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心中的好老師
      ——馮天瑜先生指導我學習思考的點滴回憶

      2022-02-02 23:30:26張艷國
      社會科學動態(tài)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博士后學術(shù)老師

      張艷國

      在中國傳統(tǒng)話語語境中,“老師”(或稱“師父”)是一個內(nèi)涵豐富、崇高而神圣的字眼,具有極強的社會生活意義和文化學意義。沒有人能夠生而知之,也沒有人能夠無師自通,都需要老師指導、教誨和訓練,得到人格提升和技能提高。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論述道:“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①這是從教與學關(guān)系的一般意義上講老師的職責和功用。若要從更高的意義和價值上衡量老師,察考其師德、師技、師能和師長,像我國偉大的教育先行者、思想家孔子那樣,“子以四教:文,行,忠,信”②,教育人的文化,塑造人的品性,培育人的忠厚,格律人的忠誠,并且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③,這則是“老師中的老師”,堪稱“好老師”的美譽了。“好老師”當然是教師中的翹首,如先師章開沅先生所說:“這種無聲的師,不自以為師而人尊之為師的師,乃是最高層次的教師,潛移默化的教育,其精英堪稱萬世師表?!雹?/p>

      我追隨馮天瑜老師學習已久,從1985年我入職《江漢論壇》雜志從事史學編輯算起,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從“門外”追隨馮老師,到“入門”請益馮老師,馮老師留給我感人、溫暖、受益的場景歷歷在目,這些都一一有序地溫潤地儲存在我的腦際,隨時有用。每當回憶馮老師指導我學習思考的點滴片段,體會自己從中所受的教益,我非常感恩有幸受到馮老師點撥教化,總是感嘆:“遇到馮老師真好!得到馮老師教育培養(yǎng),真是我一生的造化!”而馮老師在我眼中,是一位“德藝周厚”、具有古時儒者之風的老師⑤,我將馮老師視為當代教育界的“好老師”。

      2001年初夏,經(jīng)過章開沅先生、嚴昌洪老師三年悉心地指導、培養(yǎng),我在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即將完成博士研究生學業(yè)。當時,馮老師既被章先生禮聘為我的博士論文《破與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時期孔子及其學說的歷史命運》的評審專家,又是6月4日本屆博士論文答辯會主席。5月20晚,我將論文送到馮老師府上,請他審閱。當時我的心情是十分緊張的。馮老師似乎看出了我內(nèi)心的緊張情緒,招呼我坐下后,并不急于與我談論文,而是與我交談近來的工作。在我的情緒稍稍平復后,他才慢慢地翻閱起我的論文來,表現(xiàn)出一種溫和而嚴肅的表情。在翻閱中,馮老師就他感興趣的問題詢問我,其間不乏肯定和鼓勵我的話語,足足交流了半個多小時,還詢問了我出席此次答辯會的其他專家,并囑咐我認真準備,努力答出學術(shù)內(nèi)涵來。從馮老師家出來,我緊張不安的情緒一掃而光,受到馮老師溫和關(guān)切的情致感染,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內(nèi)心充滿自信和輕松的感受。

