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義亮
如果說,一個人的一生中總要有幾位良師益友,那《奮斗》一定可以稱得上是指引我前進的導師和陪伴我奮斗的摯友。每當拿到最新一期的《奮斗》雜志,我都會從頭到尾通讀幾遍,從帶著油墨香的文章里汲取精神力量。
初識《奮斗》是在大學校園里。2010年,還是入黨積極分子的我,偶然在輔導員的辦公桌上看到了《奮斗》雜志,起初只是覺得它封面大氣亮眼,但是翻開雜志閱讀了幾篇文章之后,我被其中刊載的對黨的理論的深入解讀所吸引。從那一刻起,《奮斗》便融入了我的生活,為了能夠按期按時閱讀到雜志,我自費訂閱了《奮斗》。學習《奮斗》雜志上的內(nèi)容,也成為了我在大學時的“必修課”之一。通過閱讀每期雜志,我對黨的認識程度不斷加深,理論水平也有所提高。2011年6月,我通過了黨組織的考察,被發(fā)展為中共預備黨員,這都要得益于《奮斗》的幫助。
2014年大學畢業(yè)后,我作為一名省委選調生到綏濱縣綏東鎮(zhèn)工作。初到工作崗位,毫無經(jīng)驗的我找不到抓手。這時,我又想到了“求助”我的老朋友《奮斗》。從專家學者所寫的一篇篇理論文章中,我逐漸摸清了開展工作的思路,并能結合中央和省委的最新精神整體地進行推進,業(yè)務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作為黨的方針政策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奮斗》在黨的重要會議召開或重大方針政策出臺時,都及時跟進報道,進行深入解讀。尤其是每期的本刊評論員文章,總能開宗明義地指出當前黨員干部應該如何跟緊黨中央的步伐,時刻警示廣大黨員干部不逾越紅線、不觸碰底線。經(jīng)常閱讀《奮斗》,讓我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忠誠黨的事業(yè),不忘光榮傳統(tǒng),永葆共產(chǎn)黨員的本色。
雖然這幾年我的工作崗位不斷變化,但案頭上陪伴我的始終是《奮斗》。在我的心目中,《奮斗》就是我開展工作的導師,無論從事任何領域的工作,這本雜志都能為我提供一個開闊視野的平臺,讓我在困擾中茅塞頓開。不夸張地說,很多解決工作難題的實招我都是從《奮斗》中學來的——鄉(xiāng)鎮(zhèn)換屆選舉時,從中可以找到政策依據(jù);開展黨務工作時,可以找到好的方法;脫貧攻堅中,更能學習到好點子……
如今,各種資訊信息“大爆炸”,人們在快捷瀏覽海量信息的同時,也容易迷失在浩瀚的“信息碎片”中。我深知,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越是處在紛繁復雜的環(huán)境中,內(nèi)心越要有“主心骨”。因此,我也經(jīng)常推薦身邊的同事和朋友多看、細讀《奮斗》,這樣才能不斷攀登思想高峰,進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11年的陪伴相守,我與《奮斗》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樣:“如今你還拉著我的手,讓我跟你走;我邁著那堅定的腳步走在你身后……千年萬年我永不回頭!”在未來的歲月里,我將與我的好老師、老朋友《奮斗》繼續(xù)相伴,不忘初心,奮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