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隊
- 尼羅河上的冒險: 普魯士與埃及學,1842—1845
紀念普魯士皇家探險隊遠征埃及180周年,柏林新博物館展出相關文物及檔案材料,結合最新研究成果,為參觀者解讀遠征過程中探險隊員們的工作與生活。展覽旨在探討團隊合作如何幫助探險隊取得成功,審視這次遠征對埃及學領域的持久影響。普魯士皇家探險隊成立于1842年,由埃及學家萊普修斯(Karl Richard Lepsius)發(fā)起,這支十人小隊在三年時間里考察了埃及和蘇丹的多處古代遺址,發(fā)掘了一批極具價值的文物,留下諸多珍貴的文字及圖像資料,萊普修斯撰寫的《埃及和埃塞
東方企業(yè)家 2022年11期2022-11-04
- 劉易斯與克拉克遠征:一場龐大的“驗貨”之旅
意,先派出一支探險隊,訪查地形,記錄風土,宣示主權。也就是說,他要為這筆交易“驗貨”。此外他還加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打通溝通北美洲東西海岸的水道,以便經由這條水道抵達亞洲,特別是印度——是的,當時流傳的錯誤地圖,讓美國人仍然相信幾百年前哥倫布前往印度的野望。杰弗遜總統(tǒng)選中的探險隊領袖,是美國陸軍的梅里威瑟·劉易斯上尉與威廉·克拉克少尉。他們都曾與印第安人作戰(zhàn),也熟悉這些原住民的語言與文化。1804年5月14日,包括黑奴在內的一行三四十人,乘著一艘16.8米
世界博覽 2022年2期2022-01-29
- 尼古拉·康斯坦丁諾維奇·列里赫的第一次中亞探險之旅
里赫曾兩次組建探險隊前往中亞探險,第一次是在1925-1928年。一、列里赫探險隊的路線和任務1923年,列里赫已經開始為他的第一次中亞探險做準備,探險隊真正到達中亞地區(qū)并開展工作的時間是1925年。這次探險的路線是從印度至西伯利亞(通過錫金、克什米爾、喜馬拉雅山、喀喇昆侖山脈、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然后通過阿爾泰到鄂木斯克),1926年列里赫一家中途回到莫斯科,再從蒙古返回印度(通過柴達木,西藏和喜馬拉雅山),總行程約25000公里。中亞探險隊的主要目標首
區(qū)域治理 2021年12期2022-01-01
- 思考
支24人組成的探險隊,到亞馬孫河上游的原始森林去探險。由于熱帶雨林的特殊氣候,許多人身體嚴重不適應,相繼與探險隊失去了聯(lián)系。直到兩個月以后,才徹底搞清了這支探險隊的全部情況:在他們24人當中,有23人因疾病、迷路或饑餓等,在原始森林中不幸遇難;他們當中只有一個人創(chuàng)造了生還的奇跡,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探險家約翰·鮑盧森。在原始森林中,約翰·鮑盧森患上了嚴重的哮喘病,餓著肚子在茫茫林海中堅持摸索了整整3天3夜。在此過程中,他昏死過去十幾次,但強烈的求生欲望使他一次
中學時代 2021年5期2021-11-11
- 目標,南極點!
內僅有一支英國探險隊而已,不承想又出現(xiàn)了一支挪威探險隊!更讓彭內爾感到吃驚的是,當他乘坐小船上岸拜訪時,發(fā)現(xiàn)這支挪威探險隊已建成了一座規(guī)模不小的營地!當彭內爾被請進營地,與探險隊隊長坐在舒適的“先鋒者之家”享用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后,原有的驚訝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要知道,坐在彭內爾對面的可是阿蒙森,那個以行為果敢而聞名于世的探險家!彭內爾登上小船,正準備返回新地號,阿蒙森突然沖著他喊道:“請轉告斯科特隊長,他很快就會收到我的信!”彭內爾疑惑地望向阿蒙森,而阿蒙
兒童故事畫報 2021年8期2021-10-04
- 多次發(fā)生人畜失蹤事件,號稱“中國百慕大”……揭開神秘“死亡之谷”面紗
了他帶領的科考探險隊成功穿越黑竹溝羅索依達峽谷的經歷,揭開了黑竹溝的神秘面紗。藏于迷霧深處的“中國百慕大”黑竹溝景區(qū)位于四川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黑竹溝鎮(zhèn),總面積838平方公里,核心景區(qū)面積575平方公里,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黑竹溝地處神秘的北緯30度,恰好和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等處于同一緯度,存在眾多未解之謎,因此被稱為“中國百慕大”。在眾多謎團中,神秘失蹤之迷經久不衰:茫茫白霧覆蓋山谷,霧氣散去后,往往連同谷中人畜一
新傳奇 2021年32期2021-09-22
- 克孜爾石窟壁畫流失的歷史回顧與復原研究
