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蔚哲
摘 要:隨著電子產品的發(fā)展,相關企業(yè)也獲得了豐厚的經濟效益,但在電子產品發(fā)展的過程中,電子元器件的質量問題逐漸顯露出來,成為一項重要的安全隱患,因此對電子元器件的檢測工作就變得無比重要。在電子元器件的檢測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逐一解決。
關鍵詞:電子元器件;檢測;問題;解決方式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漸發(fā)展,為電子產品提供有效動力,不斷推出各類產品,可使人們得到良好的體驗。但隨著電子產品的逐漸研究探索,電子元器件的質量也問題也不斷出現(xiàn),影響機械設備的正常使用,難以發(fā)揮自身的作用。為此,針對有關問題,提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法,強化電子元器件質量,加強對各項電子元器件的檢測以及監(jiān)控,合理解決檢測問題,保證電子產品能夠有效運用到電子產品中,達到良好的實用效果。
1 電子元器件
電子元件和電小型的機器、儀器構成電子元器件,電子元器件由若干零件構成,在同類產品中可通用。
1.1 基于常用的電子元器件
在人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比如手機、電腦、電視等,這些電氣設備是由千千萬萬的各類元器件構成。元器件的種類主要包含電阻、電容器、電位器、電子管、散熱器、機電元件、連接器、半導體分立器件、電聲器件、激光器件、電子顯示器件、光電器件、傳感器、電源、開關、微特電機、電子變壓器、繼電器、印制電路板、集成電路、各類電路、壓電等。常用的電子元器件有:電容、電阻、電感器、電位器、二極管、三極管、電子管、繼電器、變壓器、連接器、各種敏感元件、諧振器、濾波器、開關器等。
1.2 電子元器件基本特征
從本文1中可以看到電子元器件的組成部分,同時設備構成電子元器件其他部分。在電子零件的加工過程中,零件的作用并不能對化學成分的結構進行改變,同時也不會影響電子零件的電壓效應和電流。對于設備部分,當處理電子元器件時,設備會改變化學成分并生成電子,這會影響電子設備中的電流和電壓。因此,只有在設計結構統(tǒng)一的技術平臺中,元件和器件部分相互協(xié)調發(fā)揮作用,電子元器件的功能得以實現(xiàn)。
2 電子元器件檢測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電容類問題
電容是電子元器件之一,在機械設備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應用在回路、能量轉換、電路控制等多方面。在其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根據不同需求起到不同作用,其品種相對繁多,如,云母電容、獨石電容、滌綸電容等。在電路中,電容通過交流以此可有效對直流進行直接阻隔,可有效在高頻電路中進行廣泛使用,一般情況下,電容的耐壓通常為Φ6.3V、Φ10V、Φ16V等,其在電動馬達中可有效進行相移、通過自身的能量進行放電,并以此達到直流以及交流相通的效果。因此,其起到的作用相對較大,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其檢測,重視電容的檢測工作。但是,在對其檢測過程中,通常還會存在著相應的問題,影響電子元器件的檢測結果,其中,在電容檢測時,一般常見的問題有擊穿、參數陳舊、開路等問題。例如,以擊穿為例,該問題較為常見,也是最主要的問題之一,發(fā)生該問題的原因也相對較多,如,介質材料問題、導電離子缺陷、介質老化、機械損傷、結構問題等。
2.2 電阻類問題
電阻在電氣設備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對于設備降壓、分流等有著良好的使用效果,如果電氣設備電阻出現(xiàn)損壞就會導致設備故障發(fā)生。在電子元器件檢測中電阻問題主要包括兩種:致命失效以及漂移參數失效。我們通常所說的機械損傷、電阻擊穿等都屬于致命失效,電阻值出現(xiàn)漂移則是漂移參數失效。在各類電阻中繞線電阻與非繞線電阻使用較多,繞線類問題大多是由引線機械損傷所導致的,而非繞線類則是由于引線開裂等原因所導致的,無論是哪種問題都會引發(fā)設備故障。
2.3 企業(yè)缺乏高技能的電子元器件檢測人才
