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李軍強
摘要:目的:探討介入手術后發(fā)生心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相關因素分析與護理。方法:選取 2021年 3 月到 2021年 9 月在我院進行了介入手術并術后并發(fā)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 13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性研究這些患者,總結有效的搶救護理措施。結果:所有患者在搶救后,均糾正了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等癥狀,搶救效果較好,患者在一定的治療和護理后恢復出院。結論:介入術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易并發(fā)血管迷走神經反射,護理工作者要加強觀察和護理,并加強預設性護理,制定相應的搶救護理方案。
關鍵詞:因素分析;介入手術;迷走神經反射;介入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介入手術已經成為是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案,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較為常見的治療手段。盡管該治療手段有利于患者的恢復和預后,但它也有一定的危險性,例如術后易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血管迷走神經反射就是其中的并發(fā)癥之一。因此,醫(yī)務人員要依據醫(yī)學知識以及實踐經驗,總結相關的搶救護理措施,并加強預設性護理服務,提高相關的干預效果?;诖?,本文以 13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相關的搶救護理措施。
1 臨床資料
1.1在本研究中,研究對象為在我院進行了介入手術的 13 例患者,其中,男女分別有 7、6 例,年齡在 49 到 74 歲,平均年齡為(61.5)歲。所有患者均進行了介入手術,且術后并發(fā)了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研究對象符合標準。
1.2迷走神經反射臨床表現(xiàn):患者手術結束在按壓動脈時,觀察患者突然出現(xiàn)胸悶、大汗淋漓、四肢濕冷、頭暈、面色蒼白、煩躁、脈搏微弱、血壓下降(< 90/ 60mmHg),伴惡心、嘔吐等癥狀。一經發(fā)現(xiàn)立即給予吸氧,同時將患者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所致窒息,并給予相關藥物處理。經治療和護理后,患者顏面潮紅、,血壓上升,生命體征恢復正常。
2. 相關因素分析
2.1精神緊張
由于患者緊張引起迷走神經反射?;颊哌^度緊張導致睡眠差、心率加快,加重患者心肌的缺血缺氧,引起前列腺素或緩激肽釋放,這些物質刺激心肺感受器,從而引起迷走神經興奮,導致迷走反射。
2.2低血容量
由于禁食禁飲時間過長導致血容量不足。血容量不足可引起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神經元分泌血管加壓素,致血管平滑肌收縮,引起迷走神經反射。
2.3術后拔管
臨床表現(xiàn)為拔管時出現(xiàn)竇性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同時伴大汗、心慌等癥狀。拔管時股動脈收縮,其內皮對鞘管牽拉刺激敏感,而血管內皮上分布豐富的迷走神經末梢,繼而引起迷走神經興奮,導致迷走反射的發(fā)生。
2.4空腔臟器壓力改變
空腔臟器壓力突然改變可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反射。如術后飲食不當造成胃腸道擴張與回縮;尿潴留及導尿一次放尿過多(> 800 ml),這種膀胱過度充盈和回縮,刺激膀胱壓力感受器興奮,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興奮。
3.護理體會
3.1術前護理
(1)重視心理護理,調整精神狀態(tài)?;颊咝g前容易出現(xiàn)精神緊張、焦慮不安等負性心理,護士要找到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術前做好手術宣教,如介紹手術過程、術中配合及術后注意事項。同時請做過手術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以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必要時手術前晚可給予安定10mg肌注。
(2)控制患者術前禁食、禁飲時間。一般以禁食8h,禁飲6h為宜。術后及時進食,飲食應予以易消化流質,少量多餐。進食少者適當補液,避免血容量不足、低血糖而引起迷走神經反射。
(3)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排尿,避免術后制動體位后出現(xiàn)的排尿困難。也可給予熱敷、聽流水聲、按摩等誘導排尿,必要時留置導尿。
3.2術中護理
(1)連接好心電監(jiān)護及電生理導聯(lián)線,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術者并及時處理。
(2)建立良好的靜脈通路,補液要充足,避免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迷走神經反射。各種搶救藥品及器械要齊全
(3)拔除鞘管的護理:術者操作應熟練,避免粗暴,拔管前鞘管周圍應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拔管的同時也可與患者交談,詢問有無不適,以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疼痛或緊張感;對有緩律和血壓偏低者,可在拔管前給予多巴胺和阿托品。壓迫止血應用食指和中指壓迫,減少壓迫面積,用力要適中,防止引起迷走神經反射或形成血腫。
3.3術后護理
(1)術后進行生命體征的監(jiān)護,如出現(xiàn)心率、血壓的改變,應及時處理。
(2)穿刺點用沙袋壓迫6h,術側肢體制動 12~16 h,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足背動脈搏動以及穿刺肢體的溫度與顏色等,如有改變應立即通知醫(yī)生。
(3)適當補充液體,鼓勵患者進流食和多飲水,以免發(fā)生液體量不足,并有利于造影劑的排出。
4討論
搶救措施:首先排除低血糖反應和造影劑過敏反應。前者主要表現(xiàn)為心悸、出汗、胸悶、頭昏等,急查血糖可明確診斷。后者表現(xiàn)與低血糖反應相似,但多有皮疹、瘙癢等過敏表現(xiàn)。一旦患者發(fā)生迷走神經反射,應立即將病人平臥或頭低足高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誤吸,引起窒息;吸氧;立即建立靜脈通道,并快速靜脈滴注平衡鹽、代血漿、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以擴充血容量,維持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血壓明顯下降時,應迅速靜脈推注多巴胺10~20mg,繼而以250ml生理鹽水+多巴胺80~100mg持續(xù)靜脈滴注,直至血壓穩(wěn)定;心率明顯減慢時,立即靜脈注射阿托品0.5~1mg,阻斷迷走神經,1~2min內心率無變化,可再追加0.5~1mg阿托品;嘔吐者可給予胃復安10mg肌內注射等;同時積極安慰患者,消除其焦慮心理,消除導致迷走神經反射的其他誘因。
結論,通過回顧性觀察發(fā)現(xiàn)迷走神經反射是介入治療后較常見的并發(fā)癥,其發(fā)生突然,進展迅速,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其臨床表現(xiàn)又與低血糖、造影劑過敏反應等癥狀相似,易導致醫(yī)護人員誤診、誤治,延誤搶救時機而導致患者死亡。因此,系統(tǒng)掌握迷走神經反射的原因、臨床表現(xiàn)及處理方法,提高認識,注意與其他并發(fā)癥相鑒別,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能有效控制介入治療中迷走神經反射的發(fā)生及不良后果。
參考文獻:
[1]張迎芳, 蔣金英 , 李歡 . 預見性護理在心臟介入診療并發(fā)血管迷走神經反射中的應用 [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9,4(17):138+151.
[2]崔 超 李 婷 .心臟介入術后并發(fā)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搶救護理[J].護理園地2021-4(1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