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玲
(呂梁學院化學化工系,呂梁 033001)
次氯酸(HClO)或次氯酸根(ClO-)是生物體中重要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之一[1-2],在生物體的細胞、組織、器官中普遍存在,其存在有助于使入侵的細菌失活,抑制DNA復制,減少細胞組織的細菌污染,抑制傷口感染。生物體中的HClO或ClO-分為內(nèi)源性和外源性,內(nèi)源性HClO或ClO-由白細胞(包括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中的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催化過氧化氫和氯離子反應(yīng)而生成;外源性的HClO或ClO-主要是水的氯化消毒產(chǎn)生(Cl2+H2O→HClO),存在于生活飲用水、醫(yī)院等各種公眾場所的消毒液中[3-6]。最近2年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消毒液的使用增加了人們暴露于ClO-中的機會,接觸到的ClO-的濃度也隨之增大,而HClO或ClO-濃度異常(ρ≥1 g·L-1)則會引起體內(nèi)生物分子氧化,進而導致各種生理疾病,包括關(guān)節(jié)炎、動脈粥樣硬化、肝硬化和癌癥[7-11]。
對與疾病相關(guān)物質(zhì)的原位檢測以及生命和化學反應(yīng)過程中一些精細和中間過程的快速和高分辨監(jiān)測,是目前生物學和化學面臨的重要科學問題?;谟袡C小分子的熒光探針具有低成本、結(jié)構(gòu)簡單、生物兼容性好、發(fā)光性能易調(diào)控、反應(yīng)機制易闡明等優(yōu)勢,同時,熒光探針體現(xiàn)出可視化、非破壞性、多層次成像等優(yōu)點,能夠?qū)崿F(xiàn)在細胞或活體中目標分子的實時、定位檢測,因此被廣泛應(yīng)用于生物學、環(huán)境學和醫(yī)學等領(lǐng)域。
依據(jù)熒光探針對分析對象的識別方式不同,熒光探針可分為傳統(tǒng)型熒光探針和反應(yīng)型熒光探針。傳統(tǒng)型熒光探針與分析對象通過非共價的相互作用(氫鍵、靜電作用、配位作用、疏水作用和范德華力等)相結(jié)合,進而改變熒光探針的熒光信號。與傳統(tǒng)型熒光探針相比,反應(yīng)型熒光探針憑借不可逆性、特異性和生物正交性等優(yōu)勢,提高了其對分析對象的選擇性和靈敏度[12]。近年來,識別HClO的反應(yīng)型熒光探針快速發(fā)展,按其識別機理主要可分為氧化脫肟基反應(yīng)[13-15]、氧化硫族化合物反應(yīng)[16-18]、氧化酰肼反應(yīng)[19-20]與氧化脫氫反應(yīng)[21-22]等。但熒光探針仍存在合成路線復雜、檢出限過高、抗干擾能力差等缺點,要實現(xiàn)熒光探針在細胞器中靶向檢測HClO或ClO-仍然是目前生物化學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23-25]。為此,我們以2,7-二溴-9-芴酮為原料,通過兩步反應(yīng)合成了一種新型的turn-on型熒光探針,并研究了其對ClO-的檢測性能。
所用儀器有F-7000熒光分光光度計、U-3900紫外可見分光光譜儀、AB Triple TOF 5600 plus System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Bruker AVANCE-600 MHz核磁儀、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Zeiss LSM 880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所需要的藥品和試劑均采購于上海阿拉丁試劑公司。
探針的合成路線如Scheme 1所示。將化合物2,7-二溴-9-芴酮(338 mg,1 mmol)和苯酚(940 mg,10 mmol)加入甲磺酸(5 mL)溶液中。將混合物在60℃攪拌6 h,冷卻,倒入水中層析并過濾后,用乙醇洗滌,得到白色固體化合物1(414 mg,82%)。
將1 g化合物1加入三氟乙酸(TFA)15 mL,然后再加入六次甲基四胺0.4 g,加熱至70℃,反應(yīng)6 h,然后旋轉(zhuǎn)蒸發(fā)除去三氟乙酸,將所得混合物加入冰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以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最后用二氯甲烷和石油醚(1∶5,V/V)進行柱色譜純化,得到的產(chǎn)物為白色固體化合物2,即為目標探針(900 mg,81%)。1H NMR(600 MHz,DMSO-d6):δ 10.83(s,2H),10.16(s,2H),7.95(d,J=8.0 Hz,2H),7.64(d,J=8.0 Hz,2H),7.56(s,2H),7.39(d,J=8.5 Hz,2H),7.25(s,2H),6.98(d,J=8.6 Hz,2H)。13C NMR(151 MHz,DMSO-d6):δ 191.59,160.55,152.95,138.11,136.50,135.14,131.74,128.84,127.23,123.52,122.30,121.92,118.65,64.02(圖 S1~S3,Supporting information)。ESI-MS m/z:[M-H]-計算值 562.932 2,實測值562.932 6。
Scheme 1 Synthetic route of probe 2