      6月4日的答辯會分為上午和下午2個半場進行,我的論文被安排在上午半場答辯。在上午的答辯過程中,馮老師作為答辯主席掌握會議的節(jié)奏和調(diào)理會議的氣氛,很有藝術(shù)性,效果很好,會后受到章先生贊揚和感謝。應邀參加我們答辯的老師,個個都是飽學之士,而且學風嚴謹,對于這場答辯做了充分準備,個個精神飽滿,特別是校外專家更是精氣神十足,對于他們認為研究不充分、表述不準確或者論文挖得不深不精的問題,往往抓住不放,窮追不舍,刨根問底,而學生最后在“禁不住問”的時候,自然面有羞色,難免流露尷尬之情。這時,也正好是階段性落場之時,馮老師進行總結(jié)。只見馮老師微笑著溫和地說:“老師追問的問題,正是有待繼續(xù)研究完善之處,這是一種有益的提示和強化性強調(diào),不必難為情。學無止境,貴在精益求精。”經(jīng)馮老師這樣一說,整個會場如同春風吹過,滿屋子冷峻的氣氛回歸平和?,F(xiàn)在想來,答辯中專家追問,唇槍舌劍是必然的,無可厚非;像馮老師作為主持人這樣溫潤智慧,也是必要的。因為,再精彩的大戲,也需要劇情整合和合理調(diào)節(jié)。我因為在答辯前得到導師組老師較多肯定性評價,原以為答辯能“輕松過關(guān)”,不想在答辯中也遭遇了猛烈的“學術(shù)炮火”。開始時頗為慌張,慢慢才跟上答辯節(jié)奏,進入狀態(tài)。對于我開始時的緊張情緒,馮老師也像對待其他同學那樣,時有善意的提醒:“不要緊張,更不要慌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就好?!边@對于答辯人穩(wěn)定情緒、保持定力,還是很有效果的。也可能由于專家們對我的論文選題感興趣,在提問討論環(huán)節(jié),匯總起來,有20多個問題。數(shù)量較大,這讓我顯得為難。能否扼要準備,突出重點,而不是面面俱到?正在我猶豫不決之時,還是馮老師給了我好的建議。他微笑著說道:“艷國,這樣吧,綜合各位老師的評論和提問,你在以下四個問題上再結(jié)合你的論文準備一下吧。第一,你在文中說‘全盤反傳統(tǒng)論’是近代西方文化哲學模式與歷史哲學模式影響的結(jié)果,那么,這種模式為何物?你是否建立了一種‘破與立的文化模式’?第二,你在文中說要給予五四時期評孔批孔文化運動予以時段劃分,這樣‘更可靠些’,是何指?第三,你在文中說五四時期的評孔思潮不為研究者所重視,是何確指?第四,你在文中關(guān)于杜亞泉文化觀的評價與當前學術(shù)界的一些評價有所不同,為什么?你看這樣好嗎?”還有什么比這更好的?簡直太好了!在問題集中后,我便認真進行思考、梳理;在學生答辯陳述環(huán)節(jié),我的回答得到老師們肯定。

      答辯結(jié)束時,馮老師代表答辯委員會宣讀了評議結(jié)果,我的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優(yōu)秀”。特別珍貴的是,我的論文答辯決議,是由馮老師親自起草的,詞語中洋溢著對青年學子的激勵和愛護之情:“論文具有歷史的深度和寬闊的視野;占有材料比較豐富,對材料的勘比、剖判也頗為用心,加之文筆暢達、富于生機,使全篇較好地實現(xiàn)了‘義理、考據(jù)、詞章’三者的相濟??傊?,這是一篇成功的、有較高學術(shù)價值的優(yōu)秀博士論文”⑥。正是因為答辯專家們的肯定,我的博士論文被評為華中師范大學年度優(yōu)秀學位論文,我被評為華中師范大學優(yōu)秀畢業(yè)生,并獲得了“野澤豐獎學金”。更為關(guān)鍵的是,馮老師的“專家評語”和代表答辯委員會宣讀的“答辯決議”,激勵我在中國近代史研究特別是在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領域堅定地走下去。

      在答辯過程中,我再一次受到馮老師謙和、博雅的君子之風熏陶和教育。他既不放松答辯要求,而又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同情共感。他在答辯中勉勵我“將答辯中討論的問題作為今后研究的思想題材,多加留意,予以深化”,是指導我完善論文的重要意見,我十分珍惜。在整個答辯過程中,馮老師都是既嚴肅認真,而又溫和包容的。這給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難道這就是我們常說“好老師”所具有的儒雅,“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嗎⑦?

      我博士研究生畢業(yè)后,一心想著做博士后研究。我心中的理想導師是馮老師。為了慎重穩(wěn)妥起見,我專門征詢了我的博士導師章開沅先生和嚴昌洪老師的意見⑧。他們一致認為,馮老師是合適的人選。特別是章先生說:“你在馮老師的指導下,一定還有大的進步?!边@句話鼓舞著我,堅定了我跟隨馮老師做博士后研究的選擇。在章先生、嚴老師的推薦下,我專程拜訪馮老師,當面表達我的申請。因為有了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期間感受馮老師對我關(guān)懷的經(jīng)歷,我這次提出申請,還是蠻有信心的,一掃上次送呈博士論文時的緊張和惶恐。馮老師在批準我的申請后,對我做博后研究的思想準備提出了指導性意見。馮老師說:博士后研究,重在研究,貴在創(chuàng)新,不要做一般性研究,不要為了“做博士后”而“當博士后”。下決心做博士后研究,就要以博士論文為基礎,找準問題意識,深化下去,取得有厚重感的學術(shù)成果。馮老師的語氣平和,但要求明確,指向具體。我理解,馮老師平靜的指導,具有鞭策我前進的千鈞之力。這次談話,使我明確做博士后研究的科研方向,圍繞博士論文與博士后研究選題的對接口做足文章,在尋找問題意識和突破口上狠下功夫。

