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平,李 珊
(湖北省漢川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湖北 漢川 431602)
淚道是排泄眼淚的通道,由內眼角的淚點、淚小管、淚總管、淚囊和鼻淚管組成。淚道中的任何一個部分發(fā)生阻塞都會使淚液無法經(jīng)過淚道流入鼻黏膜,使淚液在眼表蓄積,導致溢淚的癥狀及局部炎癥反應,進而可引發(fā)慢性淚囊炎[1]。Nd:YAG 激光淚道探通術常被用于淚道阻塞患者的治療中[2]。單純對淚道阻塞患者進行Nd:YAG 激光淚道探通術,很難徹底地疏通其淚道,術后其病情復發(fā)的幾率較高。近年來,臨床上對淚道置管術進行了改良,并嘗試聯(lián)用此改良術式和Nd:YAG 激光淚道探通術對淚道阻塞患者進行治療,以改善其淚道的結構,緩解其溢淚的癥狀[3]。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聯(lián)用Nd:YAG 激光淚道探通術和改良的淚道置管術治療淚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8 年4 月至2021 年4 月期間漢川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 例淚道阻塞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經(jīng)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確診患有淚道阻塞;2)簽署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3)可積極配合治療。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沒有完整的病歷資料;2)處于哺乳期、妊娠期;3)此前有淚道阻塞治療史。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激光治療組和聯(lián)合治療組。在激光治療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7 例;其年齡為35 ~66 歲,平均年齡為(50.44±3.19)歲;其病程為4 ~15 個月,平均病程為(9.64±1.73)個月。在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 例,女性患者16 例;其年齡為36 ~67 歲,平均年齡為(51.36±3.74)歲;其病程為5 ~16 個月,平均病程為(10.31±1.94)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激光治療組患者進行Nd:YAG 激光淚道探通術,方法是:使患者取仰臥位,對其患眼淚點進行表面麻醉。待麻醉起效后,采用淚點擴張器探查淚點的具體位置。確定淚點的具體位置后,將淚點擴張器垂直插入淚點,對淚點進行擴張。對淚道進行沖洗,確定阻塞淚道的具體位置。若淚道內存在膿性分泌物,需對膿性分泌物進行抽吸。將空芯探針從淚點插入阻塞的淚道處,抽出導管針芯,通過空芯探針將光導纖維引致阻塞處,對阻塞處連續(xù)擊射。Nd:YAG激光的波長為1064 nm,單點能量為150 ~300 mJ。待淚道內的阻力消除,抽出光導纖維。將生理鹽水注入套針內沖洗淚道。若淚道恢復通暢,采用慶大霉素、地塞米松及生理鹽水的混合溶液反復沖洗淚道。通過套針注射典必殊眼膏,在注藥的同時退出探針。對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進行Nd:YAG 激光淚道探通術和改良的淚道置管術。Nd:YAG 激光淚道探通術的方法與激光治療組患者相同。對患者進行改良的淚道置管術的方法是:在淚點位置使用配套針,向下鼻道送入引線。在引線的牽引下,擴張淚道,牽出線形管,對引線進行打結,并向下鼻道進行牽引,經(jīng)鼻腔引出牽引線后打結,將牽引線固定在淚囊下口,對淚道進行沖洗。
1)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具體的療效評定標準是:(1)臨床治愈:手術后,患者的淚道恢復通暢,其溢淚的癥狀消失。(2)好轉:手術后,患者的淚道基本恢復通暢,其溢淚的癥狀有所改善。(3)無效:手術后,患者的淚道未恢復通暢,其溢淚的癥狀未改善。手術的總有效率=(臨床治愈例數(shù)+ 好轉例數(shù))/ 總例數(shù)×100%。2)手術后,統(tǒng)計兩組患者球結膜充血、水腫及異物感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3)手術后,采用簡明36 項健康狀況調查問卷(The 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此量表中包括社會因素、情感因素、生理因素、疼痛因素、心理因素五部分內容。每項內容的滿分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相應的生活質量越高。
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 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手術的總有效率高于激光治療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效果的比較
手術后,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于激光治療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
手術后,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SF-36 中社會因素、情感因素、生理因素、疼痛因素、心理因素的評分均高于激光治療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F-36 評分的比較(分,± s)
表3 兩組患者SF-36 評分的比較(分,± s)
組別 社會因素 情感因素 生理因素 疼痛因素 心理因素聯(lián)合治療組(n=40) 89.80±5.17 92.18±5.34 91.88±5.37 88.72±5.63 91.75±5.38激光治療組(n=40) 82.46±5.39 85.03±5.79 84.92±5.16 80.39±5.48 83.92±5.29 t 值 6.2156 5.7412 5.9107 6.7056 6.5634 P 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淚道阻塞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眼部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現(xiàn)溢淚的癥狀,其患眼的淚道會有膿性分泌物滲出。淚道阻塞患者若未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其病情會逐漸發(fā)展為慢性淚囊炎。研究發(fā)現(xiàn),對淚道阻塞患者進行傳統(tǒng)手術治療后,其阻塞的淚道可得到疏通,但手術會使其面部出現(xiàn)瘢痕組織,且難以控制手術部位的出血量,手術的風險較高,不易被患者所接受[4]。近年來,Nd:YAG 激光淚道探通術被廣泛地應用于淚道阻塞的治療中。在對淚道阻塞患者進行Nd:YAG 激光淚道探通術期間,手術部位有較高的氣化率,且激光具有極強的組織穿透力,能有效地清除淚道的阻塞物,恢復淚道的通暢。對淚道阻塞患者進行Nd:YAG 激光淚道探通術后,不會對其面部造成明顯的損傷。由于手術期間很難把握淚道擴張的程度,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球結膜充血、水腫及異物感等不良反應,術后其病情的復發(fā)率較高[5]。對此,臨床上采用改良的淚道置管術對淚道阻塞患者進行治療。與其他的淚道疏通措施不同,改良的淚道置管術操作簡單,可徹底清除淚道內的阻塞物,有效地分離黏連組織,且產(chǎn)生的瘢痕組織較小,可避免發(fā)生術后淚道再次狹窄的情況[6-8]。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聯(lián)用Nd:YAG 激光淚道探通術和改良的淚道置管術治療淚道阻塞的效果較為理想,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