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星,李永吉,朱文全,劉英楷,杜偉東,馮宇飛(.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藥學院,哈爾濱 50040;.齊齊哈爾醫(yī)學院 藥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6006)
枸櫞酸噴托維林(pentoxyverine citrate,PC),又名咳必清,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成癮性鎮(zhèn)咳藥。其不僅對呼吸中樞有直接抑制作用,而且還有微弱的阿托品作用,可以輕度抑制支氣管內(nèi)的感受器,減弱咳嗽反射,大劑量可使痙攣的支氣管松弛,常配合祛痰藥治療伴有劇烈干咳的急性呼吸道炎癥[1-2]。臨床上多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無痰干咳和百日咳等,尤其適用于兒童用藥[3]。一次口服給藥后作用可持續(xù)4~6 h,藥物半衰期為2~3 h[4]。目前上市劑型主要為片劑、滴丸劑和溶液劑,因藥物作用時間短,一日需給藥3~4次,患者順應性不佳。
殼聚糖和海藻酸鈉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天然高分子多糖,兩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安全性良好。殼聚糖溶于稀醋酸后會在分子鏈上產(chǎn)生大批帶有正電荷的伯氨基,海藻酸鈉溶于水后可產(chǎn)生大量帶負電荷的羧基,兩溶液可以通過正、負電荷相互反應形成微囊[5-6]。將藥物制成微囊,可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延長藥物作用時間,維持穩(wěn)定的血藥濃度,滿足患者用藥需要,提高藥物穩(wěn)定性等[7]。目前,微囊已作為一種契合臨床用藥需求的緩、控釋制劑和靶向制劑,應用于多種藥物[8-10]。本研究制備PC緩釋微囊,作為一種緩釋制劑中間體,能夠有效地降低血藥濃度波動,減少給藥次數(shù),從而提高患者的順應性,為進一步研發(fā)PC緩釋制劑提供參考。
T6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全自動酸度計(美國奧豪斯儀器有限公司),冷凍干燥機(寧波雙嘉儀器有限公司),低溫高速離心機(德國艾本德股份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
PC原料藥(鎮(zhèn)江市康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號:170215),殼聚糖、海藻酸鈉(上海市展云化工有限公司),三乙胺(天津科密歐試劑有限公司),無水氯化鈣(天津市凱通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磷酸鹽緩沖溶液(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或藥用輔料。
2.1.1 溶液的制備 取海藻酸鈉0.4 g、PC 0.4 g分散在20 mL純化水中,50℃加熱溶解后,靜置,待其充分溶脹,制得2% PC海藻酸鈉溶液。取殼聚糖0.5 g,溶解在50 mL 1%醋酸溶液中,50℃加熱溶解后,靜置,待其充分溶脹,制得1%殼聚糖溶液。取無水氯化鈣0.5 g,分散在50 mL純化水中,制得1%氯化鈣溶液。精密稱取枸櫞酸噴托維林0.2 g,置50 mL的量瓶中,用甲醇-水(1∶1)定容,溶解混勻,再取10 mL置100 mL量瓶中,用甲醇-水(1∶1)定容,溶解混勻,得PC儲備液。取PC儲備液5 mL置100 mL量瓶中,用甲醇-水(1∶1)定容,混合均勻,得PC對照品溶液。
2.1.2 復凝聚法制備PC微囊[11-12]室溫下將2% PC海藻酸鈉溶液以2 mL·min-1的速度滴加到1%氯化鈣溶液中,并不斷攪拌,用冰醋酸調(diào)節(jié)pH至3。同時用冰醋酸調(diào)節(jié)殼聚糖溶液pH至3。將兩溶液混合,加入1 mL戊二醛并不斷攪拌,10℃水浴下反應1.5 h,用氫氧化鈉調(diào)節(jié)pH至5~6,再反應0.5 h,過濾,純化水洗滌3次,冷凍干燥,即得干燥微囊??瞻孜⒛业闹苽洌患尤隤C,方法同上。
2.2.1 色譜條件[13]色譜柱為Besil C18(250 mm×4.6 mm,5 μm);以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3.0)-甲醇(45∶55)為流動相;進樣量為20 μL;流速為1.0 mL·min-1,檢測波長為215 nm。
2.2.2 專屬性 分別取載藥微囊和空白微囊用純化水洗滌3次,烘箱50℃干燥1 h后,用適量甲醇-水(1∶1)溶解,研缽研碎,4000 r·min-1離心10 min,取上清液至100 mL量瓶中,用甲醇-水(1∶1)定容,混勻。再取1 mL至50 mL量瓶中,用甲醇-水(1∶1)定容,混勻,分別配成含藥樣品和空白樣品。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按照“2.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結(jié)果PC保留時間為20.065 min,輔料對其測定無干擾,專屬性良好(見圖1)。
圖1 PC對照品溶液(A)、空白樣品(B)及含藥微囊樣品溶液(C)的HPLC圖Fig 1 HPLC chromatography of PC control solution(A),blank sample(B)and micro-capsule sample solution containing medicine(C)