      在馮老師的指導下,入站手續(xù)辦理是順利的。特別是進站評議會的準備,馮老師特別指導我,要逐一登門請教參會評議的老師,提醒我在登門請教時主動報告我的博士論文研究成果,以及在讀期間取得的研究進展,并適當介紹進站后的科研準備。在馮老師指導下,我三次登門向武漢大學歷史系中國史博士后流動站負責人朱雷教授進行深度請教,每次都得到朱雷先生的親切鼓勵和熱心指點。因此,我的進站評議會開得很成功,老師們都對我進站研究表示了歡迎,提出了要求,提點了問題。我能夠順利進站,這與馮老師周全地考慮,特別是馮老師一貫要求自己克己待人、謙遜低調(diào)的作風學風,是密不可分的。那時,一些博士說,武漢大學中國史博士后流動站門檻高、要求嚴、進門難。他們常有畏難情緒流露??梢?,人的主體作為,是要輔以積極條件的。而我得以順利地入站,能夠在充滿喜悅的情緒下從事博士后研究,這不能不說得益于馮老師在學問之外對自己嚴格要求,營造了良好的學術(shù)生態(tài)和人際環(huán)境,他對博士后流動站其他導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真誠和待人處事的周到細致,一直得到他的同事們好評。這對我來說,終生有益,終生受用,人生的大智慧往往體現(xiàn)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上。

      進站后,我和馮老師就博士后研究的問題意識很快達成了一致,那就是:博士論文研究五四時期新思想新思潮圍繞孔子學說進行“破”的問題,博士后研究就是圍繞五四時期文化新人所做的“立”的工作,將破與立結(jié)合起來,形成五四時期新思想新思潮演進展開的一個對立統(tǒng)一的完整體相,形成一個五四時期思想演化新陳代謝的個案亮點。馮老師在明確問題意識、目標導向和研究進路后,在選題的擬定上,顯得很慎重,與我多次交流討論。馮老師說,從學術(shù)話語表達上,圍繞“立”,使用“開啟現(xiàn)代之門的理論借取”,就突出了“借取”這個關(guān)鍵詞;從指向明確上,顯示“立”,使用“李大釗與五四時期唯物史觀思潮互動性研究”,就突出了“立”的載體與表現(xiàn)——唯物史觀。馮老師表示,如何定選題,由我思考后自己定。我感受到,在指導我的研究中,馮老師既是嚴謹認真的,又是民主開放的,他鼓勵我比選,而不代替我決策,有利于我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對我做好全過程研究,在敬畏學術(shù)、潛心學術(shù)方面,是很有教益的。

