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麗(甘肅省白銀市寶積鎮(zhèn)吊溝小學(xué))
★《少年閏土》這篇文章,讓筆者看到了魯迅先生筆下這位見多識廣、勇敢、樸實的少年——閏土。雖然在文中“我”與少年閏土只短短相處了一個月的時間,但是他們之間已經(jīng)培養(yǎng)出非常純粹且深厚的友誼。二人在分別時非常難舍難分,這段美好的時光成為“我”珍藏的回憶。
《少年閏土》這篇文章出自魯迅先生筆下。魯迅先生在我國的文學(xué)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是20世紀我國重要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同時也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犊袢巳沼洝肥俏覈F(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魯迅先生還創(chuàng)作出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像《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阿Q正傳》等。
《少年閏土》是魯迅先生于1921年創(chuàng)作的《故鄉(xiāng)》這篇短篇小說中的片段。主要講述了作者回到故鄉(xiāng)之后的見聞,并由此反映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借此來表達對舊社會的不滿和抨擊。在《少年閏土》這篇文章中,我們通過作者的描述,看到了“我”與少年閏土之間真誠的友誼,也看到了閏土的聰明能干、活潑善良、見多識廣。
整篇文章分五個部分向我們講述“我”與少年閏土的故事。
第一部分是文章開頭第一段,從作者簡短的幾句話中,我們看到一個被月色籠罩,在瓜田里刺猹的少年形象。人物描寫栩栩如生,直接將一個英勇無畏、機智靈敏的少年閏土形象帶到了我們眼前。這是作者記憶中閏土的樣子。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向我們講述了“我”與閏土互相認識的過程。同時,也將二人所處的社會地位告訴了讀者:“我”是家境優(yōu)渥的少爺,閏土是家里長工的兒子。從這兩段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閏土和“我”之間地位差距有些懸殊,但是后來兩人成為很好的玩伴,這也說明真正的友誼不會受到身份、地位的影響。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第四、五自然段,這一部分作者主要想要向我們展示“我”與閏土二人多年后第一次相見的情形。這部分對閏土進行了詳細的外貌描寫,讓我們更加完整、清楚地感受到閏土樸實、敦厚的性格特點。
第四部分是整篇文章的重點部分,從第六至十六自然段都在講述少年閏土和“我”的日常生活和對話。這部分主要從閏土和“我”講冬天在雪地里如何捕鳥、在海邊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貝殼、為了避免西瓜被猹吃需要去瓜田里面看著,還有看跳魚兒等這些“我”平時接觸不到的事情來展開描述,讓我們看到閏土不僅對農(nóng)村的事物非常了解、熟識、見多識廣,而且他的動手能力也很強,既聰明又能干。
第五部分就是文章的結(jié)尾段,主要講述了“我”與閏土分別時不舍的情景。我們可以從兩人的大哭看出,雖然相處的時間并不算長,但是二人之間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非常深厚的情誼。到最后,我們依然能看出作者對閏土的懷念。
作者通過外貌、穿衣打扮等描寫向我們展示了少年閏土的外在形象特點,之后又通過對少年閏土的語言以及動作描寫,告知我們閏土的性格特點。
作者對少年閏土是這樣來描寫的:“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睆倪@些只言片語中,我們不難看出閏土的敦厚與樸實,一個農(nóng)村少年的形象躍然紙上。而且從閏土名字的由來“他和我仿佛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也呼應(yīng)了閏土淳樸、老實的形象。
