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琳
摘要: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信息技術也越來越普及,信息化教學逐漸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走進我們的課堂。信息化教學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給幼兒園、教師、家長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本文針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幼兒園信息化教學的效率,更好的推進幼兒園信息化教學的實施。
關鍵詞:幼兒園 信息化教學 幼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盵1]3-6歲的兒童在這個階段對外界充滿了好奇,想要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的去探索世界,他們會在探索中逐漸去使用各種媒體并且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運動、歌唱、舞蹈,以及使用他們的身體來表達某些意思來進行學習,而各種信息化的媒體就是很好的輔助手段。[2]
那么,在實踐的過程中具體應該如何推進信息化教學的實施呢?
1.增強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
首先,教師應樹立正確的信息化教學觀。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幼兒對于電子產(chǎn)品并不陌生,對于一些電子產(chǎn)品的操作、使用甚至可以說是輕車熟路。這要求教師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了解幼兒的興趣特點,將信息化教學也融入到教學中去。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下,很多教師很難一下子將觀點轉變過來,其實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也不需要一味的否定和排斥,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教學中可取的方面與信息化教學相結合,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更加直觀、更加合適的方式服務于幼兒。讓幼兒的學習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2.提高教師信息化技術水平
對于教師信息技術水平薄弱的問題,可以對教師開展專門性的培訓。例如,定期請專業(yè)的信息技術人員到幼兒園中為教師進行授課,讓教師對于學校網(wǎng)站的操作,一些軟件的運用、課件的制作有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了解。在學習完之后,教師要將學到的信息技術及時地進行操作與練習,要讓自己真正能夠制作起來、使用起來。
學校還可以定期開展一些經(jīng)驗交流,讓學得好的教師做經(jīng)驗介紹,分享自己制作的網(wǎng)站、課件等,讓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拓展新的經(jīng)驗。
當幼兒園購買了新的電教化設施時,也應該及時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每位教師對于電教化設備都能夠熟練的操作和使用。
幼兒園還可以設立專門的信息化技術小組,對于教師所遇到的困難和疑問進行幫助和解答,給予教師信息化教學的信心和支持。另外,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不僅在于能夠熟練的“操作”和“制作”,還要考慮,該技術手段是否適合相應的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因此,教師在運用信息化技術的同時,還要結合教學內容及幼兒的實際情況,讓信息化教學真正服務于幼兒。
3.尊重信息化教學實施的規(guī)律
其實,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實施也包含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的觀念轉變;第二階段是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掌握;第三階段是把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進行運用;第四階段是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的角色轉變;第五個階段是信息化教學對于幼兒園整體教學水平的改革與提升。由這五個階段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發(fā)展有著內在的規(guī)律。作為管理者在指導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時應遵循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不同的階段應有不同的教學目標,避免目標的一致性。作為教師在剛開始接觸信息化教學時,也不用過于著急與擔憂,可以根據(jù)其發(fā)展的階段循序漸進,不斷深化。
4.完善信息化教學設施及維修機制
信息化電子設備是信息化教學的載體與前提,由于學前教育并不在義務教育的范圍之內,對于教育設施的配備與中小學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民辦幼兒園占據(jù)了學前教育的大半壁江山,民辦幼兒園基本上都是“贏負自虧”的經(jīng)營模式、資金有限,所以信息化設施也相對比較落后。
一些幼兒園信息化教學的意識也比較薄弱,思想觀念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中。認為信息化的電教設備有沒有,并不是那么重要。對此,幼兒園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及早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要作用,努力克服困難,完善信息化電教設備的配置。同時,政府及教育局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設立信息化教育資金,給予幼兒園一定的補助與支持。
除此之外,幼兒園還應配備專業(yè)的設備維護及維修人員,對于電教設施進行定期維護,在出現(xiàn)故障時及時進行維修,保障幼兒園信息化教學的正常進行。
5.建立教師信息化教學資源庫
目前我區(qū)教育局已建立了“智慧教育統(tǒng)一服務平臺”,里面有各個年齡階段的教學資源,可供教師自主下載使用。我區(qū)還專門對教師進行專業(yè)培訓,幫助教師學會使用“教育統(tǒng)一服務”平臺,鼓勵教師將一些優(yōu)質的課件及微課視頻上傳到“云課堂”平臺,并定期組織教師登陸、學習。我區(qū)“智慧教育平臺”上資源豐富、實用性強,為教師提供了便利,更好促進了我區(qū)信息化教學的實施。
其實每個幼兒園也可以學習這樣的方式,建立自己學校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將小、中、大班的教學資源及網(wǎng)站資源等等,分類進行收集、整合,并鼓勵教師定期上傳優(yōu)質資源。平時幼兒園中外出參觀、學習的教師也可以將自己學習時拍攝的照片、視頻與其他教師進行共享,達到一人學習,大家受益的良好效果。
有了信息化教學資源庫,教師們便可以很方便的獲取自己所需的材料,重新進行調整為自己所用,大大的節(jié)約了教師的時間,減輕教師教學負擔,避免教師重復勞動。與此同時,幼兒園還可以邀請一些專業(yè)機構,配合自己的園本課程研發(fā)出一套完善的教學軟件,在開展園本活動時,便可以直接使用,這樣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幼兒的學習,推動幼兒園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
教學信息化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為教師的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讓家園合作也變得輕松、便捷。在教學活動中,信息化教學的實施,改善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教學活動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時也促進了教師專業(yè)能力和信息技術水平的發(fā)展,提升幼兒園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更好的服務于幼兒。當教學信息化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及領導者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尊重信息化教學實施的內在規(guī)律,分析其出現(xiàn)的問題,努力克服困難,全面推進幼兒園信息化教學的實施。
參考文獻
[1]《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2.
[2]萬超.美國信息技術輔助幼兒園教學的特點及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