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 任萬平
高位推動讓黨史學習教育“熱”起來
“把黨史學習教育與立德樹人、黨的建設、教育行業(yè)特點緊密結(jié)合起來,精心組織,守正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堅持每月一個主題、每周一個重點、每天一首紅歌、每校一個特色,奮力譜寫全縣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新篇章,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月26日,慶城縣教育系統(tǒng)黨史學習教育動員會議召開,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嵇興勤向全縣教育系統(tǒng)黨員干部發(fā)出動員令。
隨后,慶城縣教育局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全縣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精神引擎和政治保障,迅速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研究制定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全力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全縣教育系統(tǒng)41個基層黨組織聞令而動、迅速跟進,堅持“規(guī)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特色”,在全縣中小學、幼兒園迅速掀起了“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熱潮。
“我們充分發(fā)揮‘紅領巾’廣播站、主題升國旗儀式、校報校刊、手抄小報等校園文化主陣地作用,講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同時,圍繞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活動主線,在‘五一’勞動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七一’建黨節(jié)、‘八一’建軍節(jié)以及國慶節(jié)等重要節(jié)點,把黨史學習教育與節(jié)慶活動有機融合,教育引導全校師生從中國共產(chǎn)黨的奮斗歷程中感知中國共產(chǎn)黨的偉大?!比涨?,慶城縣慶華小學校長馮曄說。
為扎實有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慶城縣教育局黨組分片區(qū)派出3個指導組,跟蹤掌握各學區(qū)、學校黨史學習教育進展情況,確保學習教育質(zhì)量和成效,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截至目前,全縣共組織師生集中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學習50余場次,分班級召開主題班會600余次。各中小學、幼兒園把從黨史學習中汲取的智慧力量,迅速轉(zhuǎn)化為踐行“爭當表率、爭作示范、走在前列”的生動實踐。
黨史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動”起來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只有了解歷史,學習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才能站得穩(wěn)、走得更好,才能堅定不移地沿著革命先輩開辟的道路前行……”隴東中學原黨總支書記、黨史學習教育縣委宣講團成員張雄在為慶城縣驛馬中學師生作的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輔導報告會上這樣說到。
連日來,慶城縣教育局通過廣泛搭建各類學習平臺,積極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深入基層一線。由思想政治、歷史學科骨干教師組成的慶城縣教育系統(tǒng)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分赴局機關和學區(qū)、學校開展專題宣講。宣講團成員結(jié)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青海等地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黨的歷史進行全面宣講,為廣大黨員干部帶來了一場場精神盛宴。截至目前,宣講團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23場,使廣大黨員干部在重溫百年黨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傳承紅色基因中凝聚奮進力量。
為了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向基層延伸,實現(xiàn)黨史學習教育全覆蓋,慶城縣教育局還組織青年黨員干部開展“人人學黨史、黨員講黨史”主題活動,利用每月的“主題黨日”輪流開展黨史宣講。同時,號召全縣中小學生爭當“小小宣講員”,選拔62名優(yōu)秀“小宣講員”深入班級、社團講紅色故事,誦讀紅色詩詞,傳承革命精神,不斷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卅鋪學區(qū)、慶華小學等學區(qū)學校還邀請老紅軍戰(zhàn)士深入校園,為師生們開展講黨史、講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等系列宣講活動,通過身邊的“小人物”詮釋“大情懷”。
創(chuàng)新載體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
