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迎丹,邢晉祎
(1.單縣中醫(yī)醫(yī)院,山東 單縣 274300;2.臨沂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5)
注射用泮托拉唑鈉適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急性胃黏膜病變、復合性胃潰瘍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在臨床使用該藥過程中,偶見嗜睡、頭暈、失眠、惡心、便秘、腹瀉、肌肉疼痛、皮疹等癥狀,但過敏性休克很少發(fā)生。本文對注射用泮托拉唑鈉(浙江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20153176)致過敏休克1 例進行詳盡分析,以期為臨床工作者提供參考。
患者,女,61歲,因上腹部燒灼感伴惡心2 d,于2020年4月21日入院。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8年,間斷口服奧美拉唑膠囊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入院時查體:血壓(BP)120/70 mmHg(1 mmHg=0.133 kPa),腹肌軟,劍突下壓痛,無反跳痛。初步診斷:慢性胃炎急性發(fā)作。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加注射用泮托拉唑鈉40 mg靜脈滴注,滴注約1 min時患者突然出現(xiàn)胸悶、心悸、惡心、全身皮膚瘙癢、煩躁不安、小便失禁。查體:BP 70/45 mmHg,精神極差,面色蒼白,軀體皮膚發(fā)紅,雙眼瞼浮腫,口唇四肢發(fā)紺,全身濕冷,雙肺呼吸音低,脈搏細弱,心率105次/min,律齊,心音低鈍,劍突下壓痛。考慮藥物過敏性休克,立即停用上述液體,更換輸液器,換用生理鹽水,先后兩次靜脈推注腎上腺素注射液各1 mg,先后三次靜脈推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共15 mg,并給予吸氧、心電監(jiān)護,血氧飽和度低(約80%),心電圖顯示ST段顯著壓低,給予速效救心丸10粒舌下含化,生理鹽水250 mL加葡萄糖酸鈣10 mL靜脈滴注,多次測量患者血壓70/40 mmHg左右,給予生理鹽水250 mL加多巴胺40 mg、間羥胺10 mg靜脈滴注,并加大補液量或加快補液速度。急查心肌三項未見明顯異常。約1 h后測量血壓在110/65 mmHg左右,血氧飽和度恢復正常,心電圖ST段恢復正常,生命體征平穩(wěn),精神狀態(tài)較前明顯好轉,持續(xù)觀察無明顯不適。
泮托拉唑鈉是一種質(zhì)子泵抑制劑,它通過阻止胃壁細胞的“質(zhì)子泵”氫/鉀三磷酸腺苷酶系統(tǒng)(H+/K+ATPase)的不可逆性來抑制胃酸的分泌,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急性胃黏膜病變、胃食管反流障礙和腐蝕性食管炎等疾病[1-2]。靜脈滴注時,該藥只能加入到0.9%氯化鈉注射液100~250 mL中,溶解和稀釋后必須在4 h內(nèi)用完,禁止用其他溶劑或其他藥物溶解稀釋。大劑量使用時患者可出現(xiàn)心律不齊、轉氨酶升高、腎功能改變、粒細胞降低等。泮托拉唑鈉于1995年在德國首次上市以來,被很多國家批準用于臨床,我國從2000年開始將泮托拉唑鈉用于臨床。從國內(nèi)現(xiàn)有文獻可知,李娟等[3]于2008年首次報道了1 例男性乙肝患者靜脈滴注泮托拉唑鈉后突然出現(xiàn)畏冷、寒戰(zhàn)、腹痛、易激惹等過敏性癥狀[3]。隨后,相繼有注射泮托拉唑鈉致過敏性休克的文獻報道[4-6]。相關臨床工作者對泮托拉唑鈉致過敏性休克作了文獻分析,綜合臨床資料和文獻報道[7-8],靜脈滴注泮托拉唑鈉后一般1~7 d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患者居多,主要表現(xiàn)為皮炎、蕁麻疹、面部潮紅、器官功能衰竭、寒戰(zhàn)、四肢發(fā)冷、過敏性休克等癥狀,小于1 h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患者占比較小,且過敏性反應程度與性別有關[9-12]。孫亞萍[13]報道1 例65歲男性患者因胃炎靜脈滴注泮托拉唑鈉,滴速為每分鐘40滴,約點滴50 mL時,患者突然出現(xiàn)全身瘙癢、心慌、呼吸困難、嘔吐等嚴重不良反應。另據(jù)報道[14],口服該藥過程中,發(fā)生過敏性反應最短時間為1 h;靜脈滴注過程中,發(fā)生過敏反應時間最短為20 min。根據(jù)用藥史、癥狀及救治過程確定本文中患者過敏性休克為該藥所致。從事臨床工作中,在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如此嚴重的過敏性休克實屬罕見,故應引起臨床工作者高度警惕,提示在用該藥時,應仔細詢問有無藥物過敏史,能口服時盡可能選擇口服,如需靜脈滴注應嚴密觀察,一旦出現(xiàn)過敏反應,須立即停用并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