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柳生 吳漢蓮
(1.羅城縣農業(yè)農村局,廣西 河池 546400;2.羅城縣四把鎮(zhèn)漁牧獸醫(yī)站,廣西 河池 546400)
自2019 年開展肉牛提質發(fā)展以來,我縣的肉牛養(yǎng)殖業(yè)進入到了品質化和規(guī)?;陌l(fā)展道路。但是,在我縣的奶牛養(yǎng)殖業(yè)中,本地母牛占據著很大的比例。母牛體形相對較小是我縣母牛品種的典型特點,因此當利用利木贊、西門塔爾等個體較大的良種牛進行精配種時,由于胎兒的體形相對較大,在母牛分娩過程中十分容易導致母牛出現難產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要確保母子平安,實施剖腹產手術來挽救母子生命是惟一正確的選擇。但是由于母牛的剖腹產手術相對較為復雜,并且存在極大的風險,很多獸醫(yī)工作者不愿意進行手術或者不具備手術操作的專業(yè)技巧,導致了許多難產母牛因為強制性的牽拉分娩而被淘汰掉。同時,這種野蠻性的操作即使將部分胎犢強行拉出,胎牛也難以存活,不僅如此更是嚴重傷害到了母體的產道,更為嚴重的是導致產道重度撕裂,造成母牛截癱或大出血而死亡,給肉牛養(yǎng)殖經營者帶來較大經濟損失。針對我縣肉牛養(yǎng)殖業(yè)中的此種難題,為了提高本地肉牛的品質,并避免因為母牛難產而導致的財產損失,提高母牛剖腹產手術的成功率,下面把剖腹產的操控要點介紹給大家以供借鑒學習。
在母牛剖腹產手術之前,獸醫(yī)首先要結合難產母牛的具體情況確定手術操作的方案。獸醫(yī)在進行手術前可以將手伸入難產牛的產道對胎牛的大小、胎位等數據信息進行判斷。在具備自然分娩可能性的前提下,盡量選擇自然分娩的方式;如果獸醫(yī)經過判斷,發(fā)現胎牛的體形大小或者胎位等不符合自然分娩的條件,或者自然分娩的可能性較小,需要及時對難產母牛進行剖腹產的手術,避免因為錯過最佳時間而給手術操作帶來較大的風險。
在進行母牛剖腹產手術之前,為了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和安全性,需要準備齊全的手術工具,并且對術中可能發(fā)生的危險情況也要進行預先的分析,提前做好意外的處置方案。對于母牛的剖腹產手術,原則上應該安排在專門的手術室內進行操作,避免感染風險的發(fā)生。但是結合肉牛養(yǎng)殖業(yè)的實際,大多數養(yǎng)殖廠并不具備相關的手術條件,因此對于母牛的剖腹產手術可以安排在養(yǎng)殖場內進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進行剖腹產手術的地方必須提前進行清理,在手術地面上需要鋪墊經過消毒處理的塑料布或者橡膠墊,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用干凈的稻草代替。整個手術操作的地方必須確保手術操作中的光線良好,確保手術操作可以順利進行。營建無菌環(huán)境是術前準備工作的重點,因此對于手術操作的地方必須嚴格把控衛(wèi)生健康情況,提前進行消毒液的噴灑處理,避免母牛和胎牛因為感染而發(fā)生其他疾病。為了緩解母牛腹內的壓力,在手術操作區(qū)域可以按照母牛的體形預留一個坑位。
手術術位的確定直接決定了手術過程的順利性以及手術的效果,因此對于剖腹產術位的確定必須要科學和準確。在剖腹產術位的選擇上,根據獸醫(yī)的操作習慣存在著不同的選擇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術位的基準點確定在難產牛的髖關節(jié)到腹中線和右側乳靜脈外側9cm 左右的平行線的交叉位置,手術切口大小控制在25cm 左右。(2)術位基準點確定在難產牛的左、右肷窩腹壁上約三分之一,手術切口自難產牛髖關節(jié)下角開始,止于乳房靜脈前的10cm 處,手術的切口大小控制在25cm 左右。(3)相對于前兩種手術術位的選擇,右腹壁觸摸胎兒位置定位法是更為理想的選擇,具體要點是:獸醫(yī)在手術前先用手確定胎牛較為突出的位置,然后按照難產牛子宮的走向切開一個25cm 左右的切口。手術切口的止點是難產牛乳靜脈大約10cm 處。此種切口定位因為切口更靠近子宮角,所以可以較為容易的將胎牛取出,并且有利于術后的縫合操作。
