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HPLC法同時測定不同基原崖桑皮和桑白皮中7種活性成分含量

      2021-12-10 03:07黎海靈黃艷萍陳旭冰谷文超周游張德全周濃
      中國藥房 2021年15期
      關(guān)鍵詞:綠原藥材活性

      黎海靈 黃艷萍 陳旭冰 谷文超 周游 張德全 周濃

      摘 要 目的:建立同時測定重慶地區(qū)不同基原崖桑皮和桑白皮中7種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為完善崖桑皮和桑白皮的質(zhì)量控制標準以及比較兩者質(zhì)量等同性提供參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測定58批崖桑皮和桑白皮藥材中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和異槲皮素的含量,色譜柱為Diamonsil C18,流動相為0.1%甲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脫),流速為1.0 mL/min,檢測波長為280 nm,柱溫為30 ℃,進樣量為10 μL。利用SPSS 22.0軟件,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方法分析58批崖桑皮和桑白皮藥材中上述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差異。結(jié)果:上述7種活性成分在各自質(zhì)量濃度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的線性關(guān)系良好(r≥0.999 0),精密度、穩(wěn)定性(24 h)、重復(fù)性、耐用性和加樣回收率試驗的RSD均小于3%。崖桑皮中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和異槲皮素的平均含量分別為0.304、22.462、1.730、1.308、1.593、2.842、0.657 mg/g,而桑白皮中上述7種活性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別為0.305、22.995、2.486、2.438、2.916、4.158、1.264 mg/g。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顯示,崖桑皮和桑白皮的上述7種活性成分中只有山柰酚的含量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結(jié)果均顯示崖桑皮中上述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與桑白皮無明顯差別。結(jié)論:所建HPLC法簡便、靈敏、準確度高,可為完善崖桑皮和桑白皮的質(zhì)量控制標準提供參考。崖桑皮和桑白皮在主要活性成分上具有一定的質(zhì)量等同性,以華桑和雞桑為來源的崖桑皮可作為桑白皮的代替品使用。

      關(guān)鍵詞 崖桑皮;桑白皮;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異槲皮素;含量;基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7 active components in Mori Australis Cortex and Mori Cortex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Chongqing area,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of Mori Australis Cortex and Mori Cortex and comparing the equivalence of their quality. METHODS: HPLC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neochlorogenic acid, mulberroside A, chlorogenic acid, astragalin, kaempferol, morusin and isoquercetin in 58 batches of Mori Australis Cortex and Mori Cortex. The chromatographic column was Diamonsil C18 with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0.1% formic acid solution-acetonitrile (gradient elution) at the flow rate of 1.0 mL/min.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80 nm,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 and the injection volume was 10 μL. Using SPSS 22.0 software,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ntent difference of the above-mentioned 7 active components in Mori Australis Cortex and Mori Cortex. RESULTS: There w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area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bove 7 active components (r≥0.999 0). The RSDs of precision, stability (24 h), repeatability, durability and recovery were less than 3%.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neochlorogenic acid, mulberroside A, chlorogenic acid, astragalin, kaempferol, morusin and isoquercetin in Mori Australis Cortex were 0.304, 22.462, 1.730, 1.308, 1.593, 2.842 and 0.657 mg/g, respectively. Those of Mori Cortex were 0.305, 22.995, 2.486, 2.438, 2.916, 4.158 and 1.264 mg/g,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showed that only the content of kaempferol in the above 7 active components of Mori Australis Cortex and Mori Cortex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ents of above 7 active components between Mori Australis Cortex and Mori Cortex. CONCLUSIONS: The established HPLC method is simple, sensitive and accurate,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of Mori Australis Cortex and Mori Cortex. Mori Australis Cortex and Mori Cortex have certain quality equivalence in main active components, and the Mori Australis Cortex from M. australis and M. cathayana can be used as a substitute for the Mori Cortex.