      在馮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經(jīng)過三年研究,“李大釗與五四時期唯物史觀思潮互動性研究”報告最后順利完成。2006年1月9日下午,在武漢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其時,馮老師擔任中心主任)舉行了博士后研究報告答辯評審。歷史系和中心的敖文蔚教授、陳鋒教授、張建民教授、李少軍教授和謝貴安教授應邀參加,他們在馮老師的主持下,組成了答辯評議委員會。老師們充分肯定馮老師指導我在研究中,問題意識強,博士后研究報告與博士論文聯(lián)系緊密,重點突出,有時代感,對于深化五四新文化運動史研究具有新的、積極的學術(shù)價值;同時,也具體指出了一些有待深入研究之處和值得商榷的問題。馮老師在最后的總結(jié)講話中,既綜合了各位老師的意見,又突出表達了他對我這份研究報告的評價:“艷國的研究做得比較深入,是短時段思想史研究的結(jié)晶。研究報告圍繞五四思潮的充分展開,包括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問題意識與思緒思路在破與立上展開,解證問題的深度與厚度相兼顧,思想理路清晰可見。問題的選擇具有現(xiàn)實性、實踐性,研究走向與時代思考的問題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當然,學術(shù)研究與現(xiàn)實性研究既有聯(lián)系,又有一定的區(qū)別,要善于從現(xiàn)實的思想紛擾中擺脫出來,要重視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史角度研究思想史、文化史問題,不要過多地回答現(xiàn)實理論問題,堅定明確地做‘史’的研究。譬如說,還有一些值得深究的學術(shù)問題:李大釗從日本學者那里學習了哪些概念、知識,他是如何運用的?明治時期日本學者所做相關(guān)性研究的程度是怎樣的?這些問題是很重要的。魯迅曾對李大釗作過一個評價:守常先生的學術(shù)未必精當,但卻為社會所需要;他的遺文是先驅(qū)者的遺產(chǎn),革命史上的豐碑。如何對此進行學術(shù)定位?唯物史觀為什么會在李大釗身后風靡中國學術(shù)界?對于這種現(xiàn)象的描述,值得進行更加深層次地研究。特別是當時關(guān)于科學與迷信的討論,也值得我們關(guān)注進來,加以研究??傊?,這篇研究報告值得肯定之處甚多,為深化后續(xù)研究奠定了扎實基礎。希望艷國繼續(xù)推進,在這個領域取得更多成果?!?/p>

      馮老師的這段話,我認認真真地記錄下來,踏踏實實地裝在自己的腦海里儲存起來,生怕有所遺漏。馮老師和專家們對我的研究報告給予充分肯定,研究報告也被評為“優(yōu)秀”等級、我被評為武漢大學年度優(yōu)秀出站人員并獲得獎勵。這既是馮老師精心培養(yǎng)教育我的成果體現(xiàn),也是我繼續(xù)前進的新的起點。更為重要的是,馮老師為我在出站后繼續(xù)在學術(shù)研究上探索前行,站在更高的學術(shù)視野上思考問題、研究問題,指明了正確的努力方向。從已有的研究開始,堅定地走深走遠,對于一名青年學者準備獻身學術(shù)研究來說,這是最為緊要的,也是最有意義的。

      2016年寒假、2017年春節(jié)前夕,我從江西師范大學回到武漢,趕往馮老師所在的湖北省人民醫(yī)院住院部病房看望他,特地帶上了我發(fā)表在《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10期上題為《李大釗、瞿秋白對俄國道路的認識》的長篇論文。盡管馮老師重病在身,但他一如既往地處在思考、寫作的狀態(tài)之中,絲毫沒有因為身患重病的疲憊倦乏與痛苦不堪。當時,他的興致很高,在接過我手中的雜志后,非常高興地翻閱著,還將他感興趣的文字讀出聲,望著我笑,表情十分慈祥,釋放的情緒十分飽滿、給力。他說,“你帶來的雜志及其發(fā)表在上面的大作,是對我最好的新年祝福?!蔽艺f:“感謝老師的教誨,我的小作受到了您發(fā)表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上的《唯物史觀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及其遭遇》的深刻啟發(fā)?!雹狁T老師連忙打斷我的話說:“不,不??吹贸鰜?,你的這篇大作,是你博士后專題研究的繼續(xù)深化。這些年來,你還沒有放棄,繼續(xù)深入研究,功夫沒有白費啊。可喜可賀!”馮老師既謙虛,又看得很準,可謂一語中的!真是“了解學生莫如其師”?。?/p>

      這些年來,我牢記馮老師在博士后出站答辯評議會上的總結(jié)講話,遵循馮老師關(guān)于學術(shù)研究要重視“后續(xù)研究、繼續(xù)推進”的教導,鍥而不舍,終于收獲了勞動成果,嘗到了接續(xù)努力的甜頭。馮老師對我的教育培養(yǎng),充分體現(xiàn)了做一名“好老師”“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的深厚情懷⑩,所謂為師者要有仁者之心,做到教學相長1?,無非是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看問題想辦法,通過教育達到培養(yǎng)學生成長成才的目的。在實踐中感悟我的親身經(jīng)歷,這對我傳承馮老師“好老師”的育人精神,具有示范意義。

