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鄭 慧
(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安化公司,河南安陽 455133)
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安化公司(簡稱安化公司)斯納姆氨汽提法尿素裝置生產中,為節(jié)能降耗和減少環(huán)境污染,需對含有少量尿素的工藝冷凝液進行水解,使其COD降至150mg/L以下,確保工藝冷凝液達標排放;尿素裝置也需不斷地優(yōu)化工藝參數(shù),降低原料液氨、二氧化碳的消耗,需定期檢測各取樣點處物料中的微量尿素含量,尤其是高壓甲銨冷凝器(E105)冷凝液、蒸汽冷凝液收集槽 (V110)冷凝液、解吸塔(C102)廢液等。簡言之,在環(huán)保形勢日趨嚴峻、尿素市場競爭激烈等背景下,微量尿素的檢測對尿素生產工藝調節(jié)、節(jié)能降耗及安全環(huán)保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安化公司現(xiàn)有的尿素含量檢測方法采用“硫酸共熱法”,實踐表明,此種檢測方法只適用于尿素合成塔 (R101)出液、中壓分解塔(E102A/B)出液、低壓分解塔(E103)出液等物料中常量尿素含量(尿素含量在30%~70%)的檢測,隨著尿素裝置精細化管理及環(huán)保監(jiān)測的迫切需要,尿素裝置實際生產中微量尿素檢測頻次增加,目前業(yè)內微量尿素的檢測大多采用分光光度法。為此,在不增加任何設備的情況下,對現(xiàn)有尿素檢測方法測定微量尿素含量的影響因素(即微量尿素含量檢測準確度低的原因)進行排查并采取優(yōu)化措施,就成了安化公司尿素生產分析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筆者分別在安化公司氨汽提法尿素裝置解吸塔(C102)廢液(尿素含量1%以下)和尿素合成塔(R101)出液(尿素含量30%以上)樣品中加入不同含量的尿素標液,檢驗現(xiàn)有分析方法的準確度。解吸廢液微量尿素含量加標試驗結果見表1,尿素合成塔出液常量尿素含量加標試驗結果見表2??梢钥闯?,微量尿素含量樣品——解吸廢液的加標回收率為68.22% (平均值,下同),常量尿素含量樣品——尿素合成塔出液的加標回收率為98.56%,即現(xiàn)有的尿素含量檢測方法適用于尿素合成塔(R101)出液等常量尿素含量(含量在30%以上)樣品的檢測,而對于解吸塔 (C102)廢液等微量尿素含量(含量在1%以下)樣品檢測的準確度就很低了。因此,查找微量尿素含量測定準確度低的原因,優(yōu)化尿素含量的檢測方法、提高檢測的準確度勢在必行。
表1 解吸廢液微量尿素含量加標試驗結果%
表2 尿素合成塔出液常量尿素含量加標試驗結果%
尿素與硫酸共熱生成硫酸鹽,并釋放出CO2氣體;過量的硫酸用堿液中和,得到的中性銨鹽溶液加入甲醛溶液,甲醛與銨鹽反應生成質子化六亞甲基四銨和H+,此生成的酸(包括質子化六亞甲基四銨,Ka=7.1×10-6)可以用標準堿溶液滴定,據(jù)消耗標準堿的體積求出氨(測定尿素含量時,樣品中的氨也參與了反應,計算時應減去氨消耗的酸)和尿素的含量。
濃硫酸:分析純;
硫酸標準溶液:c(1/2H2SO4) =0.5mol/L;
氫氧化鈉標準溶液:c(NaOH) =0.5mol/L;
氫氧化鈉溶液:濃度30%;
甲醛:25%的水溶液;
酚酞混合指示劑:1%的乙醇溶液;
甲基紅指示劑:0.2%的乙醇溶液;
硫酸:10%的硫酸溶液。
取試樣5g于250mL錐形瓶中,加2滴甲基紅指示劑,用c(1/2H2SO4)=0.5mol/L硫酸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洋紅色為終點,記下消耗的硫酸標準溶液體積V1。另取試樣5g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3mL濃硫酸加熱至沸騰,待加熱至硫酸沸點時分解成的SO3蒸氣全部聚集在錐形瓶高2/3處時,取下冷卻,加入適量水沖洗錐形瓶內壁,加入2滴甲基紅指示劑,不斷振蕩,然后逐滴加入30%氫氧化鈉溶液中和過量的硫酸至溶液呈淺紅色,再用c(NaOH)=0.5mol/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中和至溶液剛出現(xiàn)橙色(即調至中性),加入25%的甲醛水溶液10mL,加入酚酞混合指示劑8滴,放置1~2min后,用c(NaOH)=0.5mol/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當溶液由紅變黃,最后呈現(xiàn)1.0~1.5min內不消失的薔薇紅色為終點,記下消耗的氫氧化鈉標準溶液體積V2。
式中 ω尿素——樣品中的尿素含量,%;
