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梅
(臨洮縣明德初級中學,甘肅 臨洮 730500)
群文閱讀主要是指利用多本文內容,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閱讀體驗。這種全新的語文教學模式,對初中語文教師提出新的要求,不但要對教學思路和方式做出改變,還應做好角色上的轉換,幫助學生完成多文本閱讀,并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目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同時完成對課文內容的拓展,實現(xiàn)語文閱讀效果的顯著提升。茶文化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品茗美好環(huán)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
“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語三句暖人心”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漢文化而論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征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jié)現(xiàn)象。禮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我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qū),至今仍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群文閱讀區(qū)別于一般閱讀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師選擇一種議題,依據議題內容選取多篇文章,要求學生圍繞多篇文章展開閱讀,并通過相互的溝通和討論,了解文章的寫作特征,以及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在思想和討論結果上達成共識,獲得一定的閱讀的積累。在此過程中,教師作為閱讀內容的選擇者和活動的引導者,完成群文閱讀任務的關鍵在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地位,使學生在獲得豐富閱讀體驗的基礎上,更加主動的表達自我看法,并對閱讀文本展開多角度分析,完成對文本的共享和構建。在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群文閱讀活動中,群文閱讀呈現(xiàn)出開放性和主體性的特征。主要是指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活動存在開放性,與傳統(tǒng)固定以教材內容為主的教學模式不同,群文閱讀中教師不為學生講解文本的內容,而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探討,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而主體性主要是指教師充分聽取學生意見,將學生放置于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利于學生發(fā)揮自身的發(fā)散性思維,并深刻體驗閱讀的樂趣,獲得更優(yōu)質的閱讀體驗。
在課程層面,群文閱讀補充語文課程的空白。群文閱讀文本中包含多篇文章,相對于傳統(tǒng)單篇閱讀內容講解而言,多篇閱讀內容更加豐富,且可使學生針對內容展開討論,以其開放性的特征突破傳統(tǒng)課堂時間和空間限制,彌補初中語文課時和課程內容存在的問題。在教學層面,群文閱讀推動語文教學改革,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思路和方式。首先,群文閱讀師生共同構建的模式,突破傳統(tǒng)教師講解學生聽教學模式弊端,將課堂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其次,群文閱讀帶來教師教學方法上的改變,標志著教師需要把握教學重點,減少對細節(jié)的講解。最后,群文閱讀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對課外閱讀內容的精讀。利用課外豐富的閱讀材料,拓展學生閱讀上的思路,豐富學生閱讀方式和經驗。在教師層面,群文閱讀促進教師角色的轉化。初中閱讀開展群文閱讀活動,對于教師而言是一種挑戰(zhàn),更是自身發(fā)展的機遇。教師在課堂中開展各項工作,不是依據教學任務和命令被迫進行,而是自覺主動的歷練和成長。將群文閱讀理念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可改變教師教學思路和理念,在實踐中獲得持續(xù)性的提升。另外,群文閱讀還可轉變教師的角色,使教師從傳統(tǒng)教育育人角色,轉化為課程的研究者和開發(fā)者。在教育改革的指導下,大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將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而忽視自身專業(yè)方面的發(fā)展。針對這類問題在群文閱讀中,逐步體會開放課堂的優(yōu)勢,并主動參與到閱讀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中,使教師保持不斷發(fā)展的狀態(tài),并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領會到語文教學的魅力和意義。
