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亮,李秀勇,張繼強
阜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1血液凈化中心,2腎內科,安徽 阜陽 236015;3蚌埠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腎內科,安徽 蚌埠233004
慢性腎臟?。–KD)是影響全世界公共健康的重要問題之一,研究發(fā)現(xiàn)成年人群中的CKD的發(fā)病率超過10%[1],安徽省的患病率超10%[2];其中終末期腎病占全部CKD患者的約2%[3],按照此發(fā)展趨勢,未來我省每年將新增大量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AVF)是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血管通路[4-5],但長期穿刺和刺激會誘發(fā)內膜增生、血栓形成等,進而造成AVF狹窄,直接影響透析效果和內瘺的使用壽命[6-8],危及血液透析的順利進行甚至患者的生命。研究顯示采用皮穿刺腔內血管成形術(PTA)對急性人工血管血栓形成的成功率為70%~95%,與開放手術效果相當[9]。利用PTA方式在內瘺狹窄治療中能夠最大程度的保存患者的遠端血管,且不會產生較大的創(chuàng)傷,患者術后的內痿短時間內就能夠恢復使用,近年來PTA已逐漸取代外科手術,成為AVF狹窄的首選治療方法[10-11]。既往PTA手術多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下進行,但該法對患者及醫(yī)護人員均具有一定輻射傷害,且對于造影劑過敏患者不可行[12]。應用超聲指導可以較好的避免上述缺點[13],超聲引導下PTA治療AVF狹窄已經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學者發(fā)現(xiàn)超聲引導下PTA的療效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引導下PTA的療效相當,但前者穿刺時間短、手術操作時間短、即時成功率和血流量高,可避免輻射損傷[14];有研究發(fā)現(xiàn)超聲引導下行PTA治療AVF狹窄,可有效維持外周血管通路通暢[15]。但既往研究多集中在超聲引導下行PTA治療AVF狹窄的療效觀察或影響因素上,對應用效果的探討不夠全面;且鮮有研究對治療的安全性進行探討。本研究利用超聲介入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對內瘺狹窄患者的治療,進一步探究該方法的應用效果和安全性。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腎內科收治的AVF失功并行介入超聲下PTA治療的患者40例。納入標準:超聲顯示管腔狹窄面積超過附近正常血管管徑的50%,同時伴有內瘺的自然血流速度不超過500 mL/min;無法滿足透析所需要的血流量;透析過程中靜脈壓升高;難以穿刺;透析的充分性過低;內瘺中有觸診搏動減弱甚至消失、很難透析穿刺、聽診時血管的雜音微弱或出現(xiàn)槍擊音、靜脈壓上升等異常體征[16]。排除標準:局部感染及凝血功能差(抗凝藥物應用者),伴隨動脈竊血綜合征,血管吻合術后6周內及尚未成熟瘺管,腕部標準內瘺距離吻合口10 cm內的孤立性狹窄,長狹窄(>5 cm)及緩慢發(fā)生的阻塞狹窄及內瘺仍有高流量。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56.4±11.4歲;其中26例狹窄患者為標準前臂自體內瘺,14例高位瘺。本項目經院科學技術委員會、臨床技術應用倫理委員會審核與評定,項目在臨床實施時獲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字。