c1——硫酸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V1——消耗硫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
c2——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V2——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M尿素——尿素的摩爾質量,g/mol;
G——樣品質量,g。
由尿素含量“硫酸共熱法”的測定原理可知,滴定管是準確測量耗用氫氧化鈉體積的儀器,盡管滴定管校正過,但在使用過程中仍會引入一定的誤差——使用滴定管完成1次滴定會引入±0.02mL的絕對誤差,要使測量的相對誤差小于0.1%,則滴定劑氫氧化鈉最少消耗體積V=絕對誤差/相對誤差=0.02/0.1%=20.00mL。
筆者對微量尿素含量的解吸塔(C102)廢液3個平行樣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體積進行整理匯總(見表3),發(fā)現(xiàn)消耗的氫氧化鈉標準溶液體積遠遠小于20.00m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消耗體積的相對誤差為2.66% (平均值),微量尿素含量測定的準確度必然低。
表3 微量尿素含量測定時氫氧化鈉標液消耗的相對誤差
在測定高壓甲銨冷凝器(E105)冷凝液、蒸汽冷凝液收集槽(V110)蒸汽冷凝液、解吸塔(C102)廢液等尿素含量在1%以下的樣品時,用30%氫氧化鈉溶液中和過量的硫酸,因氫氧化鈉溶液濃度較高,中和終點不好把控,酸堿反復調節(jié)次數(shù)較多,分析時間較長;而在測定尿素合成塔 (R101)出液、中壓分解塔(E102A/B)出液、低壓分解塔(E103)出液等尿素含量在30%~70%的樣品時,用30%氫氧化鈉溶液中和過量的硫酸,調節(jié)次數(shù)較少,如表4。
表4 中和過量硫酸時酸堿量調節(jié)次數(shù)統(tǒng)計
25%的甲醛溶液的配制,使用的是質量分數(shù)為37%~40%的分析純甲醛試劑,分析純甲醛試劑中常含有微量酸,對于測定尿素合成塔(R101)出液(尿素含量30%以上)之類的樣品影響不大,但對于測定解吸塔(C102)廢液(尿素含量1%以下)之類的樣品,易造成測定結果偏高。
分析人員操作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問題:分析人員做分析時,分析器皿習慣只用自來水沖洗,清洗不干凈;不同分析人員滴定速度(時間)不一;不同人員讀數(shù)標準不統(tǒng)一。這些問題均會對分析結果的準確度造成影響。
用0.01mol/L的硫酸和氫氧化鈉標準溶液代替原使用的0.5mol/L的硫酸和氫氧化鈉標準溶液作為滴定劑。
用10%的氫氧化鈉溶液代替原使用的30%的氫氧化鈉溶液參與中和反應。
配制25%的中性甲醛水溶液,以酚酞為指示劑,用0.0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至溶液呈微粉色。
(1)一般分析器皿的清洗,用洗衣粉水浸泡刷洗,也可用毛刷直接蘸取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滴定管等帶刻度的儀器用鉻酸洗液清洗,然后用蒸餾水沖洗至內壁不掛水珠。
(2)滴定速度不能太快,以3~4滴/s為宜,切不可呈液柱流下,臨近滴定終點時,應以1滴或半滴的方式加入,并用洗瓶吹入少量水沖洗錐形瓶內壁,使附著的溶液全部流下,然后搖動錐形瓶,觀察終點的來臨[1]。
(3)注入溶液或放出溶液后,等待30~60s后才讀數(shù);滴定管用拇指和食指拿住滴定管的上端(無刻度處),使管身保持垂直后讀數(shù);讀數(shù)時視線與彎月面下緣實線的最低點應在同一水平面上[1]。
上述優(yōu)化改進措施落實后,效果非常顯著。以微量尿素含量的解吸廢液加標試驗為例(見表5),加標回收率由之前的68.22%提升至99.08%。大量的驗證試驗表明,優(yōu)化改進后,對于高壓甲銨冷凝器(E105)冷凝液、蒸汽冷凝液收集槽(V110)冷凝液中尿素含量的測定,加標回收率均在98.50%以上,準確度較高。
表5 優(yōu)化后解吸廢液微量尿素含量加標試驗結果%
通過優(yōu)化改進,安化公司解決了尿素生產系統(tǒng)微量尿素含量無法準確測定的難題,過程中無需增加任何設備和投資,且在標準滴定溶液的使用方面每年可節(jié)約藥品購置費約3000元。2019年9—12月,分析崗位配合工藝人員排查廢液排放不達標等異常狀況時,分析結果準確,為工藝上及時排查異常、調整操作明確了方向,確保了尿素裝置實現(xiàn)高效、安全、清潔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