      KEYWORDS Mori Australis Cortex; Mori Cortex; Neochlorogenic acid; Mulberroside A; Chlorogenic acid; Astragalin; Kaempferol; Morusin; Isoquercitrin; Content; Source

      桑白皮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用藥歷史悠久。據(jù)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記載,桑白皮性味甘、寒,歸肺經(jīng),入藥可用于治療肺熱喘咳、水腫脹滿、尿少、面目肌膚浮腫等疾病[1-2]。崖桑皮為??浦参镫u桑M.australis Poir.或華桑M.cathayana Hemsl.的干燥根皮,入藥具有與桑白皮相似的功效,主要在重慶、四川、貴州、廣西等地作為地方習(xí)用品使用,收載于2010年版《四川省中藥材標準》[3]。隨著中藥材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和市場對中藥材需求的日益擴大,中藥材多基原利用在一定時期內(nèi)對擴大藥源、保障臨床用藥需求具有重要意義。但不同基原的藥材往往成分不同、品質(zhì)參差不齊,難以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控制其質(zhì)量和保證臨床療效,嚴重影響了中藥材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

      桑屬植物的根皮主要含有黃酮類、芪類、生物堿類和香豆素類等化學(xué)成分[4-6]。其中,黃酮類化合物是桑白皮的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芪類化合物被認為是植物抗毒素物質(zhì)[7-9]。在2020年版《中國藥典》和2010年版《四川省中藥材標準》中,僅以外觀性狀、顯微鑒別和薄層鑒別作為桑白皮和崖桑皮的質(zhì)量控制標準,未對其有效成分含量測定項進行相關(guān)規(guī)定。陳志永等[10]對桑白皮有效成分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紫云英苷、桑根酮C和桑辛素進行了含量測定;魏敏等[11]測定了桑白皮中桑皮苷A、氧化白藜蘆醇、桑色素、桑根酮D、桑黃酮G、桑皮酮H和桑辛素的含量;袁婷等[12]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了桑白皮中綠原酸、二氫桑色素、氧化白藜蘆醇、桑辛素O、桑根酮C的含量。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礎(chǔ)上,采用HPLC法同時測定重慶地區(qū)不同基原桑白皮和崖桑皮中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和異槲皮素等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其中崖桑皮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測定是首次報道);同時,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方法對桑白皮和崖桑皮中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進行評價,比較其含量差異性,以期為完善桑白皮和崖桑皮的質(zhì)量控制標準及討論其入藥質(zhì)量等同性提供參考。

      1 材料

      1.1 主要儀器

      本研究所用的主要儀器有LC-20AT型HPLC儀(日本Shimadzu公司)、SB-5200DTN型超聲波清洗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DZ5-WS型多管架自動平衡離心機(湖南賽特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ML204型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精度0.000 1 g]、CP225D型電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精度0.000 01 g)、DZF-6050MBE型電熱恒溫真空干燥箱(上海博訊實業(yè)有限公司)。

      1.2 主要試劑

      本研究所用的主要試劑有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異槲皮素對照品(成都德斯特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批號分別為DST190124- 015、DST190408-068、DST180504-21、DST190312-001、DST160928-056、DST180729-069、DST180108-006,純度均大于98%),乙腈(色譜純,德國Merck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娃哈哈牌純凈水。

      1.3 藥材

      1.3.1 樣品藥材 53批崖桑皮和桑白皮樣品藥材于2018年10月采集于重慶市部分區(qū)縣(表1中編號Y1~Y44、S2~S10,其中Y代表崖桑皮樣品、S代表桑白皮樣品),經(jīng)重慶三峽學(xué)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xué)院周濃教授鑒定分別為??浦参镫u桑M. australis Poir.、華桑M. cathayana Hemsl.或桑M. alba L.的干燥根皮。另有3批崖桑皮樣品藥材(編號Y45~Y47)于2018年10月購于成都、重慶的藥材市場,經(jīng)周濃教授鑒定為??浦参镫u桑M. australis Poir.或華桑M. cathayana Hemsl.的干燥根皮。將上述藥材于45 ℃烘干至恒質(zhì)量,粉碎,過80目篩,密封儲存于4 ℃環(huán)境中,待用。

      1.3.2 對照藥材 桑白皮對照藥材(編號S1,批號DST181226-004)、崖桑皮對照藥材(編號Y48,批號DST190115-135)均購自成都德斯特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2 方法與結(jié)果

      2.1 溶液的制備

      2.1.1 混合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和異槲皮素對照品各適量,置于同一量瓶中,用70%甲醇溶液溶解并配制成上述成分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287、0.466、0.148、0.118、0.058、0.328、0.185 mg/mL的混合對照品溶液,用0.22 ?m微孔濾膜濾過,備用。

      2.1.2 供試品溶液 精密稱取藥材粉末0.5 g,置于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溶液25 mL,混勻,稱定質(zhì)量,在室溫條件下超聲(功率300 W,頻率40 kHz,下同)提取30 min,冷卻至室溫,用70%甲醇溶液補足減失的質(zhì)量,以4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用0.22 ?m微孔濾膜濾過,即得供試品溶液。

