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季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
(責任編輯 呂紅娟)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最大底氣。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貫穿著一條主線,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chuàng)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
1847年,馬克思、恩格斯在他們起草的《共產黨宣言》中明確宣布:“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惫伯a黨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最終目標就是要實現(xiàn)“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的共產主義社會。一個政黨是不是先進的,就看它是代表絕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還是代表少數(shù)人的利益;是以人民為中心,還是以資本和選票為中心。西方政黨在競選時都會高喊造福人民,但一旦執(zhí)政往往都把人民拋到九霄云外。因為他們只是代表本國特定階層和集團的利益,是以資本和選票為中心的、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這些年來,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政黨屢屢為一己私利置國家和人民利益于不顧,勾心斗角、大打出手、亂象叢生,甚至丑態(tài)百出,愈演愈烈,先前被捧為“民主”“自由”的西方政治神話在世人面前徹底破滅。
一百多年前的中國,長夜如磐、風雨如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最早醞釀在中國建立共產黨的陳獨秀和李大釗等人,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個代表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利益的政黨。陳獨秀說:“保障人民之權利,謀益人民之幸福者也。”李大釗說:“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2020年熱播的電視連續(xù)劇《覺醒年代》,對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崇高使命作了深度刻畫。
毛澤東有著深厚的人民情懷,從青年時代就開展學生運動、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毛澤東提出,中國共產黨要領導革命取得勝利,需要扎根于群眾之中,“動員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開創(chuàng)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毛澤東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lián)系?!比罕娐肪€,是構成毛澤東思想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群眾路線的實質,就在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鄧小平曾經深情地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泵鎸κ旰平僭斐傻膿p失,面對相當一部分人民群眾連溫飽都沒有解決的現(xiàn)狀,帶領全黨毅然決然地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集中力量發(fā)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他指出:“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拋棄?!编囆∑綄h的群眾路線作出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拔业膱?zhí)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shù)呢熑巍保拔覍o我,不負人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在“七一”重要講話中,他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任何想把中國共產黨同中國人民分割開來、對立起來的企圖,都是絕不會得逞的!”
百年來的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理論的繼承者、實踐者、發(fā)展者,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心中始終裝著人民,牢牢秉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座不朽豐碑。
百年來,世界多少政黨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被淘汰出局,中國共產黨卻由誕生時的50多名黨員,發(fā)展到現(xiàn)在9500多萬名黨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意氣昂揚,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而今正帶領中國人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闊步奮進。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和長期執(zhí)政的力量源泉在哪里?諸如此類的問題,引起世人持續(xù)不斷的高度關注。
2020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了我們黨百年輝煌的真諦。他強調,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
國外不少政要、學者也不約而同地在探討中國共產黨成功的秘訣,其中不乏有識之士認為,中國共產黨成功的“基因”和“密碼”,就在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中談及毛澤東的人民情感時就說道:“他的身上有一種天命的力量。這并不是什么曇花一現(xiàn)的東西,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覺得這個人身上不論有什么異乎尋常的地方,都是產生于他對中國人民大眾,特別是農民—這些占中國人中絕大多數(shù)的貧窮饑餓、受剝削、不識字,但又寬厚大度、勇敢無畏、如今還敢于造反的人們—的迫切要求作了綜合和表達,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假使他們的這些要求以及推動他們前進的運動是可以復興中國的動力,那么,在這個極其富有歷史性的意義上,毛澤東也許可能成為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边@個預言,后來完全被事實證明。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庫恩表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薄爸袊伯a黨始終和人民保持著緊密聯(lián)系,致力于解決人民群眾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獨一無二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p>
由歐洲部分國家共產黨和左翼政黨組成的歐洲左翼黨第一副主席莫拉認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將人民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這是中共這個百年大黨始終保持生機活力的源泉”。
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歷程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的實踐比比皆是、舉不勝舉。世界上沒有哪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百年苦難輝煌,付出慘烈犧牲。為了人民,中國共產黨人甘愿犧牲一切,甚至生命。世界上也沒有哪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制定政策不是從特定階級、階層或集團的利益出發(fā),而是從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世界上更沒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以百年為跨度來規(guī)劃自己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繪制了“兩個一百年”的藍圖。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夠給本國人民帶來翻天覆地的百年巨變,能夠帶領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代表黨和人民向世界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xù)奮斗,我們實現(xiàn)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fā)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
但不可否認,我們黨正面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發(fā)生深刻變革,嚴峻挑戰(zhàn)和重重難關接踵而來。從國際環(huán)境看,西方國家打壓中國、遏制中國,將伴隨我們強國復興的全過程。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各種利益矛盾錯綜復雜,因環(huán)境污染、醫(yī)療安全、教育公平、住房保障等引發(fā)的社會矛盾不斷增多,發(fā)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越來越凸顯,社會運行的風險不斷增加。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百年歷史的高度,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他說:“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wěn)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我們相信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一定能夠自立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排除萬難、走向勝利,朝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新征程邁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我們要時刻不忘這個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庇肋h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關鍵是站穩(wěn)人民立場。人民是真正的主人,代表人民利益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利益所在,始終站在人民一邊是中國共產黨的崇高使命所系。中國共產黨人必須自覺選擇站在最大多數(shù)人的一邊,自覺站在人民立場上想問題、作決策、干事業(yè)。