、英國和法國等探險隊對克孜爾石窟進行考察。這些探險隊在探險考察過程中,程度不同地都從克孜爾石窟掠取了壁畫、雕塑等珍貴文物。(一)俄國探險隊在克孜爾石窟的探險考察活動最早考察克孜爾石窟的是俄國人。在克孜爾后山區(qū)第213窟西壁上有用鉛筆題寫的俄文人名:г. Мюнханг(繆恩漢克),時間是1879年1月15日。另在谷西區(qū)第38窟左甬道券頂也有俄文鉛筆題記, 時間是1883年。這兩則俄文題記中的人名相同。根據(jù)題記推測,這個叫繆恩漢克的人曾兩次到達克孜爾石窟。除
海外星云 2021年3期2021-05-19
- 迎接死亡
家斯科特帶領的探險隊抵達南極極地,隨后開始返回。返程的危險可謂比去程危險10倍。前往極地的途中,探險隊有羅盤指引方向?,F(xiàn)在,他們必須十分注意,在幾星期的行軍途中,一次也不允許找不到自己來時的足跡,否則就將偏離他們的儲存點,那里儲存著食物、服裝和積聚熱量的幾加侖煤油。一旦迷路,必死無疑。極地天寒地凍,暴風雪狂嘯不已。探險隊一行四人艱難地前進,其中一人——勞倫斯·奧茨凍掉了腳趾,還在堅持往下走。奧茨要跟上大家,越來越不容易,對朋友們來說,他是個負擔,而不是幫手
意林原創(chuàng)版 2021年2期2021-04-13
- 變 通
日本有一支南極探險隊,第一次在南極過冬,他們用運輸船把汽油運到越冬基地。由于準備不夠充分,在實地操作中發(fā)現(xiàn),所帶的輸油管長度根本不夠。汽油不能從運輸船上運到越冬基地,若是再從日本運來,需要近兩個月的時間。怎么辦?這問題把所有隊員都給難住了,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正在隊員們非常著急、手足無措的時候,隊長突然提出一個很奇特的設想,他說:“我們用冰來做管子吧。”在南極最不缺少的就是冰了,但怎樣使冰變成管狀呢?隊員們認為這是不可思議,也是不可能的事。隊長又說:“我們不
思維與智慧 2021年4期2021-03-23
- 變通
日本有一支南極探險隊,第一次在南極過冬,他們用運輸船把汽油運到越冬基地。由于準備不夠充分,在實地操作中發(fā)現(xiàn),所帶的輸油管長度根本不夠。汽油不能從運輸船上運到越冬基地,若是再從日本運來,需要近兩個月的時間。怎么辦?這問題把所有隊員都給難住了,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正在隊員們非常著急、手足無措的時候,隊長突然提出一個很奇特的設想,他說:“我們用冰來做管子吧?!痹谀蠘O最不缺少的就是冰了,但怎樣使冰變成管狀呢?隊員們認為這是不可思議,也是不可能的事。隊長又說:“我們不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21年2期2021-03-08
- 末日心態(tài)
國那個拉彼魯茲探險隊回來沒有?有沒有消息?”當時這個探險隊在太平洋上已經失蹤很多年了。所以你看,一個國王在他臨死的時候,他沒有說反對革命還是支持革命,沒有給王朝留點話。他關心的是法國民族一個偉大的探險隊的去向。這是真正的人性的顯露。 最讓我覺得震撼的是納粹的空軍司令戈林。這個人一生幾乎就找不出一點好。戈林酷愛收集藝術品,是歐洲藝術界的一個大劫難。這個人還非常殘暴,屠殺猶太人他也有份。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1946年10月,此時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已經判了他死刑
文萃報·周二版 2021年52期2021-01-22
- 末日心態(tài)
國那個拉彼魯茲探險隊回來沒有?有沒有消息?”當時這個探險隊在太平洋上已經失蹤很多年了。所以你看,一個國王在他臨死的時候,他沒有說反對革命還是支持革命,沒有給王朝留點話。他關心的是法國民族一個偉大的探險隊的去向。這是真正的人性的顯露。最讓我覺得震撼的是納粹的空軍司令戈林。這個人一生幾乎就找不出一點好。戈林酷愛收集藝術品,是歐洲藝術界的一個大劫難。這個人還非常殘暴,屠殺猶太人他也有份。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1946年10月,此時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已經判了他死刑—
文萃報·周二版 2021年51期2021-01-02
- 第一個登頂世界之巔的探險家經歷了什么
杜南特率領瑞士探險隊,創(chuàng)造了登上8610米高度的新紀錄。作為探險隊向導,這一經歷使丹增·諾蓋在1953年的攀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闖過重重險關希拉里從十幾歲起就熱衷于登山。1953年,在英國陸軍上校約翰·亨特的帶領下,希拉里和諾蓋加入探險隊,嘗試登上珠峰。陪同探險隊的還有362名搬運工,其中包括20名夏爾巴族向導。季風使得珠峰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里都不適宜攀登,所以探險隊選擇1953年4月和5月相對平靜的時期。隊員邁克爾·韋斯特馬科特在冰墻上鑿出一條粗糙
