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靜,仲丹丹,李立平,尹 平,李 靜
(1.南開大學附屬醫(yī)院/天津市第四醫(yī)院重癥燒傷科,天津 300222;2.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順義醫(yī)院急診科,北京 101300;3.南開大學附屬醫(yī)院/天津市第四醫(yī)院外科,天津 300222)
隨著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輔助性器械在臨床疾病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1]。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venous catheters,PICC)是一種從周圍靜脈導入深靜脈置管技術,可為患者建立輸液通道,避免反復穿刺,減少血管損傷,一定程度減輕患者痛苦[2],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的優(yōu)點。雖然PICC 技術已經日益成熟,但是隨著置管時間的延長,容易發(fā)生多種并發(fā)癥,增加患者痛苦,影響臨床治療效果[3]。為了有效預防PICC 并發(fā)癥,促進靜脈治療順利進行,有學者提出實施靜脈治療小組護理管理,以規(guī)范護理操作,確保PICC 的治療效果[4];但是目前靜脈治療護理小組在持續(xù)改進PICC 護理質量中的應用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如何,需要臨床進一步研究證實[5]。本研究結合2018 年4 月-2020 年12 月進行外周穿刺PICC 置管治療的60 例患者臨床資料,觀察靜脈治療護理小組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4 月-2020 年12 月在南開大學附屬醫(yī)院/天津市第四醫(yī)院進行PICC 置管治療的60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 例。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 例;年齡42~75 歲,平均年齡(53.19±4.89)歲。觀察組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齡44~76歲,平均年齡(52.98±5.01)歲。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進行PICC 置管治療[6];②符合PICC 置管臨床指征[7];③能配合護理干預者。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心腦血管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者;②認知功能障礙,精神障礙;③隨訪資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管理:①基礎護理:評估導管狀況,及時發(fā)現并發(fā)癥,確保管路通暢;②遵醫(yī)囑: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做好置管護理和管理;③做PICC 置管常規(guī)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PICC 置管的認識;④對于煩躁、不安等負面情緒患者,做好安撫和開導。
1.3.2 觀察組 靜脈治療護理小組管理:①成立靜脈治療護理小組,由護士長及護士組成,護士長擔任組長,所有成員均進行PICC 置管學習和培訓。最后依據PICC 置管患者病情特點和個體差異(皮膚、穿刺血管、年齡)制定護理計劃;②護理計劃:?PICC 維護人員加強PICC 置管早期癥狀觀察,并詳細記錄、定時報告醫(yī)生;?針對個體差異開展PICC 置管宣教,講解PICC 維護目的、方法、配合注意事項以及重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屬積極配合和理解。健康宣教主要采用圖片、動畫形式及手冊展示,以便于患者的理解;?每天定期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及時給予疏導,增強患者治療自信心,為PICC置管治療奠定心理基礎;?針對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干預,指導患者健側臥位,即俯臥位和仰臥位,避免患側受壓,禁止患肢劇烈活動,每天定時整體翻身,指導患者進行握拳活動,促進靜脈血液回流,預防穿刺上臂血腫的發(fā)生;?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定期更換貼膜,檢查導管狀態(tài),加強置管后維護護理。PICC 置管維護內容主要包括每天定時觀察導管固定、移位、通暢情況,并遵醫(yī)囑進行沖洗導管、正壓接頭或肝素帽,預防感染的發(fā)生。每次輸液結束后,嚴格執(zhí)行生理鹽水脈沖式沖關,正壓封管;? 密切觀察導管情況,如導管脫落,及時告知置管人員重新置管。如果導管堵塞,則采用5000 U/ml 尿激酶進行重復溶栓;③每天下午定時對當天護理進行總結和評價,總結PICC維護存在的問題,并共同討論,提出整改。同時小組每周進行聯合考核,針對一周工作中的不足加以調整,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訂針對性的措施。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質量水平、生活質量評分、并發(fā)癥(靜脈炎、皮下血腫、感染)發(fā)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8]:包括基礎護理、健康教育、PICC 操作技能、護理記錄4 個維度,每個維度100分,評分越高護理質量越高;生活質量評分[9]:采用SF-36 生活質量表,包括心理健康(80 分)、社會功能(70 分)、活力(60 分)、情感職能(80 分)、軀體功能(80 分)5 個維度,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護理滿意度[10]: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表,90 分以上滿意,61~89 分基本滿意,60 分以下為不滿意,滿分為100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包SPSS 21.0 版本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分)
表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分)
2.2 兩組生活質量水平比較 觀察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水平比較(,分)
表2 兩組生活質量水平比較(,分)
2.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PICC 靜脈導管具有留置時間較長的特點,可降低反復穿刺對患者的傷害,減輕患者的痛苦,為臨床靜脈治療患者提供了便利[11];但是PICC 置管期間容易受到多種影響,發(fā)生相關并發(fā)癥,例如血栓、導管感染等,不僅會對患者PICC 置管的效果造成影響,而且還會影響患者臨床治療的順利進行[12]。雖然近年來在導管材料、置管方法、置管護理方面不斷得到完善,但是仍然無法完全避免置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常規(guī)護理管理缺乏針對性,實施效果有限[13]。靜脈治療護理小組管理方法通過成立護理小組,并責任分明,使得小組成員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同時還可確保護理服務的全面性、綜合性與規(guī)范性[14,15];但靜脈治療護理小組管理是否可一定程度提高臨床PICC 置管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還需要不斷的探索。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應用靜脈治療護理小組管理可提高PICC 護理質量水平,為PICC 治療和護理奠定良好基礎,該結論與李芳等[16]研究結果基本相似,進一步提示該護理管理具有良好的應用優(yōu)勢。分析認為靜脈治療護理小組管理模式,護理人員責任明確,可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從而促進護理質量水平的提高。觀察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該護理模式的開展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分析認為靜脈治療護理小組護理具有明確的程序,并且針對患者個體差異開展,可減輕患者痛苦,及早發(fā)現不適,并積極給予處理,進一步改善患者PICC置管期間生活質量水平。同時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67%,低于對照組的16.67%(P<0.05),表明該護理方法有助于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進患者的良好耐受,為PICC 置管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分析原因為靜脈治療護理小組管理模式重視對PICC 靜脈置管的維護,可做到及早預防并發(fā)癥,以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此外,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86.67%(P<0.05),提示靜脈治療護理小組管理有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護患關系建立。
綜上所述,靜脈治療護理小組管理在持續(xù)改進PICC 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可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