當筆者讀到“紫色的圓臉”時,感到了一絲疑惑,正常的臉色不應(yīng)該是紅潤或者白皙的嗎?怎么閏土會是紫色的臉色呢?但是一聯(lián)系當時的環(huán)境,筆者恍然大悟。原來“紫色”的圓臉正說明閏土很健康。因為閏土出身于貧苦的農(nóng)村家庭,他的父親是為有錢人家做工的,而他從小就生活在海邊,而且會參與勞作,因此臉色發(fā)紫就是常年風吹日曬留下的痕跡,不可能是白白嫩嫩的臉蛋。另外,從文中我們也能感受到,閏土雖然比較樸實、靦腆,但是他還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少年,正如文中所描寫的“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于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文中第一段,作者寫道:“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边@句話中用了“捏”“刺”“扭”“逃”這幾個描寫動作的詞來表現(xiàn)閏土的人物特點。
從“捏”和“刺”兩個動詞,我們可以看出少年閏土在向猹刺去時反應(yīng)非???,而且力量非常大。從“扭”和“逃”這兩個表現(xiàn)猹的動作的詞中,我們可以看出猹的動作非常靈活且奸猾,而且通過這兩個詞,也從反面烘托出少年閏土的英勇無畏和機智。這些動作描寫將畫面直接由靜變動,生動地刻畫出一位機敏、勇敢的少年閏土的形象,這幾句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生動鮮活的少年在深夜瓜地刺猹的畫面,將整個人物形象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仿佛閏土就在我們眼前一樣。
同時,這幾句環(huán)境描寫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景畫。作者描述得非常細致到位,措辭嚴謹,讀到這里,讓人仿佛置身于當時幽美的夜景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另外,從作者描寫的四件“稀罕事”中,我們看到了少年閏土更加飽滿的人物形象。比如在“雪地捕鳥”時,他說:“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在這段少年閏土的語言描寫中,我們可以清楚準確地得知雪地捕鳥的時間、地點、方法。通過這幾處細節(jié)描寫,我們看到了作者筆下這位見多識廣、聰明能干的少年閏土。而且閏土還認識很多種鳥,這也正好與閏土的農(nóng)村少年形象相呼應(yīng)。
除了“雪地捕鳥”之外,閏土還給“我”講述了海邊撿貝殼的事情。文中是這樣描述的,閏土又對我說:“現(xiàn)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里來。我們?nèi)绽锏胶_厵z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p>
從這段語言描寫中,可以體會到文中的“我”和閏土雖然有著不一樣的地位、身份,閏土卻沒有因此而疏遠“我”,更是熱情地向“我”發(fā)出邀請,希望“我”能夠去他家里。從這里,我們看到了少年閏土的真誠。
通過以上描寫,我們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生長在海邊農(nóng)村,機智伶俐、聰明能干、真誠無邪而又有豐富生活經(jīng)驗的少年。同時通過這些事情的具體描述,也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閏土這個人物。
在這篇文章中,對比手法多處用到。第一處就是在文章的一開始,介紹“我”與閏土的身份地位差距:“我”是家境良好的少爺,而閏土是生活在海邊農(nóng)村的家境貧寒的“忙月”的兒子。而且,二人的生活環(huán)境也有明顯的對比:“我”生活在高墻大院,而閏土的生活環(huán)境則是豐富且自由的。另外,還有二人的見識也形成了對比。我們從文章中可以看出,閏土對于農(nóng)村的事物非常熟悉:對于不同種類的鳥,他都能夠準確分辨;他見過各種各樣的貝殼;他體驗過不同的生活,刺猹、捕鳥、看瓜,等等。而“我”對于這一切都是一無所知,顯得有些孤陋寡聞,與農(nóng)村生活格格不入。閏土說的這些平常事,在“我”看來是十分新奇的。
比如,文中的“啊!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這里,通過作者描寫的閏土知道很多“我”平時所接觸不到的事情,讓我們直觀地看到了閏土的知識豐富、見多識廣。但是反過來看“我”,好像就是生活在一個被高墻圍住的院落里,抬頭只能看到高墻四角范圍內(nèi)的天空,沒有接觸過絢爛多彩的大自然,對于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或者常識“我”都不知道,見識短淺。通過這種方式的對比,我們可以非常鮮明地看出“我”與閏土在根源上的不同,“我”對于閏土這種豐富多彩且自由的生活充滿了羨慕和向往。正是因為閏土的到來,才讓“我”有了這些新奇的人生體驗,讓“我”看到了高墻外的生活。
整篇文章中,我們通過作者回憶與少年閏土短短一個月的從相識、相見、相處到最后告別的過程,看到了一個聰明能干、智勇雙全、見多識廣、樸實可愛的少年閏土形象。讓讀者見證了“我”與少年閏土的深厚友誼。同時通過文章,也讓讀者感受到了“我”對少年閏土的懷念。