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彤
(甘肅省莊浪縣水務局,甘肅莊浪744699)
水庫壩體是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是最基本的擋水建筑物,水庫壩體是否穩(wěn)定牢固決定著該水利工程的職能大小。但是由于水庫壩體所處的環(huán)境較為惡劣,一般在長期的運行中,水庫壩體都會出現(xiàn)一些質(zhì)量病害,一是下游壩坡抗滑不穩(wěn)定,有多條裂縫分布;二是輸水洞、溢洪道沖刷破壞嚴重;三是金屬結構設備老化、銹蝕、變形嚴重;四是大壩觀測、管理設施不全、防汛道路較差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壩體滲漏,這種病害嚴重影響著壩體的安全,必須及時對其進行加固修復處理。本文結合莊浪縣賈門、紅崖灣水庫壩體加固工程這一實例對水庫壩體、填筑料壓實質(zhì)量控制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從壩右岸向左岸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斗容為0.3m3反鏟挖掘機完成砂塊拆除、坡面清理、阻滑墩基礎開挖,人工完成土工布鋪設、沙礫料墊層鋪設及砼預制塊砌筑。
清除上游壩坡草皮,要求土工膜下鋪設面積基本平整,不能有石子、鐵絲、木棍等尖銳物。從壩頂清除至1 792.00 m(淤泥面高程)以下80 cm 處,并清除掉沿壩腳0.8 m×0.8 m 的淤泥面。土工膜最好沿一定方向鋪設,同時不能拉得太緊,應留有一定的伸縮量以適應基體變形。第一批土工膜鋪貼后(沿壩軸線方向)在其上現(xiàn)澆0.3 cm×0.5 cm C15 砼阻滑墩。土工膜兩邊留有30 cm 寬度PE 膜與PET 不粘和層,鋪設時要調(diào)整好每個單元土工膜走向,以滿足兩個土工膜的相互搭接要求。壩坡上土工膜鋪設好后,要用沙袋壓住,以防移動,影響下一步土工膜的焊接工藝。
土工膜焊接質(zhì)量要在不滲漏水的前提下,平展地鋪貼于上游壩坡,緊接著要鋪筑40 mm 厚的天然級配反濾料。隨著壩坡反濾層墊料上升要逐層襯砌混凝土預制板面。混凝土預制板襯砌中,要求砌筑灰縫寬嚴格控制在1.5~2 cm,且橫向居中設伸縮縫1道,縱向每隔10 米設伸縮縫1 道。伸縮縫用聚氯乙烯膠泥密實填充。
從上到下先清理壩坡面直到坡腳,開挖培厚體基礎,并按設計進行基礎面塊石換填、基礎內(nèi)增設排水廊道,再進行碾壓試驗,全斷面逐層填筑,修理壩坡,建馬道,現(xiàn)澆排水溝,并對坡面綠化,最后處理壩
頂。施工方法:斗容為0.3 m3挖掘機完成坡面深度為1 m 的腐殖質(zhì)土方清理、坡腳培厚體基礎開挖,斗容3 m3裝載機土料廠裝土,20 t 自卸汽車運土,退鋪法鋪土,裝載機平土30 cm 厚,18 t 振動碾錯距30 cm壓8 遍,離岸坡2~3 m 段內(nèi)采用人工配合2.8 kW 蛙式打夯機,鋪土15 cm,夯填12 遍,填筑層間灑水刨毛,與岸坡接觸帶清理浮土、雜物,直到新鮮土層露出;對新舊壩體結合部位,采用每填筑3 層新壩體后,利用裝載機水平鏟進舊壩體80 cm,使新舊壩體形成鋸齒狀咬合。
取料必須在設計指定的料場范圍內(nèi)進行,不得任意開采。土料場應先清除土皮,包括清除表面堆積物、耕植層、植物根系等。在土料場周邊布置排水溝,及時排走雨水。在雨季還應使用塑膜等防水材料,對擬將開采的土料場進行覆蓋。根據(jù)氣候、地形情況,土料的開采可采用平面開挖和立面開挖,并做好統(tǒng)一規(guī)劃,在雨季開采料場上部含水量較低的土料,在干燥季節(jié)開采料場下部含水量較高的土料。土料的最優(yōu)含水量依據(jù)設計提供應控制在18%左右。土料開采中,如發(fā)現(xiàn)可疑土質(zhì)時,應立即停止取料,待地質(zhì)人員與監(jiān)理工程師共同研究、鑒定后,再決定是否繼續(xù)使用或予以清除。
