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沈 約
上清簡寡欲,嚴整有法度,未嘗視珠玉輿馬之飾,后庭無紈綺絲竹之音。寧州嘗獻虎魄枕,光色甚麗。時將北征,以虎魄治金創(chuàng),上大悅,命搗碎分付諸將。平關(guān)中,得姚興從女,有盛寵,以之廢事。謝晦①諫,即時遣出。財帛皆在外府,內(nèi)無私藏。宋臺既建,有司奏東西堂施局腳床、銀涂釘,上不許;使用直腳床,釘用鐵。諸主出適②,遣送不過二十萬,無錦繡金玉。內(nèi)外奉禁,莫不節(jié)儉。性尤簡易,常著連齒木屐,好出神虎門逍遙,左右從者不過十余人。時徐羨之③住西州,嘗幸羨之,便步出西掖門,羽儀絡(luò)驛追隨,已出西明門矣。諸子旦問起居,入閣脫公服,止著裙帽,如家人之禮。孝武大明中,壞上所居陰室,于其處起玉燭殿,與群臣觀之。床頭有土鄣,壁上掛葛燈籠、麻繩拂。侍中袁盛稱上儉素之德。孝武不答,獨曰:“田舍公得此,以為過矣。”故能光有天下,克成大業(yè)者焉。
(原文據(jù)中華書局1974年版《宋書》)
【注釋】
①謝晦:南朝劉宋開國功臣,年輕時頗受劉裕賞識,曾輔佐劉裕北伐。
②諸主出適:各位公主出嫁。
③徐羨之:南朝劉宋開國功臣,輔佐劉裕平定桓玄之亂,后受武帝遺詔,與謝晦、傅亮、檀道濟并為輔政大臣。
【譯文】
皇帝清靜寡欲,注重法度,不講究車馬排場及華麗的裝飾,后宮也不設(shè)置歌舞之類。寧州曾經(jīng)貢奉琥珀枕,光彩艷麗。當時即將北伐,因琥珀可治療刀箭之傷,皇帝很開心,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別交給各將領(lǐng)備用。平定關(guān)中,俘虜了姚興的侄女,此女很受圣寵,因此皇上荒廢了政務。謝晦規(guī)勸,皇上當即把她放了出去。財貨布帛都在國庫,沒有什么私藏。宋王府建立,有關(guān)官員上奏在東西堂放曲腳床,用涂銀的釘子,皇帝不準;要求使用直腳床,用鐵釘子。公主出嫁,嫁妝不得超過二十萬,沒有錦繡金玉。宮內(nèi)宮外,都遵守規(guī)定節(jié)儉從事。皇上性情隨意,經(jīng)常穿連齒木屐出行,他喜歡去神虎門外,隨從不過十多人。當時徐羨之住在西州,皇上常常前往羨之的住處,他步行而出西掖門,陪同的人急忙追趕上前,但是他已經(jīng)走出西明門了?;噬系膬鹤觽冊绯空埌玻M門后脫去官服,只穿便服,如同普通人家一樣行家人之禮。孝武帝大明年間,拆除皇帝所住內(nèi)室,在那個地方修建玉燭殿,孝武帝和群臣觀看。床頭是土做的屏障,墻壁上掛葛燈籠用的是麻繩。侍中袁極力稱贊皇帝勤儉樸素。孝武帝不回答,獨自說:“種田的老頭得到這些,就很不錯了?!庇捎谶@些高尚的品德,高祖才能夠擁有天下,成就大業(yè)。
【簡析】
宋武帝劉裕是南朝劉宋的開國之君,史學家常常將其與趙武靈王、漢高祖、漢武帝、光武帝、曹操等人的赫赫功勛相提并論,本選段為《宋書·武帝本紀》最后一段綜述,旨在從日常生活情景為劉裕的性情志趣作傳神的真實寫照。作者反復強調(diào)宋武帝的“儉素之德”,第一句總說,為宋武帝“清簡寡欲”定調(diào),接著從“未嘗視珠玉輿馬之飾,后庭無紈綺絲竹之音”兩個方面來概述這種“清簡寡欲”影響了整個宮廷,其后即以搗碎琥珀枕、用直腳床鐵釘、嫁公主、壞陰室起玉燭殿、土鄣壁上掛葛燈籠麻繩拂這五件具體的事,來舉例說明。最后引用宋武帝“田舍公得此,以為過矣”收尾,可謂章法井然、首尾響應。尤為可貴的是,作者于其中穿插了因謝晦諫而“即時遣出”他寵愛的女人、常著連齒木屐好出神虎門逍遙、諸子問起居脫公服止著裙帽這三件事,將宋武帝的節(jié)儉美德與他的簡易性情、剛強自律極為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其中宋武帝的英雄氣概若隱若現(xiàn),幾近呼之欲出。作者如此精心設(shè)計、雕琢,充分表達了對宋武帝的仰慕、贊許之情,無論是從人物形象的塑造,還是文辭材料的結(jié)構(gòu)來看,都堪稱《宋書》中最為精彩的段落之一,令讀者印象十分深刻,即便置于整個二十四史之中,也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