      2.1.3 陰性樣品溶液 精密量取70%甲醇溶液25 mL,置于具塞錐形瓶中,按“2.1.2”項下“稱定質(zhì)量……用0.22 ?m微孔濾膜濾過”步驟操作,制得陰性樣品溶液。

      2.2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0.1%甲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脫(洗脫程序如表2所示),流速為1.0 mL/min,檢測波長為280 nm,柱溫為30 ℃,進樣量為10 μL。

      2.3 方法學(xué)考察

      2.3.1 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分別精密吸取“2.1”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編號Y41)和陰性樣品溶液適量,按“2.2”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所得色譜圖如圖1所示。結(jié)果,理論板數(shù)按桑辛素峰計算大于8 000,各待測成分峰與相鄰峰之間的分離度均大于1.5;陰性樣品溶液對測定無干擾。

      2.3.2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2.1.1”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適量,用70%甲醇溶液稀釋得到系列對照品溶液,按“2.2”項下色譜條件依次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以各對照品峰面積(y)與其相應(yīng)的質(zhì)量濃度(x)進行線性回歸,結(jié)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7種活性成分的r均不小于0.999 0,表明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3.3 精密度試驗 取同一混合對照品溶液適量,按“2.2”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測定6次,記錄峰面積。結(jié)果,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和異槲皮素峰面積的RSD分別為2.81%、2.78%、2.33%、2.50%、2.79%、2.52%和0.77%(n=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3.4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編號Y41)適量,分別在室溫下放置0、2、4、8、12、16、24 h時按“2.2”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結(jié)果,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和異槲皮素峰面積的RSD分別為1.61%、1.89%、2.80%、2.14%、2.39%、0.74%和1.01%(n=7),表明供試品溶液在室溫下放置24 h內(nèi)的穩(wěn)定性良好。

      2.3.5 重復(fù)性試驗 精密稱取樣品(編號Y41)粉末0.5 g,平行6份,分別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2”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并按外標法計算樣品中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結(jié)果,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和異槲皮素含量的RSD分別為2.92%、1.82%、2.62%、2.73%、1.06%、2.18%和2.69%(n=6),表明該方法重復(fù)性良好。

      2.3.6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2.3.5”項下已知含量的樣品(編號Y41)粉末0.25 g,精密稱定,加入混合對照品溶液1 mL,平行6份,分別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2”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計算加樣回收率。結(jié)果,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和異槲皮素的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0.56%、101.36%、101.31%、103.85%、104.38%、104.43%和101.46%,RSD分別為2.13%、2.79%、2.34%、2.80%、1.86%、2.90%和2.23%(n=6),表明該方法準確度良好。

      2.3.7 耐用性試驗 精密稱取樣品(編號Y41)粉末適量,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2”項下色譜條件分別以不同色譜儀(Shimadzu LC-20AT、Agilent 1260)、不同色譜柱(Diamonsil C18、Venusil ASB C18、Inertsustain C18)、不同流速(0.8、1.0、1.2 mL/min)、不同柱溫(25、30、35 ℃)進行測定,各條件平行操作3次,記錄峰面積并按外標法計算樣品中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結(jié)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7種活性成分含量的RSD均小于3.0%,表明該方法耐用性良好。

      2.4 樣品測定

      取58批崖桑皮和桑白皮藥材粉末各適量,分別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2”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并按外標法計算藥材中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每批藥材平行測定3次。采用SPSS 20.0軟件對含量結(jié)果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不同基原崖桑皮和桑白皮藥材中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差異性,結(jié)果如表5、表6所示。

      由表5、表6可知:(1)不同批次崖桑皮或不同批次桑白皮中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2)崖桑皮中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和異槲皮素的平均含量分別為0.304、22.462、1.730、1.308、1.593、2.842、0.657 mg/g,平均總含量為30.896 mg/g;桑白皮中上述7種活性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別為0.305、22.995、2.486、2.438、2.916、4.158、1.264 mg/g,平均總含量為36.562 mg/g。無論是單一成分含量還是總含量,桑白皮均高于崖桑皮。編號為S5的桑白皮的總含量最高(達到64.144 mg/g),編號為Y45的崖桑皮的總含量最低(僅為2.272 mg/g)。(3)從總體上看,大部分崖桑皮樣品藥材中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和桑辛素的含量高于其對照藥材,而紫云英苷(編號Y36樣品除外)、山柰酚、異槲皮素的含量均低于其對照藥材。桑白皮樣品藥材中新綠原酸、綠原酸和桑辛素(編號S2樣品除外)的含量高于其對照藥材,而桑皮苷A(編號S5樣品除外)、紫云英苷(編號S2樣品除外)、山柰酚(編號S4樣品除外)和異槲皮素的含量低于其對照藥材。