新傳奇 2020年38期2020-10-23
- 丁日昌督譯《柬埔寨以北探路記》成書考略
——兼論清末洋務運動中的譯書風潮
始競相派出各種探險隊和考察團深入中國腹地進行考察,以期開辟更為廣闊的中國內地市場。英國人在1868年以前曾先后從印度和緬甸派出了八支探險隊,“但這種打算大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3]。這些探險隊不是由于道路險阻和土著居民反抗而被迫折回,就是因為杜文秀領導的回民起義切斷道路而無法前進。在云南的回民起義被鎮(zhèn)壓后,英國又派出柏朗探險隊由緬甸進入云南,并派英國駐華使館翻譯馬嘉理從北京南下接應,結果在滇緬邊境被當?shù)鼐用翊蛩?,是為“馬嘉理案”或稱“滇案”。同一時期,為
昆明學院學報 2020年4期2020-09-01
- 少兒科普類動畫片《博博魯探險隊》火遍全國
部名為《博博魯探險隊》的STEAM特色主題動畫片在國內悄然走紅,不僅憑借其寓教于樂的動畫特色吸引越來越多家長的關注,也順勢成為了許多孩子的動畫“新寵”。據(jù)了解,動畫片《博博魯探險隊》共有52集,每集6分鐘,目前在優(yōu)酷視頻獨家播放。該動畫僅上線3天就獲得了超過8000的優(yōu)酷熱度,成為今年截至目前,優(yōu)酷平臺上最受歡迎的少兒動畫。不少家長表示,這是一部孩子愛看、家長和老師都大力推薦的動畫片,因為它能夠讓孩子們在動畫中學習知識、培養(yǎng)科學思維。此外,該動畫片在優(yōu)酷上
科學導報 2020年38期2020-06-21
- 被經驗所害
自英國和挪威的探險隊抵達南極圈外圍,準備同時向南極點進發(fā)。英國探險隊由斯科特隊長率領,挪威探險隊則由阿蒙森隊長帶隊。斯科特和隊員都有過探險經驗,他們知道在冰天雪地里跋涉要輕裝上陣,所以提前對攜帶物資做了計算,嚴格控制在1噸以內。而阿蒙森和隊員都是軍人出身,此前從未探過險,他們認為物資越多越保險,所以足足帶了3噸??匆姲⒚缮年犖橥现林氐奈镔Y,斯科特嘲諷道:“你們是準備去南極定居嗎?一群傻蛋!”阿蒙森愣在那,不知如何反駁。斯科特的隊伍有說有笑地出發(fā)了,很快
文苑·感悟 2019年12期2019-12-23
- 被經驗所害
自英國和挪威的探險隊抵達南極圈外圍,準備同時向南極點進發(fā)。英國探險隊由斯科特隊長率領,挪威探險隊則由阿蒙森隊長帶隊。斯科特和隊員都有過探險經驗,他們知道在冰天雪地里跋涉要輕裝上陣,所以提前對攜帶物資做了計算,嚴格控制在1噸以內。而阿蒙森和隊員都是軍人出身,此前從未探過險,他們認為物資越多越保險,所以足足帶了3噸。看見阿蒙森的隊伍拖著沉重的物資,斯科特嘲諷道:“你們是準備去南極定居嗎?一群傻蛋!”阿蒙森愣在那,不知如何反駁。斯科特的隊伍有說有笑地出發(fā)了,很快
文苑 2019年23期2019-12-05
- 永不放棄,知難而進
——讀《始皇陵中的永生石》有感
容是:麻團科考探險隊莫名收到一張手繪地圖,隊長麻哥組織團隊出發(fā)趕往驪山小鎮(zhèn)—— 始皇陵的開鑿地,尋找地圖上所說的“永生石”。在進入陵墓尋找“永生石”的途中,他們被三個“黑鷹銳士”趕出了陵墓。在經歷了無數(shù)困難之后,他們終于找到了“永生石”,并將它帶了回來,可是,經過專家鑒定,卻發(fā)現(xiàn)所謂的“永生石”,實際上是一塊隕石。讀完這本書,我如夢初醒,原來“永生石”是假的。但在麻團科考探險隊尋找“永生石”的過程中,我學會了永不放棄的精神,因為只有永不放棄,才能達到目標。
小讀者 2019年22期2019-11-27
-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支24人組成的探險隊,到亞馬孫河上游的原始森林去探險。由于熱帶雨林的特殊氣候,許多人因身體嚴重不適應等原因,相繼與探險隊失去了聯(lián)系。直到兩個月以后,才徹底搞清了這支探險隊的全部情況:在他們24人當中,有23人因疾病、迷路或饑餓等原因,在原始森林中不幸遇難;他們當中只有一個人創(chuàng)造了生還的奇跡,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探險家約翰·鮑盧森。在原始森林中,約翰·鮑盧森患上了嚴重的哮喘病,餓著肚子在茫茫林海中堅持摸索了整整3天3夜。在此過程中,他昏死過去十幾次,但心底里強烈
家教世界·創(chuàng)新閱讀 2019年6期2019-06-25
-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支24人組成的探險隊,到亞馬孫河上游的原始森林去探險。由于熱帶雨林的特殊氣候,許多人因身體嚴重不適應等原因,相繼與探險隊失去了聯(lián)系。直到兩個月以后,才徹底搞清了這支探險隊的全部情況:在他們24人當中,有23人因疾病、迷路或饑餓等原因,在原始森林中不幸遇難;他們當中只有一個人創(chuàng)造了生還的奇跡,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探險家約翰·鮑盧森。在原始森林中,約翰·鮑盧森患上了嚴重的哮喘病,餓著肚子在茫茫林海中堅持摸索了整整3天3夜。在此過程中,他昏死過去十幾次,但心底里強烈