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最終要落實到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群眾利益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比如,“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xiàn),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qū)、一個貧困群眾”等等。所有這些,都已經轉化為黨和人民卓有成效的實踐,使得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日子越過越好。
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fā)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斗出來的!”離開了人民,我們就會一事無成。
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必須牢固樹立人民群眾主體地位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講:“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基層是最大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生活最深刻,群眾最智慧。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堅持“以百姓心為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
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人民的創(chuàng)造熱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fā)展,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fā)展,改革開放每一個方面經驗的創(chuàng)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智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把人民群眾的實踐創(chuàng)造作為源頭活水,及時發(fā)現(xiàn)、總結、概括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鮮活經驗,使之上升為理論和政策,同時動員指導人民開展新的實踐,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朝著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xiàn)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shù)人的富裕。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最終靠的是高質量發(fā)展。同時,還要在不斷發(fā)展的基礎上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情做好,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在分配問題上,2021年8月17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在高質量發(fā)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xié)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實現(xiàn)共同富裕是一個在動態(tài)中向前發(fā)展的過程,不可能超越階段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各個方面齊頭并進,而是要根據現(xiàn)有條件把能做的事情盡量做起來,積小勝為大勝,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一切工作的成敗得失由人民評判。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成敗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眾來檢驗。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黨的執(zhí)政水平和執(zhí)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
堅持由人民群眾來評判,不能走過場,必須具有約束力,群眾擁護什么就鼓勵什么,群眾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群眾反對什么就糾正什么。無論是制定政策、出臺規(guī)范,還是評選評比、考核表彰,都要注重群眾評價,增加群眾的話語權、評判權,不能關起門來搞自我評價、自我認可。
堅持群眾路線和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zhàn)斗力的重要傳家寶?!辈徽撨^去、現(xiàn)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堅持群眾路線,核心的問題是黨要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一刻也不脫離群眾。歷史表明,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黨的事業(yè)就會欣欣向榮;背離黨的群眾路線,黨的事業(yè)就會受到損害。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能否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決定著黨的事業(yè)的成敗。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的根本工作方法。黨領導工作的正確方法,就是將群眾意見集中起來形成正確的決策,又到群眾中宣傳解釋,將決策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并在群眾實踐中檢驗這些決策是否正確。
堅持走群眾路線,絕不是喊喊口號、走走過場,而是要誠心誠意、實打實做。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根植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要深入研究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規(guī)律和特點,把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新技術新手段結合起來,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水平。
當前,新時代群眾路線的發(fā)展是與互聯(lián)網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互聯(lián)網的作用,他指出:“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網上群眾路線”的新概念。從實行群眾路線,到實行網上群眾路線,運用科技的力量,把群眾路線引向更深入的發(fā)展,這是中國共產黨新的創(chuàng)造,開拓了群眾路線的新格局,推進了群眾路線的新發(fā)展。
從1994年4月20日中國接入世界互聯(lián)網開始,中國目前已經進入移動互聯(lián)網、物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shù)據與人工智能時代,這將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思維方式帶來重大變革,也將深刻影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軍事等國家治理的各個領域。截至2021年6月,中國有10億多用戶接入互聯(lián)網,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shù)字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fā)發(fā)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不斷提高這項本領?!?/p>
關鍵在于為人民干出實績來?!暗妹裥恼叩锰煜?、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根基來自歷史,源于人心,根本在于實實在在地為人民謀幸福,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
生活在新中國,人民是幸福的。20世紀上半葉,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民至多不過勉強維持生存,一度被稱為“東亞病夫”。今天,中國已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2020年底,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經濟總量穩(wěn)居世界第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穩(wěn)居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萬多人民幣,擁有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中等收入群體。中國人民積極參與國家發(fā)展,并分享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惠及絕大多數(shù)人口的發(fā)展成果。自改革開放以來7億多人口脫貧,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chuàng)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2020年我國僅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武漢保衛(wèi)戰(zhàn)、湖北保衛(wèi)戰(zhàn)的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疫情防控進入常態(tài)化階段,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實現(xiàn)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義務教育入學率接近100%,常住人口城鎮(zhèn)化率超過60%,基本醫(y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yǎng)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一個曾有被“開除球籍”危險的國家,如今已是全球事務的核心參與者。在這樣一份令人感受深刻的成績單面前,就不難理解中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成績的認同。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說:“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得到人民的支持不是因為她本身的名字,而是因為實實在在的成績……她為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進步。”大慶鐵人王進喜有一句名言:“干,才是馬列主義;不干,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敝袊伯a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不是靠隨便說說的,而是完全靠干出來的,靠為人民服務的政績得到人民信任和擁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