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忠
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擴大侵略戰(zhàn)爭,加緊掠奪東北煤炭等物資資源,推行“產業(yè)開發(fā)”“五年計劃”和大興土木建設及軍事工程的“北邊振興計劃”,勞動力卻不足。日本侵略者便公然違背國際公約的準則,把從抗日戰(zhàn)場上俘虜的中共黨、政、軍干部及戰(zhàn)士和國民黨軍隊的官兵以及和平居民,投入礦山和特種工程監(jiān)禁,充當勞工服苦役,被稱為“特殊工人”或“輔導工人”[1]?!捌咂摺笔伦兒螅诒鞠旱V,有一部分工人在作業(yè)票上印有“△”“×”“緊急”的暗記,以示區(qū)別普通工人。這部分工人是被日本侵略軍、汪精衛(wèi)偽軍抓捕押解到本溪的。
1941年4月5日,日本關東軍與華北日軍秘密達成了關于緊急動員關內勞工入“滿洲”的罪惡協(xié)議。同年9月30日,偽華北新民會根據華北日軍的旨意制定了《特殊工人的勞動斡旋工作計劃》?!队媱潯分蟹Q“特殊人”是指下列對象:“(甲)在當地部隊、憲兵隊、縣公署、警察分隊等處收容的罪犯、可疑分子乃至嫌疑分子;(乙)由于開展清鄉(xiāng)工作而捕獲的‘通匪’可疑者;(丙)討伐作戰(zhàn)所獲的俘虜;(?。└蓴_開展新民會工作者?!盵2]
1940—1945年,強制勞動的中國抗日戰(zhàn)士和和平居民總數約為4萬人。其中解往遼寧地區(qū)的“特殊工人”最多,分布在撫順煤礦15000人、阜新煤礦9300人、北票煤礦4000余人、本溪煤礦5000多人、遼陽煙臺煤礦700多人、鞍山鐵礦3436人[3]。
日本侵略者對“特殊工人”采取了一套比看管普通勞工更殘酷的法西斯措施。強制“特殊工人”在生產上從事最艱苦、最危險的勞動,在生活上受非人道的待遇,在政治上剝奪一切人身自由[4]。
1.囚犯式的監(jiān)管?!疤厥夤と恕钡淖√巼鷫Ω咧顪檄h(huán)繞,設有電網,晝夜有警備人員看守。北票煤礦把“特殊工人”宿舍冠以“報國寮”“協(xié)和”等名稱,實則是集中營、監(jiān)獄。宿舍是大筒子式的“大房子”,低矮陰暗潮濕,室內兩鋪大炕,每鋪炕睡二三十人。睡覺時不準交頭接耳,不準談論國事,不準帶鍬鎬等鐵器入室,夜間大小便不準穿褲子外出等,戒律極嚴。上下班有警察荷槍實彈押送。
日偽當局設憲兵隊、警備隊、礦警隊、勞務系、輔導班等一系列監(jiān)管機構,另有暗探、特務、狗腿子監(jiān)視言行。對“特殊工人”單獨編隊,實行“連坐法”,“1人逃跑10人坐牢,1人犯罪10人受累”,并拍照片、取指紋、編號、立案。如本溪湖煤礦對八路軍被俘的人員編代號為“05”“07”,國民黨軍隊被俘人員編代號為“01”,被捕的和平居民編代號為“02”。北票礦“報國寮”內設有“騎木馬”“蹲老虎籠子”“凍冰棒”“點紙煙”等多種酷刑殘害工人。1942年僅1個月時間,北票礦“特殊工人”和勞工被折磨迫害致死者就有百人之多。
2.牛馬式的生活?!疤厥夤と恕眲趧訄蟪陿O其微薄,常年處于饑寒交迫之中。他們吃的是高粱米、苞米面、橡子面,幾乎天天是稀粥、窩頭、咸菜。衣著破爛不堪,夏不遮體,冬不御寒。住的地方低矮陰暗潮濕,夏天悶熱,冬天寒冷。貪得無厭的監(jiān)工、把頭還要從“特殊工人”身上肆意克扣盤剝。
3.奴隸式的苦役。日本侵略者為大肆掠奪煤炭資源,推行“人肉開采”政策,強令“特殊工人”每天在井下勞動十三四個小時,哪里危險、哪里苦累,讓“特殊工人”到哪里去。1942年4月26日,本溪湖煤礦發(fā)生瓦斯爆炸,有276名“特殊工人”喪生。北票煤礦1933年至1934年8月,共死亡“特殊工人”和勞工31200人,平均每月死亡281人[5]。
身經革命斗爭和戰(zhàn)火鍛煉的“特殊工人”,不畏敵人強暴,不怕處境險惡,在極端艱難的環(huán)境下開展斗爭,反抗日偽當局的殘暴統(tǒng)治和迫害,追尋革命理想。
1.建立黨組織。“特殊工人”中間有相當一部分是富有對敵斗爭經驗的我黨黨政軍干部,他們一到遼寧便組織起來,建立黨的組織。1941年12月16日,撫順老虎臺“特殊工人”建立了黨支部,熊言順任支部書記,南品、李新民等人為支委,有黨員30余名。支部提出“爭取英勇的死,反對屈辱的生”的口號,組織工人隨時準備暴動。1942年8月,阜新礦特別支部成立,特支書記李振軍、宣傳委員朱韜。支部明確提出了斗爭任務:共產黨員以身作則,團結教育群眾;組織群眾怠工、罷工、暴動、逃跑,堅決不當亡國奴;發(fā)展組織,壯大力量,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宣傳,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漢奸,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擴大八路軍的影響。本溪柳塘礦由王伯生、王長海、張順等6人建立了共產主義領導小組指揮部。指揮部提出5項任務:組織集體逃跑,回關內找八路軍,在東北找抗聯;教育大家不賭錢、不逛妓院;反對迫害,爭取合理的人道待遇;爭取日偽人員中的同情者,打擊作惡多端的監(jiān)工、把頭等壞蛋;設法破壞生產和生產設備。在指揮部的領導下,本溪各礦建立了黨的組織和工人聯合會等黨的外圍組織,對團結爭取國民黨軍隊被俘人員和普通礦工共同對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化石人煤礦、北票煤礦、遼陽煙臺煤礦和鞍山的“特殊工人”中都有黨的組織在活動。