      馮老師成名很早,學術(shù)成果豐碩,贏得了學術(shù)界廣泛的尊敬和尊重。在常人看來,馮老師能夠在學術(shù)研究上取得極大成功,一方面源于馮老師的勤奮努力,他常年孜孜不倦,手不釋卷,筆耕不輟,師母劉老師曾不無詼諧地評論他說:“馮老師做起學術(shù)來,有癮”;另一方面,則是源于馮老師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和敏捷的反應力,他的朋友們常常不無羨慕地評論說“馮老師聰明絕頂”。在很長的時間里,我也這樣認為,覺得做學問要勤奮+聰明,甚至認為具備超強的記憶力,在治學中是主要的。直到前不久,馮老師在來信中對我進行訓示,使我頓開茅塞,明白了做一名出色的職業(yè)歷史學家,究竟應該具備什么?2020年9月4日上午,馮老師在來信中,這樣說道:“艷國君好!做史學研究,誠如你言,記憶力重要。然不必過多地寄望于天賦的記憶力。史學工作者對歷史的感悟力也至關(guān)緊要。而這種感悟力的獲得,除部分憑記憶力賜予外,更多地則是依靠研史實踐中理性思維的錘煉。至于史學撰著,記憶力提供某些基礎,更賴義理、考據(jù)、辭章三者相濟。你在這三方面皆有優(yōu)勢,再下功夫定可再上層樓?!?/p>

      這既是馮老師對我的教益,更是馮老師對自己的學術(shù)思想、學術(shù)方法進行自我總結(jié)的經(jīng)驗之談,具有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和學術(shù)價值。在學術(shù)研究中,使義理、考據(jù)和辭章三者有機結(jié)合、相互融通,這是中國學術(shù)史上大家、名儒素來提倡的學術(shù)理念、學術(shù)門徑,也是馮老師一貫堅持的學術(shù)指向。早在1994年,馮老師在應邀撰寫的一篇學術(shù)總結(jié)性自述中,專門論述了他關(guān)于義理、考據(jù)和辭章的理解、重視和堅守:“清人姚鼐說:‘余嘗謂學問之事,有三端焉。曰:義理也,考證也,文章也。是三者,茍善用之,則足以相濟;茍不善用之,則或至于相害。’……從姚氏之言可以得到的啟示是:一個以學問為事業(yè)的人(史學工作者自然也在其列),應當有理論準備,得以攀登時代的理論高峰,對錯綜的研究對象獲得理性的真解和創(chuàng)造性的詮釋;應當有廣博的知識積累,占有豐富的材料,并具備辨析材料的能力,所謂‘前言往行無不識也,天文地理無不察也,人事之記無不達也’;應當錘煉語言,長于詞章,有一種‘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追求。姚鼐提及的‘義理、考據(jù)、詞章’三方面,是我近十年潛心探究,樂此不疲的所在?!x理、考據(jù)、詞章’不僅各具獨立價值,而且,理論指導、材料辨析、文字表達等三個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此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應當‘相濟’而不得‘相害’。以史學而論,忽視史料的占有與考證,其義理不過是空中樓閣,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樣,沒有理論思維,所占有的史實也只是一堆原材料,無以建構(gòu)偉岸的大廈……此外,有義理與考證功力,如果文章蒼白乏力,也難以成就良史,正所謂‘言而無文,行之不遠’;反之,擅長文章表達,卻缺乏義理考證功夫,則不過是花拳繡腿,上不得真陣式,而且還會以文壞史。古來忌文人修史,文人修志,即是防范這種情形。”?

      難怪馮老師在不同的時間段里,都著重強調(diào)“義理、考據(jù)、辭章”在治史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價值,這實在是他承續(xù)古人而又發(fā)揚光大的學術(shù)思想與學術(shù)方法。由此看來,勤奮也好,聰明也罷,包括超群過人的記憶力,這些都是做學問的“外功”,而不是“內(nèi)力”;治學,真正的內(nèi)力乃在于“義理、考據(jù)和辭章”的有機結(jié)合,有了這個內(nèi)力,外功才起作用。這應當是治學,特別是研究歷史的重要法門和應予遵循的學術(shù)準則。

      “好老師”當然也是老師,但是,他的確比一般的老師要高明得多,要了不起得多!馮老師在言傳身教中所彰顯的“義理、考據(jù)、詞章”相互融通、相得益彰的這一學術(shù)思想、學術(shù)方法,實際上貫通了古往今來一切優(yōu)秀學者所堅守的“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學術(shù)思想和教育方法?,具有打通古今、超越傳統(tǒng)的重要實踐意義。這對我們所產(chǎn)生的教益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當然,更值得我們在治學的實踐中細加體會,隨時遵循,學以致用。