通過實驗我們確定了探針識別反應(yīng)的最佳條件:磷酸緩沖鹽溶液(PBS,20 mmol·L-1,pH=7.4)和乙腈的混合溶液(1∶1,V/V),激發(fā)波長為410 nm,發(fā)射波長為511 nm,激發(fā)狹縫寬度/發(fā)射狹縫寬度為5 nm/5 nm。以下相關(guān)實驗均在此反應(yīng)條件下進行。
首先,我們研究了不同pH值(2~6)和生理環(huán)境(pH=7.4)條件下,探針2對ClO-的光學響應(yīng)。如圖1所示,在pH=2~6的體系中,探針2在加入ClO-前后其熒光強度幾乎沒有變化,而在生理條件下,加入ClO-后2的熒光強度變化很大,故該探針適合在生理條件下檢測ClO-。
圖1 存在和不存在ClO-時pH對探針2的熒光的影響Fig.1 pH effect on fluorescence of probe 2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ClO-
接下來,我們選擇了一些人體中常見的分子和離子,如K+、Na+、NO2-、Br-、F-、Cl-、HSO3-、SO32-和生物硫醇 Cys(半胱氨酸)、Hcy(同型半胱氨酸)、GSH(谷胱甘肽),以及具有氧化性的H2O2作為分析物,所加分析物濃度都是ClO-濃度的2倍,且與探針2的共存時間為5 min(ClO-的反應(yīng)時間為10 s),結(jié)果見圖2。由圖可知,探針2對ClO-有明顯的選擇性檢測作用,其他分析物和2共存時對其熒光基本沒有影響。
圖2 探針2對ClO-的選擇性檢測Fig.2 Selective detection of ClO-by probe 2
向探針2的PBS/乙腈溶液中逐漸加入濃度為0.1 mol·L-1的 ClO-溶液(每次 50 μL),其 UV-Vis吸收光譜的變化見圖3??梢钥闯?,隨著ClO-溶液濃度的增大,410 nm處的吸收峰逐漸增大,當加入的ClO-溶液總體積為150 μL后,吸收峰不再發(fā)生變化(圖S4)。而在320和340 nm處的吸收峰是隨著ClO-溶液濃度的增大而逐漸減小的。
圖3 ClO-濃度對探針2的UV-Vis光譜的影響Fig.3 Effect of ClO-concentration on UV-Vis spectra of probe 2
向探針2的PBS/乙腈溶液中逐漸加入濃度為0.1 mol·L-1的 ClO-溶液(每次 0.5 μL),其熒光光譜的變化如圖4所示。由圖可見,隨著ClO-溶液濃度的增大,探針2在511 nm處的發(fā)射峰強度逐漸增大,當ClO-溶液加入量超過2.5 μL后,發(fā)射峰強度不再發(fā)生變化(圖 S5)。
圖4 ClO-濃度對探針2熒光強度的影響Fig.4 Effect of ClO-concentration o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probe 2
用熒光光譜法研究探針2識別ClO-的反應(yīng)時間,結(jié)果如圖 5所示。當 10 μmol·L-1的探針溶液和125 μmol·L-1的 ClO-溶液反應(yīng),反應(yīng)在 10 s內(nèi)即完成,10 s后熒光強度不再變化。而且從圖中可以看出,空白實驗中探針很穩(wěn)定,其熒光強度基本不變。
在 10 μmol·L-1的探針體系中逐次加入 0.5 μL濃度為 0.1 mol·L-1的 ClO-溶液,使其濃度為25~125 μmol·L-1,用熒光強度對 ClO-溶液濃度作圖(圖6),對數(shù)據(jù)進行線性擬合,求其斜率k,根據(jù)文獻[9]計算檢出限LOD,其值為0.74 μmol·L-1。
通過高分辨質(zhì)譜研究了探針2對ClO-的響應(yīng)機理。如圖S6所示,當探針和ClO-反應(yīng)完畢后,我們通過高分辨質(zhì)譜找到了響應(yīng)產(chǎn)物的質(zhì)譜峰,該產(chǎn)物可認為具有苯醌結(jié)構(gòu),我們推測可能的機理是ClO-將探針氧化成苯醌的結(jié)構(gòu)從而導致熒光強度增大。
通過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考察了探針2在Hela細胞內(nèi)對 ClO-的響應(yīng)。用 10 μmol·L-1的探針孵育Hela細胞 20 min后,加入50 μmol·L-1的ClO-溶液繼續(xù)孵育。隨后用PBS洗滌細胞3次,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觀察。如圖7所示,綠色通道有明顯的綠色熒光。當我們用脂多糖(LPS)刺激細胞產(chǎn)生內(nèi)源性的ClO-,也會有綠光出現(xiàn)。因此,我們的探針可以在細胞內(nèi)檢測內(nèi)源性和外源性的ClO-。
圖7 探針2在Hela細胞內(nèi)對ClO-響應(yīng)的熒光成像圖Fig.7 Fluorescence images of probe 2 responding to ClO-in Hela cells
本研究提供了一種在生物體系中快速檢測ClO-的方法,該方法對ClO-有單一選擇性,熒光強度明顯,10 s內(nèi)快速完成反應(yīng),且檢出限低至0.74 μmol·L-1。此外,探針還可以在HeLa細胞中實現(xiàn)ClO-的熒光成像,為今后ClO-的實時檢測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Supporting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t http://www.wjhxx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