在難產牛保定方式的選擇上,可以選擇柱欄內站立保定。選擇站立保定進行剖腹產手術,雖然有利于手術切口的操作,但是在術后的縫操作中相對較為困難。因此對于難產牛的保定通產應該選擇右側臥保定的方式。此種操作方式的要點在于:使難產牛保持右側臥的姿勢,將其肢體向相反的方向拉開并進行固定,使手術部位充分顯露出來。但是右側臥保定的方式不利于難產??诒欠置谖锏呐懦?,因此在手術中需要注意要將難產牛的頸部適當的墊高,使其口鼻保持向下的方向。
在保定處理完成后,需要對難產牛的手術位置進行消毒處理。首先使用溫肥皂水對難產牛的尾根以及產道露出胎牛的部分進行清洗。在清洗完成后,再使用消毒液進行消毒處理。在前期消毒處理完成后,對手術切口的位置的體毛進行剔除,然后使用5%的碘酒進行消毒處理,最后在使用80%的酒精脫碘。需要注意的是,在術前除了要對難產牛的手術部位進行消毒處理之外,對于獸醫(yī)的手臂以及手術中所使用的工具也應該進行消毒處理,以降低手術中感染的風險。對于手術的工具通常使用100℃的沸水煮沸消毒,而對于獸醫(yī)的手臂則按照常規(guī)外科手術的方式進行消毒。
2.3.1 麻醉處理。在難產牛的剖腹產手術操作中,麻醉藥物通常使用2%的普魯卡因。在麻醉方式上,全身麻醉的方式雖然更利于手術的操作,但是可能會導致母牛術后長時間的精神憂郁,甚至出現器官功能衰竭的不良后果,同時還會在一定程度威脅到胎牛的存活。因此難產牛的剖腹產手術應該避免選擇全身麻醉的方式,以避免對母牛和胎牛的傷害。在難產牛的麻醉方式上通常選擇切口具備浸潤麻醉或者腰旁神經干傳導麻醉的方式。獸醫(yī)在剖腹產手術中,需要準確的確定麻醉點和合理的控制麻醉藥物的使用量。
2.3.2 按照術前確定的切口位置,依次分層切開皮膚,肌層,在手術切口時需要避免傷害到血管組織。在切口至腹膜位置時,使用手術剪緩慢剪開腹膜。在腹膜被剪開后,將暴露出來的瘤胃以及子宮前的大網膜向前移除,使子宮得以出現在手術視野。在子宮暴露出來后,隔著子宮壁抓住胎牛的四肢或者頭部,小心將子宮移動到切口外部。在移動子宮時,獸醫(yī)需要注意移動的位置以及力度,避免造成子宮撕裂的后果。在子宮移動到切口之外后,為了避免子宮液體內流而造成的腹腔污染,需要使用滅菌紗布進行隔離處理。
2.3.3 將移動至切口外部的子宮進行固定,選擇子宮大彎切開子宮壁,在切口操作時需要避免傷害到子宮阜。對子宮壁切口的出血點進行結扎止血處理,分離胎膜并放出羊水。在羊水排放完成后,抓住胎牛的肢體或者頭部,尋找合理的方向與角度小心拉出胎牛并迅速的剝離胎衣。在胎牛拉出后需要對子宮進行固定,避免回縮至腹腔內。
2.3.4 在子宮內撒播適量的消炎粉,對子宮進行縫合處理。在子宮縫合線的選擇上,使用易被機體組織吸收的縫合材料,通常使用的是羊腸線。縫合線在使用前必須在生理鹽水中浸泡120s,然后在進行滅菌處理才可以使用。在子宮縫合完成后,使用包含抗生素的生理鹽水對子宮壁以及腹腔進行清洗,然后將子宮緩慢送至腹腔內部。最后對腹壁的切口進行縫合處理。在縫合完成后,對縫合部位進行消炎處理,然后解除保定。
在剖腹產手術完成后,母牛的體力以及抵抗力明顯下降,此時對于母牛科學的護理極為關鍵。首先要為母牛提供干凈舒適的環(huán)境條件,在天氣炎熱時要注意蚊蟲的防治以及降溫處理,在天氣寒冷時則要注意母牛的保暖工作。投放適量易于消化的飼料,保證足夠的能量供給。其次,定期進行消炎藥物和抗生藥物的使用,連續(xù)使用一周左右的時間。在藥物的使用中,需要結合母牛食欲以及精神狀態(tài)的改善情況決定藥物的使用量和治療周期的長短。同時在母牛的恢復期內,要保證母牛每天適量的運動,促進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的恢復。在剖腹產手術10 天后,如果母牛的恢復情況良好,則可以進行拆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