      在與馮老師交往、追隨馮老師求學求知的幾十年歷程中,我既受到馮老師嚴謹治學的學風影響,又受到馮老師誨人不倦的人格魅力熏陶。作為個體人物而言,馮老師具有“好老師”的品質(zhì)情操和文化內(nèi)涵,可能是一種偶然的存在。但是,馮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熱愛中華文化,研究中華文化,傳播中華文化,弘揚中華文化,他既有歷史感,“追究歷史”;又有現(xiàn)實感,“考察現(xiàn)實”?;而且具有民族文化認同感自覺性和自豪感歸宿感,堅信“中華民族正駕馭巨舟,升起云帆,在無垠的文明滄海破浪遠航,‘誕敷文德’”?,他像古人的史學情懷那樣,“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就不能用“偶然性”來解釋了,而應該就是一種必然產(chǎn)生了。在馮老師身上所體現(xiàn)的這種歷史、文化發(fā)展與士、君子道德承載的必然性,無論如何,都是任何一個時代一切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知識分子所“心向往之”的。

      良師之風是教師長期積累的善美風尚,內(nèi)涵品德、情操和育人理念?!敖處煹牧己蔑L范不是與生俱來的自然功能,而是長期刻苦磨礪形成的優(yōu)秀素質(zhì),包括思想作風、道德操守、文化素養(yǎng)、生活情趣等各個方面?!?良師之風又會風行草偃,春風化雨,潤物發(fā)生。俗話說得好,“一落葉而知秋,一滴水能成冰?!庇绕涫窃隈T老師身上所映現(xiàn)的“溫良恭儉讓”的君子之德、“天梯度與有志人”的君子之風、“終生追求從不懈怠”的君子之行,把“好老師”的使命擔當扛在肩上的教育實踐、文化實踐,理所當然地是我們這個時代極具標志意義和文化價值的典范,是我們這個時代一切從事文化教育工作的人應予珍視的榜樣。

      衷心地祝福馮老師八十華誕!老師健康,學生幸福,學術(shù)界大幸!

      注釋:

      ①?[清]吳調(diào)侯、吳楚材編:《古文觀止》下,華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382、246頁。

      ②③⑦⑩?張艷國:《〈論語〉智慧賞析》,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29、114,125、139、110、116頁。

      ④?章開沅:《春風化雨 桃李芬芳——向第一個教師節(jié)獻詞》,參見周揮輝、曾艷編注:《20后寄語90后——章開沅小品文選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5、5頁。

      ⑤張艷國:《〈顏氏家訓〉精華提要》,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272頁。

      ⑥參見張艷國:《破與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時期孔子及其學說的歷史命運》附錄二,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頁。

      ⑧ 《禮記·學記》說:“擇師不可不慎也?!贝酥^也。

      ⑨馮天瑜:《唯物史觀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及其遭遇》,《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

      ? 關(guān)于“教學相長”,如《禮記·學記》所說:“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馮天瑜:《地老天荒識是非》,張艷國主編:《史學家自述——我的史學觀》,武漢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4頁。

      ??馮天瑜:《中國文化生成史》(下),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898、888頁。

      猜你喜歡
      博士后學術(shù)老師
      如何理解“Curator”:一個由翻譯引發(fā)的學術(shù)思考
      中國博物館(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對學術(shù)造假重拳出擊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博士后』是一種學位嗎?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15 11:52:20
      博士后出站報告目錄
      博士后出站報告目錄
      老師,節(jié)日快樂!
      送給親愛的老師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學術(shù)
      泾川县| 娱乐| 汉寿县| 万山特区| 拉萨市| 磴口县| 汕尾市| 巧家县| 闻喜县| 瑞昌市| 江油市| 中卫市| 西丰县| 虞城县| 湖南省| 佛山市| 五华县| 长春市| 富民县| 南宁市| 天门市| 衡东县| 伊川县| 蚌埠市| 建阳市| 莒南县| 海林市| 新建县| 兴国县| 确山县| 普兰店市| 蓝山县| 吉林省| 东安县| 从江县| 句容市| 肇源县| 阜城县| 九龙县| 北宁市|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