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菲
摘要:體育舞蹈其本質屬于一項體育項目,可其又是從文藝范疇的舞蹈發(fā)展而來的,所以它既有文藝特點,又有體育特點,屬于一種介于文藝和體育之間以競賽為目的,具有自娛性和表演觀賞性的邊緣項目。體育舞蹈具有十分明顯的特征,比如樂中健身性、行為舉止規(guī)范性、綜合藝術性、默契配合性以及易普及性。學校體育舞蹈教學開展過程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教學理念、思想觀念、師資素質、場地條件以及器材等。目前,有一部分學校對于體育舞蹈教學仍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主要是因為其沒有清楚認知到體育舞蹈教學的定位。因此,應當從發(fā)展的角度對學校體育舞蹈進行分析和定位?;诖?,本篇文章對體育舞蹈之美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舞蹈;美
引言
作為一門相對動感的藝術,體育舞蹈意境優(yōu)美、內容豐富,挖掘并重構體育舞蹈的內在價值,對當下開展體育舞蹈教學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體育舞蹈技巧,還能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诖耍趯嶋H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優(yōu)化舞蹈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表達欲望。
一、體育舞蹈的特點
首先,體育舞蹈是一種體育藝術。體育舞蹈一般以舞蹈者的技術為核心,要求他們在表演的過程中以力量素質作為競技評判的標準,是一種技能類運動項目,對表演者準確度、耐力、力量、速度及視角都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構成了多樣化的體育舞蹈內在機理。舞臺上,表演者腳踝、膝蓋、雙肩及頭頸等主關節(jié)的松弛及四肢的疏放,都離不開臺下多年的努力。在整個過程中,意志的磨煉對于表演者而言是一種寶貴的經驗財富,凸顯出體育競技的精神。其次,體育舞蹈也具有優(yōu)雅的風格,不僅能讓表演者體會到舞蹈的藝術精髓,還能為觀看者帶來藝術盛宴般的享受,傳遞出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自然運動理念。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夠參與其中,在收獲健康的同時也可以傳播快樂。
體育舞蹈的簡單認知:體育舞蹈的訓練和表演形式與商業(yè)舞會和音樂會舞會不同,大多數訓練都需要舞伴和小課老師,而每堂課往往針對一個很小的細節(jié)。舉個例子來說,你可以在一次練習中跳桑巴,下一次練習中跳恰恰。老師偶爾會讓多對舞者一起上課,或者舞者參加“一輪一輪練習”的課程,在這樣的課堂中,他們會與其他舞者一起練舞,并且像比賽一樣競爭。絕大多數體育舞蹈舞者會圍繞著場地,以逆時針方向跳舞(可以想象一下滑冰),觀眾會在場地周圍入座。在傳統(tǒng)的體育舞蹈比賽中,舞曲不會具體到某一首曲子,但是選曲需要符合正確的節(jié)奏和形式。而在編舞或者商業(yè)表演中則例外,例如在真人秀節(jié)目“與星共舞”或者“舞魅天下”當中。體育舞蹈同時也會在很多演出中出現(拉斯維加斯的許多表演就有體育舞蹈),這些演出都會有固定的音樂。
二、當前學校體育舞蹈教學模式現狀
首先,在開展新的體育舞蹈教學模式探索之前,國內對體育舞蹈教學模式的研究更多需要借助體育教學模式。在學校體育舞蹈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為學生講解舞蹈動作的技能,然后教師讓學生參照講解的動作進行學習。由于我國很多學校對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并不高,雖然已經開設了相應的課程,但是專業(yè)素材十分匱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參考其他資料開展教學,學生也得不到相應的教學資料。其次,教學模式不夠科學。學校開展體育舞蹈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為了培養(yǎng)更多的舞蹈人才,希望通過體育舞蹈教學增強學生的運動意識。但是我國很多學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用的教學模式十分落后,科學性難以保障。通常采用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得到保障,甚至有很多學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本末倒置,沒有充分理解體舞蹈的教學培養(yǎng)目標。