      2.5 獨立樣本t檢驗

      采用SPSS 22.0軟件對崖桑皮和桑白皮藥材中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數(shù)據(jù)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崖桑皮與桑白皮之間7種活性成分含量的差異性。結(jié)果表明,崖桑皮與桑白皮中山柰酚的含量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而其他6種活性成分的含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如表7所示。

      2.6 主成分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對崖桑皮和桑白皮藥材中7種活性成分進行主成分分析,結(jié)果提取到了3個特征值>1的主成分。其中,主成分1的特征值為2.443,特征貢獻率為34.906%;主成分2的特征值為1.499,特征貢獻率為21.416%;主成分3的特征值為1.004,特征貢獻率為14.349%;3個主成分的累計貢獻率為70.671%。主成分1主要反映了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異槲皮素的信息;主成分2主要反映了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的信息;主成分3主要反映了桑辛素的信息。

      對提取的主成分1、2、3分別計算得分和排序,計算公式為:

      F1=0.104X1-0.041X2+0.136X3+0.337X4+0.357X5+0.035X6+0.369X7

      F2=0.422X1+0.418X2+0.434X3-0.950X4-0.640X5+0.316X6-0.114X7

      F3=-0.375X1+0.349X2-0.440X3+0.135X4+0.610X5+0.717X6+0.570X7

      上式中,F(xiàn)1、F2、F3分別表示第1、2、3個主成分得分,X1~X7分別表示7種活性成分的標準化數(shù)據(jù)。再以3個主成分所對應(yīng)的特征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的比值為權(quán)重,進行綜合得分計算和排序,計算公式為F綜=0.494F1+0.303F2+0.203F3,可得出:編號Y48藥材的主成分1得分最高,為2.908;編號S5藥材的主成分2得分最高,為3.309;編號S4藥材的主成分3得分最高,為3.754。此外,編號S4藥材的綜合得分最高,為1.555,表明該藥材樣品的品質(zhì)較其他藥材樣品的品質(zhì)更高[13]。

      根據(jù)3個主成分的得分繪制散點圖,可將58批藥材分成5組(圖2),其中編號Y48藥材為第1組,編號S5藥材為第2組,編號Y14藥材為第3組,編號Y41藥材為第4組,其余54組藥材聚在一起歸為一大組,即第5組。此結(jié)果說明主成分分析未能將崖桑皮與桑白皮藥材區(qū)分開來。

      2.7 聚類分析

      以崖桑皮和桑白皮藥材中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為依據(jù),采用SPSS 22.0軟件以歐氏距離法進行聚類分析,結(jié)果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當(dāng)歐氏距離小于15時,58批藥材可分為5大類——第Ⅰ類:Y48、S1;第Ⅱ類:S5;第Ⅲ類:S4;第Ⅳ類:Y12、Y14;第Ⅴ類:剩余批次藥材。同時,7種活性成分含量相近或相同的崖桑皮和桑白皮的距離大多比較接近,因此不能將崖桑皮和桑白皮進行區(qū)分。此結(jié)果與主成分分析結(jié)果大體一致。崖桑皮中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與桑白皮無明顯差別,這一結(jié)論為崖桑皮代替桑白皮使用提供了理論支持。

      3 討論

      3.1 所測指標成分的選擇

      桑屬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為黃酮類和芪類物質(zhì),本研究結(jié)合崖桑皮和桑白皮的臨床藥效以及前人研究內(nèi)容,最終選擇了黃酮類化合物異槲皮素、紫云英苷、山柰酚、桑辛素,苯丙素類化合物綠原酸、新綠原酸和芪類化合物桑皮苷A作為桑白皮和崖桑皮的有效成分含量測定指標。其中,綠原酸和新綠原酸具有抗病毒、抗腫瘤、抗菌、解熱、抗血栓等功效[12,14-16];桑皮苷A在體內(nèi)可以轉(zhuǎn)化為氧化白藜蘆醇,發(fā)揮降糖作用[17-18];紫云英苷和異槲皮素具有消炎、鎮(zhèn)痛、抗菌、抗過敏、抗肝毒等藥理作用[19-21];桑辛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超氧化自由基形成、降血糖等作用[22-23];山柰酚對腦缺血、中風(fēng)、腫瘤等有明顯的治療作用[24-25]。