術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上海索諾聲醫(yī)療器械公司,SonoSite M-Turbo型)評估全程血管走形及血栓形成部位及范圍,標注相應狹窄病變及周邊血管直徑。13~6 MHz高頻線陣探頭采用無菌護套包裹,用無菌膜覆蓋整個超聲鍵盤?;颊咴赑TA手術前先利用超聲機檢測并評估AVF血管,明確其狹窄位置和管徑大小(其中二維超聲上狹窄表現(xiàn)出局部的管壁增厚出現(xiàn),管腔較為狹窄;頻譜多普勒可以發(fā)現(xiàn)局部的血流速度上升;彩色多普勒可以觀察到局部的血流變細,之后出現(xiàn)五彩鑲嵌湍流信號)。
所有患者行PTA手術。在手術視野范圍內鋪上消毒巾,將無菌的薄膜套套在超聲探頭上,用無菌膜覆蓋整個操作界面;實施局麻后再穿刺血管,并放置血管鞘。劑量以60.25 U/kg向血管中注射肝素;若吻合口或其近端靜脈段出現(xiàn)狹窄,則在超聲引導下于該位置的上方6 cm位置直接進行逆行穿刺,置入5 F動脈鞘。然后將導絲放入,在超聲下可觀察到條帶狀的強回聲;沿著導絲方向把球囊導管送至狹窄位置,超聲下球囊導管表現(xiàn)出強回聲,球囊的兩端各出現(xiàn)一個更強回聲的金屬標記。球囊的直徑大小以1.1倍的狹窄近旁正常血管直徑最為合適;慢慢的通過球囊擴張壓力泵將球囊加壓膨脹至工作壓(8~18 大氣壓范圍內)具體壓力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血管病變情況改變),保留0.5 min后往回抽,重復3次。膨脹的注水球囊內無回聲出現(xiàn),球囊壁為中強回聲表現(xiàn);擴觀察張后的血流,測量其血管的內徑大小。
血管直徑及肱動脈血流情況采用超聲檢測,為同一醫(yī)師超聲檢查。(1)技術成功:術后即刻及24 h超聲顯示血流通暢,術后證實血管狹窄減輕;成功標準:相較于近旁的正常血管,經治療后殘余狹窄不高于30%;(2)臨床成功:術后72 h能使用自體AVF完成至少1次透析治療(泵控血流量≥200 mL/min),內瘺觸診搏動良好,聽診雜音響亮;(3)安全性:觀察有無血管嚴重破裂出血、感染、異位血管栓塞、通路急性閉塞等手術并發(fā)癥和穿刺點嚴重皮下血腫(直徑>6 cm)等穿刺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術后即刻和24 h超聲評估血流情況,72 h使用內瘺行透析治療,每3月進行超聲檢查隨訪,如在隨訪期間告知患者注意血流量及靜脈壓情況,有情況即需要就診。
采用SPSS 17.0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的組間對比行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TA術后彩超顯示血管狹窄及血栓消失,所有患者內瘺觸診搏動良好,聽診雜音響亮,40例血管狹窄均為離內瘺口3 cm內I型狹窄,治療后均狹窄解除,術后血管雜音、震顫均較術前增強,40例手術患者技術成功率100%,臨床成功率100%。
超聲介入下可清楚顯示狹窄部位,超聲下導絲、球囊及血管鞘均可以清晰顯示。狹窄主要表現(xiàn)在:彩色多普勒可以發(fā)現(xiàn)管腔血流信號溢出,二維超聲下可以觀察到血管腔變細,治療成功后可見血栓部位血流信號溢出消失,呈層流信號表現(xiàn),球囊內部表現(xiàn)無回聲表現(xiàn),在球囊處于狹窄位置擴張時呈“束腰”樣改變。導絲于超聲下表現(xiàn)為線狀強回聲,超聲下未膨脹的球囊導管可出現(xiàn)管狀強回聲,相較于導絲更粗,球囊兩端出現(xiàn)更強的回聲為金屬標記,后伴有強回聲,囊壁呈中強度回聲,球囊中間軸部位可見導絲及導管推進桿回聲PTA成功后,術后超聲顯示狹窄的血管擴張,再通(圖1)。
圖1 超聲介入下自體AVF狹窄的治療Fig. 1 Ultrasound guided treatment for arteriovenous fistula stenosis.
