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婷,羅秀燕,張柳仙
(東莞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00)
痔瘡作為肛腸系統中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出肛管下端或直腸下端靜脈叢淤血及腫大情況,在排便時患者會出現痔贅脫垂及出血等癥狀,為了提升疾病臨床治療效果[1],臨床上主要是采用手術治療方法,能夠將患者的病變組織切除掉,但是由于該種手術治療方法本身屬于一種創(chuàng)傷性治療方式,術后患者的身體會出現極大的疼痛感,在疼痛作用下,進而引發(fā)患者出現焦慮心理情緒[2]。因此,為了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感,需給予患者循證疼痛護理,該種護理方法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屬于一種規(guī)范及科學的護理模式,通過將多種護理方法結合起來,以此來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促進患者創(chuàng)面的快速愈合[3]。本文將于2020 年9 月至2021 年3月在醫(yī)院中接受痔瘡手術治療的10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循證疼痛護理方法對患者術后疼痛及創(chuàng)面愈合的影響。
選取于2020 年9 月至2021 年3 月在醫(yī)院中接受痔瘡手術治療的100 例患者,隨機分組法,每組50 例。對照組,男、女為24 例和26 例,22-65 歲,均值(43.6±2.8)歲;觀察組,男、女為23 例和27 例,23-66 歲,均值(44.2±2.6)歲。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法,在專人指導下定時定點給予患者溫硝硼散進行坐浴熏洗,將溫度控制在43-47℃,每日2 次。護理人員應嚴格按照醫(yī)囑要求,給予患者洛芬待因緩釋片2片,口服,早晚各服用1 次,以患者疼痛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患者進行肌肉注射。要求患者排便后對傷口進行溫水清洗并用柔軟毛巾擦干,以確?;颊邆诓课惶幍那鍧嵭院透稍镄?。要求患者應穿著寬松及柔軟的棉質內褲,床頭不可過高,以避免肛門受到擠壓,從而導致患者出現血液循環(huán)不暢情況。需要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換藥,在換藥期間動作應輕柔。
觀察組,行循證疼痛護理法,(1) 建立循證護理小組:應在科室中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全部護士均應參與進來,小組中的成員包括1 名責任組長和1 名護士長。當護理小組成立之后,應加強對患者進行系統性的循證護理知識培訓。(2)循證問題:患者的肛門處神經分布密集,動靜脈血管叢較為豐富,對疼痛刺激較為敏感。在手術結束后可知,患者的疼痛主要集中在首次換藥及排便時,患者的疼痛程度與患者的創(chuàng)面大小、手術部位、不良心理情緒及疼痛敏感性有直接關系。(3) 循證護理對策:①術后換藥及排便護理: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主要是實施程序化減痛護理措施,術后第1d 使用遠紅外線燈對患者進行照射,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及炎性物質的快速吸收,照射部位為距肛門手術切口創(chuàng)面30cm 部位處,每次30min,每日1 次,連續(xù)治療3d。同時,還應加強對患者進行排便護理,告知患者不可因為害怕疼痛而特意對便意進行控制,以防止患者出現便秘。叮囑患者應每日排便1 次,以肚臍為中心,呈環(huán)狀順時針進行腹部按摩。當手術結束后應使用中藥封包對患者的腹部進行熱敷,當患者出現便意之后,應給予患者20mL 的液體石蠟油,口服,對患者的肛門收縮運動予以指導。術后2d 叮囑患者普食,應禁食流質、半流質及清淡類的飲食,可適量食用一些香蕉,以加速患者排便。當患者排便之后,應使用中藥對患者進行熏洗,并為患者涂抹馬應龍麝香痔瘡膏,以此來達到消腫止痛功效,加速患者創(chuàng)面的快速愈合。②不良心理狀態(tài)護理:由于患者出現不良心理情緒,從而導致患者的疼痛敏感性增加。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術后出現疼痛感屬于一種正?,F象,對患者進行疼痛健康教育,使患者對鎮(zhèn)痛及疼痛感的認知得以糾正,確保能夠消除掉患者對疼痛感的恐懼心理狀態(tài)。③肛門功能鍛煉:為了確保患者的創(chuàng)面能夠快速愈合,肛門功能能夠盡快恢復。在術后1d 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肛門收縮鍛煉指導,收縮肛門5s,放松5s,此項動作應持續(xù)做5min,每日做3次。在術后2d,鼓勵患者下床參與活動,以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胃腸蠕動。在術后3d,指導患者做提肛運動,上收縮提肛肌,每日30s?;颊咴谧龊魵鈩幼鲿r,肛門及腹部位置處應慢慢放松,慢呼吸,每日訓練3-5 次,并逐漸增加訓練的時間及訓練難度。