      3.2 提取方法的選擇

      在供試品溶液的制備過程中,本研究分別考察了不同提取方式(超聲、回流)、提取溶劑(體積分數(shù)分別為30%、50%、70%、80%、100%的甲醇和乙醇溶液)、提取時間(15、30、45、60 min)、料液比[1 ∶ 30、1 ∶ 50、1 ∶ 70、1 ∶ 200 (g/mL)]和提取次數(shù)(1、2、3次)對崖桑皮和桑白皮中7種活性成分含量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提取方式為超聲提取、提取溶劑為70%甲醇溶液、提取時間為30 min、料液比為1 ∶ 50(g/mL)、提取1次的提取效果最佳。

      3.3 活性成分測定結(jié)果分析

      雖然從整體上看,上述7種活性成分無論是單一成分含量還是總含量,桑白皮均高于崖桑皮,但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顯示,7種活性成分中只有山柰酚的含量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結(jié)果也表明,崖桑皮與桑白皮中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無明顯差別。以上結(jié)果顯示,除山柰酚外,崖桑皮和桑白皮在主要活性成分上具有一定的質(zhì)量等同性,因此在抗病毒、抗菌、解熱等藥理活性方面,以華桑和雞桑為來源的崖桑皮可作為桑白皮的代替品使用。

      對照藥材是一種中藥標準物質(zhì),具有高度均勻性、量值準確性以及良好的穩(wěn)定性[26]。本研究以崖桑皮和桑白皮對照藥材的含量為參考標準,發(fā)現(xiàn)大部分崖桑皮樣品中新綠原酸、桑皮苷A、綠原酸和桑辛素的含量均高于其對照藥材,但紫云英苷(編號Y36樣品除外)、山柰酚、異槲皮素的含量均低于其對照藥材;而桑白皮樣品中僅有新綠原酸、綠原酸和桑辛素(編號S2樣品除外)的含量高于其對照藥材。這表明所采集的重慶地區(qū)不同來源崖桑皮和桑白皮的藥材樣品低于對照藥材的含量標準,入藥需結(jié)合各有效成分的藥效學(xué)做進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本研究采用HPLC法對重慶地區(qū)不同基原崖桑皮和桑白皮中7種活性成分的含量進行了測定,測定指標涵蓋了上述2種藥材的主要有效成分。該方法簡便、靈敏、準確度高,可為完善上述2種藥材的質(zhì)量控制標準提供參考。測定結(jié)果顯示,崖桑皮和桑白皮在主要活性成分上具有一定的質(zhì)量等同性,以華桑和雞桑為來源的崖桑皮可作為桑白皮的代替品使用。此外,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藥材的采集產(chǎn)地比較單一,僅能反映重慶地區(qū)崖桑皮和桑白皮中7種有效成分的質(zhì)量等同性;其次是測定的芪類成分較少。因此,為了全面評價崖桑皮和桑白皮的質(zhì)量,下一步將采集其他地區(qū)的樣品,測定包括黃酮類、芪類、核苷類、三萜酸類、多糖類等多種活性成分的含量,以期進一步對不同基原崖桑皮和桑白皮的藥材品質(zhì)進行綜合評價。

      參考文獻

      [ 1 ]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 2020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20:311.

      [ 2 ] 候?qū)毩?,施洋,趙俊芳,等.桑白皮化學(xué)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20,47(8):212-214.

      [ 3 ] 四川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四川省中藥材標準[S]. 2010年版.成都:四川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10:541-543.

      [ 4 ] 張慶建.雞桑、華桑化學(xué)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xué),2007.

      [ 5 ] 宋小地,翟西峰,馮家星,等.桑白皮和桑葉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的虛擬篩選[J].中國藥房,2017,28(4):508- 511.

      [ 6 ] 董德剛,張秀英,劉小雪.桑白皮有效成分分離純化的工藝研究[J].中國藥房,2015,26(28):3960-3963.

      [ 7 ] 黨院霞,梁丹靈,周欣欣,等.基于分子對接技術(shù)的桑白皮總黃酮對高脂血癥并高尿酸血癥大鼠腎保護作用研究[J].中草藥,2019,50(5):1175-1181.

      [ 8 ] 劉芬,黨院霞,邢菊玲,等.基于分子對接的方法探討桑根酮C對MC3T3-E1細胞的藥理作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xué)雜志,2020,26(10):44-50.

      [ 9 ] 王甜.二萜和芪類化合物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D].青島:山東大學(xué),2020.