家教世界 2019年16期2019-06-05
- 跟蹤導練(三)
tions (探險隊) during the rainy season.I flew to Nairobi in Kenya and spent several days there. At my hotel in Nairobi I met the rest of the group with whom I would spend the next week. We all travelled on the bus together for a 6-ho
時代英語·高一 2019年1期2019-03-13
- 智勇雙全小青蛙
界聞名的“無敵探險隊”,下一個風云人物就是你!小青蛙鼓足勇氣,攥了攥拳頭,跺了跺腳,大步流星地走進了這個充滿未知的冒險城……小青蛙先是按照路標走上了城樓,看到一些五彩繽紛的氣球?!疤彀?,這也太美了吧!”小青蛙感嘆道。不過它很快發(fā)現(xiàn)這迷人的美景中暗藏著玄機——這些氣球之間都有彩繩相連接,其中4個氣球上標有數(shù)字。旁邊一塊立牌上寫著:請將其他氣球也標上數(shù)字,使得每條彩繩相連的3個氣球上的數(shù)字之和相等。只有填出正確數(shù)字,才能獲得下一個關卡的路線圖!小青蛙順利闖過了
數(shù)學大王·中高年級 2018年11期2018-12-17
- 斯文·赫定:發(fā)現(xiàn)樓蘭的探險者
組織了一支5人探險隊。赫定一行進入沙漠,很快發(fā)現(xiàn)這里“看不到生命的一點標志”。不久,整個探險隊只剩下不到一小杯水。在接連死去兩名同伴后,赫定感覺自己也來日不多了,換上了一身嶄新的衣服迎接死亡。突然一只水鳥從他身邊掠過,他立刻注意到了水鳥起飛的方向,用盡最后的力氣拼命朝那個方向爬去,終于發(fā)現(xiàn)一個水潭。經過20多天的死亡之旅,赫定穿越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1897年5月,經過3年探險,赫定回到家鄉(xiāng)。這次探險全程2.35萬公里,他還在途中繪制了若干地圖。赫定的成績
華聲文萃 2018年8期2018-09-18
- 段子
探險隊在沙漠中迷失數(shù)日,全隊只剩下一瓶水,向導忙說:“我的錯我的錯,自罰三杯?!笨鞓贩窒礤e了人,就成了顯擺;難過傾訴錯了人,就成了矯情。我發(fā)現(xiàn)理科生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當看到“積分”這個詞的時候,會想到一大串公式,其他人一般會想到積分換禮品。“欲讓其滅亡,必先讓其膨脹?!边@句話的意思就是一旦你胖起來,離滅亡就不遠了。終于聽到一句可以跟“米飯是中餐的留白”相媲美的話是:汗水是脂肪的眼淚。上天給了我寬闊的面龐,只是為了放大我的美貌。有一種友情叫“凍手之交”,
高中時代 2017年12期2018-03-14
- 撒哈拉墓碑
立的“路標”,探險隊成功走出沙漠,創(chuàng)造了人類奇跡!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荒漠,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可謂名副其實的死亡之海。在19世紀之前,走進這里的探險者,無一生還。1814年,一支來自英國的考古探險隊創(chuàng)造了奇跡。探險隊員走進了這片死亡之海,在完成考察任務后,成功地返回了出發(fā)地。探險隊隊員在接受泰晤士報記者采訪時,講述了他們創(chuàng)造奇跡的過程。走入大漠之初,他們便發(fā)現(xiàn)很多探險者的遺骸,隊長詹姆斯于是命令大家,找地勢高的地方深挖坑掩埋遺骸,并找來石塊作為墓碑。但撒
情感讀本·道德篇 2017年12期2018-01-10
- 登上南極悲壯的挽歌
斯科特率領一支探險隊乘“新大陸”號離開歐洲,向南出發(fā),去尋找那個答案。由于種種原因,直到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探險隊才向南極點進發(fā)。當他們歷盡艱辛來到距極點250千米的地方時,斯科特決定帶上四名同伴,繼續(xù)向南極點挺進。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一行五人頂著暴風雪,忍著饑餓和凍傷的折磨,以驚人的毅力終于登臨南極點。但正當他們歡慶勝利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了阿蒙森留下的帳篷和給挪威國王哈康及斯科特本人的信。原來,挪威人羅阿爾德·阿蒙森率領的探險隊于1911年
看歷史 2017年12期2017-11-28
- 末日心態(tài)