“慶城縣是原陜甘寧邊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1936年,紅軍長征途經(jīng)慶城,播下革命的火種,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蔡暢、劉志丹、習仲勛、馬文瑞、王維舟、耿飚、馬錫五等曾在這塊土地上生活過、戰(zhàn)斗過,留下了寶貴的革命遺跡和精神財富。即使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最艱苦的歲月,這里的紅旗仍在飄揚,被譽為‘永遠的紅區(qū)’?!睉c城縣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閆亮說,“用好慶城縣紅色教育資源,高質(zhì)量策劃好‘自選動作’,開展好主題活動,才能充分體現(xiàn)‘慶城味’。”當前,《中國共產(chǎn)黨慶城歷史(第一卷)》《三八五旅在慶陽》等地方黨史書籍,已成為全縣中小學生的必讀書目。
“隴東中學誕生于抗戰(zhàn)時期,在戰(zhàn)火中艱難辦學,沒有革命先烈就沒有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眳⒂^隴東中學校史館后,長慶小學四年級(1)班學生王佳新激動地說。
近日,隴東中學、陜甘寧邊區(qū)隴東分區(qū)紀念館、三八五旅旅部舊址、慶城縣烈士陵園和縣博物館紅色展廳等紀念場館成為全縣中小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的打卡地。
為了讓紅色歷史深植廣大師生心中,隴東中學組織黨員教師、學生1100余人,赴南梁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南梁精神”主題研學活動,激勵廣大師生銘記革命歷史,激發(fā)學子的學習激情;慶城職專邀請民間藝術(shù)大師賀慶春走進學校,指導學生學習紅色主題刺繡,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黨的光輝歷程;鳳城初中等學校17個黨支部組織師生開展“重溫黨的歷史,傳承革命精神”勵志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感悟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慶城幼兒園、中街幼兒園、熊家廟中心幼兒園等開展“大手牽小手、感黨恩、跟黨走”主題活動;慶城中學等學校黨支部先后組織開展“學百年黨史、書中華漢字”規(guī)范漢字書寫大賽,長慶小學等學校舉行主題演講賽;慶城小學建成百年校史館,田家城小學、桐川小學各項學習教育內(nèi)容彰顯民族團結(jié)進步特色,慶華小學黨支部每天開展“童心向黨”千人手語操活動……
一步一履走南梁、一針一線繡黨旗、一言一行感黨恩,慶城縣教育系統(tǒng)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
聚焦民生讓黨史學習教育“實”起來
“我們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結(jié)合起來,在學習中收獲指導實踐的理論,在學習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學習中提高履行職責的能力,著力破解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睉c城縣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栗生亮介紹說,“我們主要圍繞師生和家長關心關注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梳理民生實事項目清單,限期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辦實事、辦好事,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見實效。”
通過深入人心的精神洗禮、堅定信仰的政治淬煉、飽含民生情懷的生動探索……慶城縣教育系統(tǒng)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zhuǎn)化為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實踐的熱潮。
在具體辦實事過程中,慶城縣教育督導室、教研室重點對全縣中小學常規(guī)管理、教育教學、辦學行為等方面工作進行督導,推動落實中小學生“減負三十條”等重點工作,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切實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促進教育質(zhì)量提升;縣教育局聯(lián)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校園及周邊環(huán)境專項整治,消除學生家長及群眾的后顧之憂。按照慶城縣教育系統(tǒng)民生實事項目清單,該縣教育局還進一步優(yōu)化資源配置,增加城區(qū)學位1200多個;對白馬鋪鎮(zhèn)肴子小學等6所學校的食堂進行改造,對赤城幼兒園等8所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進行維修;深入實施“以縣帶村”在線支教項目,讓71個小規(guī)模學校(教學點)的學生們享受到了英語、音樂、美術(shù)等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
慶城縣教育系統(tǒng)各基層黨組織始終堅持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急盼。隴東中學在高考期間為高三學子提供食宿,統(tǒng)一管理,讓家長放心又省心;蔡口集初中等學校31個基層黨組織開展以“弘揚志愿精神,獻禮建黨百年”為主題的學雷鋒志愿服務系列活動,3萬余名師生踴躍參與;中街幼兒園等幼兒園黨支部舉行“傳遞愛心、情暖校園”愛心募捐活動,卅鋪學區(qū)等學校黨支部組織師生前往福利院幫助老人洗衣、梳頭、剪指甲,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有溫度。
一個個精彩的黨史課堂,一場場觸及心靈的宣講,一次次帶著真情的走訪,一件件暖流涌動的小事……慶城縣教育系統(tǒng)廣大黨員干部揚正氣、接地氣、聚人氣,全力以赴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學在深處、干在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