2.開展反日斗爭。“特殊工人”要求人道待遇,反對虐待,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怠工、罷工,破壞生產,反抗監(jiān)工、警察。他們書寫散發(fā)“把日本帝國主義趕回東京去”“共產黨解放全中國”等傳單、標語。鞍鋼化工廠的“特殊工人”用電焊條在鐵柱子上焊成“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使敵人極為震驚。最普遍的斗爭方式是組織暴動、逃跑。每次逃跑少則幾人、數十人,多則上百人甚至幾百人。
1941年1月,撫順煤礦250名“特殊工人”集體逃走,日偽憲兵、警察聯合出動,追至渾河岸邊,用步槍、機槍射擊,“特殊工人”被槍殺或被河水溺死者60余人。
1941年12月21日晚9點,撫順老虎臺礦80多名“特殊工人”,在黨支部軍事委員南品的指揮下,破壞電網,沖擊封鎖線,越過渾河逃奔三家子一帶,因被告密,遭偽警察的包圍,經過一場搏斗,有3名“特殊工人”犧牲,49人被捕,其余者逃走。
1942年9月2日夜,阜新新邱礦300名“特殊工人”在暴動指揮部總指揮劉貴、副總指揮崔朔源的率領下,手持木棒、鍬鎬,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搗毀了礦警隊、勞務系,奪取了看守的槍支,舉行了大暴動。敵人聞訊調集大批軍警趕來鎮(zhèn)壓。工人與全副武裝的敵人展開了肉搏戰(zhàn),拼殺數小時,由于敵人勢眾,只有突擊隊閻銳率領67人沖出重圍。戴緒書等5人在戰(zhàn)斗中光榮犧牲,其余200多人被捕。劉貴、崔朔源等人被判死刑。臨刑前,劉貴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民族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6],英勇就義。李振軍、朱韜等200余人被關進海州矯正輔導院,遭受嚴刑拷打,沒有一人暴露特支的領導人。鐵窗關不住抗日戰(zhàn)士的復仇怒火,酷刑磨不滅共產黨員的革命斗志。在囚牢中,李振軍仍以支部書記的身份重新組成黨支部,并制定了“教育群眾、團結應敵、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斗爭策略。在警戒森嚴的輔導院里,時常有人哼唱著《蘇武牧羊》《心頭恨》和《大刀進行曲》,悲壯的歌聲鼓舞著人們堅定勝利的信心。黨支部通過各種關系,機智巧妙地營救出53名戰(zhàn)友。
1943年4月20日深夜,北票臺吉礦“報國寮”200名“特殊工人”,在董德康、劉堤的帶領下,砸毀公事房,打死罪惡累累的日本監(jiān)工高本,打傷10多名礦警,全部逃離虎口。這次成功的暴動被礦工們稱為“夜砸報國寮”事件。
1940年6月至1945年8月,在遼寧境內的“特殊工人”進行絕食斗爭8起;砸毀配給所、賣點9起;砸毀勞務系、警察所、公事房12起;破壞生產和生產設備,造成停產等事故47起;組織暴動、集體逃跑20多起。“特殊工人”的斗爭受到礦工們的敬佩和支持,無不稱贊:“八路軍不怕死,中國不會亡!”礦工們以贈送衣物、資助路費、破壞電網、造假證件等方法,配合“特殊工人”開展斗爭,掩護其逃走?!疤厥夤と恕钡亩窢帲瓜烈粫r的遼寧工人運動有了新的生機,重新燃起斗爭的烈火。
3.組織武裝保衛(wèi)礦山。1945年8月9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fā)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zhàn)》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guī)模的反攻”,“淪陷區(qū)的千百萬群眾,立即組織地下軍,準備武裝起義,配合從外部進攻的軍隊,消滅敵人”[7]。蘇聯出兵東北,八路軍和新四軍也挺進東北,與日軍展開決戰(zhàn)。遼寧各地的“特殊工人”在黨的領導下組織起來,收繳敵偽武器,鎮(zhèn)壓反動勢力,保衛(wèi)工廠礦山,維護社會治安,迎接人民軍隊的到來。本溪、阜新、撫順、鞍山、遼陽、北票、通化等地以“特殊工人”為主體,相繼建立了“工人糾察隊”“護礦隊”“保安團”“獨立大隊”等武裝組織,約有12000余人活躍在工廠礦山和城鎮(zhèn)之中。
這些工人武裝,隨著人民解放戰(zhàn)爭形勢的發(fā)展,先后編入了東北民主聯軍。他們英勇作戰(zhàn),為人民解放事業(yè),為迎接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作出了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