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靜
(浙江省杭州市留下小學 浙江杭州 310000)
游戲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其不可忽視的作用,對小學生更有特殊的意義。教師將游戲和數學教學結合在一起,一定能引起學生的強烈興趣,還會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1]。
人生來的智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只有極少數的天才和愚笨的人,而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成績之所以會有很大的差別,根本原因是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對數學科目不感興趣。正如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我認為對于一切情況,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加入學生都很感興趣的游戲,一定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數學的難度就會降低很多。
小學生對玩游戲都是積極的、主動的,而在學習上,大多數學生都需要家長和教師的督促,如果教師可以把游戲和數學有機結合起來,一定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習慣[2]。
在剛開始學習一個新知識的時候,很多學生可能會因為對這個知識點不感興趣而不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時間一長,這些學生就會和那些一直努力學習的學生拉開很大的差距。而通過游戲化的方式進行數學教學,就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大多數學生會積極開動腦筋,努力回答教師的問題[3]。例如,在入門的加減法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數鉛筆的游戲教授學生。比如:現在老師手里拿著十根鉛筆,給了小明一根,小花一根,問現在手里還有幾根?問完后,教師可以邀請幾名學生上講臺數一數還有幾根,如果同學回答正確,就可以把手里的鉛筆獎勵給該同學。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一定會踴躍舉手上講臺互動,不僅能學到知識,還有獎品收。
隨著成長,學生會發(fā)現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近年來,很多中學都推出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如果在小學階段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數學。比如,學習人民幣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中的每位成員扮演不同的面值的人民幣,教師隨機喊一個幣值,每個小組中可以組成相應幣值的學生就要抱在一起,如果抱在一起的同學組成的幣值與教師喊的不一樣,該小組成員則全組淘汰。這樣,學生不僅會熟練地掌握人民幣的加減,還能逐步形成合作意識。
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都非常害怕教師的提問。而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游戲化的方式進行提問,不僅能打消他們的恐懼感,還會使其主動回答問題。對此,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引入要問的問題。比如:喜羊羊有10個蘋果,美羊羊看見后吃了2個,隨后懶羊羊又吃了3個,問喜羊羊手里還有幾個蘋果?由于學生都對這些角色很感興趣,一定會聚精會神地聽問題,并積極思考,踴躍回答。
很多小學生放學回家后總會拖延家庭作業(yè),就算最后完成作業(yè)也可能是在多方壓力下。調查發(fā)現,很多學生放學回家后對玩游戲是非常感興趣的。為了讓學生可以回家后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yè),教師可以將課后練習與游戲化起來。比如,教師可以留一些親子互動的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做游戲,如“湊十”的游戲,爸爸或媽媽說一個十以內的數字,讓孩子說另一個數字,使其相加等于十。這樣不僅會讓學生及時復習在學校所學的內容,還會拉近孩子與家長的關系,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可以讓愛陪伴在左右。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學會數學知識為基礎進行因材施教。在數學過程中合理引入游戲化的策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學數學不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