國那個拉彼魯茲探險隊回來沒有?有沒有消息?”當時這個探險隊在太平洋上已經失蹤了很多年了。一個國王在他臨死的時候,沒有說反對革命還是支持革命,沒有給王朝留點話,他關心的是一個偉大的探險隊的去向和消息。這是真正的人性的顯露。最讓我覺得震撼的是納粹的空軍司令戈林。這個人怎么說呢,他這一生幾乎就找不出一點好。戈林酷愛收集藝術品,他是歐洲藝術界的一個大劫難。這個人還非常殘暴,屠殺猶太人他也有份。1946年10月,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判他死刑。戈林很沮喪,回到監(jiān)牢之后,就
特別文摘 2017年17期2017-11-13
- 探尋富蘭克林探險隊的沉船
極探險,無數(shù)支探險隊伍因此被埋藏在皚皚的冰雪下,而其中,富蘭克林探險隊遇難的影響最為深遠。約翰·富蘭克林是英國北極探險史上的傳奇人物。32歲時,他初次涉足北極勘察,憑借著多年的航海經驗和小心細致的態(tài)度,成功地指揮探險船,從斯匹次卑爾根島到達遙遠的北方;第二次北極探險是為研究加拿大北極地帶的東海岸,在食物缺乏、天氣惡劣的條件下,富蘭克林率隊考察了2200多公里的漫長海岸線,回國后,立即受到了地理界及航海界人士的高度評價,并被授予爵士稱號;而富蘭克林的第三次北
環(huán)球人文地理 2017年6期2017-06-27
- 善行天下
佼者組成的考古探險隊,隊長是德高學富、年已花甲的詹姆斯。位于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是舉世公認的考古探險寶庫,也是這支考古探險隊的目標。盡管這片浩瀚的沙漠早已是赫赫有名的“死亡之海”,是最不適合生存的不毛之地,但在幾千年前卻是水草豐茂的美麗綠洲,許多先人在這里繁衍生息,建立了古老的王朝。由于環(huán)境的變化,過去的輝煌都被沙漠所淹沒,成了古老的傳說。世界各國都渴望用考古探險的成果,率先揭開其神秘的面紗。考古探險隊在深入沙漠幾天后,不時會發(fā)現(xiàn)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尸骨。詹
小學教學研究·新小讀者 2017年3期2017-04-27
- 熊出沒請注意
配備的美國夸克探險隊,是一支訓練有素、專業(yè)素養(yǎng)很高的隊伍,探險隊的成員大多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幾乎每一個人都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他們能夠在茫茫大海上發(fā)現(xiàn)鯨魚的行蹤,也能在冰川雪地里找到海豹的身影;他們不僅會在懸崖峭壁處尋覓鳥類的棲息地,更擅長通過辨認動物腳印的形狀、深淺以及糞便的顏色、新鮮度,來判斷其是馴鹿還是狐貍,或者是北極熊。每一個探險隊員都是一艘沖鋒舟的駕駛者,他們的裝備讓我們吃驚:身上背著長槍,肩上挎著短槍,左邊望遠鏡,右邊步話機。這副近乎軍旅野戰(zhàn)部
中學生天地(A版) 2017年2期2017-03-01
- 沙克爾頓極地探險的壯舉
探險家斯科特的探險隊,乘“努力”號赴南極探險。這次探險活動的目標是向南極點逼近。不過,年輕的沙克爾頓沒能實現(xiàn)這個愿望,因為他途中染上壞血癥,不得不離開探險隊,返回了英國。沙克爾頓壯志未酬,他沒有放棄心中的信念:總有一天,自己要率領探險隊去征服那個令人神往的冰雪世界?!?沙克爾頓來往信函→ 沙克爾頓墓碑1907年,沙克爾頓身體已經完全恢復健康。他憑著曾經做過斯科特船長的探險隊員的經驗,自行組成了一支探險隊。1909年1月,沙克爾頓探險隊向南極挺進。一路上,猛
海洋世界 2017年1期2017-02-13
- 全女性探險隊“出征”南極
多的全女性南極探險隊周五將從阿根廷出發(fā)開始她們的“征程”!她們此行不是為了征服自然,而是為了提高女性在科學界的地位,以及向大眾強調氣候變化對地球的影響。據(jù)路透社30日報道,這個名為“歸途”的探險隊將在零度以下的環(huán)境進行20天的集訓,以鍛煉她們的領導力。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女性在全球研究者中僅占28%的比例,在一些高級職位中的比例更低。探險隊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戴特納表示,探險隊就是要把那些聰明的、有能力但是沒有被承認的女性聚集在一起。戴特納表示,氣候變化影響著全
環(huán)球時報 2016-12-012016-12-01
- 雪峰救援
陳晶當探險隊即將結束探險之旅時,從南迦巴瓦峰傳來求救的信號,另一個探險隊被困在雪峰。偵探二人組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雪峰一探究竟??墒?,路上有很多毒蛇。一路上,他們精神處于高度緊張之中。萬幸的是,路上都有毒蛇出沒的警示。草虱子就是蜱蟲,一旦發(fā)現(xiàn)有蜱叮咬,可以用酒精涂在蜱蟲身上,或在蜱蟲旁點燃蚊香,這樣能把蜱蟲“麻醉”,讓它自行松口。注意千萬不要在被咬時用水沖它。要注意對傷口進行清理消毒。對付旱螞蟥,則可以隨身攜帶鹽,對吸你血的螞蟥撒上鹽,它就會痛苦地縮成一
