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靜
(南昌航空大學 江西南昌 330063)
十八大以來,高職院校在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下進入了快速發(fā)展期,然而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變化并不是很理想,這其中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就高職院校,學校偏重于抓學生的專業(yè)技術操作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學習,對于學習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認識較弱,宏觀上未能充分考慮從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培養(yǎng)當下的大學生,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未能真正發(fā)揮時代引領作用,這也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加上思想政治改革缺乏主動性,甚至被動性重視也不足的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現有狀況很容易被時代淘汰。
軟硬件建設是高職院校建設各項學科的具體體現,在建設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相對較弱,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力量來看,教師人數上基本符合教學研究要求;但從專業(yè)上來看,不僅有專職教師,而且也有一部分的兼職教師存在,造成了師資力量的流動性較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勢必然受到影響。
在硬件建設方面,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投入過少,甚至一些基本的教學設備,如信號筆、教學U 盤等也準備不足,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對于思想政治引領的宣傳欄或者標語墻等建設素材也相對較少。
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給學生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帶來便捷的同時,學生在無形之中也受到各種不良信息浸染,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使學生的價值觀產生扭曲,產生拜金、利己等非社會價值的思想。
在學習態(tài)度上,高職院校的學生相對較差,時常出現在上課期間外出兼職、上網等無關學習的現象,甚至還出現了為了逃避上課竟然請其他人“答到”的現象。這在無視課堂的同時,更是對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保證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
在教學方面,學生可以從傳統的書本教學跳出,進入互聯網的空間,借助互聯網的資源運用于課堂教學,如學習強國、燈塔在線以及黨建網、人民網等正能量的網站內容,利用互聯網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做大做強教學素材進而豐富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形式也可以從傳統文字教學,發(fā)展到文字、音頻、視頻等多方面共同接觸的學習方式,豐富了課堂形式,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同時這些教學資料容易儲存,讓學生便于重復鞏固學習,提高學習質量。
科研上,互聯網教學的豐富創(chuàng)新,必然為教學科研方面的拓展提供方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也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傳統文化建設,結合網絡形成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如網站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鏈接空間,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便利性,讓廣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接受,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緊跟時代形勢。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互聯網的發(fā)展也不例外,我們在看到它所帶來積極作用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具體來看:一方面,高職院校的領導對于互聯網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認識還不足,相關的建設方面比較滯后;另一方面,從技能上看教師目前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目前來看,一些教師在互聯網結合思想政治教育上還存在技術上的不足,對于具體教學內容的設計以及教學內容的選取和修繕等相關技術掌握不足,最終影響了互聯網資源變成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學素材;再一方面,互聯網的信息廣泛,也充斥著大量不良信息,如暴力、色情等音視頻,一旦這些信息在不經意間進入教學環(huán)節(jié),會對學生的價值觀引領會帶來沖擊。
教育理念具有指引、導向作用,是影響教學發(fā)展、教研進步和學校文化建設的關鍵因素。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應該首先從理念上進行改革?,F下高職院校管理層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意識不足,甚至還存在改與不改差不多的思想,導致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停滯不前的現象時有發(fā)生,因此管理層要及時轉變理念,具體可以派學校思想政治教師作為代表與管理層進行溝通交流,還可以充分帶動高職院校管理層走出去,向互聯網結合好的兄弟院校學習,讓管理層看到差距,更看到互聯網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變革紅利。
在教學資源的開發(fā)中,要積極結合互聯網資源,通過專門管理人員或者部門把關課程資源開發(fā),做到專人監(jiān)督,防止課程資源良莠不齊,導致教學方向偏離;同時我們可以形成學生代表的監(jiān)督組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了學習良好資源的習慣,同時也形成了監(jiān)督意識,使得優(yōu)質教學資源在開發(fā)中形成雙向的閉環(huán)保護[1-2]。
思想政治教師是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人力資源,充分利用好、發(fā)展好思想政治教師,才能更好地促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將互聯網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技術,以外聘互聯網技術人才進行授課等形式進行培訓,提升教師隊伍互聯網運用能力的課程,讓教師更容易、更樂意接受互聯網的教學方式;同時,在培訓過后,要時常對教學效果進行檢驗,通過調查問卷、走訪調研等形式了解被教育者的學習狀況,真正做到互聯網技術能夠促成思想政治教育正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