觀察兩組護理前后疼痛度評分,使用VAS 量表進行評估,得分范圍為0-10 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感越強[4]。觀察兩組并發(fā)癥(肛門感染、肛門水腫、出血、疼痛、肛緣浮腫、肛門墜脹)發(fā)生率。觀察兩組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評估內容包括水腫、創(chuàng)面、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其中,水腫評分標準為:在手術結束后的24、48h 患者精細狀態(tài)之下,對患者肛門部位處的切口水腫程度后進行評估,無水腫為0 分;輕度水腫為1 分,患者的切口周圍部位處的皮膚出現微微突起,與手術切緣部位處的距離為<0.5cm;中度水腫為2 分,距離手術切緣部位處的距離為0.5-1cm,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為變硬及局部紅腫;重度水腫為3 分,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腫塊突出,與手術切緣部位處的距離為>1cm。創(chuàng)面評分標準為:評估時間為術后1d及出院前,無疼痛、滲血及水腫為0 分;有疼痛、無滲血及血腫,無需使用藥物進行鎮(zhèn)痛為1 分;輕度水腫,有血性分泌物,需口服藥物進行鎮(zhèn)痛為2 分;水腫程度為中度,創(chuàng)面搏動會出現滲血,需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為3 分;重度水腫,創(chuàng)面搏動會出現滲血,需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為4 分。創(chuàng)面愈合判斷標準為:患者的痔核縮小或消失,創(chuàng)面無腫脹、干結、出血及滲出。
護理前,兩組疼痛度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疼痛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疼痛度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疼痛度評分對比(±s)
組別(n=50) 護理前(分) 護理后(分)觀察組 7.66±1.47 1.26±0.32對照組 7.78±1.43 3.27±0.68 t 值 0.185 20.865 P 值 0.856 0.000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兩組術后24h 水腫評分及術后1d 創(chuàng)面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觀察組術后48h 水腫評分、出院前創(chuàng)面評分、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n(%)]
表3 兩組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s)
表3 兩組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s)
組別(n=50) 水腫(分) 創(chuàng)面(分) 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d)術后24h 術后48h 術后1d 出院前觀察組 2.23±0.42 1.77±0.52 6.05±0.88 8.53±1.32 12.63±2.85對照組 2.35±0.47 2.05±0.46 6.12±0.63 10.27±1.76 15.33±3.12 t 值 0.653 1.253 3.254 5.785 7.241 P 值 0.425 0.000 0.635 0.000 0.000
近年來,我國的痔瘡疾病發(fā)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發(fā)展趨勢,引發(fā)該種疾病的產生可能與肛墊下移及靜脈曲張有直接關系[5]。在疾病臨床治療中倡導使用手術治療方法,但是術后患者愈合難度較大,在疾病康復期若處理方法不合理,極易誘發(fā)患者出現多種并發(fā)癥,增加了患者的疾病治療難度[6]。因此,為了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應給予患者循證疼痛護理方法,給予患者科學的止痛措施,以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確?;颊咝g后能夠盡快恢復健康[7]。
本文研究結果為,護理前,兩組疼痛度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疼痛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后24h 水腫評分及術后1d 創(chuàng)面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觀察組術后48h 水腫評分、出院前創(chuàng)面評分、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痔瘡手術患者護理中使用循證疼痛護理方法具有可行性,循證護理方法主要是針對護理缺陷而提出的一種循證護理措施,具有科學性、規(guī)劃性等特點,是基于護理缺陷原因而提出的一種循證護理對策,從而制定出的一種護理方案,在護理工作中通過給予患者換藥及排便護理、不良心理狀態(tài)護理、肛門功能鍛煉,有助于縮短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防止患者出現便秘而導致切口撕裂,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患者掌握了科學的肛門功能鍛煉方法,可明顯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及水腫,促進切口愈合[8]。循證疼痛護理方法是一種精準、科學及有效的治療方法。護理效果顯著提高,推薦在臨床上大力使用。
綜上所述,在痔瘡手術患者護理中使用循證疼痛護理方法,有助于減輕患者疼痛感,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整理,改善水腫,縮短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疾病預后治療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