小獼猴智力畫刊 2016年9期2016-05-14
- 在南極休個假吧
接回正在休假的探險隊長凱倫。每一季航行中,探險隊分兩撥輪流駐船,連續(xù)執(zhí)行幾個航次后便會休個假?!霸谀蠘O休假?沒搞錯吧?!蔽译m然認識凱倫已經三年了,可還是第一次聽說她將寶貴的假期留給了南極。當船接近拉克羅站時,凱倫已經站在岸邊沖我們招手?;氐酱现埃瑒P倫還要幫站上的工作人員接待游客,在商店里收銀。打過招呼,看她正忙,也沒有多交談,我買了些郵票就出來了?;氐酱虾?,找了個時間一起喝茶,我很感興趣她的這次“特殊假期”。凱倫依舊很興奮,“拉克羅站上加上我一共五個
中外書摘 2016年3期2016-03-25
- 重慶奇洞錄那些沒被記錄的傳奇洞穴
0月,重慶飛虎探險隊成員從重慶出發(fā),在渝北小華山地區(qū)走上了鄉(xiāng)村小路。由于前天下了場微微的細雨,原本易走的路變得泥濘,加之背負的一系列探險裝備,腳步不由緩了下來。通過詢問過路村民鬼泣洞的位置,大約一個多小時后,重慶飛虎探險隊來到了鬼泣洞的所在之處。令大家驚訝的是,鬼泣洞呈現(xiàn)在眾人眼前的并不是一個黑森森的洞口,在洞口四周堆砌著整齊的青色石磚,只留了一個小門狀的入口。據(jù)給探險隊帶路的村民講,青色石磚是解放前當?shù)氐牡刂鬣l(xiāng)紳為封印住“鬼泣洞”中神秘的東西而出錢修筑的
城市地理 2015年4期2015-09-24
- 善行天下
佼者組成的考古探險隊,隊長是德高學富、年已花甲的詹姆斯。位于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是舉世公認的考古探險寶庫,也是這支考古探險隊的目標。因為:盡管這片浩瀚的沙漠早已是赫赫有名的“死亡之?!?,是最不適合生存的不毛之地,但在幾千年前卻是水草豐茂的美麗綠洲,有許多先人在這里繁衍生息,建立了古老的王朝。由于環(huán)境的變化,過去的一切輝煌都被沙漠所淹沒,成了古老的傳說。世界各國都渴望用考古探險的成果,率先揭開其神秘的面紗??脊?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探險隊在深入沙漠幾天后,不時會發(fā)現(xiàn)一些令人毛骨悚
決策 2015年8期2015-09-10
- 『刺猬』探險隊
成立一個‘刺猬探險隊,順著腳印去找刺猬吧!”大家歡呼起來,一致同意?!瓣犻L”撓了撓頭說:“刺猬可不好抓哇!”我說:“腳印是通向草地的,它們一定就在草叢里,咱們可以做幾個陷阱來抓它。”我們說干就干。大家找來一把鐵鍬,在草地上挖了幾個大坑,又找來一些長樹枝,橫七豎八地擺在坑上,再把雜草蓋在上面。不一會兒,我們幾個“泥猴子”就把陷阱做好了。第二天,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跑到草地上去看“戰(zhàn)果”。我發(fā)現(xiàn)有一只刺猬掉進了一個陷阱。杜閱森伸手就想把刺猬抓起來,可手被刺扎破了,
快樂作文·高年級 2015年7期2015-07-31
- 古典的消退,現(xiàn)代的呈現(xiàn)——從《探險隊》看穆旦早期詩歌的變化
編的一本詩集《探險隊》(1945年)來分析穆旦早期詩歌中古典與現(xiàn)代的這種變化。1 從古典到現(xiàn)代——詩歌形式上的變化《探險隊》(1945年)是穆旦自己編的一本詩集,這本詩集中主要收錄了穆旦在1937年到1945年的詩歌,一共有25首詩歌,實際收錄了24首,目錄中的《神魔之爭》有題無詩,僅僅是存目。從《探險隊》中可以看到,穆旦早期的詩作中是有著格律詩歌的存在的,對于現(xiàn)代格律詩,何其芳規(guī)定了兩個起碼的條件,就是“每行頓數(shù)有規(guī)律和有規(guī)律的押韻”……自由體詩大師艾青
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5年2期2015-03-20
- 美國探險隊打撈出兩枚探月火箭引擎
索斯資助的私人探險隊,日前在大西洋洋底打撈出兩枚助推人類登月的火箭引擎。這兩枚F-1引擎屬于1969年至1972年阿波羅登月計劃中運送宇航員登月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當年火箭運送宇航員升空后,引擎按計劃墜入大西洋。貝索斯當天在博客上說,兩枚引擎的原始序列號已因腐蝕而很難辨認,不過探險隊將修復引擎,以便今后陳列。美國航天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發(fā)表聲明說,他對這項“歷史性”發(fā)現(xiàn)表示祝賀。貝索斯資助的探險隊去年3月也曾打撈出5枚F-1引擎。貝索斯在互聯(lián)網領域大獲
衛(wèi)星與網絡 2013年4期2013-05-21
- 德國人組隊為珠峰清垃圾