2.2.3 標準曲線 取“2.1.1”項下PC儲備液0.5、1、2、4、8、10 mL至10 mL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成20.10、40.20、80.40、160.8、321.6、402.0 μg·mL-1的溶液,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進樣測定。以峰面積(y)為縱坐標,PC質(zhì)量濃度(x)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標準曲線方程:y=9.945×103x+1.337×105,R2=0.9994。PC在20.10~402.0 μg·mL-1與峰面積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2.4 精 密度 取“2.2.3”項下40.20、80.40、160.8 μg·mL-1的PC對照品溶液,重復進樣3次,連續(xù)進樣3 d,記錄峰面積,分別考察日內(nèi)和日間精密度。結(jié)果峰面積RSD分別為0.90%和0.96%,日內(nèi)和日間精密度良好。
2.2.5 重復性 取“2.2.2”項下含藥樣品,重復進樣5次,結(jié)果峰面積RSD為1.7%,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2.2.6 穩(wěn)定性 取“2.2.2”項下含藥樣品,分別于0、4、8、12、24 h進樣,結(jié)果峰面積RSD為2.2%,說明樣品在24 h內(nèi)穩(wěn)定性良好。
2.2.7 加樣回收率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PC微囊共9份,向其中分別加入相當于PC含量80%、100%和120%的PC對照品溶液,各3份平行樣。進樣測定,計算回收率。結(jié)果高、中、低質(zhì)量濃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7.63%、99.57%和98.97%,RSD分別為1.7%、2.0%和1.8%,表明方法回收率良好。
2.3.1 微囊包封率的測定方法 載藥微囊干燥后,用甲醇-水(1∶1)溶解,研缽研碎,4000 r·min-1離心10 min,取上清液至100 mL的量瓶中,用甲醇-水(1∶1)定容至刻度,混勻。再取1 mL至50 mL量瓶中,用甲醇-水(1∶1)定容至刻度,混勻。用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進樣,計算實際含藥量M1,M0為精密稱取理論含藥量。包封率(%)=M1/M0×100%。
2.3.2 最佳研磨時間的確定 載藥微囊干燥后,用研缽分別研磨5、10、15、20、25、30 min時測得PC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25.3、32.8、36.1、36.5、35.9、36.4 μg·mL-1。研 磨15、20 min時,藥物濃度基本達到最大值,兩者沒有顯著性差異。最終選擇15 min作為最佳研磨時間。
2.3.3 載藥量的測定 按“2.3.1”項下微囊包封率的測定方法,計算實際含藥量M1,精密稱定載藥微囊重量M2。載藥量(%)=M1/M2×100%。
根據(jù)前期單因素考查結(jié)果,選擇對包封率影響較大的因素:殼聚糖質(zhì)量濃度(A)、成囊溫度(B)、囊材溶液pH(C)進行正交試驗。每個因素分為三個水平,因素和水平見表1,結(jié)果見表2。
表1 正交試驗的因素和水平 Tab 1 Factor and level of orthogonal test
由表2可知:各因素對指標影響的順序為:C>B>A,最佳組合為A2B1C1,即殼聚糖濃度為1%,成囊溫度為10℃,囊材溶液pH為3。
表2 正交試驗結(jié)果 Tab 2 Orthogonal test
在最佳工藝及處方條件下制得3批PC微囊,測定微囊包封率與載藥量,見表3。同時在顯微鏡下觀察微囊的形態(tài),見圖2,微囊外形圓整,分布較均勻,符合要求。使用帶標尺的顯微鏡測定300個PC微囊的粒徑,繪制粒徑分布圖,見圖3,平均粒徑在60 μm左右。
表3 3批微囊包封率和載藥量的測定結(jié)果(n=3) Tab 3 Encapsulation rate and drug loading of 3 batches of microcapsules (n=3)
圖2 PC微囊電子顯微鏡圖(400×)Fig 2 Electron microscope of PC microcapsules(400×)
圖3 PC微囊的粒徑分布圖Fig 3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PC microcapsules
按照溶出度測定法第二法,以純化水為介質(zhì),轉(zhuǎn)速100 r·min-1,溶出介質(zhì)溫度(37±0.5)℃,用量900 mL。分別在20、40 min以及1、2、4、6、8、10、12 h取樣10 mL(每個時間點取出10 mL,同時補加相同溫度、相同介質(zhì)10 mL),將各時間點取出的溶液用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取續(xù)濾液1 mL置10 mL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測定并計算PC及其微囊在不同時間點的累積釋放百分率。釋放度結(jié)果見圖4。PC釋放較快,1 h已經(jīng)釋放在90%以上。與之相比,PC微囊在2 h釋放量為30%左右,4 h時接近50%,12 h的累積釋放量達到95%以上,具有一定的緩釋效果。同時,測定3批PC微囊的累計釋放曲線基本一致,重現(xiàn)性良好。
圖4 PC微囊的體外累積釋放曲線Fig 4 Release curve of PC microcapsules
根據(jù)PC微囊釋放數(shù)據(jù),分別用零級方程、一級方程和Higuchi方程擬合,結(jié)果見表4。一級方程的r值最接近于1,說明PC微囊的釋放符合一級方程,具有一定的緩釋作用。
表4 釋放方程擬合 Tab 4 Release equation fitting
本試驗以殼聚糖-海藻酸鈉為囊材,采用復凝聚法制備PC緩釋微囊[14-15],制備工藝簡單、可行,微囊成形性好,同時具有一定的緩釋效果,但包封率不高。滴加過程中,因含PC的海藻酸鈉溶液較為黏稠難以全部滴進氯化鈣溶液中,導致包封率不高。此外,所用針頭孔徑稍大,如若能施加外力,微囊粒度將進一步減小,微囊總表面積隨之變大,從而包裹更多的藥物,包封率可能隨之升高。本研究制備的PC微囊,可進一步為其制備成緩釋制劑,提供參考和依據(jù),以改善現(xiàn)有劑型的不足,滿足臨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