均在56周齡時最高,表明二者在56周齡蛋白質(zhì)合成代謝最旺盛;公、母雉BUN含量分別在56周齡和24周齡最高,表明二者在56周齡和24周齡蛋白質(zhì)分解代謝最旺盛??傮w上母雉TP、ALB和BUN均高于公雉,與獨龍雞結(jié)果[17]一致,表明母雉蛋白質(zhì)分解代謝、合成代謝均高于公雉。
CRE是肌肉代謝的產(chǎn)物,其含量與機體肌肉總量有關(guān)。本試驗中公、母雉CRE含量分別在56周齡和24周齡最高,可能是公、母雉分別在56周齡和24周齡肌肉總量最高或活動量最大導(dǎo)致肌肉體積增大引起CRE含量的升高。各階段公雉CRE含量高于母雉,提示各階段雉雞肌肉量因性別不同而異,公雉肌肉總量高于母雉。
ALP在鈣、磷代謝和骨的沉積起重要作用,血液ALP活性反映成骨細胞ALP活性[18]。機體骨代謝旺盛時成骨細胞合成ALP量增加,釋放到血液中引起血液ALP活性增加。本試驗中,公雉ALP活性在24周齡最高,母雉ALP活性在20周齡最高,表明公雉骨代謝旺盛期為24周齡,母雉骨代謝旺盛期為20周齡。公、母雉間ALP活性在20周齡和24周齡差異顯著,表明前期骨代謝因性別差異而不同。20周齡申鴻七彩母雉ALP活性高于公雉雞,與吳瓊等[19]測定的美國七彩雉雞、蒙古雉雞、申鴻雉雞及孔雀藍雉雞結(jié)果一致。
ALT、AST催化氨基酸與酮酸間的氨基轉(zhuǎn)移,在氨基酸的合成及分解活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2]。本研究中,公、母雉ALT含量分別在56周齡和28周齡達最高,表明在不同周齡氨基酸代謝不同。各年齡階段ALT含量無性別差異,表明不同性別在不同周齡氨基酸代謝水平相近。公雉AST含量差異不顯著,母雉AST含量在24周齡最高。母雉AST含量在20周齡低于公雉(與蒙古雉雞結(jié)果一致,與美國七彩雉雞、孔雀藍雉雞不一致[19]),而其AST含量在24周齡和28周齡均高于公雉,表明申鴻七彩公雉在不同周齡時氨基酸的分解、合成水平相當,母雉在24周齡時氨基酸的分解、合成旺盛,母雉氨基酸的分解、合成水平在20周齡低于公雉,而24周齡和28周齡均高于公雉。
GLU是機體的重要能源物質(zhì),其濃度反映糖代謝的情況。本試驗中,公雉GLU含量在56周齡最高,母雉GLU含量在20周齡最高,公雉在20周齡時低于母雉,其余周齡均高于后者,提示公、母雉分別在20周齡和56周齡時活動量較大,且除20周齡外,其余周齡公雉活動量較大,糖代謝旺盛。
LDH是催化苯丙酮酸生成苯乳酸的一類關(guān)鍵酶,是糖無氧酵解的一類重要酶系[20]。本研究中,公、母雉LDH含量分別在56周齡和28周齡最高,表明公、母雉分別在56、28周齡糖的無氧酵解旺盛。公雉在28周齡顯著低于母雉,與烏蒙鳳雞結(jié)果一致[21],表明在28周齡時與乳酸脫氫酶相關(guān)的糖代謝活動因性別不同而不同。
TC和TG可評價機體對脂類的利用、代謝情況。本試驗中,公、母雉各階段TC含量均相近,TG含量分別在30周齡和56周齡最高,表明公、母雉分別在該階段對脂肪的利用率較低,有利于脂肪的沉積[13]。除24周齡母雉TG含量低于公雉(與獨龍雞結(jié)果[17]不一致)外,總體上母雉TC、TG含量均高于公雉,與烏蒙烏骨雞[22]、灰胸柱雞[23]結(jié)果一致,表明母雉脂肪沉積較多,可能與母雉產(chǎn)蛋蛋黃中的高膽固醇含量及公雉較強的脂肪分解力有關(guān)[20]。
IMF主要分布在肌纖維和肌束間,構(gòu)成肌肉的大理石花紋。IMF的含量反映了機體脂肪代謝和沉積情況。本試驗中,公、母雉IMF含量分別在56周齡和28周齡最高,表明公、母雉脂肪沉積最多的階段分別為56周齡和28周齡。各階段母雉IMF含量均高于公雉,可能是由于公、母雉活動量的差異及脂肪分解利用能力不同,從而導(dǎo)致脂肪沉積量不同。
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表明申鴻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標及IMF間存在普遍關(guān)聯(lián),它們?nèi)绾蜗嗷プ饔谜{(diào)控機體各項代謝活動有待深入探討。通過血液生化指標及IMF間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養(yǎng)殖人員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guān)檢測,并根據(jù)生理狀況合理制定飼養(yǎng)方案、準確診斷及控制疫病等提供參考。
申鴻七彩公雉各周齡TP、CRE、TC和AST含量差異不顯著,其余各指標含量差異顯著。申鴻七彩母雉各周齡TC含量差異不顯著,其余各指標含量差異顯著。相同周齡公、母雉ALT含量在各周齡相近,CRE、LDH含量在1個周齡差異顯著,BUN、ALP、TC和IMF含量在2個周齡差異顯著,TP、AST和TG含量在3個周齡差異顯著,ALB含量在4個周齡差異顯著,GLU含量在5個周齡差異顯著。多種血液生化指標及IMF含量均存在相關(guān)性。該研究建立了申鴻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標和肌內(nèi)脂肪的正常參考值,為評價其營養(yǎng)狀況、診斷疾病及選種選育等研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