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瑋
(河北體育學院社科部,河北 石家莊 050041)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它蘊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與思想內涵,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如“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內化于中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動中。
宋代文化是中國文化歷史中的重要時期,它承繼漢唐同時又開啟明清,陳寅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笨梢娝未幕瘜θA夏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影響之深刻,在理學、文學、史學、藝術以及科學技術領域熠熠生輝,在各個領域碩果累累。
蘇軾就是誕生在這樣一個偉大時代的頂峰式的人物,他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文學方面工詩、詞、文、賦,均成就極高,善書法和繪畫,《寒食貼》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其畫開創(chuàng)了湖州畫派。他被譽為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式人物,也是中國數(shù)千年來被公認的文學藝術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蘇軾對茶一往情深,在他一生創(chuàng)作的眾多作品中,茶詩數(shù)以百計,經典之作頗多。我們以他關于茶的作品為例,以專題教學的方式,來展開課程思政的探索。
北宋哲宗元符三年春,蘇軾還被貶在儋州(今海南儋縣),《汲江煎茶》這首詩描寫了作者月夜江邊汲水煎茶的情景。蘇軾宦海沉浮,屢屢受挫,但并沒有氣餒,依然選擇笑對人生,煎茶便成了他撫平創(chuàng)傷的最佳方法。詩人為了煮一壺好茶,以老邁之軀到江水中取來活水,等到茶水煮沸,眼前云腳亂翻,乳浪飛旋,此時耳中所聞是松濤陣陣之響,“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保唤翱菽c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蹦馨雅氩璧倪^程描述得如精妙生動,可以看出茶已成為蘇軾生命與情感中的重要部分。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對茶的熱愛是全方位的。他不僅品茶、煎茶、磨茶,甚至還栽種茶樹。在東坡《種茶》一詩中,他描寫了自己如何移栽一棵老茶樹的過程?!白瞎S雖不長,孤根乃獨壽。移栽白鶴嶺,土軟春雨后。”百年老茶樹,已經被遺棄,但蘇軾卻選擇了一個春雨如油的好時節(jié),將其移到了自己的園中。在他的細心呵護下,老茶樹重現(xiàn)活力,長出了上好的茶葉。“紫筍”,茶名,又稱顧渚紫筍,產于浙江省長興縣?!皥F茶”,產生于宋代的一種小茶餅,始制于丁謂任福建官員之時,專供宮廷飲用。
詩歌《白云茶》展示了蘇軾在春天煮茶品茗的情景,“白云峰下兩槍新,膩綠長鮮谷雨春。靜試恰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痹娭刑岬降陌自撇瑁傅木褪钱a自浙江杭州西湖區(qū)上天竺白云峰茶,這便是西湖龍井茶的前身。在谷雨時節(jié)白云峰下好好品飲這嫩綠鮮美的新茶,感覺就像湖中的雪花一樣純凈幽雅。
蘇軾還告訴我們,好茶還需好水烹,“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保ā痘萆脚胄↓垐F》)“第二泉”即“惠山泉”,相傳中國唐代茶圣陸羽親品其味,將惠山泉列為天下第二泉,現(xiàn)位于江蘇省無錫市西郊惠山山麓錫惠公園內。
蘇軾描寫茶的作品還有很多,從峨眉之巔到嶺南之地,茶陪伴了蘇軾一生的時光,他對品茶、烹茶皆有研究,從他的詩句中,我們可以領略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感受到作者豁達的胸襟,生活的真趣味。從蘇軾的詩歌聯(lián)系到茶文化再擴展到在理學、文學、史學、藝術以及科學技術領域熠熠生輝的宋代文化,這種專題教學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對中國文化生動具體的感知,領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美,提升品性修養(yǎng),建構和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但無論身處何處,他的身上都會體現(xiàn)出深沉的家國情懷。他用筆表達胸懷,書寫著對于國家命運、人文精神和情感世界的關懷。
在家國情懷的主題教學中,可以從作者的生平經歷和經典作品中挖掘其愛國主義思想的源流和體現(xiàn),他一生“歷典八州”,歷經艱難,