      [10] 陳志永,蒙麥俠,楊媛媛,等.HPLC法同時測定桑白皮中6種活性成分的含量[J].中國藥房,2018,29(7):911-914.

      [11] 魏敏,陀揚凌,杜曉月,等.不同產(chǎn)地桑白皮中7種成分的含量測定及化學(xué)計量學(xué)評價[J].中藥材,2020,43(1):125-129.

      [12] 袁婷,鄭甜碧,謝魯靈楓,等. HPLC法同時測定桑白皮中5種成分[J].中成藥,2019,41(7):1606-1611.

      [13] 張露荷,黃華梨,張廣忠,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鮮食棗品種綜合評價[J].南方農(nóng)業(yè)學(xué)報,2018,49(4):727-734.

      [14] 樊榮,羿國娟,魯蘭,等.綠原酸及其13種體內(nèi)主要代謝物的體外抗菌作用研究[J].中草藥,2020,51(24):6239- 6245.

      [15] 徐小昆,陳志永,廖立平,等.丁公藤屬植物中東莨菪苷、綠原酸、東莨菪素、異綠原酸A、異綠原酸B和異綠原酸C的含量測定[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6):1119-1122.

      [16] 普天磊,鄧紅山,廖承飛,等. HPLC法測定不同種源辣木葉花莖中異槲皮苷和新綠原酸的含量[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20,41(10):178-183.

      [17] 景王慧,吳文進,燕茹,等.歸肺經(jīng)中藥桑白皮的化學(xué)、藥理與藥代動力學(xué)研究進展[J].世界中醫(yī)藥,2014,9(1):109-112.

      [18] 鄭云翀.?;钚猿煞执僖葝u素分泌效果和機制的比較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xué),2017.

      [19] 陳金川.紫云英苷的酶法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D].揚州:揚州大學(xué),2016.

      [20] 夏伯候,周亞敏,皮勝玲,等. UPLC測定桑葉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異槲皮苷、蘆丁和紫云英苷的含量[J].中藥材,2016,39(3):586-589.

      [21] 辛國華.異槲皮苷葡萄糖基水解酶的純化及酶學(xué)性質(zhì)[D].大連:大連工業(yè)大學(xué),2014.

      [22] 陳辰,許子寒,王力.桑辛素對喉癌干細胞干性表型調(diào)控的作用研究[J].四川大學(xué)學(xué)報:醫(yī)學(xué)版,2020,51(5):650-657.

      [23] 鐘芳芳,嚴鳴光,楊芳,等.桑辛素對D-半乳糖致小鼠老年性癡呆模型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J].天津中醫(yī)藥,2020,37(1):104-108.

      [24] 程笑,楊瀅霖,李偉瀚,等.山柰酚對LPS誘導(dǎo)小鼠急性腎損傷作用及機制探討[J].中國藥學(xué)雜志,2020,55(17):1439-1443.

      [25] 張煒,全昆,宋祖琪,等.山柰酚抑制EMT阻斷神經(jīng)膠質(zhì)瘤細胞侵襲和轉(zhuǎn)移[J].時珍國醫(yī)國藥,2020,31(5):1097-1101.

      [26] 戴宇,鄧赟,宋川霞,等.對照提取物的國內(nèi)外發(fā)展研究概況[J].中藥與臨床,2015,6(4):49-53.

      (收稿日期:2020-12-23 修回日期:2021-06-10)

      (編輯:胡曉霖)

      猜你喜歡
      綠原藥材活性
      蛋白酶對禾花魚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對手
      不同甜葉菊品種葉中綠原酸類成分的比較研究
      全國三大藥材市場近期行情
      全國三大藥材市場近期行情
      全國三大藥材市場近
      牛奶也有“死”和“活”
      保肝藥物體內(nèi)活性篩選方法的建立
      HPLC—DAD法同時測定銀黃含片中黃芩苷和綠原酸的含量
      3
      图木舒克市| 长顺县| 大关县| 格尔木市| 日土县| 江川县| 桂林市| 彰化市| 大理市| 中山市| 大余县| 洮南市| 九江市| 沽源县| 合川市| 延寿县| 安溪县| 西盟| 石泉县| 文成县| 潼南县| 习水县| 桦甸市| 丰顺县| 博客| 遂川县| 瑞丽市| 二连浩特市| 岗巴县| 定州市| 新郑市| 贵州省| 平顺县| 漳平市| 炎陵县| 蛟河市| 潞西市| 阿拉善右旗| 三门县| 新沂市|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