三、論體育舞蹈之美
(一)美在身心合一
舞蹈與繪畫雕塑等藝術不一樣,繪畫雕塑結束,創(chuàng)造者與作品(審美對象)分開,而舞蹈則是人動之,則舞之。人的精神系統(tǒng)指人思想、意識、情感、觀念等各種心理因素。換言之,體育舞蹈是心(精神)與身(肉體)的合一,是“身心一元論”,并非人們所認為的“身心二元論”?!吧硇暮弦弧钡氖且庀螽a生和實踐者在運動中獲得愉悅感和滿足感的關鍵。如在練習倫巴舞中的左右?guī)炜死≈?,感受頸椎力量向上延伸,主力腿腳下力量在向地板延伸擰胯,手上力量向旁、向前延伸,整個身體在嚴密有序的力場中運動,若身體在運動而心不在,不動腦想象或鉆研,實踐者(跳舞之人)很難體會到身體、力延伸的感覺,更難以找到“靈感”,猶如機器一般機械的運動。靈感或舞感的獲得,皆因身心合一的狀態(tài)使然。
(二)美在動感形式
舞蹈最本質的特征是“動的藝術”。無論是原始舞蹈還是現代舞蹈,或鄉(xiāng)間業(yè)余舞蹈,還是職業(yè)舞蹈,都是有生命的身體在思想情感支配下有目的、有節(jié)奏的運動。而“動感形式”是舞蹈的基本形象,舞蹈意象外化后有張有弛流動的實在形象。因此動作的流暢性和連貫性是對舞蹈最起碼的要求。具有動感、流暢和連貫性的舞蹈,猶如人的呼吸有節(jié)奏感一般,讓人有種“活著的感覺”,生命不止,呼吸不停。體育舞蹈因源自西方傳統(tǒng)舞蹈,與我國傳統(tǒng)舞蹈相比,最主要區(qū)別在于更注重腳下的靈活變動,在力度上偏陽剛;而我國傳統(tǒng)舞蹈注重上半身的運動,在力度上偏陰柔。因此,從舞蹈形式和風格上相比,西方的體育舞蹈相對于更歡快、動感。如歡快的牛仔舞中,胯部像小船般擺動;優(yōu)雅的華爾茲像蕩秋千般的擺蕩等。在體育舞蹈比賽中,無論是技術質量的評判還是藝術欣賞的評判,動作的動感、流暢及連貫也是體育舞蹈美評判的重要指標。
(三)發(fā)展趨勢視角下體育舞蹈的藝術定位
藝術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抽象的東西,其主要表現了人的內心情感。體育舞蹈具有十分豐富的藝術性特點,其在進行藝術表現的同時,還充分結合了運動技能,最終為人們呈現出觀賞性極強的身體文化娛樂活動形式。體育舞蹈在音樂和舞蹈有效融合的背景下,通過運動員的舞姿以及氣質等來充分體現其所具有的藝術美學價值,其不僅包含形式美,還包含了內容美。體育舞蹈主要是通過相關的動作來進行思想感情的表達,這符合藝術既表現人的情感,也表現人的思想的藝術理論。體育舞蹈動作當中飽含感情,這種體育藝術性已經超越了語言。不僅僅是體育舞蹈表演者可以感受到其獨特的藝術性,觀眾在觀看體育舞蹈時也可以受到情感藝術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生正處于可塑性較強以及性格變化較大的年齡階段,體育舞蹈將音樂美、形體美以及服飾美進行充分融合,這充分符合生對于美的追求以及需要,在體育舞蹈學習過程可以幫助學校生逐漸提高審美,并且也可以促進生抒發(fā)情感,最終達到升華學生情感的目的。
結束語
在體育舞蹈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體育舞蹈內在價值的重構是教學實踐的基礎,同時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诖?,在實際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幸福感知力,在實踐中推廣體育舞蹈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將體育舞蹈和音樂元素結合起來,在構建翻轉課堂的同時,加強對同伴互助學習法的運用,使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體育舞蹈的內在價值,以此來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許琰如.生對體育舞蹈的認同與推進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2018.
[2]孫一雄.體育舞蹈對提高體育院校生審美意識的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8.
[3]成思亮.論體育舞蹈藝術性特征[J].當代體育科技,2018,4(24):118+120.
[4]宋堃.論體育舞蹈之美[J].青年文學家,2018(06):151+153.
[5]蘇曉敏.論體育舞蹈藝術性特征[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2(0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