無論是“自請出京”,還是“烏臺詩案”,無論是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地方官任上,還是于黃州、惠州、儋州貶所,蘇軾都留下了一個知識分子為民請命的道義擔當和愛國情懷,從“賢者報國之功,乃在緩急有為之際”到“未成報國慚書劍,豈不懷歸畏友朋”,從“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到“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個愛國愛民熱血男兒的形象躍然紙上。他關心民間疾苦,在黃州雖然自己暫住在寺廟里,但聽到當?shù)匕傩沼邪佯B(yǎng)不起的女嬰淹死的惡俗,難過得幾天吃不下飯,與朋友組織了一個民間慈善團體“育兒會”,向本地富戶募捐,蘇軾自己雖然囊中羞澀也帶頭捐款。在蘇軾的努力下,當?shù)啬鐙氲娘L俗有所改變。他在各地任地方官時,盡力為百姓多做好事,為徐州太守時,黃河決堤,他身先士卒與民共戰(zhàn)洪濤;任杭州太守時,帶領民眾疏通西湖,筑堤防洪;晚年貶謫澹州時,將先進耕作技術與文化傳播給黎族同胞,造福于民。被貶黃州時作的《魚蠻子》和謫居惠州后作的《荔枝嘆》,表現(xiàn)了他屢遭貶滴仍然關心民生疾苦、國家命運的勇氣。
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休戚相關,當代大學生是未來建設國家的中堅力量,肩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使命,從蘇軾身上可以學到強烈的愛國愛民之心,體會到深沉的家國情懷,當代大學生要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展現(xiàn)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在新冠疫情爆發(fā)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批批有為青年投入到新冠疫情的志愿者服務中,體現(xiàn)了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出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偉大抗疫精神。
蘇軾是個極具天賦的藝術家,有著濃厚的生活情趣,他的身體里住著一個有趣的靈魂。雖歷經磨難,卻依然人生有追求、生活有情趣、心靈有歸宿。他在黃州研究出“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東坡肉;他在汴京寫下“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彼诨钠У馁僦?,寫信叮囑兒子海南的生蠔太好吃了,可千萬不要告訴朝廷里那幫人,“生蠔肉與漿入與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爾啖嚼……”(蘇軾《食蠔》),他喜歡釀酒并總結出“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三日開甕香滿城”,他在惠州把別人不要的羊脊骨創(chuàng)新吃法,竟然酥香無比,說“如食蟹螯,率數(shù)日輒一食,甚覺有補?!庇窒彩硯X南的荔枝,竟然喜愛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彼官p海棠“只恐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為了溫飽在黃州城東的無名高地親自耕種,把土地命名“東坡”,自號“東坡居士”,自此成為了后人熟知的“蘇東坡”。他對茶可謂一往情深。他認為茶可以消除煩惱,使人心情舒暢,他說飲茶是人間最有滋味的事“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碧K軾溫暖寬容,喜與人交往,他與摯友佛印坐禪神侃亦莊亦諧,與朋友喝茶品茗吟詩作賦,在海南,他寫信給得意門生姜唐佐,邀他來喝茶,信剛送出,突然有事,不得不取消品茶之約。但蘇軾仍不死心,寫信給姜唐佐說如果事情結束得早,還能過來一起飲茶嗎?蘇軾熱心于與朋友分享自己的好茶。皇帝賞賜給他一種福建特產“密云龍”,蘇軾便把這種名茶珍藏起來,自己舍不得喝,唯有最得意的門生來到家中,才吩咐家人取出,以做會客之用。他與朋友真心相待,但有時也喜歡開開朋友的玩笑,好友陳慥的妻子柳氏,生性暴躁,于是蘇軾作詩一首取笑陳慥:“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無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東獅吼”此后就成為悍妻的代名詞。蘇軾喜歡美景,他做杭州太守的時候經常在西湖邊上辦公,“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一生漂泊,卻能隨遇而安,他的家鄉(xiāng)的概念已經遠遠超越了四川眉山,他告訴我們“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他在人生風雨面前不畏坎坷,寫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备鼘懴隆罢l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钡暮肋~之句。
蘇軾有趣的靈魂散發(fā)著天真善良的光輝,他人生的志趣,生活的態(tài)度,都對現(xiàn)在的大學生有著深刻的啟示,啟發(fā)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珍愛生命,增加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智慧;同時做個有趣的人,不要過度沉溺于電子產品營造的虛擬世界,培養(yǎng)日常愛好和生活趣味,像蘇軾一樣藝術地看待生活和人生。
蘇軾通過詩歌暢抒胸懷,書寫著對于國家命運、人文精神和情感世界的關懷,通過深入挖掘這些詩作的思政元素,以專題化的形式呈現(xiàn)在課堂上,可以幫助學生建構家國情懷,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