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佳瑋
侯寶林先生晚年名滿天下,南開大學幾位先生請他去講話,擊節(jié)贊嘆,氣氛和悅。末了,一位副校長不經(jīng)意地來了句:“侯先生,您來一段兒?!?/p>
據(jù)說侯先生當場拉下臉來:“對不起,我是來講學的?!币馑迹何沂莵碇v課的,不是來說相聲的。
侯先生一輩子很重視尊嚴二字,甚至于過敏,不難理解。老年間,說相聲的人是玩意兒,和戲子一樣,被當做下九流。唯其如此,才得爭一口氣。梨園行的大師,成了名之后,都有傲氣,也是為這個。
汪曾祺先生寫過京劇演員任志秋先生,寫新中國成立后,他自覺翻身,覺得很受優(yōu)待。“我一個戲子,能上小湯山療養(yǎng)。要擱舊社會,姥姥!”藝人都有口氣,哽著,所以尋著揚眉吐氣的,就總想一縱眉頭,吼出來。
您會問了:藝人、藝術家,不是很受尊敬的嗎?并非如此。
閻立本,畫過《歷代帝王圖》,當過唐朝宰相,名垂天下,聲聞后世,但因為會畫畫,受過大恥辱。唐太宗與一群學士在春苑劃船,看見好看的鳥兒,就讓學士們歌詠,召閻立本來畫畫。外頭就嚷了:“畫師閻立本!”——那時,閻立本的官位是主爵郎中了,一頭大汗地跑來,趴在池旁邊,調色作畫,抬頭看看座上賓客,難過極了?;厝チ?,對兒子說:“我少年時候,愛讀書,也還好,只是被人知道會畫畫,被呼來喝去當仆役,丟人丟大了。你記著,千萬別學畫畫?!?/p>
巴赫,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1703 年的工資單上,被列為仆役。他寫曲子,演奏,照例得穿著大公規(guī)定的仆人制服,跟仆人一起吃飯。一百年后,貝多芬為自己身為自由職業(yè)作曲家而自豪。所謂“我不受雇于任何人,我只要坐在鋼琴邊動手作曲子,就能解決朋友們的經(jīng)濟困難了”。——因為在此之前,我們所知的偉大音樂家們,多少都帶有貴族仆人或教會雇員的性質。
中國古代有句話:學而優(yōu)則仕。所以后世人等,多批評中國讀書人目的性過強,讀書徒然為了功名,干嗎不去當畫家、當詩人、當音樂家呢?事實是,早期的偉大文人,都是身為顯貴,而后留名文化史。唐朝之前的書畫名家,幾乎沒有平民出身,尤其是書法,簡直是門閥貴族、朝廷貴臣的藝術。到清朝,不顯貴的藝術家也有,比如揚州八怪那幾位,要么做個小官,要么便是小吏,再不體面點,只好去做清客。袁枚這樣,當過官,懂得在官場中間酬唱來往,也不缺錢的才子,畢竟少——實際上,袁枚還不是得在《隨園詩話》《隨園食單》里標榜幾句東家的廚藝、西家的園林,好比如今廣告人寫軟文嗎?哪怕到了2016 年,人人平等的觀念也該深入人心了,世界推崇的藝術家,依然不是因為他們的藝術,而是因為他們有名。
杰夫·昆斯早年搞過現(xiàn)當代藝術,沒成功,只好去當證券經(jīng)紀人。而立之年,他成了個成功的藝術家。直至今日,他成名前后的作品風格并未變化,所得反響卻大不相同?!丢毩蟆返挠浾呷缡钦f:“在這個藝術家不會被看做明星的時代,昆斯卻花費了很多精力,通過雇用一個形象顧問來培養(yǎng)他的公眾人物角色?!?/p>
有點殘忍,但事實是,這個世界尊重已經(jīng)成名的藝術家或已成經(jīng)典的藝術家,但并不尊重藝術家這個群體——在沒成名之前,他們都不過是玩意兒。譚鑫培一度被叫做“譚貝勒”,還為此自鳴得意。他老人家認為演員們尤其得傲,得自尊,得把自己的活兒當寶。因為說到底,藝人自己不尊重自己,還指望誰尊重自己呢?
因為一世以老生稱雄的他,開頭也是學武丑入門的,知道這個行當,多么招人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