50年里,登山探險隊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留下了令人吃驚的垃圾。據(jù)估計,珠峰上目前有50噸垃圾?,F(xiàn)在,由德國人牽頭的國際“生態(tài)珠峰探險隊”正在清理這些垃圾。德國《圖片報》20日報道稱,這兩名德國人——68歲的前企業(yè)顧問保羅和61歲的全科醫(yī)生埃伯哈德,以及其他8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組成了“生態(tài)珠峰探險隊”。報道說,自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次成功登頂珠峰后,來珠峰探險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很多探險家出于“純粹的懶惰”,留下各種廢棄物,甚至還有冷凍的糞便。
環(huán)球時報 2012-03-212012-03-21
- 狗仔探險隊
就是——“狗仔探險隊”。他們活躍于“大過道小座位”,為各位同學“現(xiàn)場解說”老師的最新情況,“時刻準備著,為打探老師行蹤的事業(yè)而‘獻身!”一次,上課鈴剛打完,老師還沒來。陳旭豪站起來,一邊往外走一邊揮手喊道:“狗仔隊!”話音未落,“嗖嗖嗖”三道白光閃過,王子巖、沈天語和彭佩倫立刻出動,探頭探腦地向門外走去。他們的姿勢也各不相同:陳旭豪背倚著門框,扭著頭觀察周、舒兩位老師的動靜;彭佩倫一步步地從走廊里逼近一樓辦公室;沈天語貼著墻走向樓上辦公室;而“狗仔隊”的隊
少年文藝·我愛寫作文 2009年9期2009-10-29
- 善良是為自己留下的路標
后有幾十個考古探險隊走進了這片廣袤的荒漠,但令人驚訝和恐懼的是,他們的命運最終只有一個:有去無回。這片神秘的荒漠卻依然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各國的考古隊前仆后繼地冒死探尋。1814年3月,一支由12個人組成的考古探險隊從英國倫敦出發(fā),進入了“死亡之?!?,并于同年5月帶著無數(shù)寶貴的考古成果走出了荒漠。他們第一次打破了這個“有去無回”的死亡魔咒。這支考古探險隊的隊長名叫詹姆斯,他年過花甲,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當時進入沙漠后,這支考古探險隊經常能碰到許多死亡
視野 2009年12期2009-09-21
- 信念無敵
垠的沙漠,一支探險隊在負重跋涉。陽光很強烈,干燥的風沙漫天飛舞,可口渴如焚的探險隊員們沒有水了。水是隊員們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甚至是苦苦搜尋的求生目標。這時候,探險隊的隊長從腰間拿出一只水壺說:“這里還有一壺水。但在走出沙漠之前,誰也不能喝?!蹦撬畨貜?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探險隊員們手里依次傳遞開來,沉沉的,一種充滿生機的幸福和喜悅在每個隊員瀕臨絕望的臉上彌漫開來。終于,隊員們一步步掙脫了死亡線,頑強地穿越了茫茫沙漠。他們喜極而泣的時候,突然想到了那壺給了他們精神和信念以支撐
作文周刊·小學五年級版 2009年40期2009-08-27
- 信念是一粒種子
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qū),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面孔??诳仕浦?,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沒了。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只水壺,說:“這里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币粔厮?,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標。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yōu)l臨絕望的臉上,又露出堅定的神色。終于,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那壺支撐他們的
北方人 2009年2期2009-04-26
- 善良是我們的路標
后有幾十個考古探險隊走進了這片廣袤的荒漠,但令人驚訝和恐懼的是,他們的命運最終只有一個:有去無回。盡管如此,這片神秘的荒漠卻依然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各國的考古隊前仆后繼地冒死探尋。1814年3月,一支由12個人組成的考古探險隊從英國倫敦出發(fā),進入了“死亡之?!保⒂谕?月帶著無數(shù)寶貴的考古成果走出了荒漠。他們第一次打破了這個“有去無回”的死亡魔咒。當時,英國《泰晤士報》的記者采訪了這支神奇的考古探險隊,并揭開了他們走出“死亡之?!钡拿孛?。這支考古探險
