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強,張學健,彭曉輝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車輛段,天津 300012)
2018年9月,天津車輛段沙河驛運用車間列檢作業(yè)場檢車員在對始發(fā)列車制動機持續(xù)進行一定時間試驗時,發(fā)現(xiàn)4輛鐵路貨車制動機感度保壓1 min內(nèi)制動缸未緩解完畢,將4輛故障車輛集中檢修處理。
感度試驗、安定試驗時,按規(guī)定減壓量減壓,制動缸發(fā)生制動作用,充風緩解時制動缸活塞在退回過程中存在停頓現(xiàn)象,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緩解完畢,緩解時間均在2 min以上,但最終能夠達到緩解位。
單車試驗時該故障依然存在,由于制動缸能制動、緩解,可排除120主閥故障;空重車試驗狀態(tài)良好,顯示牌翻轉(zhuǎn)正常,傳感閥觸桿能夠伸出中心孔排氣,可排除傳感閥、管系及密封膠墊不良故障,證明各管路通暢無堵塞。因此,初步判定故障部位為限壓閥、傳感閥內(nèi)部。更換新限壓閥后再次進行單車試驗,各項試驗性能良好。
對換下的4個限壓閥進行拆解,發(fā)現(xiàn)中間體呼吸孔均被異物堵塞(圖1)。
限壓閥中間體呼吸孔的作用是防止膜板與中間體上平面形成真空,保證推桿移動自由。當呼吸孔被異物堵塞后,膜板多次上下移動,與中間體形成真空,二者密貼在一起,推桿不能向上移動,限壓閥活塞緩解時無法向上移動到位,導致制動缸內(nèi)壓力空氣排放緩慢或不徹底。
為了驗證上述故障分析的正確性,利用一輛制動機型號相同且單車試驗情況良好的敞車(C64K型敞車,配裝254 mm×254 mm制動缸以及KZW-A型限壓閥)進行故障模擬試驗。
將限壓閥中間體上的呼吸孔用膠布密封并將外側(cè)涂油漆以模擬呼吸孔堵塞(圖2),然后進行單車試驗(5位減壓200 kPa,保壓1 min后2位充風緩解)的制動緩解。
前4次緩解速度逐漸變慢,但都能在40 s內(nèi)緩解到位。但從第5次開始單車試驗制動缸活塞緩解速度明顯變慢,第5次緩解時間為1 min 38 s;第6次緩解時間為2 min 25 s;第7次緩解進行到4 min 10 s時停止,制動缸活塞外露長度為15 mm,發(fā)生緩解不到位現(xiàn)象(圖3)。清除呼吸孔處粘貼的膠布,活塞外露部分立即緩解到位,再次進行單車試驗,各項性能良好。
故障模擬試驗證明,限壓閥呼吸孔堵塞直接影響制動機緩解性能。
(1) 限壓閥使用微機試驗臺試驗時需涂抹檢漏劑檢查閥體組裝是否漏泄,檢漏劑會夾雜空氣中的灰塵流至呼吸孔,灰塵隨時間沉積造成呼吸孔堵塞。
(2) 限壓閥檢修試驗合格后需涂打油漆標記,另有個別單位涂打限壓閥的檢修編號,編號涂打在閥體左側(cè),距離呼吸孔較近,油漆有時會進入到呼吸孔內(nèi)造成呼吸孔堵塞。
(3) 空氣夾雜的灰塵等雜質(zhì)進入呼吸孔內(nèi)腔,逐漸堆積最終堵塞限壓閥呼吸孔。雜質(zhì)少未完全堵塞呼吸孔時,無故障表現(xiàn),單車試驗或列檢試風均不能發(fā)現(xiàn)。當呼吸孔被完全堵塞后,列車制動、緩解時,膜板與中間體之間的空氣逐漸減少,直至真空,此時膜板與中間體完全吸附在一起,最終表現(xiàn)為制動缸緩解作用不良。
(1) 檢修限壓閥時,使用專用銅針疏通,用風槍吹凈呼吸孔內(nèi)水分。
(2) 限壓閥涂打標記時,不得在有呼吸孔側(cè)涂打標記。如果涂打標記,需進行防護,防止堵塞呼吸孔。
(3) 在使用試驗臺檢測限壓閥時,對呼吸孔進行防護,防止檢漏劑進入到呼吸孔內(nèi)。
(4) 限壓閥現(xiàn)車組裝后,涂打車體標記時應采取防護措施,防止油漆等異物進入堵塞呼吸孔。
(5) 建議廠家修改呼吸孔的結(jié)構,可以借鑒120閥呼吸孔結(jié)構。
(6) 站修配備120閥試驗臺、空重車閥試驗臺,對更換下的閥類零部件進行試驗,經(jīng)過試驗證明性能良好的配件可以再次裝車使用,以減少配件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