所有患者未出現(xiàn)血管出血、破裂、動脈栓塞、感染及肺栓塞等并發(fā)癥。2例出現(xiàn)穿刺點皮下輕度血腫,所有病例均未出現(xiàn)嚴重血管破裂出血、感染、異位血管栓塞、通路急性閉塞等并發(fā)癥。
40例患者術后內瘺原狹窄處狹窄均不高于30%。透析血流量>200 mL/min。術后AVF狹窄處內徑、透析血流量、內瘺血流量均較術前明顯增加(P<0.05,表1)。
表1 手術前后患者血管內徑、透析血流量、內瘺血流量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vessel diamete,hemodialysis blood flow and internal fistula blood flow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n=40,Mean±SD)
血液透析的患者治中最多見的并發(fā)疾病為AVF狹窄,可引起治療時血液透析流量明顯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一旦出現(xiàn)應盡早采取措施干預治療[17-19]。近年國際上PTA已逐漸代替了外科手術,成為治療動靜脈內瘺狹窄主要治療方式[20]。有研究發(fā)現(xiàn)228例AVF狹窄患者行PTA治療成功率為96.3%。介入操作前實施影像學檢查,制定合適的手術方案、術中采用正確的操作手法,可提高PTA成功概率,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1]。血管腔內治療過去大多數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下進行,但是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視野較小,大部分造影部位需要進行多次注射對比劑,而對比劑可對腎臟產生損害,對終末期腎病患者不利[17]。我國血透通路專家共識指出術中超聲介入指導不僅可以解決狹窄,同時可以了解整個血管的條件為治療決策提供依據,使得傳統(tǒng)的血管腔內操作可視化,提高治療效果及手術安全性[22]。
雖然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還是比較新的方向,但已有研究對其治療AVF狹窄效果進行報道[23]。國內外對超聲引導下PTA的成功率均在90%以上[21,24];有研究對AVF閉塞和狹窄分別分析,超聲引導下PTA的成功率為91.1%和97.1%[25];49例AVF狹窄患者行超聲引導下PTA手術治療后,透析血流量、狹窄血管內徑值均明顯大于治療前[5]。本研究結果顯示,40例內瘺狹窄患者術后血管雜音、震顫均較術前增強;狹窄處內徑、透析血流量、內瘺自然流量均較術前增大(P<0.05),治療技術成功率100%,臨床成功率100%,與既往研究一致。分析原因超聲介入下治療有如下優(yōu)點:對設備及場所要求低,在一般手術室或操作室就能開展;可同時顯示血流及血管內外結構甚至血栓新舊程度;能實時顯示導絲及球囊位置及運動方向,直接觀察其與血管之間關系,減少導絲誤穿發(fā)生;同時實時觀察血流并評估血流動力學;可靈活改變掃查切面,多角度觀察血管腔及器械操作過程;同時引導血管穿刺,減少穿刺并發(fā)癥,增加成功率;不需要使用造影劑,減少造影劑損害及輻射傷害,保護了患者及醫(yī)務人員[26-27]。
PTA的并發(fā)癥較少,以穿剌點血腫、血管破裂、遠側端血管閉塞等較為常見,同時,并發(fā)癥也是PTA是否達到技術成功的重要因素[28-29]。術前的手術評估、合理的手術方案等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本研究中患者無明顯不適,術后無血管破裂、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表明術中超聲能引導穿刺置管,實時評估血流情況和PTA效果,安全性較好??紤]原因可能與超聲下經靜脈流出道入路,術后出血風險較小,且術中阻斷血流時間較短,減少血管組織損傷。對于狹窄的通路病變患者,超聲介入下狹窄行PTA治療必要時的復合手術是此類患者的有益嘗試,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總之,超聲在整個治療期間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術前檢查血管情況可以用來判斷有無PTA指證,選擇科學、合理的干預措施,指導術前準備;術中能夠清晰顯示血管內外的血流動力學和解剖結構,實時顯示血管和器材間的關系,指導球囊壓力大小和路徑選擇等;術后可評估治療效果,隨訪及預測AVF長期通暢情況[30-31]。超聲引導下PTA治療AVF狹窄具有較高的成功率及開通率,可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引導方法,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但本治療方法的樣本量較少,后期需擴大樣本量,增加隨訪時間觀察其遠期效果,以深入分析超聲引導下經PTA治療AVF失功的有效性和遠期復發(fā)率,以便在臨床更好地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