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雨琪
名師點評團
李雪,畢業(yè)于首都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yè),北京市東城區(qū)體育館路小學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多次參加市、區(qū)級公開課展示,指導學生參加各級作文競賽并獲獎。
我家隔壁搬來一位新鄰居,老是愛多管閑事,我很討厭他。
有一天晚上,我在家彈鋼琴。彈了一會兒,就聽到傳來一陣“咚咚咚”的敲門聲。打開門,只見門外站著那位板著撲克臉的鄰居。“能不能小點聲?會吵到別人的,不知道嗎?”他的聲音可比我彈鋼琴的聲音大多了。
還有一次,我把一個紙箱子丟在了樓梯過道上,準備第二天再拿到樓下去。結果,很快又傳來了“咚咚咚”的聲音。我把門打開一道小縫,不滿地說:“又有什么事???”只見他舉著那個紙箱,像兇惡的老鷹一樣瞪著我,眉頭皺得緊緊的:“這是你家的吧?說了多少遍了,公共場所,不要亂扔垃圾!”我瞥了他一眼,沒敢吱聲,只在心里嘟囔:“多管閑事,煩死人了!”
后來,我從其他人嘴里知道了他的綽號,叫“太平洋警察”——不管誰家的事,只要他看不慣,都要管一管。所以,我特別討厭他,一見到他就繞著走。
可是,不久前發(fā)生的一件事,卻改變了我對這位鄰居的看法。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時,爸爸媽媽沒有搶到口罩。特殊時期沒有口罩,那真是寸步難行,而且我們的健康也得不到保障。就在我們不知道該怎么辦時,“咚咚咚”的敲門聲又響了起來。我貼著貓眼一看,只見鄰居戴著口罩,抱著一個小箱子站在門口。我煩躁地大聲喊道:“有完沒完??!”這時,悶悶的聲音從門外傳來:“你們是不是沒買到口罩?我前段時間買的比較多,可以送你們一些。我放在門口了,你們出來拿就行?!闭f完,他放下箱子走了。頓時,感激和愧疚一同涌起,讓我漲紅了臉。如果地上有條縫,我真想鉆進去。
因為鄰居的雪中送炭,我們度過了那段到處都買不到口罩的艱難時期。
這就是我的鄰居,一個愛“多管閑事”的人。雖然有時他的態(tài)度不友好,不那么可愛,但是仔細想想,他管的事情其實都不無道理。而那,也正是他人性的閃光之處。
(指導老師:楊健)
點評
本文通過“我”心理的前后變化來結構全篇。無論是前面的“討厭”還是后面的“感激”,都圍繞鄰居樂于助人的中心。先抑后揚,強烈的反轉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
全文的突出特色是通過語言描寫來塑造人物,幾句對話,一個心直口快的“熱心腸”便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語言把握很準確,幾個故事詳略安排得當,看似是正反對比,實則是前后呼應,耐人尋味。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