人才是推動企業(yè)發(fā)展建設的重要因素,在電子元器件檢測工作中,人才的缺乏,是造成企業(yè)電子元器件檢測不夠全面和細致的重要原因,嚴重影響了電子元器件質量的提升,并且給相關產品埋下了安全隱患。對電子元器件的檢測是非常復雜的,必須要具有客觀科學的認識,例如電子元器件的點流量值、工作電壓等等,這些都是電子元器件生產和檢測過程中的要點,只有正確認識這些要點,才能夠保證檢測工作可以順利進行,能夠對電子元器件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把關。
3 加強電子元器件檢測的措施
3.1 加強專業(yè)檢測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
由于電子元器件種類繁多,新型元器件不斷推出,同時要求新型的檢測手段不斷更新和出現(xiàn),涉及電、磁、聲、光等多方面的知識和領域。盡管我國電子工業(yè)發(fā)展迅速,尤其是元器件基礎工作,伴隨電子元器件使用范圍和用途廣泛,其使用環(huán)境條件,特別是在尖端設備和裝備檢測系統(tǒng)上,以及惡劣環(huán)境中、無人值守等情況下的使用,電子元器件的質量保證是不容忽視的。作為電子元器件的檢測人員,只有不斷地加強業(yè)務知識學習,熟練掌握檢測技能,業(yè)務上努力做到精益求精,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勝任不斷發(fā)展的電子元器件的檢測工作,以此鑄實檢測質量的基石。
3.2 在企業(yè)內部建立完善的電子元器件檢測制度
在企業(yè)內部建立完善的電子元器件檢測制度,是確保電子元器件檢測標準化、規(guī)范化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建立電子元器件檢測制度,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明確工作條例,明確指出規(guī)范人、指導人、負責人等,清晰劃分權責,責任落實到人,每一位檢測人員都要明確自身的具體任務和責任, 并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完成元器件的檢測工作。在對檢測人員分配任務工作時,要依照平均分配原則,從而加強員工對企業(yè)的凝聚力,提高員工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進而保障電子元器件檢測工作的質量,確保電子元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 注重觀察法的應用
在運用觀察法時,檢測人員可以對靜態(tài)觀察法與動態(tài)觀察法進行選擇,針對檢測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正確的觀察法。首先,靜態(tài)觀察法。目測檢驗法大多應用在電子元器件未通電時,能夠通過觀察外觀來判斷電子元器件的脫落情況,還能觀察到線圈的狀態(tài),判斷是否存在破損銹蝕等情況。在應用靜態(tài)觀察法時,需要確定重點,例如:針對電容類元器件就需要對標志、缺口等外觀問題進行檢查,保證所使用的電容元器件與設備相吻合,還要對元器件的轉動情況進行觀察;對于電阻類元器件而言就要關注斷裂、灼燒等情況;電感類元器件的檢測則是要重點關注線圈、引腳等部位,避免出現(xiàn)松落、銹蝕等情況。其次,動態(tài)觀察法。動態(tài)觀察法應用在電子元器件通電后的觀察檢測中,該階段的觀察法需要對各類感官進行綜合運用,包括觸覺、聽覺等,最終得到檢測結果。
結束語
電子元器件的類別多樣,所能實現(xiàn)的功能也各不相同,受外界環(huán)境因素、人為操作因素、元器件老化因素等影響會導致各種故障的發(fā)生。作為檢測人員,需要從電子元器件的實際應用情況出發(fā),綜合運用各類檢測手段找出導致故障的根本原因,并按照國家標準和相關規(guī)范進行故障排除,保證電子元器件的質量符合相關要求,為設備與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衛(wèi)俊.關于電子元器件檢測中的問題及其解決方式分析[J].電子世界, 2021,(01):75-76.
[2] 鄧翔.電子元器件檢測方法及相關問題分析[J].電子世界,2020,(15):5-6.
[3] 蔣俐瑩,王燕雯.電子元器件檢測中的問題及應對[J].中國科技信息,2020, (02):29-30.
[4] 張初陽,張立新,王子云,等.新型繼電器檢測技術研究及應用[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9,(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