下游壩坡填筑前要清除表層1 m 厚度內(nèi)的草皮、樹根及腐殖物,壩體與山坡結合處,山坡要削成緩坡。壩坡表層在清除中發(fā)現(xiàn)的縱、橫向裂縫要隨時處理,對裂縫深度不超過3 m 的要按照《壩體加固設計圖莊—賈—技施—04》的要求開挖,然后進行回填夯筑,人工夯實鋪土厚度應小于15 cm,機械壓實鋪土厚度小于30 cm。裂縫回填土體,壓實干容重大于1.6 t/m3。壩體裂縫深度超過3 m 的,要求進行開挖回填,然后進行粘土泥漿灌漿,即沿裂縫長方向單排布孔,孔距2 m,灌漿深度要比裂縫深度增加1~1.5 m,灌漿漿液密度為1.2~1.6 g/cm3。灌漿壓力為2 MPa。裂縫處理后,要對老壩體表面進行結合槽開挖,具體開挖按04 號圖紙實施,壩體培厚碾壓前要進行壩料碾壓試驗;壩料碾壓試驗宜在壩體外的場地進行,對設計提供的土料含水量、鋪土層厚度、干容重等技術參數(shù)進行大面積的復核試驗,每一試驗單元面積不小于15 m×30 m。對壩體不同填筑材料的鋪料方式,鋪料厚度和碾壓厚度、振動碾壓類型及重量、碾壓遍數(shù)、行走速度、鋪料過程的加水量、壓實前后的級配滲透系數(shù),壓實層的孔隙率和干密度等提出試驗成果。
為了保證填筑質(zhì)量,盡量采用需要加厚壩體的全斷面進行碾壓,特殊地段采用分段碾壓,各段之間應設立標志,以防止漏壓、欠壓和過壓。上下層分段應錯開。為配合碾壓施工,壩料鋪筑應平行壩軸線順次進行,及時鋪平土料并鋪筑均勻、平整。鋪料與碾壓工序必須連續(xù)進行,如需短時間停工,其表面風干層應經(jīng)常灑水濕潤,保持含水量在最優(yōu)含水量控制范圍內(nèi),如需長時間停工,應根據(jù)氣候條件鋪設保護層,復工時予以清除,并檢查填筑面。施工單位最好預備防雨材料,當施工中遇降雨,可對填筑面進行保護,如降雨時未對施工面及時保護,雨后繼續(xù)施工,必須待表層含水量符合要求后進行。必要時須經(jīng)處理,方可鋪筑新土。壩體上升,應盡量平起,如必須分期填筑時,其結合縫要先削坡,必須邊灑水邊刨毛,邊鋪土壓實,并控制其含水量不超過18%。鋪料厚度人工夯實不大于15 cm,機械碾壓控制在30 cm 以內(nèi),填筑層面必須刨毛,保證層面結合良好。為防止水流沖刷壩坡,下游壩坡種植草皮護坡,為穩(wěn)固植被,以截面為0.3 m×0.3 m 混凝土網(wǎng)格進行罩坡,正方形網(wǎng)格尺寸為1.5 m×1.5 m。要求混凝土網(wǎng)格堅固耐用工整,確實達到穩(wěn)固壩坡的造景作用。
接縫處理:土料與放水塔、輸水洞出口、岸坡砂漿層結合時,填土前必須用鋼刷等工具清除其表層的乳皮、粉塵,并粉刷濃泥漿(土∶水為1∶3),邊粉刷邊鋪土邊人工夯實。上游壩坡排水溝、下游壩坡縱、橫排水溝,上壩階梯和壩頂細部結構按設計圖施工,要求排水溝順暢實用,階梯等與壩體連接應埋設牢固,砌筑平整美觀。
每一碾壓段、壩體土料壓實后,都必須取樣測定干容重。干容重測定方法可根據(jù)工地具有的儀器、設備情況自行選定,測定數(shù)值必須盡量準確。每一碾壓段取樣1~3 個,邊沿部位應增加取樣;取樣部位應著重于壓實質(zhì)量可疑處及壓實困難部位。應挖取每一碾壓層最底部處土層,嚴禁表層挖取。
水庫壩體加固后,增強了水庫抵御洪水的能力,同時提高了壩坡的穩(wěn)定性,延長了水庫的壽命,消除了水庫的險情,保護了下游所在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