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你肯定見過,也吃過。
我們今天聊的蛋比較特殊,它是恐龍蛋。
說起恐龍,你可能會想起它們大大的尖牙、鋒利的爪子和龐大的身體。但你知道嗎?恐龍家族不只有大塊頭,也有小塊頭。大塊頭們下大蛋,小塊頭們就下小蛋。來吧,聊蛋時間到!
大小恐龍都下蛋
我們知道,所有的恐龍都是卵生的,是由蛋孵化出來的。
但在200多年前,沒人知道這點。
1859年,一位法國人首先發(fā)現(xiàn)了一些奇怪的圓石頭——很光滑,半徑約有18厘米。至于這些大石頭是什么東西,有人認為是一種鳥蛋的化石,而下這種蛋的鳥,是一種人們從未見過的大鳥。
這些人猜對了一半,這的確是蛋的化石,但不是鳥蛋的。
隨著人類對恐龍的了解不斷加深,人們才慢慢知道,這種化石是恐龍蛋化石!
雖然早在兩億多年前,地球上就有恐龍了,可人類對挖出恐龍蛋化石的最早記載,距今還不到200年。
好大的蛋
今天,我們在地球上能見到的最大的蛋是非洲鴕鳥下的,大約長15厘米,寬13厘米,重1.5千克。
但非洲鴕鳥蛋比起大部分恐龍蛋,可就算小蛋了。
從目前挖掘出的恐龍蛋化石來看,最大的恐龍蛋大約30厘米長,25厘米寬,7千克重,像一只籃球那么大。
比起恐龍的超大體形,恐龍蛋其實不算大。為什么恐龍蛋不能再大點兒呢?
有科學家認為,蛋越大,殼就越厚,里面的小恐龍就越不容易出來。
當然,也有些恐龍下的蛋很小,比如最小的小盜龍,身長還不到半米,據(jù)說,它們的蛋也是最小的,大約長18毫米。
造型大比拼
你是不是以為恐龍蛋都是圓圓的,像皮球?
的確有些恐龍的蛋很圓,但也有恐龍蛋是長長的,像玉米。
而且,據(jù)科學家推測,有些恐龍蛋還有顏色和紋路。
恐龍蛋摸起來是什么感覺?是非常硬,還是很有彈性?科學家們也說不清。我們今天發(fā)現(xiàn)的恐龍蛋都是硬殼的,但也許正是因為它們的外殼堅硬,才最終成了化石,那些蛋殼相對較軟的蛋是沒有機會留存下來的。
恐龍是怎么從蛋里出來的?
這就要聊聊恐龍孵蛋的問題了。
孵蛋很用心
就像母雞要找窩下蛋一樣,恐龍也要找個合適的地方下蛋。
恐龍會自己挖個巢穴,然后把蛋下在里面。
對于怎么孵化的問題,恐龍分為兩個派系。
一、自然孵化派。這一派非常省事兒,把蛋下好了,然后用樹葉之類的蓋上,借助樹葉腐爛過程中散發(fā)出的熱量,這些蛋就慢慢孵化了。比如在加拿大發(fā)現(xiàn)的慈母龍“孵蛋基地”,整座“基地”的面積大約2500平方米,有40個巢穴,巢穴之間距離大約8米。正是靠溫暖的掩蓋物,這40個巢穴里的幾百個恐龍蛋曾在這里實現(xiàn)了集體孵化。
二、親自孵化派。有些恐龍在下蛋后,會像母雞一樣,親自孵化。為了防止自己把蛋壓碎,它們甚至發(fā)明了一些孵化技巧。比如,有的恐龍會在地上挖個土坑,然后趴在土坑上,這個土坑邊沿外的地面就承載了恐龍的大部分體重。而蛋則擺放在凹下去的土坑里??铸垥米约旱捏w溫為這些蛋提供熱量??茖W家甚至推測,在極地附近生活的恐龍,為了應(yīng)對寒冷,它們可能會把蛋存在體內(nèi),等蛋完全孵化了,再把小恐龍生出來。
在孵蛋技術(shù)上,有一種恐龍水平很高,它就是被冤枉的竊蛋龍。
千古奇冤竊蛋龍
1923年,美國的一支探險隊在蒙古高原一處戈壁灘發(fā)現(xiàn)了一窩恐龍蛋化石,在蛋旁邊呢,躺著一具恐龍化石。
探險隊一琢磨,認為躺著的那只恐龍一定是來偷蛋的,只是這只恐龍沒想到自己偷蛋的時候會趕上沙塵暴,抑或是它被蛋主人發(fā)現(xiàn)了,最后丟了命,成了化石,所以探險隊給這種恐龍起名叫“竊蛋龍”。
竊蛋龍的壞名聲就這么傳開了。
人們越看竊蛋龍,越覺得它像小偷:你看它的嘴,帶著鉤,又堅硬,像是鳥嘴,肯定是啄蛋用的;你看它的前肢,有爪子,走路的時候明明只用后肢,所以它的前肢就是用來抱著蛋逃跑的!
直到后來,科學家們才發(fā)現(xiàn),竊蛋龍不是偷蛋賊!
2021年初,咱們中國的科學家正式為竊蛋龍申了冤。證據(jù)是一組發(fā)現(xiàn)于江西的,約7000萬年前的地層中的竊蛋龍化石。
在孵化現(xiàn)場,一只竊蛋龍趴在24個蛋上,用心地孵著。科學家們推測,這只孵蛋的竊蛋龍很可能是“爸爸”,這更是讓恐龍愛好者們大開眼界——原來恐龍爸爸也可能會孵蛋!
所以,你以后要是聽到別人再說竊蛋龍是小偷,請告訴他,竊蛋龍不是小偷,人家是非常慈愛的孵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