中外文摘 2009年8期2009-04-21
- 最后一壺水
勝困難的信念。探險隊長用善意的謊言燃起了隊員們對生的渴望和活下去的信心,使隊員們得以和死神擦肩而過?!飫⒄妫?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探險隊成功穿越沙漠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屬于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并為實現(xiàn)目標堅持不懈地去奮斗的人。沒有目標的人生,就像迷失方向的航船,茫然失措,永遠都無法到達成功的彼岸?!锝o我最好的籃球鞋:這些探險隊員太可憐了!不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去撒哈拉沙漠那種水比金子還貴重的地方探險,居然沒有準備充足的飲用水,能活著回來已經是萬幸!★賈貝:這個故事給我的啟
同學少年·作文 2009年2期2009-03-20
- 第十八種企鵝的發(fā)現(xiàn)
開電影院,打聽探險隊在新西蘭,他立即訂了飛機票,像追趕靈感似的飛往新西蘭。但探險隊已遠去他國踏上了新的征程。他又打聽到探險隊帶回來的動物在動物園,他趕到了動物園。他比較著,端詳著,看著看著竟然大笑起來,他發(fā)現(xiàn)了第十八種企鵝。電影院中有上千個觀眾,誰也沒有他這樣榮幸。那些人不會想到這種企鵝是什么種類,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也就沒有尋找這種新企鵝的熱情。探險隊中有許多動物學家,也沒有他這樣榮幸。他是德國動物學家科爾姆。(薛秋影薦)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2008年13期2008-09-10
- 信念是一粒種子
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qū),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沒了,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只水壺。說:“這,里還有一壺水,但在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標。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yōu)l臨絕望的臉上又露出堅定的神色,終于,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那壺支撐他們
中學生數(shù)理化·高一版 2008年11期2008-06-15
- 讓信念生根
一個故事:一支探險隊進入撒哈拉沙漠,在茫茫沙漠里艱難跋涉。烈日下,隊員們個個口渴如焚、身心疲憊。這時水喝完了,可是還有很長一段路才能走上沙漠,缺水威脅著他們的生命。此刻,探險隊隊長拿出一只水壺,說:“這里還有一壺水,但在沒有看到綠洲之前,誰也不能喝?!本瓦@樣一壺水,成了他們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希望所在。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著,在這壺水的支撐下,探險隊終于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隊員們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小心地擰開壺蓋。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里
知識窗 2006年10期2006-09-30
- 信念無敵
垠的沙漠。一支探險隊在負重跋涉。陽光很劇烈。干燥的風沙漫天飛舞。而口渴如焚的探險隊員們沒有了水。水是隊員們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甚至是苦苦搜尋的求生的目標。這時候,探險隊的隊長從腰間拿出一只水壺。說:這里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粔厮?。那水壺從探險隊員們手里依次傳遞開來。沉沉的。一種充滿生機的幸福和喜悅在每個隊員瀕臨絕望的臉上彌漫開來。終于,隊員們一步步掙脫了死亡線,頑強地穿越了茫茫沙漠。他們喜極而泣的時候,突然想到了那壺給了他們精神和信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5年8期199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