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增加,信息接收的速度也有所提升。在語文課堂中,教師作為教學資源和知識的傳授者,必須對學生所接收內容進行考量,將對學生成長最有益處的內容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經驗,并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在此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就是知識選擇者和傳授者。語文作為一切課程的基礎,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實用性,除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和語言知識外,語文還涉及地理、歷史、經濟等知識,需要教師在完善自身專業(yè)能力外,還應學習和了解更多與語文相關的內容、不斷開拓自身的文學視野,在群文閱讀中融會貫通,指導學生完成多文本閱讀,并獲得相應的閱讀體驗,完成由知識傳授者到知識儲備者的轉換。例如在講解有關春節(jié)的文章時,教師在課程實施之前進行大量準備工作。首先,查閱有關春節(jié)的相關資料,了解春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其次,要確立群文閱讀的議題,選取文章立意明確,且描寫手法獨特,具有代表意義的文本內容,為學生開展深入的討論提供幫助。在課堂中向學生提供閱讀內容,并引導學生展開自由化的群文閱讀思考和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的指導,加深學生對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春節(jié)的了解,并掌握更多美文的創(chuàng)作手法,獲得廣泛的閱讀體驗。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能力得到成長,自身知識儲備得到豐富,實現(xiàn)由傳統(tǒng)知識傳遞者到知識儲備者的轉換。
在群文閱讀活動中教師作為組織者,需要依據教學大綱和要求對活動流程進行進行的規(guī)劃,并選擇合適的資源作為參考,并做好整體上的布局和考量,使學生參與的閱讀活動更加有效。在閱讀內容的選擇和應用上,如閱讀內容涉及到課本知識,需要教師先了解教材的內容,抓住相同或相似文章存在的共同點,并做好與同類文章的區(qū)分。然后教師要確定閱讀議題,制定教學的方案,使群文閱讀內容與教學內容相貫通。如選擇的為組合閱讀文本,那么備課的重點則為確定議題。教師可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可以文本作者為切入點、帶給學生一個新的閱讀視角,體現(xiàn)著教師在內容組織和設計上的能力。經過教師對群文閱讀內容的設計,語文課堂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對固定內容的反復理解,而是對多元本文內容的精讀,以及對美文的鑒賞和理解。這種轉變意味著閱讀教學思路和方式也會實現(xiàn)突破。教師可依據不同文本內容,以把握重點和難點為主要目標,引導學生作出不同的嘗試,可選用略讀和跳讀的方式,對本文內容作出深層次的思考。并通過與教師和學生的交流研究,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自主閱讀和思考上獲得經驗。
初中語文課堂開展群文閱讀活動的主要目標是為幫助學生學習和了解更多文字作品,并在閱讀中獲得感悟和體會,因此,以新思路和新視角完成閱讀指導尤為重要。在教師開展群文閱讀之前,查找資源、確立意圖,選取文本、集中品讀討論、獲得感悟等是必經的過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都需要參與其中,并用自身獨特的視野和思維幫助學生獲得思維上的靈感,完成群文閱讀的任務。面對這種要求初中語文教師應轉化角色,積極尋找教學的新方式,以更加新穎的議題引起學生好奇心,并營造出熱烈討論的氛圍,促進學生思維的成長,煥發(fā)語文課堂的生機和活力。以“走進外國文學”這一單元主題為例,教師要明確圍繞這一主題開展群文閱讀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品鑒國外文學作品的興趣,豐富學生閱讀積累,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掌握更多的寫作手法和技巧。為此,教師可在群文閱讀議題上進行創(chuàng)新,選用具有吸引力的議題,來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如:“為什么安徒生在一段時間內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風格相似?不同時期有著什么樣的變化?”針對議題引導學生展開廣泛的閱讀,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使學生深刻了解到童話故事亦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在作者經歷和生活的年代中(以文學作品揭露社會的黑暗,使得作品的基調和內容更加深刻,且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通過對文章的深度理解,學生明確發(fā)散思維的重要性,實現(xiàn)自身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如今,茶越來越受世界人民的歡迎。許多外國人也開始喝茶并且非常喜愛這種飲料。茶不僅為中國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如今,各種瓶裝的茶飲料越來越多,也因為其口味很好、攜帶方便等因素備受喜愛。如中國市場上的瓶裝康師傅綠茶、娃哈哈紅茶、茉莉清茶、茉莉蜜茶等等,我個人也非常喜歡。這種現(xiàn)象充分說明茶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巨大貢獻。
中國的茶文化悠香而深遠,小小的茶蘊含著中國文化的氣息。茶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中國茶文化也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我們應該更多的宣傳茶和弘揚茶文化。
總而言之,群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課改過后,提出的全新教學模式,與其他教學模式相比,更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教學能力與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也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學習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它自身具備的自主性、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等特征,更是能夠打破傳統(tǒng)滿堂灌、一言堂等教學模式,深化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初中語文教師教學境界與拓寬教學視野。所以,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中的角色轉換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